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山坪鎮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下轄鎮

板山坪鎮,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地處南召縣西南部。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板山坪鎮一帶建鍾店區,屬白河縣;1995年7月,由板山坪鄉改為板山坪鎮。截至2018年末,板山坪鎮戶籍人口為27717人。截至2020年6月,板山坪鎮下轄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松河村老街東邊。 

截至2018年末,板山坪鎮有工業企業31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建鍾店區,屬白河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劃歸南召縣。
1949年10月,區政府遷址板山坪,鍾店區更名為板山坪區。
1956年,撤區建板山坪中心鄉。
1958年,成立板山坪公社。
1961年6月,板山坪區,下設公社。
1962年11月,撤板山坪區復設板山坪公社。
1983年11月,由板山坪公社改為板山坪鄉。
1995年7月,由板山坪鄉改為板山坪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板山坪鎮地處南召縣西南部,東鄰白土崗鎮,南接鎮平縣二龍鄉,西南接內鄉縣馬山口鎮、七里坪鄉,西與喬端鎮毗鄰,北與馬市坪鄉接壤,東北與城郊鄉相連,距南召縣城25千米,區域總面積36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板山坪鎮地處伏牛山南麓,地勢西高東低,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主要山峰有大曼山、鳳帽垛、雞冠垛、野人垛、板山、姜子牙山、周家寨等,最高點大曼山海拔1721米。 

氣候

板山坪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年無霜期年平均21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1978.8小時,年均降水量為1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 

水文

板山坪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白河、松河、南河、豬圈河,河川面積34平方千米;境內最大河流為白河,自東北馬市坪入境流經白河、陽湖、兩河口、余坪4個行政村,流入白土崗,境內長20千米,主要支流有松河。 

自然災害

板山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6年6月26日,降雨量達到276毫米。 

自然資源


板山坪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大理石、方解石、花崗岩、鉀長石、鐵等,其中大理石地質儲量2億立方米,可采儲量6000萬立方米。2011年,板山坪鎮有耕地13740畝,人均0.53畝。 

行政區劃


1997年,板山坪鎮下轄天雲、粉房、樊樓、南河、鍾店、蓮花、漆樹溝、獻房、沙石、板山、大青、上樓、瓦房、松河、白河、小街、華山、華陽官、余坪、小余坪、胡柱、陽湖、松東、兩河口24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下轄松河、天雲、粉房、小街、樊樓、南河、沙石、獻房、漆樹溝、鍾店、蓮花、板山、大青、瓦房、上樓、松東、華山、華陽宮、小余坪、余坪、兩河口、陽湖、白河、胡柱24個行政村;下設19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板山坪鎮下轄24個行政村:天雲村、粉坊村、小街村、樊樓村、南河村、沙石村、獻房村、漆樹溝村、鍾店村、蓮花村、板山村、大青村、瓦房村、上樓村、松河村、松東村、華山村、華陽宮村、小余坪村、余坪村、兩河口村、陽湖村、白河村、胡柱村,鎮人民政府駐松河村老街東邊。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總人口有2601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19.2%;另有流動人口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4351人,佔55.2%;女性11659人,佔44.8%;有蒙古、回、滿3個少數民族。2011年,板山坪鎮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7人。 
截至2017年末,板山坪鎮常住人口為22060人。 
截至2018年末,板山坪鎮戶籍人口為27717人。 

經濟


綜述

板山坪鎮初步形成了以經濟林、大理石、食用菌三大產業為支柱的工農業生產格局。2011年,板山坪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100元。 
截至2018年末,板山坪鎮有工業企業31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4個。 

農業

2011年,板山坪鎮農業總產值11437萬元。板山坪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板山坪鎮生產糧食9850噸,人均378千克,其中小麥3366噸,玉米2242噸,水稻2360噸。板山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板山坪鎮生豬飼養量6307頭,年末存欄4120頭。 

工業

板山坪鎮以石材加工為主導產業。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2011年,板山坪鎮工業總產值為12863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板山坪鎮財政總收入97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4萬元,比2010年增長28.3%。 

文化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13人;小學22所,在校生2343人,專任教師1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79人,專任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板山坪鎮教育經費達854萬元。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影劇院1座,文化廣場5個,農家書屋16個,藏書3.5萬冊。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體育場地4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學生春、秋季運動會。截至2011年末,板山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302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5%。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板山坪鎮因村西南有板山,且坐落於平坦處,故名。 
● 文物古迹
板山坪鎮境內有周家寨、華陽宮、三仙垛及小余坪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 

交通


板山坪鎮有248省道過境,境內長23千米;有縣道南一馬路過境。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縣鎮道總長25千米。 
板山坪鎮
板山坪鎮

社會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衛生院1家;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0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1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9人。2011年,板山坪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6萬人,參合率99%。 

社會保障

2011年,板山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戶,人數10人,支出1.85萬元,比2010年增長18%,月人均15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89戶,人數1043人,支出109萬元,比2010年增長24%,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2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8人,支出1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65人,支出34萬元;城鄉醫療救助34人,支出7.6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500人,救災支出2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萬元。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2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750份、期刊300冊;有電信企業2家;有固定電話用戶670戶;網際網路埠總數544個,其中已佔埠總數350個,寬頻接入戶350戶。 

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自來水管道長9千米;有直徑1.5米、長3千米的排水道2條。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板山坪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11台。 

旅遊


板山坪鎮境內有《封神榜》中所描述的趙公明出生地“七丈崖”、碧霄三姐妹居住地“三仙垛”,以及“娘娘潭”、“黑龍潭”、大墁山風景旅遊區等景點(區)。
● 大墁山風景旅遊區
大墁山風景旅遊區,已納入省旅遊開發計劃;大墁山主峰海拔1400米,相傳是唐代巾幗英雄樊黎花紮寨之地,山上有石柱峰、45里跑馬嶺、黑石崖、石梨等30餘處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