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詩
米芾書法作品
《苕溪詩》全稱《將之苕溪戲作呈諸友詩卷》,是北宋書法家米芾於元祐三年(1088年)創作的行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苕溪詩》的內容是米芾從無錫去往苕溪時所作的六首詩,是他的經意之作。《苕溪詩》通篇八面生鋒,筆力雄渾老辣,瀟灑自然,創造了一種天真活潑、激越昂揚的意境。
《苕溪詩》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法的典型風貌,與《蜀素帖》並稱米書“雙璧”。
全卷
襄陽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縷會(此字用“卜”點去)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游。
半歲依修竹,三時看好花。懶傾惠泉酒,點盡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嘩。朝來還蠹簡,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歲,諸公載酒不輟。而余以疾,每約置膳清話而已,復借書劉、李,周三姓。
好懶難辭友,知窮豈念通。貧非理生拙,病覺養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厭鴻。秋帆尋賀老,載酒過江東。
仕倦成流落,游頻慣轉蓬。熱來隨意住,涼至逐緣東。入境親疏集,他鄉彼此同。暖衣兼食飽,但覺愧梁鴻。
旅食緣交駐,浮家為興來。句留荊水話,襟向卞峰開。過剡如尋戴,游梁定賦枚。漁歌堪畫處,又有魯公陪。
密友從春拆,紅薇過夏榮。團枝殊自得,顧我若含情。漫有蘭隨色,寧無石對聲。卻憐皎皎月,依舊滿舡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苕溪詩》卷前引首有“米南宮詩翰”五篆字,后紙有各人跋文。
宋代米友仁跋:“右呈諸友等詩。先臣芾真跡。臣米友仁鑒定恭跋。”
明代李東陽跋:“右米元章詩翰。有紹興及睿思殿圖印。其子友仁題其後。稱先臣芾。蓋君前臣名之義也。元章書極精妙。而友仁亦有家法。父子並美。自獻以後亦鮮聞之。書法真贗每相混淆。如米氏者江南偽本不知其入。此卷妙處望而可知。太宰水村陸先生檢諸故篋。重加裱飾。物之顯晦固自有數哉。先生方采黜陟之獨。振幽起滯。天下之士賴以不沒於世者多矣。識者幸毋以一事觀之。正德丙子二月十二日。長沙李東陽題。”
《苕溪詩》上有印鑒繁多,可識別的有:“睿思殿印”(二)、“紹興”、“白幾印章”、“鮮於”(圓形)、“陸友”、“囗氏囗壽珍玩”、“西楚王孫”、“士奇之印”、“楊氏家藏”、“全卿珍賞”、“全卿”(三)(均半印)、“之印”(半印)、項元汴諸印、梁清標諸印、“武林錢子章囗鑒賞圖書”、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印,余不記。又項氏“獨”字編號。(囗表示佔位,字不識)
《苕溪詩》是米芾元祐戊辰(1088年)八月八日從無錫去往苕溪(今屬浙江湖州)時所作的六首詩,是米芾的經意之作。
詩題稱“將至苕溪戲作呈諸友”,其中包括五律六首。從詩中的內容可知,這時侯米芾是在無錫,已經從春天住過夏天,到這八月(秋中)間才預備離開無錫到湖州去,此卷正是其將要離無錫時寫的。米芾自撰《頭陀寺碑》里說道:“元祐戊辰,集賢林舍人,招為苕吾之游九月二日道吳門,以王維畫古帝王易於龍圖閣待制俞獻可字昌言之孫彥文。翌日,與丹徒葛滿、字季憂檢閱審定。五日吳江舟垂虹亭題。”由此可考證這點。這時候米芾已經離開無錫,正從蘇州下船,經行江向西出發。到湖州約在重陽之前,其時應在書此卷之後不久。詩中又有“涼至逐緣東”和“句留荊水話”之句,那是指到江東——蘇州、湖州之前,原曾旅居湖北。林舍人是林希,萬曆《湖州府志》載,林希在元祐二年(1087年)就任湖州太守,到元祐四年(1088年)由呂溫卿接任。此卷寫於元祐三年戊辰,正是林希知湖州時。唐顏真卿曾作湖州刺史,所以米芾以魯公比林氏。這些就是米芾作此六首詩的情景。米芾書《苕溪詩》時,年三十八歲,比他的另一個行書代表作品《蜀素帖》僅早四十餘天,《苕溪詩》也是他的書法風格逐漸成熟時期的作品。
《苕溪詩》用筆遒勁,濃纖兼出筆絲連貫,縱橫恣逸。米芾用筆豐富多變,跟他繪畫用筆有很大的關係,米芾在善於用筆的過程中形成飄逸豪邁的風格和沉著痛快的氣勢,追求跌宕多姿的變化,自成一家,顯得極有姿態。
局部圖
《苕溪詩》中用筆方圓並用,變化跌出,米芾習慣在用筆之中方和圓結合在一起使用,方中有圓,圓中寓方,張力十足。在《苕溪詩》中方圓的運用極為普遍,圓轉處穩健雄厚,氣勢雄渾,頗有顏真卿風韻;方折處果敢迅疾,意趣天然。每一個線條都剛柔並濟,富有彈性。米芾用筆藏露變化十分明顯,幾乎每個筆畫中都有藏露,信手拈來,非常自然,使鑒賞者能感受到極為強烈的韌勁。
《苕溪詩》中勾的寫法也極為別緻,如圖所示“水”字。這種筆法主要集自顏真卿《爭座位帖》,在此帖中強化為習見的手段。豎畫完成後稍微向上收筆,平勾出稍向下弧的勾,向上挑出,這種勾的寫法鏗鏘有力,沉著痛快。
《苕溪詩》其結體舒暢,中宮微斂,保持了重心的平衡。同時長畫縱橫,舒展自如,富抑揚起伏變化。通篇字體微向左傾,多欹側之勢,於險勁中求平穩。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法的典型風貌。
《苕溪詩》中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予人八面生姿、沉著痛快之感。每字結體修長,下半部微向右傾,如玉樹臨風,搖曳生情。左右、上下結構的字,強化開合向背,或左擒而右縱,或上斂而下放。“游”“蓬”“過”等字,“走之旁”形態各異,如掛帆滄海“依舊船行”(米芾詩名)。
劉熙載《書概》有言,“字型有內抱,有外抱。如上下兩橫,左右兩豎,其有若弓之背向外、弦向內者,內抱也;背向內,弦向外,外抱也。”這種相向相背的字,在《苕溪詩》中也是隨處可見,如“因”字就屬於典型的相對的姿態,而“洲”字最後一豎則與前兩豎大致呈相向之勢,有了這種關係,就避免了筆畫的機械重複,增加了字的動勢。
《苕溪詩》在章法的表現上,注重整體的氣韻和細節的完美,在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米芾認為“大小一倫”(《海岳名言》)不可取,字形的大小要順乎自然,排斥人工的造作,這樣也會有變化和錯落,不必刻意修飾,如卷中的“留”、“話”、“向”、“如”等字,並沒有因為字形偏小而影響全篇的統一,反而使作品看起來生動,富有意趣。同樣“荊”、“襟”、“峰”、“戴”幾個大字也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苕溪詩》是米芾成熟的行書代表作品之一,其章法布局也已趨於完善,雖然字與字之間沒有視覺上直觀的連帶關係,但是行氣通暢自然,如行雲流水。映帶自如,章法上疏密有致,堪稱一絕。
此外,米芾還特別推崇王獻之的一筆書,傳王獻之《中秋帖》是米芾的臨本,他將這種書寫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創作中來,在連續書寫的時候,誇張其提按頓挫,輕重快慢,表現出較強的節奏感,這在《苕溪詩》這篇作品中也可窺見一二,提按跳躍非常強烈,像極了搖滾音樂的節奏。
中國書法院研究員沃興華:《苕溪詩》用筆上下提按,大起大落,點畫或粗或細,反差極大,筆勢如“風檣陣馬,快劍斫陣”。結體則“不作正局”,左右傾側跌宕多姿。一般來說,作品中對比關係的反差越大,作者的情緒表達就越強烈,米芾正是通過這種方法塑造了“米顛”的形象。米芾可謂是吃了“搖頭丸”的王羲之。
《苕溪詩》流傳有緒,南宋即入內府。明歸楊士奇、陸水村、項元汴等收藏。明正德十年(1516年)陸水村將此帖重新裝核,請李東陽篆書引首:“米南宮詩翰”並題記。清入內府收藏,後由溥儀攜至長春,又流入民間。1963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將其購到,已失“念、養、心、功、不、厭”六字,半損“載酒”二字,稍損“豈、覺、冥”三字;失去李東陽篆首和項元汴題記拖尾。經北京故宮博物院楊文斌補紙重新裝裱,再由鄭竹友依未損前的照片鉤摹補全損字。后一直為北京故宮博物院作為一級文物保存。
此《苕溪詩》卷在《珊瑚網書跋》卷六、《吳氏書畫記》卷三、《式古堂書畫匯考·書考》卷一一、《郁氏續書畫題跋記》卷《平生壯觀》卷二、《大觀錄》卷六、《石渠寶笈·初編》卷一三、《三希堂法帖》第一四冊、《延光室》影印本等處有著錄。
2015年9月8日到11月8日,為慶祝建院90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石渠寶笈特展”,《苕溪詩》卷亦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又號鹿門居士、海岳外史等。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的程度。傳世書法墨跡有:《向太后輓詞》、《蜀素帖》、《苕溪詩》、《拜中嶽命帖》、《虹縣詩》、《草書九帖》、《多景樓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