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金塘鎮的結果 展開

金塘鎮

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金塘鎮

金塘鎮,隸屬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位於茂南區境西北部,距市中心16公里,距茂名火車站19.5公里,離水東港30多公里。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0°84′,北緯21°75′。南同茂名市城區接壤,西與化州縣相鄰,東北和高州縣相接,全鎮總面積104.43平方千米(2017年) 。境內高水公路南北縱貫全鎮,廣海公路從鎮境西邊通過,鎮內村村通公路。

金塘鎮,明清屬茂名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茂名縣二區文田鄉,1953年屬茂名縣十區,1983年改為金塘區,1987年改為金塘鎮。

金塘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短夏長,陽光充足。鎮內盛產荔枝、龍眼、芒果、楊桃樹菠蘿、木瓜等嶺南水果;有豐富的高嶺土油頁岩;工業有高嶺土深加工、五金機械、建築材料、塑料拉絲和編織、能源、化工等行業企業。金塘鎮被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重點工業衛星鎮。

金塘鎮60304人(2020年)。截至2016年,金塘鎮轄22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社區。 2015年,金塘鎮地區生產總值16.29億元。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鎮政府門前人民二路
源於傳說
金塘,名源於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傳說當時飢荒,村中有一族老說在夢中受到仙人指示,村邊一魚塘里有金子。於是村民前往塘中摸索甚久無果,后將塘里的水排干,終於找到了金子,村民拿金子去買糧,渡過了飢荒。民眾為了紀念這件事,感謝仙人和這塊魚塘,遂將村名改為金塘。
源於諧音
鎮政府辦公大樓側面
而2005年《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出版,裡面記載:金塘鎮,茂南區轄鎮。在茂南區西北部。處白沙河上游谷地,洪水常沖崩池塘,故名崩塘。方言“崩”、“金”諧音,改名金塘。
建制沿革
汕湛高速公路金塘路標
金塘,古屬高涼地。
隋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茂名縣,屬高涼郡。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為潘州治。宋朝開寶五年(公元972年)潘州廢,茂名縣屬高州。
明朝之前,資料欠缺,建制無法考據。
按《高州縣誌》記載,明朝時鄉村實行都圖制。萬曆年間,茂名縣分8個鄉、28個都圖。按金塘鎮文林陳氏族譜記載,文林村明朝正德年間時隸屬於茂名縣延五都,故延五都為金塘鎮前身。
民國三十年時茂名縣行政區劃
清朝初年至同治年間,建制不變,仍為茂名縣延五都。清朝咸豐年間,實行路、局、鄉三級行政制,延五都改為文田分局轄三鄉:文田鄉、金塘鄉、陳垌鄉。文田鄉治位於如今的金塘鎮白土村委會沉陂墟村,金塘鄉治位於如今的金塘墟正南街;陳垌鄉治位於如今的高州市金山街道陳垌墟。
清朝光緒年間至清朝末年,實行局、團、鄉三級行政制,茂名縣共置5個局、32個團、189個鄉,文田分局改稱為茂南局金塘團,轄二鄉:文田鄉、金塘鄉。
民國元年(1912年),撤高州府,但仍行局團總制,改稱高州綏靖處(后改名高雷道、南路綏靖專員公署等)茂南局金塘團。
民國十七年(1928年),民國政府公布組織法,頒行自治制。茂名縣劃分為4個區,區下設鄉,全縣共設有151個鄉。茂南局金塘團分為文田鄉與金塘鄉,兩鄉並存。
民國二十四年(1936年),廣東省第七區成立,茂名縣屬第七區。
金塘東南西北大概距離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實行新縣制,茂名縣共設5個區,46個鄉。文田鄉與金塘鄉合併成新的文田鄉,稱為茂名縣第二區(區府設在公館墟)文田鄉,文田鄉公所設在金塘墟。
新中國成立初期,茂名縣先後屬南路專區、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改稱茂名縣二區文田鄉。
1950年5月,改稱茂名縣三區(區府設在公館墟)文田鄉。
1953年茂名縣農村劃為21區261鄉,改稱茂名縣十區(區府設在金塘墟)。
1957年12月茂名縣改設34鄉1鎮,改稱茂名縣金塘鄉。
金塘鎮境域大概輪廓
1958年9月茂名縣按中央要求施行人民公社化,全縣劃為8個農村人民公社1個鎮公社,公館鄉與金塘鄉同屬茂名縣衛星公社。
1958年國務院批准成立茂名工礦區市,1959年茂名市(縣級)成立,茂名縣改稱高州縣;茂名市與高州縣並立,期間,衛星公社全部和火箭公社大部分劃歸茂名市管轄;金塘鄉改稱茂名市金塘人民公社。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茂名市由省直管,轄信宜、高州、電白化州四縣,茂名市下轄多個公社改區,金塘人民公社改稱茂名市金塘區。
1985年茂名市茂南區成立,金塘劃歸茂南區管轄,金塘改稱茂名市茂南區金塘區。
1987年金塘區改為金塘鎮。
金塘鎮
金塘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金塘鎮轄22個行政村(22個村委會共下轄188條自然村),1個居民社區。鎮政府駐金塘社區。
金塘社區金塘村塘橋村上垌村南埜村南塘村低山村桂山村
州村村民主村白土村五聯村智深塘村文林村洪山村天安村
譚屋村牙象村豐田村橋東村南方村錫塘村姚村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塘鎮,位於茂名市茂南區北部,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10°84′,北緯21°75′。東鄰山閣鎮、東南鄰新坡鎮、南鄰露天礦街道和公館鎮、西及西北鄰高州市石鼓鎮、北及東北鄰高州市金山開發區(高州市金山街道)。
地理經緯度範圍:北緯21°42′25.12″——21°49′27.10″,東經110°45′45.66″——110°54′25.43″,轄區總面積104.43平方千米(2017年)。金塘鎮政府與茂名市政府直線距離12.7公里,若沿省道S291(高七公路)——油城路計算,金塘鎮政府與茂名市政府距離17公里、距離茂名西站8.7公里、距離茂名火車站19.5公里。
金塘鎮
金塘鎮
地形地貌
金塘圩與茂名市市區距離
金塘是鑒江平原的一部分,地貌屬於台地平原,地勢平緩。三面環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多為低丘,中部和南部為平原,易旱,白沙河橫穿鎮中部。西北部、北部以及東北部,以低矮山林地為主。
氣候特徵
金塘圩旁邊的農田
金塘鎮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短夏長,陽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熱量豐富,年均氣溫23℃,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600毫米)。有洪澇(汛期5—9月,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佔全年降雨量81%)、有寒露風、颱風、乾旱等氣象。
河流水系
白沙河在金塘境內部分
有白沙河貫穿鎮中部,在金塘內長約10公里;有鑒江河流引水渠流經金塘境內;有高州水庫西乾渠和東乾渠,8個流量的“小東江引水工程”流經該鎮中部;境內有山塘背水庫、洪山水庫、南塘水庫、蘇瀝水庫、夾丫水庫、埡陂水庫、黃京塘水庫等7座中小型水庫。
自然河流
金塘境內自然形成的河流有:白沙河、泗水河、鄧屋排河、譚屋排河、金塘大排河、宋村排河、白土河、桂山河、妃子河、大塘坑排河、塘橋河。
除了白沙河,這些河流都是小河小溪,延伸於農田中,水流量不大,河流水面寬一般在3米到6米之間,河床深度1米到4米不等;這些河流大部分都是在人民公社時代經過人工加深的河流,主要為了從水庫或者引鑒水渠引水,以及雨季排洪。
河流名稱流經行政村
白沙河民主、州村、桂山、低山、豐田、金塘、塘橋、尚垌
泗水河天安
鄧屋排河洪山、譚屋、牙象、天安
譚屋排河譚屋
金塘大排河南塘、文林、譚屋、金塘
宋村排河金塘、尚垌
白土河五聯、白土
桂山河桂山、低山
妃子河南方、橋東、豐田
大塘坑排河尚垌
塘橋河塘橋
引鑒水渠
引鑒水渠,金塘人民稱之為引鑒河,灌溉金塘農田面積達45000畝,是金塘鎮最重要的農業用水來源,每年春秋兩季播種水稻期間,高州引鑒管理所都會開閘從鑒江引水。
高州引鑒總乾渠,屬高州引鑒管理所管理,源頭位於高州市市區荔枝墟村委會邊上,附近有高州著名的景點寶光塔(文筆塔),流經高州市區和石鼓鎮21.5公里,後到達金塘鎮橋東村委會境內的蘇村引鑒管理站,再分成兩條幹渠:引鑒南乾渠和引鑒東乾渠。引鑒河水網在金塘鎮境內總長度約有32.5公里。由於地勢落差,引鑒水渠在金塘鎮境內大部分都是地上河,河堤在不同的地段與農田形成落差,落差從2米到4米不等。
引鑒水渠名稱流經金塘鎮境內行政村在金塘鎮境內長度
高州引鑒總乾渠橋東0.4公里
引鑒南乾渠橋東、錫塘、姚村5.3公里
木井水支渠橋東、錫塘、豐田、塘橋、南埜4公里
佛子嶺支渠錫塘、姚村、南埜3.5公里
山圮支渠姚村2公里
引鑒東乾渠橋東、低山、金塘、南塘6.2公里
公館支渠譚屋、尚垌4.3公里
新圩支渠南塘、洪山、譚屋、天安、牙象6.9公里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金塘鎮轄區總面積104.4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5.2萬畝,山地面積8.9萬畝。
礦產資源
金塘鎮礦產資源主要有高嶺土、花崗岩、油頁岩等,其中高嶺土探明儲量2億多噸,質量和儲量都排在全區前列,是茂名市高嶺土開採加工基地。

人口民族


金塘鎮人口70980人(2017年),全鎮戶籍人口絕大部分都是漢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鎮常住人口60304人。
金塘鎮
金塘鎮

政治


鎮委書記林宇平
鎮委副書記、鎮長張國橋
鎮人大主席吳觀水
鎮委副書記許銘輝
鎮委副書記易明源
副鎮長黃福來
副鎮長陳 蕾
副鎮長丁秋霞
副主任科員陳海清
以上班子成員公布日期為:2017年11月28日。

經濟狀況


綜述
2015年,金塘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6.29億元,增長7.0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0萬元;工業生產總值11.64億元,增長23.36%;農業生產總值6.61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4.42億元,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3億元,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入5874元,增長10.2%。
第一產業
金塘鎮文林垌萬畝甜玉米示範基地
金塘鎮是農業大鎮,農作物以水稻、花生、蔬菜、番薯為主,經濟作物有荔枝、龍眼、香蕉、甜玉米、首烏等。
北部有連片3萬畝果帶,西部是3萬畝自然豐產林,東部有北排土場1萬畝自然林,中部有國家立項的3萬畝文林農業示範垌。
金塘甜玉米基地始建於2002年冬,到2007年,甜玉米種植初具規模,金塘鎮甜玉米基地發展到7000多畝,2008年,成立了金塘鎮南埜甜玉米專業合作社。截至2017年底,金塘鎮冬天種植甜玉米的規模仍然保持有2萬畝左右。
金塘鎮創建了以文林村文林垌平原為中心的國家級萬畝甜玉米創高產示範基地,金塘鎮成為甜玉米生產專業鎮。
2015年,金塘鎮農業生產總值6.61億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5874元,增長10.2%。
第二產業
茂名首個地面光伏能源發電站
2015年,金塘鎮工業生產總值11.64億元,增長23.36%。
金塘鎮通過制定招商引資獎勵政策以及企業依法納稅獎勵辦法,2016年全鎮共有千萬規模以上企業13 家。
茂名首個地面光伏能源發電站,100兆瓦光伏電站位於茂南區金塘鎮(天安村委會)東側北排土場上。廣東粵電茂名露天礦“林光互補”項目,該項目佔地面積約2100畝,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10321萬度電,相當於節約標煤3.93萬噸,減少灰渣排放量約1.21 萬噸。光伏電站於2016年底實現併網發電,至2017年9月已累計安全運行240多天,發電量約6950萬度。
第三產業
2015年,金塘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3億元,增長10.1%。航拍露天礦生態公園
2017年底露天礦生態公園已初步建成,金塘鎮利用露天礦生態公園自然環境,引進企業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建成旅遊觀光片區,建立一批“農家樂”旅遊項目。
金塘鎮
金塘鎮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金塘鎮有文化娛樂場所19個,其中影劇院2座,錄像場4個,舞獅隊8個,攝影室3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金塘鎮教育辦轄有25所教學點,1所中心幼兒園,20所中心幼兒園的分園。2016年金塘鎮教辦支出教育經費3570.05萬元。
截至2016年,金塘鎮共有小學25所,中學2所。
小學
金塘中心小學姚村小學陳偉德小學橋東小學
智深塘小學豐田小學天安小學低山小學
洪山小學南方小學譚屋杜景成希望小學 桂山小學
牙像小學南塘小學譚村小學民主小學
珠山小學州村小學五聯小學
尚垌小學白土小學塘橋小學
南埜小學金塘鎮第一小學 錫塘小學
中學
茂名市第七中學金塘鎮第一中學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金塘鎮有衛生院1所,衛生所20個。
社會保障
金塘衛生院
2016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1131人次,醫療保險參保68315人次,基本實現全覆蓋,社保擴面征繳工作完成率101.14%。
2016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365661元,累計發放五保供養款2468715元,受理送審醫療救助199人次,共發放醫療救助資金620410元,發放高齡老人生活津貼681420元。
基礎設施
金塘圩街景隨拍
2010年,金塘鎮已實現所有自然村通電、通電話、通網路的基礎建設。
2016年完成23個村(居)公共服務中心“一廳四室”規範建設,推進“一門式網格化”政務服務改革。落實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已有160條自然村完成任務,完成率達95%。
2017年,露天礦生態公園環湖公路建成通車,種植紅桂等景觀樹木2300多棵。牙象、譚屋等村委會亮化工程安裝路燈1000多盞。依託露天礦生態公園帶來的便利條件,在牙象村委會打造780畝農業科普園,形成農業休閑觀光景點。

交通運輸


道路網路
汕湛高速公里高州南收費站出入口
金塘鎮境內有省道S291(高七公路)從鎮域中部穿過,東面有省道S280(高水公路),西面有207國道。鎮內鄉間公路網建設持續發展已初具規模,2016年底,鎮下轄所有自然村接通的鄉道公路,全部實現硬底化。
2017年12月28日,汕湛高速公路茂名段正式通車,高州南收費站連接省道S280,金塘收費站連接S291,這是第一條與金塘鎮直接連接的高速公路。
汕湛高速公路在金塘鎮境內長9.2公里,途經金塘鎮7個村委會、20條自然村。
公共交通
2012年4月份,茂名市公交總公司在金塘鎮開通公交線,方便民眾出行。 2018年3月止,金塘鎮現有三條公交線。
茂名210路公交車B線
運行時間:茂名火車站6:22-18:00 金塘公交站7:28-18:00
茂名212路公交車路線
運行時間:坡塘路口7:30-17:40 文林村委會8:20-16:50
茂名213路公交車路線
運行時間:南埜村委會07:30-17:10 南塘新村08:10-17:50

歷史文化


語言
金塘鎮的方言為白話。白話是粵方言的次方言,是茂南區分佈最廣、使用最多的方言。
趁圩
在北方,有趕集一說。而在本地的鄉鎮農村,也有類似的集市,農村居民稱之為“趁圩”。鄰近的圩市,“圩日”一般會錯開,要麼是農曆“147”、“258”,要麼就是“369”。每當圩日,附近的農民群眾就會自發地集中到圩市所在地。雖然如今鄉鎮的商業很已經比較發達,商鋪較以前多了不少,但是每當圩日,農民還是喜歡到市場去“趁圩”。每逢圩日,商戶總是早早開檔,擺放好商品,期盼一天下來都能客似雲來。離圩鎮較遠的農民群眾也早早起床,趕往圩市購買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就連看熱鬧的群眾也早早吃過早飯,到圩市“趁”熱鬧去。
金塘鎮的圩日 是農曆一、四、七,每逢圩日,趁圩人數逾數萬。
年例
年例是盛行於粵西地區(茂名、湛江為主)一個獨特的傳統節日。所謂年例,是以游神擺宗台(有的地方叫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012年,茂名年例正式上榜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風景名勝


露天礦生態公園
露天礦環湖公路
茂名露天礦,位於金塘鎮東南部,是茂名市區西北角一個面積達10.07平方公里、最深處距地表超過百米的露天礦坑,為共和國石油工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油頁岩礦,從衛星上俯瞰茂名,在城區西北角呈現出一塊巨大的“疤痕”。
2013年12月31日,茂名露天礦移交茂名市政府。2014年初,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建設拉開序幕。
2017年底,露天礦生態公園已初步建成,礦坑湖水體面積達6.8平方公里。
牙象村花海
牙象村花海(4張)
金塘鎮東南部,有一處美麗的鄉村——牙象村,該村距金塘墟鎮4公里,村西南面毗鄰露天礦生態公園。2016年初,省級高科技現代農業項目食為天農業科普園落戶牙象村,到2016年底農業科普園面積已達780畝。
食為天農業科普園內種植了格桑花120畝,格桑花的花期大概50天左右,每年大約在農曆的十一月下旬開始盛開。該園還種植了草莓20畝,向日葵50畝,油菜花60畝。另外還有桃花、荷花、睡蓮、櫻花等。
金塘冼太廟
金塘冼太廟
金塘冼太廟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冼太廟位於金塘鎮圩中心位置,西側是金塘中心小學,兩者之間的那一段正南街,是金塘墟最古老的街道。該廟重建於1992年,每年農曆十一月廿四冼太誕辰,金塘墟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
朱也赤紀念館
朱也赤紀念館
朱也赤紀念館位於金塘鎮白土新村鳳凰嶺, 2017年12月8日建成開館並舉行開館儀式。
域內山峰
茂南區第一高峰錫塘嶺
錫塘嶺,主峰海拔152米,是茂南區第一高峰。位於金塘鎮西部錫塘村委會境內,距金塘鎮政府直線距離大約6公里。面積0.3平方公里,因近錫塘村而得名。山體由花崗岩組成,表層為赤紅壤,生長著松樹和茂密的雜草叢,東面山腰有“仙人洞”,石壁上留有不少歷代文人逸士的詩詞。山嶺北麓是蘇瀝水庫。錫塘嶺山頂向北望風景
犀牛嶺,在金塘鎮北部民主行政村北部,距金塘鎮政府直線距離8公里,為二十四嶺之巔。面積0.3平方公里,因山形似犀牛,“牛頭”東南有兩山重疊矗立,前低后高,形如半月,曾有“犀 牛望月”之稱,山體由紅砂岩組成,海拔 多在50米以上,主峰海拔70米。
簸箕嶺,在金塘鎮南部白沙河旁塘橋村委會境內,距金塘鎮政府直線距離2.7公里。面積0.12平方公里,因形似簸箕而取名。山體由高嶺土構成,東西走向,主峰海拔27米。表層為沙質土和鵝卵小石。
鷯哥嶺,位於金塘鎮東南部牙象村委會黎山村村邊(現屬於茂名露天礦生態湖公園管轄),距金塘鎮政府直線距離6.4公里,南鄰露天礦,海拔47米,昔日多棲鷯哥鳥,因此得名。

歷史名人


革命先烈朱也赤
朱也赤(1889年—1929年),原名朝柱,又名克哲。1899年出生於茂名縣文田鄉(今屬茂南區金塘鎮)白土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早年就讀於高州中學、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醫藥專門學校。在青年時期,他就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活動,是粵西最早的中共領導人和農民運動領導之一。在艱苦的革命生涯中,奠定粵西農民運動的偉業,揭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南部革命武裝鬥爭的歷史篇章。1928年底,由於叛徒的出賣,朱也赤不幸被捕。
朱棟材(1888年—1937年),今茂南區金塘鎮五聯人。朱棟材曾任國民黨駐海南部隊營長。民國十四年(1925年)任茂名縣縣長,剛到任,便捕獲了匪首,抑制了匪患。民國十四年夏——民國十五年(1925年——1926年)冬,他發動鄉民,籌集資金先後修通“高州一金塘一水東”和“高州一荔枝圩一化州”兩條公路的路基,其中大部分路段可以通行汽車。朱在任期間,倒賣軍火發了財,開發家鄉的荒山野坡。山崗上種松,山腰種車桉樹,山坡、山腳,山谷、山坳種荔枝,給後人留下老虎園、車園等,荔枝品種有黑葉、新興、掛綠等28種。此外還種植梨子、萬壽果等水果。群眾稱他為“荔枝縣令”、“水果縣長”。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病逝於家鄉五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