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
譬如
譬如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pì rú,意思是比如。示例:《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出自《教戰守策》
.校園裡種了許多花木,譬如夾竹桃、廣玉蘭、水杉、紫藤等等。
比如、比喻、比方、例如、好像、就像
【擴詞】譬如說
在《現代漢語詞典》里,“譬如”是這樣解釋的:比如。
表面看來,“譬如”與“比如”讀音相仿,詞義相近,註釋沒什麼問題,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究其原因,“譬如”一詞重在“喻”,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打比方;也就是用容易明了的甲事物來說明不易明了的乙事物,從而使乙事物這個被說明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
其中甲事物是喻體,乙事物通常是本體,且甲與乙的內在特性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實,“譬如”的這種用法,在我們熟悉的經典例文中都能得到見證,例如,《呂氏春秋·察今》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譬之若良醫,病萬變,葯亦萬變”的說法,這裡就是用良醫治病用藥的千變萬化,來說明時代不同了,法令制度也要相應發生改變的道理。
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就是用形象可感的朝露來比喻青春易逝的人生;
此外,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中也說:“這怕難罷,譬如使慣了刀的,這回要他耍棍,怎麼能行呢?”
事實上這裡也是通過打比方說明社會形勢變了,對於轉換文藝作品內容和形式的重要性。
以上三個句子,實際上都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且“譬如”在句中充當了比喻詞。
由此看來,把“譬如”一詞釋解為“好像、就像”似乎更為妥當一些。
而“比如”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被解釋為“舉例時的發端語”,它大多數時候是對某個結論或判斷,舉出實例予以證實和說明,詞義與“例如”相當,顯然這同打比方的用法是有很大區別的。
由此看來,我們在對詞語釋義的時候,用一個意義與之相近的詞來解釋另一個詞,這雖然是很常見的現象,但這兩個詞在內涵和外延上至少要基本一致,否則就會釋義牽強造成誤會。
《周禮·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譬如終紲,非弓之利也。”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人毀君,君亦毀人,譬如賈豎女子爭言,何其無大體也。”
三國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宋·蘇軾《教戰守策》:“天下之勢譬如一身。”
明·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一》:“使天地混沌時無這個道理包管其中,譬如污泥臭水,萬年不改,又安能變化許多事物出來?”
明·姜埰 《和陶榮木》之四:“譬如駑馬,愧彼良驥。黽勉及時,為善期至。”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 回:“雖然,自燕而齊,歸途南北便道也。齊在,譬如人身尚缺一臂,願以將軍之餘威,震電及之。將軍父子,功於秦無兩!”
金·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解元休心頭怒惡!譬如這裡鬧鑊鐸,把似書房裡睡取一覺。”凌景埏 校註:“譬如,這裡是與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