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人

OTAKU-御宅族的簡稱

宅人起源於日本,也就是OTAKU-御宅族的簡稱。

御宅(おたく(Otaku),書寫上通常以片假名オタク)這個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種對對方比較尊敬的稱呼。

簡述


詳見詞條御宅族
日語:おたく
羅馬音:OTAKU,書寫上通常用片假名オタク

解釋


到了,御宅是指一些人過分沉迷於某種事物,例如動漫、遊戲即ACGN迷們等。而不會主動去接觸其他的事物,對自己沉迷以外的事物常常知知甚少。
其實御宅族只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同與常人而已,他們會和自己圈子裡有共同愛好的人無說不談,但在“外人”面前常常表現得很低調,感覺是不善言談,OTAKU都不是時尚同樣也稱不上潮流,不過是一種用不著別人評價的生活態度,他們懂得如何尋找自己的夥伴。
同時,御宅族也指熱衷於動漫及電腦遊戲即ACGN等次文化的人。這詞語在日文中常帶有貶義,但對於歐美中國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則因人而異。也稱御宅控

宅男


宅男,“御宅男”的簡稱,日語外來詞,是一個近年出現的次文化族群。御宅(お宅/オタク)(發音:OTAKU)是日語的第二人稱單。
御宅男的最初含義是“ACGN的過度狂熱者”,就是特別沉迷於美少女類的成人動漫或者遊戲的男子。後來逐漸被引申為“對某特定事物的愛好極端偏執且不與人接觸而窩在家裡的人”。最初宅男一詞句有貶義,日本人無法容忍OTAKU這種次文化的存在,有些人太過沉迷於ACGN是被歧視的一個原因。但目前已普遍為各界人士使用而趨於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為御宅族為傲的人。而對於歐美地區的日本動漫迷來說,這詞語的褒貶感覺因人而異。目前,在日文中御宅族一詞有擴及適用在熱衷於主流文化的興趣、甚至是在職業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的趨勢。目前在台灣也有很多宅男,他們喜歡玩電腦,並且收集一些奇怪的東西。有些人幾個月都不出門。

御宅族


御宅族
御宅族
一般相信,“宅男”最初的定義即從御宅族的連用法而來。御宅族的定義為單指熱衷於次文化的人,但現在被誤用為熱衷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軟宅男)及電腦硬體、電腦進階技巧(硬宅男)的人。“宅男”的原意就是男性御宅族,女性則稱“宅女”。但是隨著人們使用,“宅”這個字的定義,已經被人直接聯想到中文字“宅 = 家”的用法,因此現在大部份的人使用宅男或宅女這個字眼,一般而言是指不善與人相處,或是整天待在家生活圈只有自己,使用上大多還是為貶意。
在使用方面,“自嘲”以及“用在他人”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在自稱,“我是一個宅男”或是“我真是宅”的時候,代表的意義通常是“我足不出戶”或是“我看電視玩電腦一整天”等。但是如果是用在他人身上,如“醒醒吧!宅男。”“你這個阿宅”等的時候,其意義就是只會幻想、嘴炮或是在家裡不出門與他人交際、不注重個人衛生等負面意義。也就是說,在一般人的心裡,宅男這個字可能更貼近於家裡蹲(也就是隱蔽青年)。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認為“宅男 = 御宅族”所以對這些使用方式錯誤的人進行反駁,反而更加深了對宅男這個字的誤解。而一般人對御宅族亦往往存有偏見和誤解。
從一個角度來看,“宅男”一詞是由媒體誤導,大眾又缺乏觀念所導致的積非成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可以說“宅男”是因應台灣文化的不同,而從“御宅族”轉變而來的衍生詞。至少以現行情況來看,在談話時使用宅男一詞會比使用御宅族更容易達成共識。除一般大眾之外,在ACGN界活動的網友普遍堅持“御宅族”的原意,以期保留此詞出自於日本的正統性。

宅女


御宅族並不限於形容男性,亦包括有類似嗜好與特性的女性,包括同人女和稱為腐女的女性(以男同性戀作品為主要涉獵範圍)。腐女子原本是日本此類型的女性自稱的辭,後來引進華語社會後,被使用的更加廣泛,而實際上,日本則常直接以宅女(オタ女)來稱呼女性御宅族。或者,比較狹隘的稱呼,やおい女(此類宅女一般在中文中被翻譯為腐女)。

引申意義


到了現在,御宅是指一些人過份沉迷於某種事物,例如動漫、遊戲等。也不會主動去接觸其他的事物。因此,他們完全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沒有意義,每天過著很滿足的生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御宅族會尋找某種特別事物作為媒介從而輔助封閉自己。很多時御宅會被認為是難與異性相處,對人欠缺普遍應有的態度,不懂適應社會。亦因此,很多人會把擁有以上特徵的人誤認成御宅。

OTAKU


OTAKU這個字是日文里用作第二人稱的單字,相當於“您”、“閣下”或是“府上”的意思,寫成日語漢字就是“御宅”。但後來真正在日本ACGN迷之間廣泛使用的起源,則可能是1982年左右出身慶應大學的一群業界人之間。而他們在動畫公司STUDIO NUE就職后,更成為一般同好的崇拜對象。因此OTAKU也成了同好間愛用的稱呼。甚至在當紅動畫《超時空要塞》第4話中,女主角林明美對男主角一條輝以“OTAKU”來稱呼。到了現代因動漫、電玩、模型風行,狂熱者之間以此互稱,外人就叫這些傢伙們為“御宅族”。
在80年代日本動畫黃金時期,OTAKU可說是創造出這片輝煌時代的背後推動者!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日本“OTAKU之王”(OTAKING)之稱的岡田斗司夫和他所創立的GAINAX,而GAINAX本身也於1991年分別推出過兩集半自傳性的OVA《おたくのビデオ》,將當時日本ACGN迷生態作了相當寫實而且直接的描述。
而對於OTAKU的定義開始狹隘化的的起因是日本著名的“宮崎勤事件”。詳情已在上描述。這件事情對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OTAKU”這個字眼開始曝光化與禁忌化,本來OTAKU是ACGN迷們的共同稱呼,但是自此事件后,這個字眼變成帶有高度負面意味的辭彙。如今一般日本人觀念中的OTAKU,是把“生活里除了ACGN還是ACGN”的過度狂熱愛好者跟“對某些特定事物的愛好極端偏執,而且老把自己關在家裡不與人接觸”畫上等號的。甚至連“OTAKU之王”岡田斗司夫在接受NHK採訪時都被電視台“警告”不能說出“OTAKU”這個字眼。由於一般動漫畫愛好者以及從事同人志活動的人雖然為數不少,但不一定都是OTAKU,卻因“宮崎勤事件”受到波及而被傳媒貼上標籤,使得形象敗壞到谷底。這雖然是以偏概全的結論,不過也由此可以知道媒體的破壞力,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也不過分。之後日本的“遊人事件”、“有害圖書追討運動”也算是宮崎勤事件的餘波,使得日本的漫畫家們也紛紛發出了不平之鳴。
或許有人會問了:OTAKU與一般ACGN愛好者(FAN)或者狂熱分子(MANIAC)有什麼區別嗎?依照日本“OTAKU之王”(OTAKING)岡田斗司夫的說法是:OTAKU與FAN或MANIAC所不同的地方,並不只是因為“喜歡”而漫無目的地收集這部作品或相關領域的資訊。而是將所的到的資訊經過整理消化,將它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並具有分析能力。也就是說OTAKU並不是“學習”,而是要轉換吸收化為己有,跟一般定義中陰沉偏執的印象大相徑庭。
另外,其實能稱得上 真·OTAKU 的人是很少的,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尤其是在尚未對ACGN大敞家門的中國大陸,能算作偽OTAKU已經不錯了。
日本那邊有一個全國統一OTAKU鑒定測試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回測試中,1107個參加者只有73名合格。當然此測試題目之難幾乎不是正常人可以想象的,包括ACGN範圍內任何歷史、細節和衍生的一切相關內容,有興趣的可以登陸網站下載模擬試題看看。
台灣有一個流傳較廣的 OTAKU相性問卷測試,比較好搜,一共百題,讓大陸漫迷們比較棘手的應該是許多題都是以“資金輸出量”和“日版商品收藏量”為依據的。雖然OTAKU們都甘願為了收藏而傾家蕩產,但是“收藏300套以上的日版漫畫”這種事情,年輕一代的人應該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吧。
近來大陸還出現一份根據關鍵詞猜動漫作品的185題,也是公認比較BT的OTAKU測試題。
和其他的作品做比較,分析動畫的STAFF名單,收集相關的資訊加以解讀,把腦中成形的知識以及理論和朋友討論,在網路的論壇、BBS、甚至同人志之類的管道中發表出來,這才是真正的OTAKU成長之道.;但是只有才能是成不了OTAKU 的,要成為 OTAKU,在經濟上,在時間上,在知性上,都要有天文數字的投資。努力、各方精進,還有自我表現欲,是開啟OTAKU之門的鑰匙。
以下整理了身為“宅”須具備的三個定義:一、有著高度搜尋參考資料能力的人二、擁有對這個映射資訊爆發的適應力,有跨領域的資料搜尋能力,對映射創作者所提示的暗號,一個也不漏的加以解讀與研究。三、永不滿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現欲。
做御宅族並不是一件壞事,我們也不應該視御宅族為異類,那只是每個人的愛好罷了,我們應該多多理解和了解他們,並學習他們的精神!

御宅總論


御宅,意指沉迷於某種興趣愛好中而不可自拔的個人或群體。嚴格上來講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現在已沒有明確的區分了。因此下面的解說,將從廣義上來解釋御宅的定義,而從狹義角度來講述御宅的歷史發展。

概要

御宅主要是特指沉迷於動漫,亞文化(subculture)等不可自拔的人。社會評論家中森明夫於1983年6月至1983年12月在《漫畫ブリッコ》連載的《御宅的研究》(“「おたく」の研究”)一文中正式使用這個詞來稱呼這個人群。(文中,從御宅一族的穿著打扮到同人志發賣會,均以充滿惡意的論調加以評述。)
《御宅的研究》中對御宅的分類為:

①.消費型御宅

拘泥於某種對象,將金錢與時間完全投入其中的御宅。(比如模型手辦收集)

②.心理型御宅

有兩種類型的心理型御宅
a.想將自己的愛好傳播給周圍的人(各種論壇里有很多,這裡也不少吧 ‐▽‐b)
b.自己創造出興趣愛好(這個國內可能比較少了,不然動漫事業不會上不去……)
從此,以”御宅一族”之名,取代了過去的”竹之子一族”以及”太陽族”甚至”暴走族”等,成為涵蓋所有”××族”範疇人群的正式命名。
※”竹之子一族”和”太陽族”將另做專題探討,大家把他們看成御宅的前身即可。
在80年代初期,御宅一詞多用於那些成年了但仍然迷戀遊戲,動漫,手辦等並且單身的日本男子。隨著該群體的飛速擴散,近來除了用於外國人,日本女性,以及已婚男性外,
還用於宗教信仰傾向者,蹲家族(啃老)或者學術鑽研者等。學術研究方面,一般的意見是,只限於理工科系的學術研究者才會被稱為御宅。另外一般50歲以上的以及醉心於傳統藝術的人則很少以御宅稱呼。
狹義的御宅定義原本只是單用來形容對動漫等範疇,近來逐漸演變成廣義定義,即”沉迷於社會大眾一般難以理解的亞文化之中並且難以溝通交流的人”。此外,社會對於御宅的態度也開始因人而異,對於那些在特定範疇內具有深厚知識的達人們開始持肯定的態度。
一個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棒球外野手鈴木一朗(目前效力於美國職棒聯盟夏洛特水手隊,今年的全明星賽上打出”Running home run”的飛毛腿),以其超強的捕球能力在場上每每作出他人所不能得接殺球表演時就被稱為”御宅的表演”。
至於御宅一詞的來源,公認的說法是1982年版”超時空要塞”里一條輝使用””お宅”來稱呼對方(第二人稱),從此流行起來。
近來較為流行的御宅分類為以下5大類:
.成家了的偽御宅(佔總數25%)
.我行我素派御宅(佔總數23%)
.對情報高敏感度御宅(佔總數22%)
.高社交能力御宅(佔總數18%)
.同人女系御宅(佔總數12%)
此外,根據御宅界泰斗岡田斗司夫於1996年5月發表的“オタク學入門”,至少當初執筆時,?オタク?(片假名得御宅寫法)這個詞乃是當時NHK電視台禁播的詞語,並且岡田在接受NHK採訪時已經知曉了此事。因此,?オタク?的寫法一般被認為就是指岡田斗司夫這類人,而對此感到厭惡的人轉而使用“ヲタ”來稱呼。目前?オタク?的寫法在海外比較流行,而在日本國內已經是無人使用的死語了。

御宅在日常中的運用

時至今日御宅一詞已不再是貶義專用,而經常被用來形容對某人的愛好的印象。
以下是比較有愛的幾種御宅(括弧內為縮寫)
高達御宅(ガノタ ga no ta)
遊戲御宅
軍事御宅(ミリオタ mi ri o ta 偶親愛滴宗介就是代表)
幕末御宅
戰國御宅
鐵道御宅(鉄ちゃん)
Hello!project御宅(ハロヲタ ha ro wo ta)即萌早安少女組合等的…

偉大的衍生

自御宅一族出現至今,出現了很多由御宅們衍生而來的新詞語:
.A-BOY
在國內可能知名度不高(知道D-BOY的人還可能比較多…),但在日本已是一個與御宅文化無法分割的專有名詞了,全稱「アキバ系の男の子」,中譯秋葉原系的男生。
東京的秋葉原街區是著名的電器一條街,在日制規格的個人電腦PC9801(玩過銀河英雄傳說4EX的玩家可能有印象,此遊戲中文PC版既是從PC9801上移植而來)風靡日本的時候達到了全盛時期。作為御宅在電子產品方面需求也較大,因此吸引了很多御宅在此出沒。後來隨著各大綜合性電器連鎖賣場(ビッグカメラ、ヨドバシ等)的崛起和商業區重心的轉移,秋葉原的店鋪紛紛改變策略轉為了動漫產品專賣,還有非常著名的メイド喫茶店(女僕裝茶店),更加奠定了秋葉原的“御宅聖地”的地位了。
題外話,如今到秋葉原逛一下就會發現還是有很多賣電器的商家,而且經常可以看到用漢語寫的“熱烈歡迎中國客人”的橫幅,看來出沒於秋葉原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阿…
另外,秋葉原車站附近就能看到很多散發宣傳資料的女僕裝MM,跑過去找她們合影比去女僕裝茶店要方便 -▽―b
.腐女子(ふじょし fu jo shi)
這幾年在國內各大論壇上大量湧現出來的新興力量!當然,源頭還是在日本…
以男同性戀作品為主要嗜好的群體,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因此以腐女自稱。
腐女只是用來稱呼有上述傾向的群體,一般的女御宅被稱為宅女(おたじょ)或者やおい女。

最初的用法

上世紀80年代初,御宅一詞尚未流行的時候,人們常用“ビョーキ”(即日語病気的諧音)及“二次コン”(二次コンプレックス的縮寫,complex,劣等感)來稱呼這一類人。
其中,ビョーキ主要指對動畫及同人漫畫感興趣的群體,另外還特別暗指蘿莉控一族,常見於當時的各種動畫雜誌和同人作品中。在動漫題材中則多出現在以低年齡少女為主角的作品中。(不愧為蘿莉控)
首次將御宅用在對人稱呼(御宅一詞在日語中原本用法相當於貴府的意思)上的是先前提到過的社會評論家中森明夫12月在《漫畫ブリッコ》連載的《御宅的研究》。在文中,御宅被用作第二人稱來稱呼動漫愛好者等,由此發展為了對人用詞語。當時社會上對這個詞得認知度非常低,正巧出現了兩件當時比較引起轟動的事件。一件發生在北海道原野,一名腳上有傷的男子因被一塊墜落的鐵臂阿童木模型砸中而不幸身亡。還有一件是發生在一周后所謂“宮崎勤事件”,即發生在東京,埼玉等地的連環幼女殺人事件。各大媒體均使用了御宅來指稱疑犯宮崎勤。一時間御宅一詞給普通民眾中間傳播開來,當然是非常負面的影響。
此外,從最初開始,媒體即把御宅一族視為和”竹之子一族”以及”太陽族”同類的群體而進行宣傳報道。也因此給普通民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歷史


動畫爆發期

(70年代後期-80年前期)
這段時期的動畫,不但有傳統的少兒向,還大量湧現了中高學生向的青少年動畫。以《宇宙戰艦大和號》,《銀河鐵道999》,《魯邦三世》和《機動戰士高達》為代表的新生代動畫,籍以電視台放送,劇場版公開等形式成為公眾熱點,使得動畫產業急速發展起來。這段時期,對動畫愛好者稱呼為アニメファン(anime fan),並無參雜貶義,否定的意思。

泡沫時期

(80年代後期)
這個時期日本進入了產品大量生產化時期,在經濟景氣帶動全民腰包增長的背景下,出現了很多對有著高度表現力的動畫懷有濃厚興趣的人。伴隨著泡沫經濟景氣,擁有更多閑暇和鈔票的人們也開始變得更有購買力,能夠買入高價的影音設備和電子產品。就在這段時間裡,御宅確立自己作為人稱的標誌,開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被社會大眾所了解。

宮崎勤事件

(1988年-1989年)
東京,崎玉等地的連環幼女殺人事件的罪犯宮崎勤的家中,發現了堆積成山的各種影碟,錄像帶等被媒體廣泛報道后(事後查明,動畫類在錄像帶總數內占的比率沒有想像中的多),對於當時正處於急速蘿莉傾向化並且毫無規制化發展的動畫產業造成了劇烈衝擊,並且形成了對御宅一族非常苛烈的非難。從這個時期開始社會大眾形成了對御宅一族的一般定位,即熱衷於動畫的成年人乃是非常幼稚以及異常的人這類印象。

OVA與PC時期

(90年代前期)
由於受東京,崎玉等地的連環幼女殺人事件的影響,動畫產業對蘿莉傾向化作品作出了自主規範,極力避免那些針對幼兒的性刺激類的描寫。同時期光碟普及化,OVA作品大量出現,以稍狂熱的青少年作為主要定位。同時期還有DOS/V操作系統的普及(日文DOS,玩早期光榮遊戲的人都知道),形成了以秋葉原和日本橋為中心的電腦DIY一族的興起,又被稱作電腦御宅(パソコンオタク)

EVA和電視遊戲時期

(90年代後期)
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問世是動畫界的一個大事件。這個時期的日本社會,經濟動蕩,傳統的學歷重視論貶值,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懷著對外界的漠然和對自身的惶恐不安。EVA對這樣動蕩期的青少年層產生了劇烈的衝擊而廣受歡迎(真嗣看來是那個時代日本少年的真實寫照阿-_-),以至於該作甚至被拿來作為一個社會現象進行了專門研究。另一方面,電視遊戲和電腦遊戲普及化,遊戲業界蓬勃發展,誕生了很多著名的遊戲製作公司。
EVA放映后,當年(1996年)5月,岡田斗司夫發表了《御宅入門》一書,最終章里寫下了著名的御宅宣言“御宅是日本文化的正統繼承人”。(オタクは日本文化の正統継承者である)此書當然也被公認為御宅最正統的寶典了。

市場普及化和泛濫化時期

(00年代前期)
隨著越來越多作品的問世和DVD的普及,市場開始轉入普及化,原來10000日元左右一盤的錄像帶從市場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3000~5000日元左右價格相對便宜的軟體和DVD,
原本面向狂熱愛好者的作品販賣也為一般消費者接受。並且由於遊戲機和電腦的普及,形成了極為龐大的市場。經濟界也開始矚目這個市場,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的調查,御宅市場(包括電腦DIY,動畫,遊戲,手辦,漫畫等)的市場規模約為2900億日元。日本產經省也將其看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一種有效手段而頗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