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善

元代後期維吾爾族農學家

魯明善(1271~1368),名鐵柱,元代後期傑出的維吾爾族農學家。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餘里的哈拉和卓堡)人。

基本信息


迦魯納答思官至元朝大司徒。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縣)、安豐路(治今安徽壽縣)達魯花赤。
延祜元年(1314),出任安豐肅政廉訪使,兼勸農事。繼承和發展我國周秦以來的農本思想,認為以農桑為本,才能使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知禮明義,任內,察視江淮地區農情,研討諸農書,編纂刊印了《農桑衣食撮要》又名《農桑撮要》、《養民月宜》二卷。約一萬五千餘字,按“月令”體裁撰寫,列有農事二百零八條。按月列舉應做之農事,包括農作物、栽培,家畜、家禽飼養,農產品的加工、貯藏等。全書文字通俗,簡明扼要。至順元年(1330),調任大都(今北京)后,此書再次刊印。對元代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長期活動在淮河流域。他認為:“農桑是衣食之本。務農桑,則衣食足;衣食足,則天下可久安長治。”他主張作為地方官,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勸農”這件事,使老百姓能安心從事農業生產,在他擔任地方官的壽春郡(今安徽壽縣)社會秩序比較安定。但他對此並不滿足。

著作


公元1314年,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刻印。這是他經過刻苦學習和實踐編寫成的一部通俗易懂的農業技術推廣資料。他從指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出發,大膽否定和剔除了以往農家月令書中不切實際的內容及糟粕。全書約一萬餘字,包括農、林、牧、副、漁各個方面,包括208件農業事物,是一本農村小百科全書,而且語言通俗易解,農民但凡識字,一看就懂,不識字的,聽別人一讀,也能立刻明白。
對於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一書,歷來的評價都是很高的,明朝的《永樂大典》和清朝的《四庫全書》都收錄此書。後人將此書與官頒的《農桑輯要》和王禎的《農書》並列為元代三大農書。在明朝建立初,朱元璋下令全國頒行,官府出錢,全國印發,就連上任官員也人手一冊。僅僅二十年,就讓明朝國力強盛,農事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