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徠捷克愛樂樂團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是在1894年以布拉格國民劇院管弦樂團為中心組建的,兩年後在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揮下第一次舉行演奏會。

簡介


徠該團起初隸屬於布拉格國民劇院,到1901年才獨立出來。1918年,著名指揮家陶利希擔任該團的音樂監督后,該團才成為前捷克和斯洛伐克首屈一指的樂團。到1950年後的安傑爾時代,該團終於擁有了世界性的實力與聲譽。 1968年由諾伊曼接任音樂監督,柯煦拉則擔任常任指揮。另一方面,以法國為中心的各國指揮家也時常應邀前去客串指揮。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由於歷史悠久,不論名與實都不愧是捷克代表性樂團,特別是弦樂部分早享佳譽,合奏力高強,具有古雅的情調。他們那捷克式獨特的音響,在演奏本國作品時,情韻特別的美,不容有別的追隨者。他們的演奏曲目雖然廣闊,但以斯拉夫系作品較出色。
捷克的交響樂團。前身是布拉格民族劇院樂團,1896年開始使用捷克愛樂樂團的名稱,由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指揮舉辦了首場音樂會。1901年獨立,由切蘭斯基(Ludvik Celansky)擔任首席指揮。其後對樂團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指揮家塔利赫(Vaclav Talich)、庫貝利克(Rafael Kubelik)、安切爾(Karel Ancerl)、諾伊曼(Vaclav Neumann)等。現任指揮是阿什凱納齊。
捷克愛樂樂團從1918年之後便成為捷克最有實力的樂團,1950年代擁有了世界性的聲譽,曾無數次成功地出國訪問演出,並於1959年、2001年兩度訪問中國。捷克愛樂樂團的弦樂部分特別出色,情調古雅,風格獨特。在演奏以斯梅娜塔、德沃夏克為代表的本民族作品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倍受世人的稱讚。

樂隊起源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將於2007年11月份訪問上海,在現任首席指揮澤丹內克·馬卡爾的帶領下於11月17、18號兩日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行兩場音樂會,演出他們最為擅長的德沃夏克、斯梅塔納作品。受演出主辦方委託撰寫此文,追溯該團的百年曆程。來自音樂文化名城布拉格
說到歐洲的歷史音樂名城,古典樂迷們的第一反應無疑是奧地利的維也納,“音樂之都”早已聞名遐邇,地位無可撼動。至於還有哪一座城市有資格名列其後、位居次席,這卻是一道見仁見智的問題,答案或許可以包括——同屬維也納的薩爾茲堡;德國的萊比錫、德累斯頓、慕尼黑;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法國的巴黎;俄羅斯的聖彼德堡乃至歐洲歌劇中心義大利的許多城市。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布拉格,它正是筆者的個人選擇。
布拉格在音樂文化方面的聲譽是與德沃夏克、斯梅塔納、蘇克、諾瓦克這些捷克歷史上著名作曲家的名字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正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馬勒、斯特勞斯家族之於維也納。進一步追溯歷史我們還會發現,在莫扎特的音樂創作歷程中,布拉格同樣曾經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曲家曾先後三次造訪這座城市,他第三十八號交響曲的別名是“布拉格”,甚至出於對這座城市以及市民的喜愛,特意為她創作了歌劇《唐璜》,並將首演放在了迪爾劇院(今布拉格國家劇院)。因此曾出現這樣評論:“有高度音樂修養的捷克觀眾,尤其是布拉格觀眾,比維也納人更能欣賞莫扎特的天才”。事實上,在今天的世界地圖上與奧地利毗鄰的捷克,一直是歐洲各地作曲家所嚮往並關注的音樂重鎮,除了莫扎特之外,貝多芬、帕格尼尼、肖邦、柏遼茲、瓦格納等人都曾在此處留下過足跡、展現過才華。布拉格曾被稱之為“小維也納”,這決不是浪得虛名的。
昔日的波西米亞王國都城,如今是捷克共和國的經濟、政治中心,同時也是無可替代的文化中心。難能可貴的是,數百年來無論政治格局如何風雲變幻,歷經滄桑的布拉格老城,始終保持著古樸典雅的氣質並散發著濃郁的文化魅力。在建築領域,由於捷克人對遺跡保護懷有一份特殊的執著,以至於布拉格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整座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命名對象。而在藝術領域,史於1946年、迄今擁有超過六十年歷史的“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早已憑藉著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強大的藝術號召力在全球範圍內聲名遠播。而平日里,布拉格每天的音樂演出同樣豐富多彩且門檻低廉。本文所著重介紹的捷克愛樂樂團,正是每年“布拉格之春”最主要的一支演出力量,也是如今布拉格眾多藝術團體中,歷史最為悠久、水準最為出眾的一大藝術品牌。
起源於布拉格民族劇院
一座擁有濃郁古典音樂氛圍的城市,往往都擁有一支甚至幾支優秀的交響樂團。維也納擁有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交響樂團,柏林更是擁有以柏林愛樂為代表的近十支專業樂團,那麼布拉格呢?這裡有捷克愛樂樂團、捷克廣播交響樂團、布拉格市立交響樂團、布拉格愛樂樂團等,在他們中間,最能代表捷克音樂傳統、擁有最高藝術口碑的,當首推捷克愛樂樂團,甚至於在世界範圍內,捷克愛樂都是一支廣受專業人士肯定與好評的一流樂團。能夠擁有這樣的聲譽,一方面因為其在目前所有存留下來的捷克樂團中歷史最為悠久;另一方面,一百年多年來有許多本土或國際優秀指揮家執棒或長期擔任捷克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將它訓練成一支超級樂團並始終保持著優良的傳統。
與歐洲其他民族相比,捷克人絲毫不缺乏音樂天賦和音樂傳統。在長達數百年的日耳曼文化專制下,儘管飽受奴役之苦,但一些喜愛音樂並在這方面顯示出才能的農奴,有機會被王室或貴族培訓成專業樂師,為主人享樂消遣所用。因此捷克民族的政治地位雖然長期被外族所壓制,但在音樂文化領域卻並沒有落後於整個歐洲前進的步伐。這些農奴樂師中的一部分佼佼者最終走出故土,去往歐洲其他地區謀求發展,並成長為十八世紀很重要的作曲力量。諸如曼海姆樂派的代表人物、早期交響曲曲式的締造者——Johann Stamitz(約翰·斯塔密茨,1717-1757)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有些資料將斯塔密茨介紹成德國作曲家,事實上他出生於波希米亞。然而,音樂人才的輩出並沒有造就活躍的演出市場,布拉格的音樂活動在其發端初期一直處於比較混亂的狀態,與歐洲其他發達地區有著顯著的差距。直到十九世紀中期,隨著塞西利安協會和索菲學會這兩大音樂演出團體相繼成立,布拉格的音樂市場才有了質的變化,最早的職業化管弦樂團開始嶄露頭角並逐漸發展壯大,捷克人特有的演奏風格得以代代相傳。
捷克愛樂樂團起源於布拉格著名的民族劇院,這座閃耀著民族精神的劇院堪稱是布拉格藝術品格的象徵。翻開捷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長期遭受異族入侵、奴役的國家,在十七、十八和十九世紀這連續三百年間,捷克一直處於喪失民族獨立和自由的悲慘境遇中——民族意識被壓制、民族文化被禁錮。德意志勢力的長期統治,使得日耳曼文化逐漸替代捷克傳統文化成為布拉格的主流。而在民間,捷克的愛國人士和有識之士一直沒有停止過反抗、抵禦外來文化勢力入侵,發揚本民族文化傳統的鬥爭。從某種角度看,歷盡坎坷方得誕生的布拉格民族劇院正是這場長期鬥爭最為輝煌的戰果——在統治階級重重阻撓的政治背景下,從1850年成立最早的籌建委員會,到1852年用各方籌措的資金在市中心購得建設用地,直到1881年竣工落成,布拉格人花了整整三十一年。然而令人扼腕的是,數天之後新生的劇院竟因一場突發的大火毀於一旦!毫不氣餒的布拉格人重振旗鼓,兩年之後便迅速重建完成,於1883年11月18日舉行盛大開幕典禮。布拉格人為終於能擁有這樣一座真正屬於本民族,能夠演出傳統經典戲劇、歌劇的藝術殿堂歡欣鼓舞。而與此同時,這也是捷克民族樂派創作力最為旺盛的時期,以德沃夏克、斯梅塔納為代表的優秀作曲家,寫出了許多極富捷克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並廣為流傳。民族劇院的落成和民族樂派的興盛,共同開創了捷克藝術史上的一段輝煌歷史。

詳細介紹


劇院樂團終獲獨立

捷克愛樂樂團的前身便是布拉格民族劇院的附屬樂團。在劇院平穩運作十多個年頭后,1896年元旦,在捷克愛樂協會的組織下,為了保護且爭取更好的福利並求得名分上的獨立,民族劇院的管弦樂團進行了一場罷工。對演奏員們而言,這場運動最終獲得了圓滿成功,從此民族劇院樂團得以用響亮的“捷克愛樂樂團”的名義進行“自有品牌”的音樂活動,當然包括舉辦音樂會。三天後的1月4日,以全新名稱亮相的樂團首次面對布拉格聽眾,他們在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指揮下在布拉格魯道夫宮的大音樂廳舉辦了首演音樂會,而這裡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德沃夏克廳”,並從此成為捷克愛樂樂團的常駐演出地。有趣的是,在以作曲家身份揚名國際之前,他只不過是民族劇院樂團里一位並不起眼的大提琴演奏員。該場首演音樂會的演出曲目清一色來自於德沃夏克的創作,包括: 《降A大調第三斯拉夫狂想曲》 、 《聖經歌曲》、 《奧賽羅序曲》和《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與樂團罷工的初衷所一致,這場音樂會在經濟上的真正用意是為團里那些年邁的演奏員募集養老金,而在原先劇院體制的約束和限制下,這樣形式的演出幾乎是不可能舉辦的。在這之後,樂團一方面仍舊附屬於布拉格民族劇院、為各類歌劇演出伴奏,一方面又被允許以捷克愛樂樂團的名義演出交響音樂會。直到1901年,樂團才徹底脫身於民族劇院之外,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導火線據說是由於樂師遭遇劇院方面的惡意解僱,此舉引發了全團的不滿,最終導致雙方分道揚鑣。與民族劇院正式解除關係后,樂團開始頻繁地與當時諸多歐洲著名作曲家合作,演出他們的管弦樂作品,其中包括挪威人格里格、德國人理查·斯特勞斯等。最值得一提並被載入史冊的事件是,1908年9月19日奧地利作曲家馬勒指揮該團在布拉格首演了自己的《第七交響曲》。作曲家選擇捷克愛樂來首次駕馭自己這部龐大的創作,可見樂團在二十世紀初便已擁有不俗的整體演奏實力。

塔利赫時代初露鋒芒

1918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捷克終於獲得了解放和獨立,在各方愛國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應運而生。在由幾位平庸之士領銜數年後,捷克愛樂樂團也終於在這一年迎來第一位對樂團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首席指揮——Vaclav Talich(瓦克拉夫·塔利赫,1883-1961)。雖然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上他似乎並不如同時代的比切姆、斯托科夫斯基、安塞爾梅、克倫佩勒、福特溫格勒、萊納等大師那樣名聲顯赫,卻被如今的音樂專家們稱為“名副其實的偉大指揮家”;在俄羅斯著名指揮穆拉文斯基心目中,塔利赫的地位甚至超越不朽的福特溫格勒。正是塔利赫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嚴格訓練,才將捷克愛樂進一步錘鍊成一支訓練有素的優秀樂團。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這位首席指揮的帶領下,樂團巡演歐洲各大城市並廣受讚譽,由此初步造就了他們在歐洲乃至世界樂壇的知名度。 1942年起,塔利赫在樂團的首席指揮職務被庫貝里克取代。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以及蘇聯對捷克政治的介入,國家的政治環境再度發生變化。雖然捷克愛樂樂團在文化領域的崇高地位並沒有因此發生任何改變,甚至被政府認可為國家樂團,但曾為樂團做出重要貢獻、此時卻備受冷落的塔利赫卻由於政治問題(據傳是因為曾在戰期為納粹演出),被流放到布拉迪斯拉發。在那裡,他親自組建了斯洛伐克愛樂樂團,並在短時期內迅速讓這支新生樂團跨入了歐洲一流行列。
捷克愛樂樂團
1952年之後塔利赫得以重回布拉格,有機會再度指揮捷克愛樂並留下了一批珍貴的錄音。雖然當局一度將這些音像資料查禁,但多年後終於得以重見天日,以今天的欣賞標準去評判,塔利赫與捷克愛樂在半個世紀前的這些演奏依然歷久彌新、光彩照人。尤其是對捷克本土作曲家作品的演奏,毫無疑問是韻味最為純正、樸實、原汁原味的,甚至有人評價:“從塔利赫的《“自新大陸”交響曲》中,你能聽到最為親切、傳神的捷克鄉土氣息”。1952年6月,塔利赫在布拉格與後來成長為世界級大師的俄羅斯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合作錄製《德沃夏克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羅氏後來回憶說,那次排練時塔利赫作為指揮對他在獨奏方面給予了很多有益的啟發和點撥。顯而易見,年輕時的塔利赫與作曲家本人曾處於同一個時代,所以對德沃夏克作品的理解和詮釋在某種程度上是當時所有指揮中的絕對權威。

庫貝里克與樂團的傳奇合作

樂團歷史上第二個值得永久記錄並深刻懷念的名字是Rafael Jeronym Kubelik(拉法爾·庫貝里克,1914-1996)。出身於音樂世家的他,最終得以成為捷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國際級指揮大師之一,而其指揮生涯與捷克愛樂樂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作為一名年少成名的天才指揮家,庫貝里克在1934年,以二十歲的年紀首次指揮捷克愛樂便大獲成功,兩年後的1936年開始擔任樂團的常任指揮。1942年,年僅二十八歲的他正式成為捷克愛樂的首席指揮,這位青年才俊繼承了塔利赫所創下的堅實基礎。然而1948年發生於故鄉的“二月事件”讓一向主張民主自由的庫貝里克心灰意冷,正在愛爾蘭演出的指揮家拒絕返回故鄉,隨後毅然遠赴大洋彼岸。在此後長達四十餘年的流亡生涯中,憑藉自己深厚的藝術造詣,庫貝里克在美國、英國以及德國順利地發展著自己的指揮事業,先後成功任職於多個歐美一流樂團或歌劇院,卻始終沒有再與祖國樂團同台獻藝。雖然對於祖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他無比熱愛且頻頻演出和錄音,但卻只能與歐美樂團搭檔——庫貝里克為DG公司錄製的德沃夏克交響曲全集是由柏林愛樂樂團擔任演奏的;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最好的《斯梅塔納-我的祖國》錄音來自於與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的合作。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轉機出現在1989年,在經歷了一場“天鵝絨革命”后,捷克的政治環境再次發生巨變。庫貝里克為自己所崇尚的民主制度能在祖國被重新確立而欣喜萬分,決定重返故土。在1990年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上,闊別祖國四十二年之久的老指揮家,與手下這支曾在青年時代帶給他最初榮耀與光環的捷克愛樂樂團,在布拉格頗負盛名的斯梅塔納音樂廳共同奏響了值得紀念的樂章。事實上,在1946年音樂節初創那年,正是由庫貝里克指揮同一支樂團演奏了開幕演出;撫今追昔,怎能不令當事人心潮澎湃?!在斯梅塔納的《李布謝序曲》和莊嚴的國歌之後是整場音樂會的重頭戲——《我的祖國》——這部捷克音樂史上擁有最濃烈愛國情懷的真摯之作,每年音樂節的必演曲目。此時此刻,歷史背景與人物心情,處處與曲目主題相契合,由此造就了捷克愛樂樂團和“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版《我的祖國》!當氣勢如虹的末樂章《布拉尼克山》最後一個音符落下,台下觀眾掌聲如雷、歡呼聲此起彼伏,而台上的老指揮家激動不已、老淚縱橫。捷克的SUPRAPHON唱片公司將這個演繹錄製並出版了唱片,一度成為全球唱片愛好者爭相追捧的熱點。在那場音樂會之後,已七十六歲高齡的庫貝里克慢慢淡出了指揮台,這也就成為了庫貝里克的最後一張錄音。

安切爾時代延續輝煌

在塔利赫與庫貝里克相繼離職后,Karel Ancerl(卡萊爾·安切爾,1908-1973)成為捷克愛樂真正的掌門人。儘管在他正式上任前還有Vaclav Neumann(瓦茲拉夫·紐曼,1920-1995)與Karel Sejna(卡萊爾·塞吉納,1896-1982)曾短暫接任,但這兩位都好景不長。最初學習作曲的安切爾在他的畢業音樂會上,就與捷克愛樂首次合作,那一年他年僅二十二歲。然而安切爾最終決定將指揮作為自己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並有機會成為了塔利赫的學生。而塔利赫也很快就發現這個年輕人身上蘊藏著非凡的潛質,便加以重點培養。安切爾由此得以頻繁地與捷克愛樂合作音樂會,並從老師身上學到了精湛的指揮技藝、汲取了豐富的藝術修養,延續了塔利赫未盡的事業。1950年開始,安切爾以首席指揮的身份領導樂團,六年之後他終於獲得了官方的正式委任。
捷克愛樂歷史上的這段“安切爾時代”一直延續到1968年,樂團在這期間的演奏實力依然保持著塔利赫時代的高水準。與此同時,安切爾還致力於拓展演出曲目並帶領樂團出訪世界各地,使捷克愛樂取得更為廣闊的國際聲譽。1959年,正是在安切爾的帶領下,捷克愛樂樂團在他們遠東及大洋洲系列巡演中,首次造訪中國,在北京演出斯梅塔納、德沃夏克等人的名作。也正是在那場音樂會上,國人首次領略了捷克愛樂樂團對其本土作品超乎尋常的驚人表現力,由此建立起老一輩樂迷對該團無比深刻的印象。同樣令人欣慰的是,在那個模擬錄音的黃金時期,安切爾與他的子弟兵在SUPRAPHON、DG等著名唱片公司留下了很多優秀的錄音資料。可惜,安切爾在捷克愛樂樂團的職業生涯同樣未能善始善終——1968年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當時已接到加拿大多倫多交響樂團邀請的指揮家,驚愕與憤慨之下毅然出走他鄉,從此再未返回祖國。

紐曼二度接棒長跑二十二年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紐曼這個名字,在前面已經出現過——在庫貝里克出走之後的1948年,這位樂團當時的中提琴手,因為曾選修指揮專業而被提攜為代理常任,在布拉格音樂學院學習時他同樣也是塔利赫的學生之一。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此前一年他曾有過一次成功的救場的經歷,在時任總監庫貝里克因病不能登台的緊要關頭,紐曼臨危受命、頂替出場,並有非常不俗的表現。然而他很快就被安切爾所替代,或許資歷與經驗尚淺,是當時其曇花一現的原因之一;而客觀地分析,當時能力更強的安切爾也確實比年輕的紐曼更有資格執掌捷克愛樂。隨後,紐曼開始了自己執著的奮鬥,不斷輾轉與祖國捷克、近鄰前東德以及法國巴黎之間,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先後獲得了包括萊比錫布業工商大廈(格萬德豪斯)管弦樂團、萊比錫歌劇院以及柏林喜歌劇院音樂總監的職位,在故鄉他更是聲望日隆、身兼數職。1963年,紐曼再次指揮捷克愛樂,五年之後安切爾的突然離職,給了他二度接棒的機會。 1968年,已在外積累了足夠深厚資本的紐曼,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樂團首席指揮的接任者,並一干就是二十二年,直到1990年方才離職。這讓他成為了該團歷史上在位時間僅次於塔利赫而名列第二的領導者。在紐曼掌帥的這二十多年中,捷克愛樂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優良傳統,而紐曼鮮明的個人風格也漸漸融入到這支歷史悠久的樂團中。這位提琴家出身的指揮尤其注重弦樂聲部的旋律歌唱性和音色細膩感,使其成為捷克愛樂至今仍為聽眾所津津樂道的音響特點與傳統。而出於對馬勒的喜愛,紐曼還帶領樂團歷史性地完成了對馬勒九部交響曲的錄音工作。當然,他最為喜愛並擅長的依然是自己祖國作曲家的作品,並留下諸多很有價值的影音文獻。1993年12月11日,在卸任兩年之後,紐曼再度被邀請在魯道夫宮德沃夏克廳,為紀念《“自新大陸”交響曲》首演一百周年而指揮捷克愛樂樂團演奏這部經久不衰的名作。當時已七十三歲高齡的紐曼動情地說:“我非常感動自己能夠肩負這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任”。而在當時,也唯有這位具備深厚捷克音樂傳統的老指揮家,才真正具備這個資格。

貝洛拉維克、奧伯萊特攜手百年團慶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接替紐曼成為這支捷克最出色樂團新一任首席指揮的仍舊是一位本土指揮家——1 946年出生的Jiri Belohlavek(基里·貝洛拉維克)。早年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與藝術學院的貝洛拉維克,不但深悉捷克民族音樂的精髓與內涵,也曾跟隨指揮大師切利比達克學習,因此在紐曼之後他在捷克中青年指揮中脫穎而出,獲得執掌捷克愛樂的機會。可惜他與樂團的“婚姻”並沒有維繫很長時間,1992年便從樂團卸任。事實上,貝洛拉維克的藝術造詣並不在他後來的幾位繼任者之下,也具備很強的音樂活動能力。現如今他已經是英國BBC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2006年曾率團訪問中國),同年又被任命為“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主席。
1993年,捷克愛樂任命時年五十八歲的德國人Gerd Albrecht(格爾德·奧伯萊特)為首席指揮,這也是樂團歷史上首次選擇非捷克籍人士擔此重任。奧伯萊特的任期同樣不長,但卻恰好在任期的最後一年趕上了樂團誕辰百年的紀念活動。1996年1月4日至1月7日,在德沃夏克指揮樂團舉辦首演音樂會的整整一百年後,在同樣有著百餘年歷史並幾經修繕的魯道夫宮德沃夏克廳,樂團舉辦了一套特別的紀念音樂會。而演出曲目也定為與一百年前那場首演完全一致,甚至節目冊風格也如出一轍。主辦方曾有過一個大膽的設想,讓當時依然在世的兩位老首席指揮——庫貝里克和紐曼,連同前任總監貝洛拉維克、現任總監奧伯萊特一起,四人輪番登台,每人指揮一首曲目。不料1995年9月紐曼溘然離世,而年邁體弱的庫貝里克也已無力支撐上台演出,導致這場慶典只能由貝洛拉維克和奧伯萊特二人指揮。當時,奧伯萊特與樂團之間已有分歧,因此捷克愛樂一度傾向於由貝洛拉維克來獨掌音樂會,但最後雙方還是取得了和解。最終由貝洛拉維克帶領樂團演奏《降A大調第三斯拉夫狂想曲》與《聖經歌曲》;而奧伯萊特指揮《奧賽羅序曲》和《第九交響曲》,兩位新老總監攜手見證捷克愛樂的百年歷史。

從阿什肯納齊到澤丹內克·馬卡爾

捷克愛樂樂團
捷克愛樂樂團
奧伯萊特卸任后,捷克愛樂在本土指揮家Vlandimir Valek(弗拉季米爾·瓦列克)短暫執棒兩年(1996-1998年)后,又發生了新的人事變動——出生於俄羅斯的冰島籍音樂家Vladimir Ashkenazy(弗拉季米爾·阿什肯納齊)被任命為首席指揮。相比他的幾位前任,阿什肯納齊在國際樂壇的名聲無疑更顯赫一些,雖然他的名氣更多來自於他鋼琴家的身份。事實上,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阿什肯納齊便開始了自己的指揮生涯,在接手捷克愛樂之前,他早在英國的皇家愛樂樂團和德國的柏林德意志樂團擔任過多年音樂總監,履歷不可謂不豐富。阿氏對這支古老的樂團充滿著崇敬之情,在經濟預算和政府撥款減少的不利狀況下,努力開拓局面,為捷克愛樂的持續發展盡心盡職。2001年秋天,北京國際音樂節期間,正是在阿什肯納齊的帶領下,捷克愛樂再次訪問中國,並在他的指揮下於10月23日和24日在保利劇院演出兩場,其中第二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是樂團最為擅長的《斯梅塔納-我的祖國》。音樂會後聽者無不讚歎——對捷克本土作曲家作品最完美的演繹,仍舊無可爭辯地屬於獨一無二的捷克愛樂樂團。阿什肯納齊在2003年將指揮棒交接給了自己的繼任者,捷克愛樂重新任命了一位有著濃厚本土藝術氣質的指揮家來擔任自己的首席指揮,儘管對方已經加入美國國籍,他就是Zdenek Macal(澤丹內克·馬卡爾)。馬卡爾1936年出生於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他在1968年自己三十二歲時移居美國,這與前輩庫貝里克的經歷頗為相似,原因是那一年鄰國的入侵。湊巧的是,同一年他的另一位前輩安切爾也因為同一場風波而去了北美。雖然馬卡爾青年時便背井離鄉,但最初的音樂教育仍是在祖國學校(布爾諾音樂學院與亞納切克音樂學校)所接受的,因此血脈里深藏著十分純正民族音樂傳統。他三十歲不到便獲得1965年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的冠軍,同年又在紐約的米特羅普洛斯指揮比賽中獲勝。 1972年,馬卡爾在美國首次登台,隨後聲名鵲起。然而其個人藝術生涯卻始終欠缺一些運氣,雖然指揮技術精鍊而老到、偶爾有機會擔任世界頂級樂團的客席、在資深樂迷中也頗具口碑,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在祖國和美國都沒有獲得一流樂團的青睞。直到進入新世紀,馬卡爾在美國新澤西交響樂團取得的出色業績,才讓祖國最優秀的樂團注意到了他,並最終委以重任。平心而論,捷克愛樂樂團的藝術黃金期當屬於塔利赫、安切爾執棒的二十世紀上半葉(包括整個六十年代),紐曼領導時期也大致保持了較高的水準,但隨後首席指揮的頻繁更迭以及體制上的變化,使其整體水準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趨勢。但馬卡爾的到來讓人們對這支百年老團的未來再度滿懷信心並寄予厚望。自2003年上任以來,雙方已愉快合作了四年,馬卡爾曾這樣表達自己與捷克愛樂水乳交融般的關係:“面對其他樂團時,我必須教導他們如何感受捷克音樂特有的舞蹈節奏,但這些內在的音樂性早已植根於捷克人或斯拉夫民族心中,因此面對捷克愛樂,我只需要揮舞指揮棒,樂團就自然而然地出現我想要的聲音”。

特點


捷克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奏的曲目十分廣泛。該團的弦樂部分特別優秀,有古雅的情調和捷克式的獨特音響,尤其在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時情韻特別優美,其中以德沃夏克的音樂為其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