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鎮

馬道鎮

馬道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地處留壩縣南部,東接城固縣雙溪鎮,南與青橋驛鎮為鄰,西連勉縣同溝寺鎮,北與武關驛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2千米,總面積239.5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馬道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馬道鎮戶籍人口4756人。2011年,馬道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41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50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200萬元。

2021年6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718人。

歷史沿革


馬道鎮 3張
馬道鎮
曾是褒斜棧道上的歷史重鎮,因古時設馬道驛而得名。
夏商屬梁州
周屬雍州
漢至元代在梁州、梁泉縣、興元府之間變化。
明代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漢中府。
1949年12月,屬褒城縣管轄。
1958年11月,褒城縣撤銷劃歸留壩縣。同年12月,留壩縣撤銷劃歸漢中縣(今漢台區),改稱馬道公社(后改為管理區)。
1961年9月,留壩縣制恢復后劃歸留壩縣,稱馬道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馬道鎮,轄7個行政村。
1996年12月,將東溝鄉、鮮家壩鄉併入馬道鎮,轄17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轄馬道街、二十里鋪、仙人溝、小東溝、橋溝、花草門、辛家壩、二郎廟、亂石窖、沙壩、核桃壩、龍潭壩、龐家咀、龔家院、新房子、老店子、北岩山17個行政村;下設66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馬道鎮下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馬道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道鎮地處留壩縣南部,東接城固縣雙溪鎮,南與青橋驛鎮為鄰,西連勉縣同溝寺鎮,北與武關驛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2千米,總面積239.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馬道鎮地處秦嶺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主要以山地為主,山嶺陡峭,垂直高差大,地貌複雜。最高點橋頂石樑位於馬道西部14千米處,海拔2468.4米;最低點位於二十里鋪。

氣候特徵

馬道鎮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多年平均氣溫12.7℃,1月平均氣溫—0.2℃,極端最低氣溫—13.5℃;7月平均氣溫23.2℃,極端最高氣溫38.3℃。無霜期年均216天,最長242天,最短212天。年平均降水量847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569毫米(1981年),極端年最小雨量565毫米(1997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7月最多。馬道鎮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溫暖濕潤。多年平均氣溫12.7℃,1月平均氣溫—0.2℃,極端最低氣溫—13.5℃;7月平均氣溫23.2℃,極端最高氣溫38.3℃。無霜期年均216天,最長242天,最短212天。年平均降水量847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569毫米(1981年),極端年最小雨量565毫米(1997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7月最多。

水系水文

馬道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褒河、西溝河、東溝河等。其中西溝河由龍潭壩流入、馬道驛處匯入褒河,流域面積93.5平方千米,境內流長17千米;東溝河由東向西流入褒河,境內流長10.5千米,流域面積52.6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馬道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石英砂、英岩、硅、錫石、銅等,其中探明石英砂儲量146.6萬噸。

自然災害

馬道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大風、霜凍、泥石流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90年8月9日,東溝、西溝、鮮家壩降水量達240毫米,山洪泥石流暴發,造成6人死亡,沖毀農田600餘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轄區總人口5295人。總人口中,男性2788人,佔52.7%;女性2507人,佔47.3%;14歲以下539人,佔10.2%;15—64歲4155人,佔78.5%;65歲以上601人,佔11.3%。2011年,馬道鎮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8.9‰,人口自然增長率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6人。
截至2018年末,馬道鎮戶籍人口4756人。
2021年6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住人口371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道鎮財政總收入148萬元,比上年增長13%。2011年,馬道鎮實現稅收45萬元。
2011年,馬道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759元。
2018年,馬道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
2018年,馬道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馬道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41億元,比上年增長2.4%,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8.8%。農業耕地面積8940畝。
馬道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為主。2011年,馬道鎮糧食生產2352噸,其中水稻384噸,玉米742噸,小麥23噸,馬鈴薯443噸。
馬道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中藥材、蔬菜等。2011年,馬道鎮油菜種植面積38畝,產量113噸;中藥材種植面積1218畝,產量182噸;蔬菜種植面積589畝,產量987噸。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累計造林1.46萬畝,林木覆蓋率83.5%。2011年,馬道鎮水果種植面積160畝,產量38噸,主要品種有櫻桃、梨、蘋果。
馬道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馬道鎮生豬飼養量5710頭,年末存欄4440頭;牛飼養量540頭,年末存欄72頭;羊飼養量943隻,年末存欄352隻。2011年,馬道鎮生產肉類406噸;畜牧業總產值86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

第二產業

2011年,馬道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3%,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2%。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商業網點71個,職工84人。2011年,馬道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800萬元,比上年增長9.6%。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信合1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350萬元,比上年增長16.2%;人均儲蓄7718元;各項貸款餘額2219萬元,比上年增長26.8%。

交通運輸


馬道鎮境內316國道穿境而過,有通村公路共計48千米。截至2011年底,17個村全部通公路,道路硬化率達76%。有縣鄉(鎮)級公路15條,總長46.5千米。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鎮區道路總長度15.8千米;鎮區橋樑3座,總長度150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馬道鎮
馬道鎮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7個,藏書7950餘冊;村廣播室18個;有文藝演出隊1支,業餘攝影、書法、繪畫、刺繡、文學創作人員20餘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8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2所,在校生296人,專任教師30人;初中1所,在校生371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均達100%。
2011年,馬道鎮預算教育經費457.8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3%。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板栗協會1個,會員50餘人,板栗科普示範基地1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道鎮有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2個,床位6張,固定資產總值250餘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護士2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684人,參合率97.4%。

社會保障

2011年,馬道鎮有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人,支出16.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669人,支出98.5萬元;農村五保供養108人,支出39.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9萬元;參加城鄉養老保險3700人,參保率96.5%。

鄉鎮概況


馬道鎮古設馬道驛,是棧道重鎮,歷史上“火燒棧道”、“寒溪夜漲”、“蕭何月下追韓信”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鎮政府駐地旁鳳凰山上有明代修建的的“鳳鳴禪寺”,由歇山式、重檐式、硬山式等各種風格迥異的宮殿組成,建築規模宏大,巍峨壯觀,氣宇軒昂,與自然佳景渾然一體,交相輝映馬道鎮有耕地4955畝,其中水田2775畝、旱地2180畝。馬道鎮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洋芋、豆類、油菜等作物。馬道鎮主要礦產有矽線石。主要土特產為香菇、木耳、桃核、板栗等。2002年農業總產值84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4元。馬道鎮建成面積達到2.7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達到73.7%,已開通IC電話,可直撥全國各地,程式控制電話已達4500餘部,集鎮街道安裝了路燈,栽植了風景樹,組建了集鎮管理辦公室,規範了街道衛生,車輛停放,擺攤設點,初步形成了路、管、網、電等基礎設施配套。

名優特產


馬道鎮
馬道鎮
天麻是一種常用的重要藥材。主治眩暈、頭痛、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症。天麻塊莖含香莢醇、黏液質、維生素A等物質及甙類和微量生物鹼,對三叉神經有止痛特效。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天麻開發的保健營養食品、飲料日見增多,應用範圍更加廣泛。馬道鎮野生天麻資源豐富,人工栽培歷史較長。
銀杏是世界上現存的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為中國特產樹種,被譽為“活化石”。銀杏的種子俗稱白果,用途廣泛。種仁營養豐富,既是滋補食品,又是常用的中藥,也是中國出口的土特產品,市場供不應求,具有很好的發展前
馬道鎮
馬道鎮
景。馬道鎮野生銀杏分佈廣泛,自1990年以來又大量引進良種苗木人工栽植。目前全縣銀杏總面積已達6000畝,年產白果10噸。
豬苓是常用中藥,性平味甘、利尿、滲濕。主治水腫、小便不利、泌尿系統感染、淋濁、腹瀉等症。富含有麥角甾醇、粗蛋白等抗癌成份。水解物豬苓多糖,在國內、國際市場十分暢銷,前景看好。馬道鎮野生豬苓資源豐富,近年人工栽培試驗到得重大突破,規模不斷擴大。馬道鎮出產的豬苓皮黑個大、質綿不碎、色澤純正,市場暢銷。馬道鎮人工栽培豬苓達20萬窩,年產種苓和商品苓80噸。

寒溪夜漲碑


馬道鎮
馬道鎮
距留壩縣城南33公里馬道鎮北的鳳凰山下有寒溪河,現存石碑兩通,記載著公元前206年“蕭何月夜追韓信”的典故。相傳韓信棄楚投漢,三次不遇,未及重用,一氣之下,單騎北上,行至馬道,是夜明月當空但寒溪暴漲,信不能過,蕭何星夜追至,力勸韓信回到漢中。劉邦築壇拜將,封韓信為大將軍,滅楚興漢,終成帝業。古人曾以:“不是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之句,讚美“寒溪夜漲“之奇功。

風土人情


“說酒禮”
馬道人家,素重禮儀,每逢婚嫁喜慶之事,親朋好友饋贈禮品,以示慶賀。主家定排宴款待,並特請一位口齒伶俐、能說會道者立於宴前代主人向各位賓朋致辭道謝。這種形式,名曰:“說酒禮”。
“說酒禮”多為主家向各位親朋道謝之語,表達它日銜環相報之意,懇請賓朋開懷暢飲之情。其辭多四、六、九言為句,道來琅琅上口,聞之悅耳響亮。其語言樸實懇切,情濃意長。
吃“刨膛”
每年臘月,春節來臨之際,是馬道農家殺年豬的紅火日子。天剛麻麻亮,山村裡就會傳出被宰殺的豬嚎叫聲。經過一番忙碌,等到收拾停當,宰豬戶在吃晌午飯時必然要請來三親六友,左鄰右舍,炒上新鮮豬肉,燜、燉、炸、煮豬下水,端出一桌子拿手好萊,大家飲酒嘗鮮,飽餐一頓。人們把這叫吃“刨膛”。
吃刨膛的人多少,也是主人家人緣好壞的一個標誌。因此,主家定好殺年豬的日子,便對隔壁近鄰和親朋好友提前打招呼,尤其對醫生、老師、幹部等吃“官飯”的朋友,主家早幾天就會故意找個理由,說自己家裡有事,要他幫忙,這算是發特別“請柬”。殺年豬當天,主人還要打發娃娃再次一一相請,扯胳膊拉腿,非請到不可。

廉政建設


馬道鎮
馬道鎮
馬道鎮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加大培訓工作力度,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黨的宗旨教育、科學發展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政策法規和黨紀條規教育,積極推進農村廉政文化建設,馬道鎮對支部書記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專題培訓。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力保證,針對當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任務要求,培訓會上組織學習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中共陝西省委辦公廳、陝西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當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和相關法律法規。
馬道鎮學習其它地區在抓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好的經驗和作法,結合具體案例進行警示教育;開展了如何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大討論,對照“八不準”規定,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配發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教育讀本,並結合馬道鎮實際,對支部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民主評議幹部、民主評議黨員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責任,夯實措施,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群眾觀念、法紀意識和廉潔從政的自覺性,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