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亞伯拉罕平原戰役(英文: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是1759年一場決定七年戰爭北美戰區(在美國則稱之為法國人與印地安人戰爭)勝負的戰役。這場戰事就在當時魁北克城城牆外一片叫做Abraham Martin dit L'Écossais的高原上進行(現址為魁北克市的國家戰場公園)。整場戰役一共打了30分鐘,卻結束了長達3個月的攻城戰以及改變了加拿大往後的發展。
魁北克攻防戰形勢圖
麥克阿瑟指的這場“漂亮的勝仗”,發生在18世紀中葉。
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然而在戰爭伊始,北美戰場的力量對比和整個態勢對英國並不利。為扭轉局面,威廉·皮特竭盡全力招募新兵,挑選有魄力的指揮官,對北美地區及時給予切實的補給和增援,把奪取魁北克和整個加拿大作為最終的軍事目標。最後,在北美的英國本土正規軍的數量達到了1萬人,而殖民地的預備役民兵也上升到了1.5萬人。
到1758年底,法國人在加拿大和英國殖民地邊境上的3個主要要塞——威廉·亨利堡、路易堡以及杜肯堡均被英軍佔領。英國已經打開了通往加拿大的門戶。
危急時刻,法國緊急任命路易斯·約瑟夫·德蒙卡爾姆將軍為加拿大法軍總司令,全力抵擋英國的進犯。德蒙卡爾姆,12歲就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是個徹頭徹尾的軍人,在北美法軍中以有能力和富於經驗著稱。
英軍攀爬懸崖
英軍這路主力部隊由海陸兩支大軍組成。陸軍主要是由蘇格蘭高地人組成的9200人的正規軍,編為3個旅,由詹姆斯·沃爾夫少將指揮。海軍則包括29艘戰列艦,13艘護衛艦,119艘運輸船隻和輔助船隻,共有3萬名水手和登陸兵,這是一支“北美所見到過的最好的艦隊”,由查爾斯·桑德斯海軍上將指揮。
與久經沙場的德蒙卡爾姆相比,32歲的沃爾夫算是個初出茅廬之輩,他14歲參軍,在1745年鎮壓蘇格蘭的詹姆斯黨人叛亂和1758年的路易斯堡戰役中表現突出。不過,他的迅速提拔,與他的家族威望不無關係,他的父親曾是英國名將馬爾博羅的得力部下。由於出身的原因,沃爾夫一直看不起殖民地的民兵,同樣也鄙視當地的印第安土著部隊。所以在他的部隊里只保留了極少的民兵,而原來僱用來的印第安人也都被他掃地出門。
沃爾夫早已磨刀霍霍,可德蒙卡爾姆並不清楚英軍真實意圖。
1759年4月初,德蒙卡爾姆幸運地透過間諜情報,了解到了沃爾夫的企圖。他馬上行動起來,向魁北克集結兵力,他的主力部隊是6000人的本土正規軍,加上殖民地的民兵,總兵力達到了1.3萬人,另外還有1000名印第安土著。此時法軍約有300門火炮。
戰爭時代的魁北克
1759年5月17日,英軍進抵達路易斯堡。在這裡,沃爾夫和桑德斯決定在魁北克以北幾處登陸,然後從那裡越過聖夏爾河,繞到魁北克的後方。6月9日英國艦隊在庫克船長的幫助下進入聖勞倫斯灣,這是一個大膽冒險的行動,因為從未有過如此龐大的船隊進入聖勞倫斯灣,而且還有大霧。桑德斯在俘獲的法國--加拿大領航員的幫助下,在險惡的水道上溯流而上,最終安然地停泊在魁北克守軍的炮火射程之外。
沃爾夫的部隊在艦隊配合下,在幾處不設防或防守薄弱的據點登陸,控制了幾個制高點。從7月開始,英法雙方開始了3個月之久的拉鋸戰。此間,英軍傷亡較大,儘管沒有實質性的戰果,但也給法軍造成了許多後患:首先,由於英軍對該城實施連續炮擊,到9月魁北克的下城幾乎完全被毀,城內已深陷飢餓與恐懼中。此情此景,德蒙卡爾姆無計可施,只能坐等本土救援艦隊的到來;其次,此間另一支英軍已逼近蒙特利爾,德蒙卡爾姆不得不把一位最優秀的將軍派往蒙特利爾,力量嚴重掣肘。
歷史再現畫面:法軍開始行動
自英軍發動佯攻以來,德蒙卡爾姆在魁北克四面有圍牆的城裡只留下較弱的防衛力量,他將主力都部署在從聖夏爾河到蒙莫朗西河一線的工事中,並用鑿沉的舊船封鎖了聖夏爾河口。以路易斯·安托尼·布干維爾將軍為首的警戒部隊和一支機動部隊,守衛魁北克以南一線,德蒙卡爾姆提醒布干維爾要與沃爾夫的艦船作平行運動。另外他還選定了一個軍官費果爾負責弗倫灣的防務。但費果爾認定英軍不會在此登陸,直到英軍上岸的那個晚上,還在帳中大睡。
9月12日晚,英軍行動正式開始。桑德斯率先發起大規模佯攻,他動用所有火炮轟擊已化為廢墟的下城和魁北克下游的沙灘,並大張旗鼓地用小艇裝載著海軍陸戰隊員和水手,似乎新的登陸行動已迫在眉睫。德蒙卡爾姆立即集中主力部隊去對付桑德斯。與此同時,在護衛艦和炮艇的掩護下,一支強大的步兵部隊乘平底船順著潮水緩緩地向上游運動,似乎是前往遠離城市的上游地帶開闢灘頭陣地。當晚明月高照,宛如白晝,不明就裡的布干維爾將軍,只得與這個故意暴露的目標同時做著平行運動。
英軍大艇
為了爭取時間,沃爾夫命令步兵迅速離船登陸,然後讓這些船再去載運後續部隊從拉維斯據點過河。到天色大亮時,英軍已有1200人登陸上岸,並把2門炮拖上了山坡,攻佔了敵人一座炮台。奇襲大獲全勝。而德蒙卡爾姆此時仍在博波爾,因為桑德斯的佯攻完全把他吸引過去,直到六七點鐘時,他才知道敵人已經登陸。
沃爾夫突然兵臨城下,攻破了德蒙卡爾姆的心理底線。他開始喪失沉穩而出色的判斷力,決定立即會戰,因為城中的補給品僅能應付2天之需了。要是他當時還存有一絲耐心的話,他也許不會如此急於求戰,而是憑藉魁北克上城堅固的城牆屏障,等待布干維爾的部隊從西面對英軍的後方發起攻擊,這個良機將會使人數上佔優勢的英軍受到強有力的鉗擊。蒙卡爾姆只帶了約4,000人出城,剩下的全都部署在Beauport岸邊,交給新法蘭西的總督指揮,以防英軍聲東擊西。
決定加拿大命運的亞伯拉罕平原會戰,於1759年9月13日上午10時開始。德蒙卡爾姆這時所能集中的兵力不足4000人(包括正規軍、民兵和印第安土著部隊),英軍全部兵力約為4800人。英軍不僅在數量上略佔優勢,更重要的是素質上明顯高於法軍。
亞伯拉罕平原戰役過程
沃爾夫在前線
當法國人靠近時,英軍各路頂住了猛烈的火力。
沃爾夫命令他的士兵們給他們的火槍裝上兩粒子彈,準備交戰。
法國人繼續向前推進,每前進十二三米就向英軍發射一次排槍,而英軍始終沒有任何反擊。因為沃爾夫在會戰開始時,已經明確地訓示下面的各級指揮官——“必須等到法軍進入27米之內,才可以命令射擊,違者軍法處置!”在1755年,沃爾夫設計了一種阻止法國縱隊前進的射擊方法,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英軍在等待敵人接近30碼(27米)以內時開火,然後再近距離開火。此時法軍以3個近乎平行的縱隊,一路喊殺著沖向英軍,其中2個縱隊攻向英軍的左翼,另一個則趨向右翼。此時的英軍仍舊頑強地站立著,既不後退也不射擊。甚至當法軍進入36米的距離時,他們仍保持著驚人的忍耐力,不少部隊此時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擊倒,但是他們還是屹立不動。
當法軍在30米的距離上發射了又一次的排槍后,沃爾夫命令英軍開始向前移動,而此時的法軍正在重新裝彈。在到了18米距離時,英國軍官們抽出戰刀,猛力一揮,“開火!”這一刻被歷史所記載:1759年9月13日上午10點55分。
全線英軍突然發射了他們的第一次排槍,如同震耳欲聾的炮響。德蒙卡爾姆當時的反應就是--“這是我在戰場上從未見過的,想來也是有史以來,最可怖的排槍!”在威力巨大的齊射下,成片的法國士兵中彈倒地。英國步兵執行良好的交火程序,依次裝彈射擊,當法國人還沒來得及從第一次所受打擊的驚恐中恢復過來時,再次遭到猛烈齊射。
10分鐘內,英軍連續實施了3次排槍齊射,就是這10分鐘徹底決定了這次會戰的命運。法軍在第一次排槍中被擊倒了530人,后2次中又被擊倒了700-800人。法軍戰線開始崩潰,陷入了空前的混亂。當“蘇格蘭高地團”吹起風笛時,英軍擲彈兵開始上刺刀發起衝擊,慌亂的法國士兵完全喪失了鬥志,在曠野上四處潰逃。
沃爾夫戰死
德蒙卡爾姆和沃爾夫的命運驚人的相似,當他隨同潰逃的法軍擁入魁北克時,一顆子彈擊穿了他的身體,當晚不治殞命。晚上,當得知自己還有幾小時的生命時,他說:“這樣就好了,我不會看見英國人殺入魁北克了”。臨死前他還喃喃道:“法國的命運結束了”。
當時,布干維爾的部隊由於在岸上往返奔跑了一天一夜,已相當疲憊,他們最後停在樂格角附近不願再動。直至13日上午9時,他才接到敵人已經登陸的通知,開始向會戰方向行軍,當他發現大勢已去后,就不戰而退了。
亞伯拉罕平原會戰中,英軍傷亡630人,法軍的傷亡人數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大約與英軍差不多,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被英軍10分鐘的排槍打倒,這恐怕是歷史上最為“可怖的排槍”打擊。
會戰當天,法國加拿大總督就逃出了魁北克。9月14日,魁北克城防司令決定開城投降。第二天英軍進入魁北克。
英軍成功奇襲弗倫灣並決勝於亞伯拉罕平原,是英國陸海軍忠誠合作的結果,堪稱近代海戰史上海陸軍協同作戰的出色範例。會戰的結局對於法國是毀滅性的,法國至此一蹶不振,到1760年9月8日,法軍最後的部隊在蒙特利爾宣布投降,法國從此喪失了在加拿大的所有殖民地,加拿大全部為英國人所佔領。
沃爾夫的軍旅生涯儘管短暫,但因為這次意義非凡的戰役而躋身於英國歷史上最為傑出的名將之列。《英國陸軍史》評價其為“自馬爾博羅之後英國所產生過的最偉大的將領,直到威靈頓的出現,才算是有了一個可以取代他的人物”。
受到致命傷的蒙卡爾姆進入魁北克城。
戰後的魁北克
雙方在這場戰役受了大致相同的人命傷亡:英軍損失了658名士兵;法軍則損失了644名。在戰勝蒙卡爾姆之後,詹姆斯·默里率領英軍先掃蕩趕往魁北克城的法國援軍,然後聯合Saunders的海軍進攻魁北克城。城內剩餘的守軍最終在9月18日向英軍投降。
英軍攻取了魁北克城以後,聖勞倫斯河上再無任何障礙能阻止英國海軍佔領新法蘭西,而隨著英軍在1760年攻佔蒙特利爾後全個新法蘭西都落入英國手裡。1763年英法兩國簽署《巴黎和約》結束七年戰爭,並正式把新法蘭西割讓給英國。
現時的亞伯拉罕平原
時至今天,除了英軍當年登陸的懸崖底部變成工業區以外,亞伯拉罕平原被加拿大政府劃為國家城市公園的一部分。它在 1908年與魁北克市內的Des Braves Park結合成為國家戰場公園。
園內設立了一個介紹中心和數條小徑,在聖福瓦之役的原址有一條紀念柱該場戰役,附近也有另一條紀念渥爾夫的柱。遽聞亞伯拉罕平原在1880年首次演奏《O Canada》;另外這片平原也是每年一度舉行國殤日紀念儀式的場地。
這場戰役被重新演繹了一次,收錄在紀錄片《加拿大:人民的歷史》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