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詞條
登錄/註冊
目衄
目衄
目衄,病證名,是指眼內出血證。
目錄
1
正文
正文
病證名。指眼內出血證。又名目血。
①指血自淚竅出。清·
唐容川
《
血證論
》卷二:“淚竅出血,乃陽明燥熱所攻發。”如風熱重,大便秘者,
通脾瀉胃湯
治之。
②指血淚。多屬風熱毒邪為害,治宜祛風清熱,解毒涼血,可用
驅風散熱飲子加減
。《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目出血,曰目衄。”多因陽明燥熱或肝火亢盛,迫血上溢所致。病勢嚴重者,甚至直射而出。陽明燥熱者,伴見
口渴
引飲、大便燥結、目干
鼻干
等證,治宜清胃涼營止血,選用白虎湯、甘露飲、玉女煎等方。肝鬱火盛者,伴見胸肋刺痛、
耳鳴
口苦
,治宜清肝舒郁,用
丹梔逍遙散
或
地骨皮飲
加
柴胡
、炒
山梔
、
益母草
。怒火上逆者,宜
清肝瀉火
,用
龍膽瀉肝湯
,
當歸龍薈丸
等方。
基本信息
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