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可掬

漢語成語

笑容可掬,漢語成語,拼音是 xiào róng kě jū。釋義:形容笑容滿面。出自《三國演義》。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很高興的樣子。

釋義


掬:雙手捧取。形容笑容滿面。

典故


掬:兩手捧起。形容滿面笑容的樣子。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九五回:“〔司馬懿〕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歧路燈》五回:“只見眾生員個個都笑容可掬,卻無一人答言。”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喜形於色、笑逐顏開、眉開眼笑、喜笑顏開、笑容滿面。

反義詞

熱淚盈眶、兇相畢露、聲淚俱下、咬牙切齒、泣不成聲、愁眉苦臉、涕泗滂沱。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很高興的樣子。

例句

我最難忘母親笑容可掬地把我輕擁入懷的感覺。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七回:只見那三旬的連忙執壺,滿斟了一杯,笑容可掬,捧至白五爺跟前。
王老笑容可掬地跟每個到會的同志打招呼。
他看上去有二十六七的樣子,一米七五左右的個子,笑容可掬的樣子,他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黑暗中閃閃發亮,像寶石一般美麗動人。
這些學生們一天總是那麼活潑開朗,笑容可掬。

英文翻譯


show pleasant smiles

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引證解釋


形容笑容滿面
施耐庵《水滸傳》 第二十四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那婦人笑容可掬,滿口兒叫:“叔叔,怎地魚和肉也不吃一塊兒?”
明 施耐庵《水滸傳》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那條大漢引著眾人入進店裡,主人笑容可掬迎接道:“大郎請坐。”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九:”只見觀察手持一卷書,笑容可掬。“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惜惜 接著宣教,笑容可掬道:‘甚好風吹得貴人到此?’”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方六老爺笑容可掬,同他站在一處,伏在欄桿上看執事。“
清 程麟《此中人語·陳璋》:“女果倚樓頭,見 璋 至,笑容可掬,若有欲言不得之勢。”

成語辨析


結構

主謂式

同韻

亦步亦趨、堅強不屈、蒙冤受屈、含冤受屈、寧死不屈、烏有子虛、大人不曲、賊人心虛、矢志捐軀、威武不能屈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司馬懿率軍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急忙趕回解圍。
公元227年冬天,諸葛亮帶領大軍駐守漢中,伺機攻打魏國。在離開成都的時候,他給後主劉禪上了一道《出師表》,要後主不要滿足現狀,妄自菲薄;要親近賢臣,疏遠小人;並且表示他決心擔負起興復漢朝的責任。
到漢中后,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裝出一副要攻打郿城的樣子。魏軍得到情報后,果然把主要兵力調去守郿城。諸葛亮趁魏軍不防備,親自率領大軍,突然從西路撲向祁山(今甘肅禮縣東)。魏國毫無防備,守在祁山的魏軍抵擋不了,紛紛敗退,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個郡的守將都背叛魏國,派人向諸葛亮求降。
魏明帝曹叡立刻派張郃帶領五萬人馬趕到祁山去抵抗,還親自到長安去督戰。諸葛亮到了祁山,決定派馬謖、王平帶領一支人馬去佔領街亭(今甘肅庄浪東南),作為據點。
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不能派他干大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
到銜亭后,馬謖主張在山上紮營,布置埋伏。可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
張郃率領魏軍趕到街亭,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接著,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由於山上斷了水,蜀軍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郃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禁也禁不了,最後,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由於馬謖用兵不當,街亭失守,蜀軍失去了重要的據點,又喪失了不少人馬。
街亭失守后,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諸葛亮傳令:諸軍將旌旗全部收藏,各守城上崗棚,不準走動和高聲說話;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個軍士,扮作百姓,清掃街道,如魏軍到來,不可驚慌妄動。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司馬懿帶領軍隊來到城下,只見諸葛亮穩坐城樓之上,身披鶴氅,頭戴綸巾,笑容可掬,焚香撫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拂塵。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洒水掃街,旁若無人。
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諸葛亮撫掌而笑,眾官無不由衷嘆服諸葛丞相的膽略與智謀。
“笑容可掬”即滿面的笑容彷彿可以用手捧取。人們常用這句成語形容內心的喜悅自然地流露於外。當然故事中的諸葛亮笑容可掬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喜悅,而是故意裝出來麻痹司馬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