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地處南召縣境西北部。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馬市坪鄉一帶設有馬市坪區;1984年,由馬市坪公社改為馬市坪鄉。截至2018年末,馬市坪鄉戶籍人口為24080人。截至2020年6月,馬市坪鄉下轄1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馬市坪村。

截至2018年末,馬市坪鄉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建立馬市坪區。
1956年,馬市坪區改為馬市坪中心鄉。
1958年,馬市坪中心鄉改為馬市坪公社。
1961年,恢復馬市坪區。
1962年,撤馬市坪區,復設馬市坪公社。
1984年,由馬市坪公社改為馬市坪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馬市坪鄉下轄三聖庵、方沖、高庄、帽架、白果樹、頭道河、馬柿坪、西大庄、黃土嶺、白庄、朱園廟、三關廟、焦園、轉角石、楊盤、南坪、傲坪、柴庄、貫溝19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下轄馬市坪、二聖庵、方沖、高庄、白河灣、白果樹、頭道河、西大庄、黃土嶺、白庄、竹園廟、三關廟、焦園、轉角石、楊盤、南坪、傲坪、龍頭溝、貫溝19個行政村,下設190個村民小組。
2012年末,馬市坪鄉下轄三聖庵、方沖、高庄、白河灣、白果樹、頭道河、馬市坪、西大庄、黃土嶺、白庄、竹園廟、三關廟、焦園、轉角石、楊盤、南坪、傲坪、龍頭溝、貫溝19個行政村,190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馬市坪鄉下轄19個行政村:三聖庵村、方沖村、高庄村、白河灣村、白果樹村、頭道河村、馬市坪村、西大庄村、黃土嶺村、白庄村、竹園廟村、三關廟村、焦園村、轉角石村、楊盤村、南坪村、傲坪村、龍頭溝村、貫溝村,鄉人民政府駐馬市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市坪鄉地處南召縣境西北部,東鄰崔庄鄉,南接板坪鎮,西連喬端鎮,北靠平頂山市魯山縣堯山鎮和洛陽市嵩縣車村鎮,距南召縣城22千米,區域總面積29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馬市坪鄉地處伏牛山南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峰有石人山、南大蔭、大獨山、昭君垛、觀山、銀洞山、雙垛山等;最高山峰石人山,海拔2153.1米。

氣候

馬市坪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涼爽,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13.8℃,極端最高氣溫41.6℃;年均降水量900毫米,降雨集中在7—9月。

水文

馬市坪鄉境內河道屬唐白河流域;主要河道有白河、黃鴨河,均系常年河;白河自喬端鎮長嶺村入境,流經三聖庵、方沖、高庄、白河灣4個行政村后,入板山坪鎮,枯水期約3個流量,雨季約28個流量;黃鴨河自嵩縣車村鎮腰子埡石門溝入境,流經焦園、三關廟、竹園廟、白庄、西大庄、馬市坪、頭道河、白果樹8個行政村后,入崔庄、城郊兩鄉。

自然災害

馬市坪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

自然資源

馬市坪鄉主要礦藏資源有鉛、鋅、黃金、銅、石墨等。2011年,馬市坪鄉有耕地12818畝,人均0.56畝;林地面積61866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總人口有2270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59人,佔2.9%;總人口中,男性11777人,佔51.87%;女性10929人,佔48.13%;14歲以下3088人,佔13.60%;15—64歲17130人,佔75.44%;65歲以上2488人,佔10.96%;以漢族為主,達22348人,佔98.42%;有回、滿、苗3個少數民族,共358人,佔1.58%。2011年,馬市坪鄉人口出生率12.10‰,人口死亡率7.83‰,人口自然增長率4.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6人。
截至2017年末,馬市坪鄉常住人口為20344人。
截至2018年末,馬市坪鄉戶籍人口為2408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市坪鄉財政總收入706.5萬元,比2010年增長17%,其中國稅完成152.9萬元,地稅完成546.1萬元。
2012年,馬市坪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7%,達到709.5萬元;其中國稅完成152.9萬元,地稅完成546.1萬元,財政收繳12.5萬元。
截至2018年末,馬市坪鄉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農業

馬市坪鄉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薯類種植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為主。2011年末,馬市坪鄉山羊存欄量達到35000隻。

工業

2011年,馬市坪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銷售收入2.4億元,工業增加值6095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217萬元。
2012年,馬市坪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銷售收入上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達到300多萬元。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商業網點6個,職工70多人。
2012年末,馬市坪鄉共有商業網點8個,職工90多人。

旅遊業

2012年,馬市坪鄉共接待遊客3萬人次,收入300萬元。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570人,專任教師26人;小學18所,在校生1620人,專任教師2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3人,專任教師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
2012年末,馬市坪鄉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570人,專職教師26人;有小學18所,在校生1620人,專職教師214人,小學適齡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3人,專職教師40人,初中適齡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到100%。

文化事業

1998年,馬市坪鄉開通了有線電視。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文化中心1個,文化大院6個,農家書屋19個,藏書6萬餘冊。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電視綜合覆蓋率達8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鄉衛生院1家,村衛生室19個;病床6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9張;專業衛生人員5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人。
2012年末,馬市坪鄉有衛生院1所,從業人員35人;村衛生室19個,從業人員20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馬市坪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9戶,人數12人,支出2.37萬元,月人均166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28戶,人數1158人,支出97.464萬元,月人均70.13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3人,支出12.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63人,支出55.5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8人次,民政部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84人次,共支出15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9人。

植樹造林

截至2012年末,累計完成造林任務1.8萬畝,其中長防林工程3000畝,退耕還林工程3000畝,省級工程1.2萬畝。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總長度90千米,投資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3萬件,全年征訂報紙5000份、期刊3000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有固定電話用戶3400戶,電話普及率61%;行動電話用戶96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45%。

交通運輸


馬市坪鄉有馬楊旅遊公路、Y020線、Y022線、傲坪至瀑布群景區公路、331省道過境,境內長15千米。截至2011年末,馬市坪鄉有縣鄉公路2條,總長40千米。 2012年末,馬市坪鄉有客運車輛6輛,150座,客運周轉量6000人次。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馬市坪鄉因鄉人民政府駐馬市坪村而得名。

風景名勝


綜述

馬市坪鄉境內有真武頂風景區、九龍溝瀑布群景區以及名勝古迹興風寺等。

主要景點

真武頂風景區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
真武頂風景區,即堯山南麓景區,主峰海拔2012米,區內有典型的過渡地帶次生原始植物群落;山脊上嵯岈萬態,怪石崩雲,集“雄、奇、險、秀、幽”為一體。
九龍溝瀑布群景區
在馬市坪鄉傲坪村龍潭溝河3千米的曲折河谷中分佈著11個落差不同的瀑布,全年水量充足,最大落差100多米,最小落差30多米;瀑布被三面絕壁圍繞,冬天的“冰瀑”奇觀曾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報道。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
興風寺
興風寺,位於馬市坪鄉轉角石村,是一處重要寺院遺址;始建於明初;現存建築有山門2間,方丈室3間,廂房3間及石牌坊等,寺四周有東西花園、十八盤、過風樓等遺跡,沿河有古棧道遺跡。
馬市坪鄉
馬市坪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