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
起源於美國的教育模式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 ,國際上統稱 探究式學習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通過“教學做合一”的方法和模式,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學校統一組織,基於學生自身興趣,在教師幫助指導下,根據課本內容,從自然科學、人文社會和生活實踐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目錄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又稱探究式學習。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學習過程。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的模式和標準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美國把“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列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促進了美國科技創新的發展,被美國認為找到了一條成功的道路。1995年"探究式學習"引進到法國叫“動手和麵糰”,2001年引進到中國簡稱“做中學”,就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實踐中利用學到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既是學習的目的,又是學習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出路。
研學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教學活動,和現有的學科教學不同,不再局限於對學生進行純粹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跟著課本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和獲得各種能力。當然,這裡的“實踐”的含義不僅是指社會調查,收集資料,它還包括選題,制定學習計劃,到大學、科研機構聆聽專家講座、請教專家學者,撰寫研究報告等一系列探究式學習的過程。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研學旅行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課程,要根據學齡段設計開發專業線路和課程。研學旅行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學生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以動手做、做中學的探究形式,提出問題、猜想預測,設計實驗,試驗觀察、尋求實證,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得出結論、交流表達,集體討論、記錄過程等六大步驟,並在教師的幫助下,書寫研學日誌,形成總結報告,提出新的問題。
如果孩子跟著家長到異地轉一圈,聽聽講解、看看景點那也只是旅遊。如果組織學生到各地僅限於參觀、瀏覽、拓展,那也只算是遊學。
2012年,教育部啟動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研究項目,在安徽、江蘇、陝西、上海、河北、江西、重慶、新疆等8個省(區、市)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並確定天津濱海新區、湖北省武漢市等12個地區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此後,項目組逐步擴大試點範圍,穩步推進研學旅行的實驗工作,歷經五年,試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制約研學旅行開展的實際問題。為此,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的推進提出明確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意見》指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
《意見》強調,要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各地要根據研學旅行育人目標,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並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標準、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打造一批示範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路。各基地要將研學旅行作為重要的教育載體,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有針對性地開發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
《意見》要求,各地要規範研學旅行組織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探索制定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規程,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學校組織開展研學旅行可採取自行開展或委託開展的形式,但須按管理許可權報教育行政部門備案,並做好學生活動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學校自行開展研學旅行,要與家長簽訂協議書,明確學校、家長、學生的責任權利;學校採取委託開展研學旅行,要選擇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合作,並與企業簽訂協議書,明確委託企業或機構承擔學生研學旅行安全責任。
教育部11部委《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確立了研學旅行作為中小學課程的教學地位,研學旅行是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課程的必修課程,因此研學旅行也是必修課程。既然是一門課程,那就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系統的教學內容,規範的實施過程,科學的評價體系。
研學旅行本質是教育活動,課程和線路的設計必須首先體現教育性。教育性原則的落實主要在課程目標的確定和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呈現上。課程目標的確定必須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關於綜合實踐活動標準與研學旅行相關的規定,要結合研學旅行的具體資源的性質來科學地確定。課程內容的選擇要有明確的教育主體,內容的呈現要能夠引領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和體驗,研究問題和作業的設置應該能夠引領學生對學習、參觀、遊覽、體驗的旅行資源做更加系統和深入的分析和認識,對學生選定的研究課題提供相關的材料和思維啟發,幫助學生獲得研究成果,或者有助於學生獲得預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