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關西鎮的結果 展開

關西鎮

龍南縣下轄鎮

關西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城東部,距縣城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物華天寶。京九鐵路、贛粵高速穿鎮而過,有“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美譽的關西新圍。關西鎮地大山深、疆域綉錯,東與定南縣交界,西與黃沙鄉毗鄰,南與汶龍鎮接壤,北與里仁鎮相連。地勢周高中地,重巒疊嶂;平均海拔306米。東有東山、南有大富山、西有三陽山、北有雪峰山。具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與莊園”之說。

建制沿革


關西新圍
關西新圍
關西於宋朝末年徐姓祖先逃難至關西村下燕村小組安居以來,有近800年的歷史。明正德年間(1507年),南贛巡撫王陽明率兵前往廣東平剿三俐曾在程嶺(與定南交界處)一帶安營設關把寨,關西正處關隘之西,故名關西。明清時關西屬里仁堡,民國31年調整划稱關西鄉,建國初屬汶龍第5區,設有關西、程口兩個鄉,建有關西、關東、程口、翰崗、程嶺、上燕、鄒坑等高級社。1960年設關西公社,1984年改關西公社為關西鄉,於1996年8月撤鄉建鎮,是京九沿線50個重點建設的鄉鎮之一。

行政區劃


轄關東、關西、翰崗三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1754戶農戶,常住人口7215人。

地理環境


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7℃,全年無霜期283天,年降水量1605.6毫米,雨量多集中在4—6月,屬典型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關西鎮共有稀土山場26000多畝,正在開發利用10000畝左右,建有稀土生產車間9家,尾水點4家,污水處理廠1家。2010年稀土產量達800噸,產值近7200萬元;稀土產業擁有工人106人,帶動運輸、服務等其他產業就業126人。稀土生產採用先進的原地浸礦工藝,具有稀土利用率高、水土流失小,環境污染小等特點。

政治


內設機構:黨政辦公室、黨建辦、紀檢辦、扶貧辦、項目辦、民政所、綜治辦、計生辦、勞保所、扶貧辦、團委、婦聯、農業服務中心。

經濟


總面積8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07.05畝,林地101295畝。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十多種,主要有稀土、螢石瓷土等;水資源充沛,現有程口、楓樹崗等4座中型水電站。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擁有眾多的明清古建築群,具有獨特濃郁的客家風情。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西新圍為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指定參觀點。
關西境內物產富饒。主種水稻,是縣內主要產糧區之一,經濟作物為花生、瓜果、大豆、茶葉,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享譽縣內外。林地面積佔總面積的82%,盛產杉木、雜木、工業原料林木。

社會事業


關西現有初中一所,小學11所。自古以來,關西人才輩出,有清朝道光年間翰林徐思庄和清咸豐五年翰林徐德周、徐名紱。徐思庄,曾歷任戶部福建司主事,功臣館提調國史館篡修,后宣至安徽,山東按察使,是清代書法家之一。徐德周,曾任御史之官。

鎮區規模


關西鎮區面積18公頃,範圍包括關東、關西村;圩鎮近輻射到汶龍鎮、黃沙管委會;遠輻射到定南縣的月子和車步鄉。關西鎮現有圩鎮人口2600餘人。

集市貿易


關西圩鎮逢農曆初一、四、七為集市日,集市平峰3000餘人,高峰可達4000餘人。主要有本鄉的農副產品和民間手工藝品。

風味小吃


長廊小吃
長廊小吃
圍屋人的小吃,源遠流長,深蘊中原漢唐飲食文化之遺風,又融合了本土客家的製作工藝和特色,其味之香、其香之濃、其形之美、種類繁多,讓諸多遊人所傾倒。小吃,即除正餐外用作充饑,休閑消費的小份量食品,一般帶湯汁,分糧豆製品、畜禽內臟製品和果蔬製品。也可作正食或用於筵席。勤勞的贛南客家人民在耕作主產水稻之餘,在田頭地角種植最廣泛的就是薯、芋等,俗稱五穀雜糧,因此,圍屋人的風味小吃,也以此為原料衍生出如鳳眼珍珠、捶魚、烏粉、臘皮、米粄、米果、米酥等數十種客家小吃。

鳳眼珍珠

鳳眼珍珠是圍屋人的傳統名菜,生產歷史悠久,祖祖代代相傳此菜的生產工藝和烹飪技術,每逢年過節或宴請佳賓時,是筵席上的一道主菜,少了它,就失去了圍屋人的客家風味。
據說,清朝道光年間,龍南關西籍人徐思庄的一手柳(公權)底歐(陽洵)面的書法為當朝的一絕,徐思庄曾作過咸豐皇帝的書法老師,徐思庄一次回鄉省親,正逢咸豐皇帝派人下江南採購物資,特地囑咐欽差到龍南看望徐思庄。因道路難行,累得欽差上氣不接下氣,全身疲乏,傍晚才到徐家,言山路崎嶇難行,差點中暑。徐思庄即命廚師煮珍珠湯給欽差消渴解飢,珍珠湯一端上,欽差見珠丸如碧玉鳳眼,清香補鼻,食慾猛增,食之,覺得柔中帶韌,潤滑可口,味美難喻。食后,腸胃舒適,腦清目明,勞累盡消,即詢問徐思庄這是什麼稀世山珍,本官尚第一次品嘗此佳。徐思庄笑答道:此乃家鄉一小菜也,名龍眼珍珠。欽差聽后正色道:菜名犯上,即賜名“鳳眼珍珠”。
後來欽差臨走時,徐思庄特地送了一大袋鳳眼珍珠讓欽差帶回京城,皇上品賞后,也愛不釋口,鳳眼珍珠成為歷代貢品。
製作珍珠數粉的原料為薯澱粉,製作時將適量的水撒入薯粉,再將粉篩成如綠豆大小的顆粒圓珠,曬乾即成(可封存長期保管),烹飪時,先將珍珠徐徐撒入沸水內(水要多些),邊撒邊攪拌,以免成糊,待煮至丸珠仍留微小白點核時,取出納入涼水中浸泡,加經鬆散,至顆粒如魚眼時,再入高湯中烹飪,起鍋盛碗后撒上香料香油即成佳肴。鳳眼珍珠湯,有滋補、清熱、降壓、醒腦、明目的作用,龍南民間古今盛行,1988年,在南昌參加全省食品展銷會,受到了廣大顧客的讚賞,評為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優質食品。

菜乾

谷稱“干仔”,有甜菜乾、酸菜乾兩種,都以芥菜為原料製成。甜菜乾製法:將芥菜洗凈切碎,用熱水氽熟,曬至六七成後進行久蒸久曬即成,味道甘甜、清香補鼻,婦女分娩后,常常把甜菜乾作為坐月子吃的菜乾等。
酸菜乾製法:先將芥菜洗凈切均勻后,再加鹽用手搓撒,然後放置缸中或其它容器中密封讓其發酵,待酸味味郁后,取出曬乾即成。舊時,菜乾是農家的“當家菜”。如今,在酒席上輔以一點菜乾往往別具風味。外出搞副業或打工、孩子讀書帶菜,將菜乾配上油炸豆腐或肉絲,多放高山茶油,甜香補鼻,為客家圍屋人一道可口的風味菜肴。

捶魚

捶魚是客家圍屋人的傳統名菜之一,色、香、味、形俱佳,有舒心醒腦、明目利尿和促進睡眠的功效,是滋補養身的美食佳品,歷來為民間宴會中的上等菜之一。龍南民間有“不曉得捶捶魚的不算大廚師”的說法。祖偉捶魚是邑人官紳劉懷谷(廣東潮州潮陽知縣)的廚師在清道光年間研製而成,后流傳至龍南。光緒年間在京做官的龍南籍人許受衡宴請百官,特叫家廚做了捶魚,出乎意料的是百官十分青睞捶魚,百官交相稱讚,一時,龍南捶魚名噪京城。
捶魚主要原料為鮮魚和薯澱粉。製作時將魚洗凈,去鱗去臟除骨,製成餅狀,和以粗製薯粉推碾成簿片。煮時,先入沸水中攪熟,再撈出用水浸涼並切成條狀,現放入高湯煮沸,起鍋后撒上肉絲、香花等佐料即成佳肴。

蕃薯干

龍南民間幾乎家家年年都曬制蕃薯干。曬制方法:先將蕃薯洗凈切片,置大鍋熱口中氽其半熟,再撈出一片一片地放竹笪上曬二三天,曬得清亮透明基本乾燥即謂氽片(龍南方言稱“膽片”)。將“氽片”置大甑中蒸熟蒸透,出甑再曬乾即謂蕃薯干。蕃薯干色如豬肝,紅潤透明,清香味甜。許多聰明的客家婦女在做好蕃薯干后,加上糯米酒釀放在缸里,味道更是甘甜醇香,是圍屋人一特殊的食品。

灰水推漿粄

圍屋的人們逢年過節,把大米打成粉,配上韭菜等佐料加工成食品,圍屋人稱之為“粄”,有艾粄糯米粄、硬粄等多種做法,但圍屋人走親訪友,有客人時常做的是“灰水推漿粄”。
“灰水推漿粄”的做法是:在做粄之前,進山燒黃粄灰,黃粄灰是一種灌木,起鹼性作用有藥用價值。而後用開水將灰過濾,製成灰水,現將洗凈的優質米倒入灰水中浸8—10小時,用石磨磨成米漿,再把米漿倒入熱鍋中,不停地攪拌,待米轉色成團后,做成條形、圓形或鴨舌狀放入蒸藍中,蒸熟后倒入簸箕中即成。灰水推漿粄鬆軟而不爛,吃時輔於醬油辣子,味道更好。雖工序複雜,但客家婦女樂此不疲,代代相傳。

韭菜臘皮

主要原料為大米。做法:將米浸泡一晝夜,摻入切碎的韭菜中,磨成米漿,用小勺將米漿在簸箕內均勻流開,放入煮沸的水鍋內蒸成薄皮。取出攤涼后,切成手掌大小的方塊,曬乾備用。食時,炒沙或油炸均可,十分香脆,高湯煮食,潤滑可口。

關西柿子

在關西客家圍屋的四周,種了大大小小的柿子樹,立秋過後,滿樹的柿子結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
關西柿子,有一種是浸柿,採摘下來后要用石灰水浸泡二三天。但大部分漚柿,立冬后開始採摘,一般漚3—4天後剝皮即可吃,肉晶瑩透紅,味甘甜,含有豐富的糖分、維生素和鐵質,清熱退火,堪稱“瀉火”良方,這種柿樹喜溫,極少蟲害,易管理,很適宜當地的氣候和土質。

香菇

品種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幾個品種,為圍屋人的傳統特產。其肉厚朵大、味美香濃,含有豐富的抗癌物質。在省內外和港澳、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享有盛名。

黃元米果

圍屋人們在過春節時有做黃元米果的習俗。做法:先將大米煮飯,再用“黃粄柴”灰水浸泡濾干,然後置石臼中搗爛,搓成大圓餅即成,吃時切片,蒸煮,油炸即可,加鹽或放糖隨人所愛。柔韌清香,其味極佳。為春節前後待客之點心,也常作禮品贈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