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鱉

龜鱉目鱉科動物

黃河鱉屬中華鱉的黃河群體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個甲魚品種。黃河鱉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背甲是黃綠色的,腹甲是黃色的,鱉油也是黃的因此黃河鱉也叫三黃甲魚。

黃河鱉生存於黃河流域和我國北部地區及中部鹽鹼地帶,黃河鱉是一種珍貴的、經濟價值很高的水生動物,是食療的滋補食品,也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黃河鱉圖冊
黃河鱉圖冊
黃河鱉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背甲是黃綠色的,腹甲是黃色的,鱉油也是黃的因此黃河鱉也叫三黃甲魚,除了這三個特徵之外,它還有如下特點:這個鱉的抗病能力比較強,中國都提倡健康養殖。所謂健康養殖就是在生產過程中以預防為主盡量減少用藥量,防止這些藥物在商品鱉體內的聚集,黃河鱉這個品種更適合健康養殖方式。
體軀扁平,呈橢圓形,背腹具甲。通體被柔軟的革質皮膚,無角質盾片。體色基本一致,無鮮明的淡色斑點。頭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長呈管狀,具長的肉質吻突,約與眼徑相等。眼小,位於鼻孔的後方兩側。頸部粗長,呈圓筒狀,伸縮自如。頸基兩側及背甲前緣均無明顯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綠色或黃褐色,周邊為肥厚的結締組織,俗稱“裙邊”。腹甲灰白色或黃白色,平坦光滑,有7個胼胝體,分別在上腹板、內腹板、舌腹板與下腹板聯體及劍板上。尾部較短。四肢扁平,後肢比前肢發達。前後肢各有5趾,趾間有蹼。內側3趾有鋒利的爪。四肢均可縮入甲殼內。

分佈範圍


黃河鱉
黃河鱉
黃河鱉生存於黃河流域和我國北部地區及中部鹽鹼地帶。2007年8月投資近3000萬元的黃河鱉養殖基地在滎陽市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成為集黃河鱉繁育、養殖、銷售為一體的黃河鱉原種場,可年產黃河鱉400噸,年繁育鱉苗500萬隻,成為全國三大養殖基地之一和河南省最大的黃河鱉養殖基地。

棲息環境


黃河鱉圖集
黃河鱉圖集
黃河鱉生存於黃河流域和我國北部地區及中部鹽鹼地帶,冷暖多變,四季分明,水體礦化度和碳酸鹼度較高,從而形成其獨有的特點.一是生命力頑強,即使水體及氣溫高低頻繁交替變化,長時間冬眠和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均攤表現出很強的適應能力;二是體內沉積的能量物質糖月元中富含多種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和膠質蛋白質含量其他鱉種.同等規格的鱉體中,黃河鱉鮮體蛋白質含量高於其他鱉種2.8個百分點,比其他鱉種的野生鱉還高出0.6個百分點;三是體色呈桔黃色,體型橢圓緊湊,裙邊寬厚,外觀直感等方面能表現出的商品性狀均優於其他鱉種;四是生長速度快和抗逆性強.上海水產大亨蔡元其/朱津等<>(水產學報)對我國中華鱉代表性的7個地方品種,在溫室恆溫(30度)條件下,採用隨機完全區組設計方法,進行了從稚鱉到成鱉300餘天的養殖性能的比較試驗.結果是:7個品種間個體日均增屬差異極顯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順序是:黃河鱉>淮河鱉>鄱陽湖鱉≈洞庭湖鱉>台灣鱉>崇明鱉>太湖鱉,黃河鱉極顯著地優於其他品種(T>0.01)。

物種資源


黃河鱉是中華鱉的一個地方類型或品系.其種內結構不如中華鱉複雜和完善.種群基數也更少,所以在中華鱉種質基因交列污染與混雜,物種資源 列嚴重破壞的時候,黃河鱉更是首當其中.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黃河鱉養殖量為300萬隻(野生鱉數量可忽略不計).黃河鱉最典型的是背黃/底黃和油黃"三黃"特徵,根據我們的調查,在2004年上市的黃河鱉中,"底黃"佔85%,"背黃"佔50%不列,"油黃"占上40%,"三黃"特徵兼具只佔30%左右,這還沒有考慮其他生物等性狀與經濟性狀,同此可見黃河鱉的種質基因混雜程度。

養殖方法


黃河鱉
黃河鱉
養鱉場地一般選擇在近水源,水質清新無污染,水量充足,進、排水方便的地方。水源一般為河流、湖泊或水庫、池塘的地面水,最理想的水源是既有地面水,又有水質良好的工廠餘熱水或溫泉水,這樣能自由調節水溫。底土以保水性良好、滲透性較差的壤土或粘土為佳,底土上層鋪15—30厘米厚的淤泥和細沙的混合土,以利於黃河鱉棲息和冬眠。但沙粒宜細不宜粗,否則易使黃河鱉的皮膚受傷而染病。酸性土壤或鹽鹼土不宜建養鱉池。鱉池應建造在光照良好、環境安靜、背風向陽的地方。此外,還要看交通是否方便,電源、能源和飼源供應是否充足等。

養殖須知


黃河鱉的生長發育一般可分為稚鱉、幼鱉和成鱉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對養殖環境的要求也不相同。按其體重劃分,剛孵化出來的為稚鱉;11—50克的為幼鱉;51—200克的為種鱉;200克以上的為成鱉;750—1000克以上的為親鱉。由於黃河鱉的生長速度不同,又有同類相殘的習性,因此宜將不同生長階段、不同規格的黃河鱉分池飼養,需分別建造親鱉地、稚鱉池、幼鱉池、種鱉池、成鱉池。一個完整的養鱉場,除要有上述5種鱉池外,還要有產蛋房、蓄水池、病鱉隔離池;倉庫、加工間、泵房、配電房等。露天池鱉養殖場的親鱉池、稚鱉池、幼鱉池、種鱉池、成鱉池的面積配套規格比例應為4:1:2:4:5。
黃河鱉
黃河鱉
稚鱉對飼料的要求較高,要求飼料精、細、軟、鮮、嫩,營養全面,適口性好。通常在稚鱉出殼一個月內以投喂紅蟲、小糠蝦、絲蚯蚓搖蚊幼蟲等,也可投餵雞、鴨蛋黃、動物肝臟等,以後逐步改投蠅蛆、蚯蚓、小蝦,以及切碎的魚糜、動物內臟、大魚蝦、河蚌、螺等。幼鱉的飼料投喂要求雖不如稚整嚴格,但因攝食能力較強,需要量比較大,除了投喂高蛋白質的動物性飼料外,還應在飼科中混以等量的新鮮魚或豬脾、臟糜,並適當加些菜葉漿汁;將飼料攪拌成具有粘性、彈性和伸展性的團塊飼料。對幼鱉一天投喂2—3次,通常上午8—9時投喂1次,下午2—3時投最1次,日投喂量約佔鱉體重的5%—10%,飼料投在固定的飼料台上。同時要控制水溫、水質、水位,防止病害及防逃設施的檢修,並做好飼養情況的記錄。
成鱉的飼養過程一般從放養100克左右的種鱉起,到養到500克以上出售為止。此過程主要在室外完成,有條件的可開展工廠化養鱉。放養密度因鱉的規格不同而不同。要注意的是應根據鱉的大小分檔、分級飼養,避免相互撕咬,影響生長;在溫室移入露天池塘時,兩者的水溫差調節到上下不超過3℃,否則易使黃河鱉患病。黃河鱉的體重為100克的,每平方米放養3—5隻;體重約200克的,每平方米放養2—3隻。成鱉的飼料投喂方法、數量、次數及種類與幼鱉基本相同,在飼養過程中使用配合飼料比使用各種單項飼料效果更好。在生長適溫期內.可採用以下配方:魚粉(或蠶蛹粉、血粉等)30%、豆渣30%、麥芽3%、麥粉30%、土粉3%,另加植物油、骨粉、蚯蚓粉各1%,維生素0.1%。

主要價值


科學價值

黃河鱉是一種珍貴的、經濟價值很高的水生動物,是食療的滋補食品,也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食鱉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甚至更遠。黃河鱉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尤以裙邊更是膾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據測定,100克鱉肉中蛋白質含量達16.5克。此外,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
黃河鱉又是珍貴的葯,其成分含動物膠、角蛋白、維生素D及碘等,具有滋陰清熱、平肝益腎、破結軟堅及消淤功能。鱉甲、頭、肉、血、膽等都可人葯。據《本草綱目》記載:鱉肉可治久痢、虛勞、腳氣等病;鱉甲主治骨蒸勞熱、陰虛風動、肝脾腫大和肝硬化等;鱉血外敷可治顏面神經麻痹、小兒疳積潮熱,兌酒可治婦女血癆;鱉卵能治久瀉久痢;鱉膽汁有治痔瘺等功效。鱉頭干制入葯稱“鱉首”,可治脫肛、漏瘡等。用活鱉、鱉甲或鱉甲膠做原料配製的中成藥有二龍膏、烏雞白風丸、化症回生丹、史國公酒、鱉甲煎丸等。
黃河鱉
黃河鱉

經濟價值

黃河鱉具有較大的食用及藥用價值,中國各地已廣泛開展人工養殖。通過提供豐富的餌料,保持適宜的生長溫度使黃河鱉不進入冬眠,以及科學和工廠化的飼養,黃河鱉的繁殖率、孵化率都大大提高,幼體經過一年多的生長即可重達500克左右,使黃河鱉這一自然資源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市場對黃河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加速黃河鱉的人工繁殖和養殖已成了必然的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