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唯心的結果 展開

唯心

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石

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所變現,心外無任何實法存在。亦即心為萬有的本體,為唯一的真實。《華嚴一乘十玄門》載︰‘三界虛妄,唯一心作’,即是此義。因為有情生存於迷界(三界),皆是一心所變現,若謂心外有實在之物,乃純屬妄想所致,故言︰‘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六十《華嚴經》卷十有偈曰:‘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外,如‘一切從心轉’、‘一切唯心造’、‘心造諸如來’等語,皆為佛典中常用來表示此一思想之典型用語。

兩大主義


主觀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我”的感覺、觀念、意志、情感等等的產物,沒有“我”就沒有世界。如在中國,宋代的陸九淵認為,“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認為,“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心之本體無所不賅”,“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
在西方,18世紀英國的貝克萊認為,物質是“不存在的實質”,“感性實物”是“觀念的集合”或“感覺的組合” , “對象和感覺是同一個東西”,“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的J.費希特認為,“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圍的現實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這些都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述。19世紀30年代以後,主觀唯心主義在西方的主要趨勢是抹煞哲學的基本問題,宣稱物質與意識何者是第一性是無意義的問題,而以“經驗”、“要素”、“事件”、“心理的東西和物理的東西”等“中立”的名詞取代物質和意識的科學概念,自稱為超越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上的“新”哲學,如實證主義、新康德主義、馬赫主義、實用主義、新實在論等。還有些主觀唯心主義流派把意志、情感說成是第一性的東西,宣揚非理性主義,如唯意志論、存在主義等。

客觀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的特徵,是虛構某種脫離物質、脫離任何個人的“客觀”精神,並把它當成萬物的創造者。在中國,西周時代的天命觀是具有初步理論色彩的客觀唯心主義。漢代董仲舒的神學目的論是系統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他認為“天”是“百神之大君” ,“萬物之祖” ,“萬物非天不生”;三綱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晉玄學把神秘的精神實體作為萬物的本原。王弼認為“萬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無狀無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的獨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認為“理”是天地萬物的創造主,“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在西方,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說是最早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他認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實的存在,由具體事物構成的“感性世界”則是由“理念”派生出來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歐洲中世紀的托馬斯主義和實在論也是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近代最大的客觀唯心主義代表是G.W.F.黑格爾,他認為“絕對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現象都是“絕對精神”在自我實現、自我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中的外部表現。現代客觀唯心主義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爾主義、新托馬斯主義、人格主義等。

發展


真正的唯心非應以“主義”而冠名,是以本質為實在的絕對真實,佛教就是這樣的“宗教”,主客與客觀其實都是邪見、外見,佛說這是“外道”,為何?沒有見到本質!只見到了表面,如同只見到了波浪,沒見到水的質體,你以什麼觀點都不對,唯從對自心本質的認識或離開事物的表相去察看與思考,你才能達到真正深層次的理解,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唯心、唯質,事物只是本質運動的現象、表相,而不是絕對真實,所謂真理,就是發現這個絕對不變的真實,而不是以主觀與客觀非要去“看”到什麼,就如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本質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唯心主義能夠長期存在根源之一在於人的認識過程本身包含著陷入唯心主義的可能性。
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者都把虛構的脫離物質的意識當作現實世界的本原,在這一根本點上是一致的,兩者在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內部也往往互相混雜或交錯。
人類最初的、最簡單的抽象中就存在著認識的二重化和唯心主義的可能性。唯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它的產生、發展還有一定的社會根源。在階級社會中,階級利益對哲學的存在和發展起最重要的制約作用,它規定哲學家概括現實和利用思想資料的傾向。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唯心主義的基本出發點是把精神、意識說成物質、自然界的本原,從根本上顛倒了世界的本來面貌,因而是與宗教同樣謬誤的世界觀。有的唯心主義本身就是精製了的採取理論形態的宗教教義;有的唯心主義雖然對宗教採取迴避的、存疑的甚至反對的態度,但就其理論實質來說仍與宗教相通。辯證唯物主義不是簡單地籠統地拋棄唯心主義哲學的一切內容,而是把它們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辯證的批判,具體地揭露其謬誤的性質、程度、根源和影響,並利用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因素。這樣才能真正不斷地戰勝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唯心主義,豐富和發展辯證唯物主義。

代表人物


唯心主義代表人物
主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
1、英國:貝克萊(1684年—1753年);
2、德國:費希特(1762年—1814年);
3、中國:孟軻(約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4.、其他: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陸九淵(宋);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王守仁(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複合”——貝克萊(英國)
“我思故我在” ——笛卡爾( 法 )
“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
“物是感覺的複合” ——馬赫(奧地利)
“萬物皆備於我” ——(孟子)
“人是萬物的尺度” ——普羅泰戈拉(古希臘)
客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
1、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年)認為現實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創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現實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2、黑格爾(1770-1831)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絕對精神”的自我辯證發展到一定階段外化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3、宋朝哲學家朱熹:“理在氣先。”

歷史主義


歷史唯心主義又稱唯心主義歷史觀,是和歷史唯物主義根本對立的關於社會歷史發展的非科學的歷史觀。
歷史唯心主義認為:社會意識是第一性的,社會存在是第二性的,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從這一基本原則出發,歷史唯心主義把人們的思想動機、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種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認社會發展的物質根源,否認社會發展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律,否認階級社會中存在的階級鬥爭及其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作用,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
歷史唯心主義掩蓋歷史發展的真相,通常代表著剝削階級的利益。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歷史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佔據統治地位。有些舊唯物主義者曾力圖用他們的唯物主義觀點來解釋某些社會歷史現象,對反動的信仰主義、神秘主義進行過鬥爭,但是他們的歷史觀在整體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只有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把社會歷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