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官廟鄉的結果 展開

三官廟鄉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下轄鄉鎮

三官廟鄉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縣境南部,鄉政府駐三官廟村,距縣城27公里。東鄰馮堂鄉,南鄰尉氏縣,西南鄰新鄭市,西北鄰張庄鎮,東北鄰黃店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多沙崗薄地和小沙丘;境內有小清河,灣洪溝、韓家溝、坡董溝、馬家溝等季節性河流。

三官廟鄉隸屬於鄭州市中牟縣,面積60平方公里,3.8萬人,其中漢族占人口總數的99.7%,其餘為朝鮮族、土族白族、滿族、回族、彝族等6個少數民族。

歷史沿革


1956年建三官廟中心鄉,1958年改三官廟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60.8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三官廟、雙樓王、三異張、小辛庄、大辛庄、灣王、坡劉、丁庄、蘇家、秦家、前段、楊庄、王莊、教場王、教場袁、耿家、高庄陳、姬庄、白廟、吳村、野王、魏家、祥符、崗李、張馬、馬家、坡董、校店28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馮堂鄉,併入三官廟鄉。

地理環境


三官廟鄉農業-小麥
三官廟鄉農業-小麥
三官廟鄉地勢為丘陵與平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92m,年平均氣溫16.7℃,降雨量60Omm,無霜期210天。該鄉位於新鄭、尉氏、中牟三縣(市)交界地帶,信息流快,古今往來為商家雲集之地。素有鄭州之鄉(鎮)級最大集貿市場,每逢農曆1、4、7為集日,商客達5萬人,日成交額30萬元,現建成有標準的牲畜、木材、百貨、糧食、蔬菜、日雜、建材等市場。本屆鄉黨委、政府決心利用自身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保證為在該鄉投資辦企業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該鄉現有鄉村企業1千餘家,多為股份制企業,現在該鄉建成了一座大型加油城,現代化管理設備齊全。
鄉農業資源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紅薯;經濟作物以花生、煙葉、蔬菜、西瓜為主;林果業以蘋果、梨、桃為主,年產5000噸以上,尤其是校店的梨,香脆爽口,受到周邊地區用戶的讚譽。

行政區劃


下轄村莊

2006年,轄47個村委會:三官廟村、三異張村、雙樓王村、姬庄村、白廟村、祥符村、吳村村、野王村、魏家村、崗李村、張馬村、墳西馬村、坡董村、皛店村、坡劉村、大辛庄村、丁庄村、灣王村、小辛庄村、蘇家村、秦家村、前段村、楊庄村、教場袁村、教場王村、王莊村、耿家村、高庄陳村、蘆家村、土牆村、樓趙村、姜家村、候村寺村、蒿家村、水牛張村、樓王村、清明李村、宋家村、高家村、圪壋街村、馬家村、后李村、前李村、鄭家村、趙家村、馮家村、馮堂村。

區劃代碼

410122206201210三官廟村委會
410122206202220三異張村委會
410122206203220雙樓王村委會
410122206204220姬庄村委會
410122206205220白廟村委會
410122206206220祥符村委會
410122206207220吳村村委會
410122206208220野王村委會
410122206209220魏家村委會
410122206210220崗李村委會
410122206211220張馬村委會
410122206212220墳西馬村委會
410122206213220坡董村委會
410122206214220皛店村委會
410122206215220坡劉村委會
410122206216220大辛庄村委會
410122206217220丁庄村委會
410122206218220灣王村委會
410122206219220小辛庄村委會
410122206220220蘇家村委會
410122206221220秦家村委會
410122206222220前段村委會
410122206223220楊庄村委會
410122206224220教場袁村委會
410122206225220教場王村委會
410122206226220王莊村委會
410122206227220耿家村委會
410122206228220高庄陳村委會
410122206229220蘆家村委會
410122206230220土牆村委會
410122206231220樓趙村委會
410122206232220姜家村委會
410122206233220候村寺村委會
410122206234220蒿家村委會
410122206235220水牛張村委會
410122206236220樓王村委會
410122206237220清明李村委會
410122206238220宋家村委會
410122206239220高家村委會
410122206240220圪壋街村委會
410122206241220馬家村委會
410122206242220后李村委會
410122206243220前李村委會
410122206244220鄭家村委會
410122206245220趙家村委會
410122206246220馮家村委會
410122206247220馮堂村委會

經濟


經濟發展

90年代初開始推廣使用農膜,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半強制性發展日光溫室。2000年,已形成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間作套種種植模式,日光溫室生產由半強制性發展到自願接受狀態。2000年種植紅薯1.55萬畝、畝均效益700元,種植煙葉3000畝、畝均效益2000元,種植土豆5000畝、畝均效益900元;花生面積和產量居全縣第3位。1995年10月,全國婦聯、國家林業局投資280萬元開發馬陵崗,建設“三八綠色工程”,共平整土地4500畝,發展果園2500畝,植樹造林2000畝。1998年,皛店村栽種美國凱特杏153畝。2000年有農果間作5106.74畝,果園面積、水果產量分別居全縣第4位和第2位。家禽存、出欄量和禽蛋產量居全縣第3位,生豬存、出欄量分別居第4位和第7位。2000年有鄉辦企業23家、私營個體企業138家,從業人員3984人。1993年10月建成中牟縣粉條加工總廠,年產粉皮800噸;該廠的粉皮系列產品獲中國第三屆鄉鎮企業出口商展會萬向杯金獎、省名優產品、市雙優商品獎,銷往河北、河南、山東、新疆、黑龍江等地;2000年,該企業被鄭州市政府命名為骨幹鄉鎮企業。
三官廟集貿市場有商戶206戶,逢農曆一、四、七日為集貿日。農曆二月初六皛店等4個村,清明節三官廟等6個村,三月初十後段等6個村,四月初一教場袁等3個村,四月初四寺下李等5個村,四月十五丁庄等4個村,九月初九坡董村均有古廟會。
10年中,累計投入教育經費826萬元,共建教學樓17棟。2000年有初中2所、小學22所,共有教師254人,在校生總數6344人。成人教育學校有專兼職教師7人,10年共辦技術培訓班329期,培訓3.13萬人次。
2007年有村衛生所33所。鄉衛生院有醫務人員50人,設病床70張,擁有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放大鏡、多普勒儀等設備。
2007年有書店1個,電影放映隊1個。西部有綿延數里的春秋戰國時期馬陵古道。
近年來,三官廟鄉黨委、政府立足農林資源優勢,狠抓招商引資工作,打造“農”字型大小項目,興辦龍頭企業,外來客商根據當地農林產品穩定的供應渠道,可在該鄉自行選擇項目開發。鄉政府將為入駐企業提供最可靠貼切的服務,真誠地歡迎投資商到這裡創業,共繪未來美好明天。.

文化


歷史文化

90年代,開挖排水溝10條、總長35公里,打機井708眼,地埋管道31.5公里。2000年實現機耕面55626畝,機收、機播各4676畝。

名勝古迹

三官廟鄉民風淳樸,人傑地靈,湧現出許多名人和歷史掌故。其中主要有被東亞
名勝古迹
名勝古迹
國家譽為“東方魔笛”的孔建華、革命前輩馮國彥。歷史上傳說孫臏、龐涓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馬陵道旁。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草料場和練兵場也在本鄉界內。

交通


三官廟鄉交通四通八達,豫O4省道東西穿境而過,西距新鄭國際機場僅4公里,寬敞的中三公路直達中牟縣城。鄉級柏油公路縱橫交錯,豫04省道橫貫東西,中(牟)三(官廟)公路直達縣城,2000年有鄉級公路8條,各村均有公路相通。

社會


基礎設施

境內基礎設施齊全,50千伏變電站提供了電力保障,本地勞動力資源豐富低廉,特別
三官廟鄉衛生室
三官廟鄉衛生室
適宜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全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年均氣溫16.7℃,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盛產農林產品。年種植花生2.5萬畝;高澱粉紅薯1.9萬畝;大蒜1.5萬畝;小麥2.5萬畝;玉米1.8萬畝;西瓜1.8萬畝;優質小雜果2.3萬畝;主要以梨、杏、柿子為主。其中鄭家村的千畝梨園,被省質監局定為“無公害梨標準化生產基地”。
徠鄉政府所在地三官廟村為該鄉交通樞紐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000年進行農村電網改造,架設高壓線路45.8公里、低壓線路215.8公里。1997年實現村村通電話,2000年電話裝機2256部,電話普及率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