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

北京

北京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市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鼓樓坐北朝南,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樓身坐落在4米高的磚砌城台之上,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台上四周圍以宇牆。

簡介


北京鼓樓
北京鼓樓
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古代城市的報時台。
清代划每夜為五節,晚八時(戌)曰定更(又稱起更或初更);十時(亥)曰二更;十二時(子)曰三更;二時(丑)曰四更;四時(寅)曰五更;五時(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后撞鐘。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擊鐘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

鐘鼓樓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鐘鼓樓由鐘樓和鼓樓二樓組成,相互呼應,各司其職。
北京鼓樓
北京鼓樓
鐘鼓樓是中國古代用以司時的公共性樓閣建築,鍾和鼓原本都是古代樂器,以後才用於報時之用。中國古代鐘鼓樓起源於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鍾制度。唐朝都城長安是一個繁華的都城,其結構實行里坊制,即以里坊為單位,每個裡坊圍以城牆,在四面或兩面設房門,定時開啟。而在宮城正門承天門上設置鐘鼓,作為全城的司時中心,早晚根據承天門的鐘鼓聲開啟各坊門及宮門。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內,也於宮城之北建了鐘樓和鼓樓。

歷史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
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鐘鼓樓。
據談遷《北游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鐘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
民國年間鐘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3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
1957年鐘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鐘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鐘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鐘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和規模


北京鼓樓
北京鼓樓
樓身有上下二個功能層和中間的一個結構暗層,平面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帶周圍廊;城台(下層)外顯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內部為拱券結構,前後各有三座券門,左右各一券門,南門前有一對石獅。樓台東北隅有一門,門內有石梯69級,由此登臨。
鼓樓屋頂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正脊兩端安背獸,平坐周圍以木製滴珠板封護,下層檐為四坡屋頂,各層屋頂戧脊上曾置獅子為首的五跑小獸,現為仙人為首的七跑小獸。上層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下層檐下施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平坐下施重翹五踩斗拱。
室內方磚漫地,外檐裝修採用六抹方格格扇門窗。上層室外環樓有走廊,設木欄桿,四角支撐有擎檐柱。
鼓樓二層內原有主鼓一面,群鼓二十四面,現僅存一面主鼓,內之鼓高2.22米,長2.25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0米,已殘破不堪,並在鼓皮上留有侵華日軍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製鼓座,鼓座為紅油漆上雕雲紋,高1.8米,長2米,寬1.9米。1988年依據舊主鼓複製兩面新鼓;后又依據清嘉慶年間的史料記載仿製主鼓一面,鼓高2.40米,鼓面直徑1.60米,群鼓二十四面,鼓高1.60米,鼓面直徑1.12米。供展覽之用。
鼓樓
鼓樓

旅遊


開放時間:13:30-17:00,16:30停止售票
門票價格:成人20元。
擊鼓表演時間:14:00、15:00、16:0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