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於是漢語漢字,拼音是yú,可以當介詞。還可以當後綴,在形容詞后,如“疏於防範”;在動詞后,如“屬於未來。還是一種姓氏。

文字源流


於
“於”甲骨文有“圖1”“圖2”等寫法,小篆寫作圖12。文字學家對這些古文字字形有多種解釋,學術界尚無定論。許慎《說文解字·虧部》:“於,於也。象氣之舒於。從丂(圖B),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許慎認為“丂”是氣欲舒出的樣子,所以許慎如此解釋。後來,本義漸晦,遂於其旁增〔圖A〕形。至於“吁”,乃後起之形聲字。王筠也認為“於”是“吁”的古文,常與“嗟”連用,形成嘆詞“於嗟”。林義光認為於是“紆”“迂”的初文,他在《文源》中說:“於為詞,此依聲假借,其本義當為紆曲,古作〔圖2〕,〔圖C〕象徑直,〔圖D〕象紆曲,以〔圖C〕之直見〔圖D〕之曲也。或作〔圖1〕,〔圖A〕亦象紆迴,今字多以紆、以迂為之。”徐中舒對“圖1”是這樣解釋的:“〔圖1〕,從干,從〔圖A〕。干象大圓規,上一橫畫象定點,下一橫畫可以移動,從表示移動之意。” 
在商代,“於”形的中豎大部分是直筆,少部分在下部向左偏斜微彎,這少部分寫法成為入周以後演變的主流,至東漢隸書變成豎直鉤。另外,春秋年間,有一種寫法,把豎筆先向右折,然後向左緩彎,戰國秦漢時代也多見此寫法,而小篆由此微訛,豎筆上端不穿透下部橫筆,隸定作“虧”,與現代“虧(kuī)”的簡化字同形。 
儘管“於”的本義有多種說法,但是在卜辭和經傳中,“於”都是作為介詞來使用的。胡光煒《甲骨文例》:“卜辭用於有三例,一以示地,二以示時,三以示人”,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卜辭用於與經傳於字用義皆以示所在”。
《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曾經把“於”處理為“於”的異體字,《現代漢語通用字表》《通用規範漢字表》則把“於”作為規範字收入。現代作介詞的“於”都用“於”代替(讀wū的“於”和讀yū的姓氏字“於”仍寫作“於”)。“於”《說文》沒有單立字頭,只在“烏”字頭下出現,是“烏”的古文的簡化寫法,字形隸定為“於”。“於”和“於”作介詞時用的都是假借義,它們的用法十分相似。但是它們在古代並不同音:“於”屬於匣母魚部,“於”屬於影母魚部,讀音相近而不相同。按照語音演變規律,用作介詞的“於”讀音應該演變為yū,但是由於語音演變過程中有特例,所以普通話“於”讀yú,跟“於”完全同音。由於用法相近,讀音相同,人們就把它們當做通用字來看待了,現代白話文乾脆把二者合併起來。

詳細釋義


讀音語法屬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動詞往,去。go
《尚書·大誥》:“予惟以爾庶邦於伐殷逋播臣。”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取。take詩經·豳風·七月》:“晝爾於茅,宵爾索綯。”
如;好像。look《易·豫卦》:“介於石,不終日。”
名詞鍾唇,鐘口的邊沿。《周禮·考工記·鳧氏》:“銑間謂之於。”
草名。《後漢書·馬融傳》:“其土毛則搉牧薦草,芳如甘荼……格、韭、菹、於。”李賢註:“於,軒於也,一名蕕,生於水中。”
通“邘”。古國名。
《尚書·泰誓中》:“我武惟揚,侵於之疆。”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既伐於崇,作邑於豐。”
(Yú)姓氏用字,參見“于姓”。
擬聲詞象聲詞。
《莊子·齊物論》:“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
清·曹寅《漁灣夜歸憶子猷弟句凄然有作》詩:“估子夜吹笛,篙師行唱於。”
介詞引入時間。相當於“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
《書·太甲下》:“慎終於始。”
《史記·儒林列傳序》:“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
表地點。相當於“在”。
他畢業於北京大學。
《詩經·召南·采蘩》:“於沼於沚。”鄭玄箋:“於,於。”
《儀禮·士昏禮》:“婿乘其車,先俟於門外。”鄭玄註:“婿車在大門外,乘之。”
引入原因、目的、目標等。相當於“在”。樂於助人;安於現狀
相當於“到”“至”。詩經·小雅·鶴鳴》:“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註:第一個“於”表地點)
表範圍。相當於“在”。in, at, etc.
於無意之中流露出懷念之情。
《尚書·胤征》:“沈亂於酒。”
表示相互關係。相當於“對”“對於”。for, etc.
形式於我們有利。
《史記·張儀列傳》:“且今時趙之於秦,猶郡縣也。”
引入動作行為關涉的對象、方面等。相當於“對”“向”“對於”。for;to, etc.
《詩經·邶風·泉水》:“有懷於衛,靡日不思。”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來信於我的詩,獎譽太過。”
相當於“以、用、拿”。
《尚書·盤庚上》:“予告汝於難,若射之有志。”
《尚書·盤庚下》:“歷告爾百姓於朕志。”
《史記·樂毅列傳》:“薊丘之植,植於汶篁。”
由於。
《尚書‧君奭》:“我咸成文王,功於不怠。”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表示動作、行為的所從,意義相當於“從”或“自”、“由”。from《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出於;青出於藍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面,引入比較的對象。than
《荀子·勸學》:“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大於;小於;少於;多於
相當於“在……中”。《史記·吳世家》:“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日:‘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
相當於“為(wèi)”“替”。
《孟子·萬章上》:“唯茲臣庶,汝其於予治!”
《史記·齊太公世家》:“齊使管仲平戎於周。”
相當於“依據”“按照”。史記·淮陰侯列傳》:“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
引入動作行為的施事,相當於“被”。by
主隊敗於客隊。
《國語·晉語二》:“內困於父母,外困於諸侯。”
《漢書·賈山傳》:“然而兵破於陳涉,地奪於劉氏者,何也?”
受制於人
連詞相當於“與”“和”。《尚書·多方》:“時惟爾初,不克敬於和,則無我怨。”
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湊足音節,無實義。
《詩經·魯頌·有駜》:“鼓咽咽,醉言舞,於胥樂兮。”
《詩經·秦風·無衣》:“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論語·為政》:“孝於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
用於賓語前置的倒裝句中,用以確指行為的對象,相當於“是”。詩經·小雅·出車》:“赫赫南仲,玁狁於襄。”
用於句末,相當於“乎”,表疑問。《呂氏春秋·審應》:“然則先生聖於?”高誘註:“於,乎也。”
後綴附著在動作義成分的後面。歸於;屬於;居於;在於;至於
附著在性狀義成分的後面。勇於;易於;急於求成
-【於嗟】(xūjiē)表示感嘆、悲嘆等。
形容詞廣大。《禮記·檀弓下》:“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於則於,易、於雜者,未之有也。”

近義辨析


於、於
“於”和“於”都作介詞。因為“於”屬於匣母魚部,“於”屬於影母魚部,二者的音相近,所以虛化為介詞后,其用法大致相同。它們的主要差別在於不同歷史年代和不同作者的用字不同。文宥先生曾指出:“‘於’是歷史悠久而且是全國通行的文字,而‘於’則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出現於東海岸一帶的地方文字。這個地方文字原來並不作介詞用,後來為了在東岸口語里讀音和‘於’相近,所以也借作介詞用。再接下去,由於儒家的經典都是由齊魯一帶的儒生傳寫開來的,所以這個東方的‘於’字愈用而愈廣。”公認的說法是:在一些古書中,“於”和“於”是可以並用的,如《左傳》《論語》《孟子》。在這些書里,“於”、“於”是有大致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於”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里,一般用“於”不用“於”,很少例外。例如: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晉國和秦國合謀圍攻鄭國,是因為鄭國國君曾對晉文公無禮。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莊子·秋水》)
——我們沒辦法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的廣闊,因為它被自己的居住地局限了。
例①是一個描寫句,說明秦晉兩國圍攻鄭國的原因,所以用“於”比較好;例②是一個被動句,“於”字引進被局限的地方“虛”。在通常情況下,兩者可以互用。因此,在本文中,“於”和“於”無太大區別,只是根據古人習慣而定。
“於”(“於”)字的用法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但這只是從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對比上來說的;至於古代漢語本身,並不需要這樣分別。例如《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這兩句話的句式相同,但意義卻完全不同。第一個“於”字翻譯為“從”,第二個“於”字翻譯為“在”,它們的意義和前面的動詞有很大的影響,而“於”(“於”)字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在古代漢語中,“於”(“於”)字的用法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造字法


象形

英文翻譯


in,on,at;go to;surname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迂。《爾雅·釋詁》於,曰也。
又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於。《詩·小雅》王於出征。
又《儀禮·士冠禮》宜之於假。《注》於,猶為也。宜之見為大矣。
又《聘禮》賄在聘於賄。《注》於讀曰為。言當視賓之禮,而為之財也。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於解悲愁之辭。
又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於者何。歸於者,罪未定也。
又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
又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卧徐徐,其覺于于。
又鍾兩口之閑曰於。《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為鍾,兩欒謂之銑,銑閑謂之於。
又《前漢·元後傳》衣絳緣諸於。《注》大掖衣也。
又《唐書·元德秀傳》明皇命三百里內刺史縣令,以聲樂集,德秀惟樂工十人,聮袂歌於蔿於。
又草名。《爾雅·釋草》茜,蔓於。《注》生水中。一名軒於。《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於。
又木名。《爾雅·釋木》棧木,於木。《注》僵木也。江東呼木觡。
又淳于,縣名。今密州安丘縣,古淳于國。
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為氏,後因去邑為於。
又淳于,宣於,鮮於,多於,於,皆複姓。
又三氏姓。勿忸於,阿伏於,見《魏書·官氏志》。
又助語辭。《詩·召南》於沼於沚。《朱傳》於,於也。《周易》《毛詩》於皆作於。於於古通用。
又《集韻》邕俱切,音紆。廣大貌。《禮·檀弓》邾婁考公之喪,徐君使容居來吊含。有司曰: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於則於,易於雜者,未之有也。
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於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況於其身以善其君乎。俱與迂通。
又《正韻》休居切,與吁通。嘆辭。《詩·周南》於嗟麟兮。

說文解字

象古文烏省。此卽今之於字也。象古文烏而省之。亦省為革之類。此字葢古文之後出者。此字旣出。則又於於為古今字。釋詁、毛傳、鄭注經皆雲。虧、於也。凡經多用於。凡傳多用於。而烏鳥不用此字。

說文解字注

(虧/於)於也。於者,古文烏也。烏下云:“孔子曰:烏,虧呼也。取其助氣故以為烏呼。”然則以於釋虧,亦取其助氣。《釋詁》、毛傳皆曰:“虧,於也。”凡《詩》《書》用虧字,凡《論語》用於字。蓋於、於二字,在周時為古今字,故《釋詁》、毛傳以今字釋古字也。凡言於,皆自此之彼之䛐,其氣舒於。《檀弓》:“易則易,於則於。”《論語》:“有是哉,子之於也。”於皆廣大之義。《左傳》“於民生之不易”,杜云:“於,曰也。”此謂假於為曰,與《釋詁》於曰也合。
象氣之舒虧。從丂,從一。一者,其氣平也。氣出而平,則舒於矣。羽俱切,五部。按,今音於羽俱切,於央居切,烏哀都切,古無是分別也。自周時已分別於為屬辭之用,見於群經、《爾雅》。故許仍之。 

廣韻

羽俱切,平虞匣 ‖ 於聲魚部(yú)
於,曰也。於也。《說文》本作虧,凡從於者作虧,同。又姓,周武王子邘叔,子孫以國為氏,其後去邑單為於,漢有丞相東海於定國,又望出河南者,即《後魏書》萬忸於氏,后改為於氏。凡諸姓望在後而稱河南者,皆虜姓。後魏孝文詔南遷者,死不得還北,即葬洛陽,故虜姓皆稱河南焉。又漢複姓,五氏。後漢特進漁陽鮮於輔,袁紹大將軍淳于瓊,劉元海太史令宣於修之。何氏《姓苑》有多於氏、鬬於氏。羽俱切。二十。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於

書寫演示

於
兩橫長短不一,都寫在橫中線上方,稍向右上斜行,下橫起筆於橫中線,亅(豎鉤)的豎段寫在豎中線。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聲韻系統名稱韻部聲母韻母
先秦高本漢系統ɡi̯wo
王力系統ɣǐwa
董同龢系統ɣjuaɡ
周法高系統ɣjwaɣ
李方桂系統gwjag
東漢
隋唐擬音/高本漢系統ji̯u
擬音/王力系統ɣǐu
擬音/董同龢系統ɣjuo
擬音/周法高系統jiuo
擬音/李方桂系統ju
擬音/陳新雄系統jǐu

韻書集成

韻書字頭小韻韻攝聲調韻目聲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上平十虞合口呼三等次濁羽俱切ɣjuo
集韻平聲上平十虞雲/匣合口呼三等全濁雲俱切ɣio
平聲上平十虞合口呼三等全清邕俱切ʔio
禮部韻略平聲雲俱切
增韻平聲雲俱切
平聲匈於切
中州音韻平聲魚模移居切
洪武正韻平聲四魚次濁雲居切oy
平聲四魚全清休居切xy
分韻撮要陽平第四諸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