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道情
寧都道情
漁鼓筒用毛竹截成,打通竹節,長約53厘米,直徑6至8厘米不等,將外面刨光上漆。鼓面主要用豬膏膜綳蒙,並用纏布的鐵箍箍緊,擊出的聲音清脆激越,輕敲時如和風細雨,重擊時震人心弦。在情緒轉折處,鼓聲往往起著重要作用,在節奏、力度、速度上做出鋪墊和預示。
寧都道情都用客家方言演唱,因客家語言有互通之處,藝人即使在周圍縣境演唱,老百姓一般都能聽懂。寧都道情以抒情敘事見長,音樂由一四句單曲體發展而成。唱腔大量吸收了算命者的誦頌腔調和乞討者沿街叫化的“過街溜”,還有較多的潤腔,運用男女老少聲氣的摹擬,為唱腔增加了不少特色。音樂以徵調為主,旋律流暢,節奏變化較大,與地方語言結合較緊。伴奏樂器除漁鼓、銅板外,有時增加二胡、三弦、琵琶等。曲調為板腔聯合混合體,結構上前有引子、曲頭;中有正文,常用曲調有敘板、步步緊、連珠炮、過街溜等;後有尾子。
寧都道情盛行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於寧都、廣昌、石城、瑞金、於都、興國等縣市。傳統曲目相傳原有300多種,多為長篇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如《鑾刀記》、《壽誕記》、《羅帕寶》、《賣水記》、《玉花屏》、《萬花樓》等,其中《鑾刀記》為寧都道情所獨有。曲中描寫了一名叫邱長秀的女子為父申冤,從州衙一直告到京城,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告倒逼死她父親的惡霸。這個曲目讚頌了客家女子不畏強權、堅忍不拔的性格,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和積極意義。
建國后,在一批老藝人的倡導下,寧都縣成立了縣曲藝隊。藝人們對道情的傳統曲目進行了整理加工,一批舊曲目從內容到形式上煥然一新,伴奏的樂器、演出的規模均出現新的面貌。專業和業餘文藝工作者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反映革命歷史和現實題材的新曲目,如《老紅軍辦農校》、《翠微紅旗》、《禾耙繳槍》、《雲開霧散星星亮》。其中,《春風送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鬧壽堂》收入《民間說唱藝術選集》。
1:http://www.red-soil.com/redShow2.asp?ArticleID=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