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景歷
蔡景歷
蔡景歷(519年-578年),字茂世,濟陽考城(今河南考城)人。南北朝時期陳朝名臣、書法家。
蔡景歷家境貧寒,但好學不倦。最初歷官王府僚屬及海陽縣令等職。侯景之亂時,參與營救簡文帝蕭綱的密謀,事敗后客游京口。又被大將陳霸先(陳高祖)聘為霸府幕僚,長期擔任記室一職。陳朝建立后,奉命掌詔誥。陳霸先崩逝后,蔡景歷安排喪葬事宜,擁立其侄陳蒨(陳文帝)即位。晚年屢遭彈劾,但仍受宣帝陳頊敬重,官至度支尚書,封新豐縣侯。
太建十年(578年),蔡景歷去世,年六十。追贈太常卿,謚號“敬”。后配享陳霸先廟庭。禎明二年(588年),重贈侍中、中撫將軍,改謚“忠敬”。
蔡景歷工草、隸書。文章不崇尚雕鑿華麗,而長於敘事,應對機敏神速,為當世所稱道。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陳文》輯錄其文。
蔡景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次年,建康(今江蘇南京)被侯景攻破,梁武帝蕭衍餓死台城,新即位的簡文帝蕭綱被侯景幽禁。蔡景歷同南康嗣王蕭會理謀划,想挾持蕭綱出逃,結果事情泄露,被叛軍扣執。在侯景的謀士王偉的保護下,蔡景歷才得以獲免。此後他便客游京口。
侯景之亂平定后,陳霸先(即陳高祖)鎮守朱方。陳霸先素來聞知蔡景歷的聲名,便寫信邀請他。蔡景歷當著陳霸先使者的面回信,下筆不停,隻字不改。陳霸先得信后,對他的文才倍加讚賞,於是又賜書信報答,授其為征北將軍府中記室參軍,仍領記室一職。長城國世子陳昌(陳霸先嫡長子)此時擔任吳興郡太守。陳昌年紀還小,吳興是他的鄉里,父老及故人,都尊卑有別。陳霸先擔心陳昌年輕,在接人待物上有失禮節,於是派蔡景歷輔助他。
承聖(552年—555年)年間,蔡景歷任通直散騎侍郎,又掌陳霸先霸府記室。
承聖四年(555年),陳霸先與大將侯安都等數人謀划討伐司徒王僧辯,蔡景歷並不知情。等到部署完畢后,陳霸先召蔡景歷起草檄文,他提筆即成,辭義感人激奮,檄中所述辭意都能符合陳霸先的心意。王僧辯被殺后,陳霸先大權在握,任蔡景歷為從事中郎,仍掌記室。旋即改任給事黃門侍郎,兼掌相府記室。其間,蔡景歷曾奉命勸說兵敗意圖投降北齊的江州刺史侯瑱,使其歸順陳霸先。
太平二年(557年),梁敬帝蕭方智禪位於陳霸先,陳朝建立。蔡景歷改任秘書監、中書通事舍人,掌理起草詔誥的重任。
永定二年(558年),蔡景歷因妻弟劉淹接受周寶安所贈馬的事情被牽連,遭到御史中丞沈炯彈劾,被降為中書侍郎,仍任中書通事舍人。
永定三年(559年),陳霸先崩逝。當時外有強敵,而陳霸先之侄陳蒨(陳文帝)鎮守在南皖,朝中沒有重臣,宣皇后章要兒召蔡景歷及江大權、杜棱定議,決定秘不發喪,迅速召陳蒨還朝。蔡景歷親自與宦官及宮女秘密準備殯殮的服飾。當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必須治辦棺材,蔡景歷擔心斧鑿之聲會傳到外面,於是以蠟為秘器。相關的文書詔誥,仍舊宣讀發布。
同年六月二十九日,陳蒨即位,蔡景歷再次擔任秘書監,仍任中書通事舍人。因擁立之功,被封為新豐縣子,食邑四百戶。又改任散騎常侍。
陳蒨對陳霸先在位時期的舊將侯安都多有猜疑,數次派使者去侯安都部下處巡視探查。侯安都得知后,心中不安,便派別駕周弘實向蔡景歷打聽宮中之事。蔡景歷將此事奏知文帝,稱侯安都謀反。其後又勸陳蒨賜死侯安都。
天嘉三年(562年),蔡景歷因功改任太子左衛率,進爵新豐縣侯,增加食邑百戶,仍任常侍、舍人等職。
天嘉六年(565年),蔡景歷受妻兄劉洽依仗他的權勢前後姦淫、訛詐等事牽連,加上他接受了歐陽武威贈予的絹一百匹,於是再次遭免職。
光大元年(567年),湘州刺史華皎反叛,朝廷命蔡景歷擔任武勝將軍、吳明徹的軍司,協助平叛。同年,華皎之亂平定,吳明徹在軍中擅殺安成內史楊文通,同時受降的人、馬及兵器分理不明,蔡景歷因不能匡正這些事而受連累,被收禁治罪。許久后,才獲寬赦,仍任鄱陽王陳伯山的諮議參軍。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陳宣帝陳頊即位,蔡景歷改任宣惠將軍、豫章王陳叔英的長史,兼任會稽郡太守,代管東揚州府事務。任滿后,改任戎昭將軍、尋陽郡太守,同時兼任宣毅將軍、長沙王陳叔堅的長史,代管江州府事務,他以患病為由辭卻,便未就任。后入朝重新擔任通直散騎常侍、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並被恢復爵位、食邑。又改任太子左衛率,常侍、舍人之職照舊。
太建五年(573年),陳頊命都督吳明徹率軍北伐,所向披靡,於呂梁大敗北周將領梁士彥,斬首俘獲萬計,正欲進軍彭城。此時,陳頊銳意進取河南,蔡景歷以“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為由反對。陳頊憎惡他沮喪人心,大怒。但還是看在他是舊臣的份上,未深究罪責,只讓他出任宣遠將軍、豫章內史。蔡景歷還未就任,便遭匿名誣告文書彈劾他在官署之時,貪污受賄,名聲不檢,陳頊命有司按察查問,蔡景歷只承認其中一半。於是御史中丞宗元饒上奏建議將蔡景歷免職削爵。陳頊同意,蔡景歷便移居會稽郡。
太建十年(578年),吳明徹兵敗被俘,陳頊想到蔡景歷之前的進言,當日便將他召還,任命他為征南將軍、鄱陽王陳伯山的諮議參軍。數日後,改任員外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恢復原先的封爵。又代理度支尚書一職。按舊例,朝臣拜官一般在午後,蔡景歷拜官那天,正值陳頊駕臨玄武觀,朝臣都侍奉陪宴,陳頊怕蔡景歷不能參加,特命令他提早拜官,以此足見陳頊對他的看重。同年,蔡景歷病逝於任上,享年六十歲。陳頊追贈他為太常卿,謚號“敬”。
太建十三年(581年),朝廷下詔為蔡景歷改葬,重新追贈他為中領軍。
禎明元年(587年),蔡景歷配享陳高祖(陳霸先)廟庭。
禎明二年(588年),陳後主陳叔寶親自駕臨蔡景歷的宅第,再重贈他為侍中、中撫將軍,改謚“忠敬”,賜鼓吹一部,並在墓所立下碑石以紀念。
蔡景歷擔任海陽縣令時,頗有治績。侯景之亂后,被南梁大將陳霸先(陳武帝)聘為霸府幕僚,長期擔任記室一職,曾起草討伐王僧辯的檄文,並輔佐陳霸先的嫡長子陳昌、勸降意圖投奔北齊的侯瑱。陳朝建立后,他以開國元勛身份,仍掌詔誥。陳霸先崩逝后,蔡景歷安排喪葬事宜,擁立其侄陳蒨(陳文帝)即位,成為佐命功臣。其後又勸陳蒨賜死大將侯安都。陳宣帝陳頊即位后,蔡景歷作為開國舊臣,反對“太建北伐”,認為“師老將驕,不宜過窮遠略”。後來北伐主將吳明徹果然兵敗被俘。
蔡景歷撰文,不崇尚雕鑿華麗,而長於敘事,應對機敏神速,為當世所稱道。有文集三十卷(《隋書·經籍志》作“陳護軍將軍《蔡景歷集》五卷”),今已佚。《全陳文》輯錄其文三篇:《大行俠御服議》、《又議》、《答陳征北書》。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家世 | 祖父 | 蔡點 | 梁朝時官至尚書左民侍郎。 |
父親 | 蔡大同 | 梁朝時官至輕車將軍、岳陽王蕭詧的記室參軍。 | |
—— | 繼室 | 劉氏 | 性格兇悍妒忌。 |
子輩 | 兒子 | 蔡徵(征) | 字希祥,初名蔡覽,隋朝時官至給事郎。 |
蔡悅 | 唐朝時任臨淄縣令。 | ||
孫輩 | 孫子 | 蔡翼 | 隋朝時官至東宮學士。 |
孫女 | 蔡氏 | 蔡悅第四女,嫁予唐蔣王府參軍張覽。 | |
曾孫輩 | 曾外孫 | 張琰,張覽子。 | 張覽之子。 |
《陳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宗元饒:因藉多幸,豫奉興王,皇運權輿,頗參締構。天嘉之世,贓賄狼藉,聖恩錄用,許以更鳴,裂壤崇階,不遠斯復。不能改節自勵,以報曲成,遂乃專擅貪污,彰於遠近,一則已甚,其可再乎?宜置刑書,以明秋憲。 (《奏劾蔡景歷》)
陳叔寶:然其父景歷既有締構之功,宜且如啟,拜訖即追還。(《南史》引)
姚思廉:高祖開基創業,克定禍亂,武猛固其立功,文翰亦乃展力。趙知禮、蔡景歷早識攀附,預締構之臣焉。(《陳書》)
李延壽:趙知禮、蔡景歷屬陳武經綸之日,居文房書記之任,此乃宋、齊之初傅亮、王儉之職。若乃校其才用,理不同年,而卒能膺務濟時,蓋其遇也。(《南史》)
竇臮:翩翩濟陽,茂世希祥。任朴無聞,適俗不忘。父輕而迅,子凜而剛。(《述書賦》)
王夫之:陳僅一蔡景歷而不能用,一潰而舉國之人皆靡,引領以望北師之渡而已矣。(《讀通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