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召縣的結果 展開

南召縣

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

南召縣,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北緣,東鄰方城,南接南陽市卧龍區、西臨內鄉,北靠魯山嵩縣,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全縣轄16個鄉鎮、340個行政村、2017年總人口64萬人,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2800平方公里,耕地49.7萬畝。

南召歷史悠久,夏商時屬豫州,秦時置雉縣,唐時為向城縣,明成化十二年置南召縣,是中國早期人類重要發源地之一。現存距今50萬年前的中原人類始祖:南召猿人、被列為國家名錄的:楚長城遺址等遺址。

南召縣交通便利,旅遊資源豐富。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二廣高速、國道207線縱橫穿過,南距南陽機場60公里,形成了高速、國道中心線,4條省道輻射線的公路交通網路。南召擁有:五朵山風景區、真武頂風景區、南召寶天曼白河第一漂、猿人大峽谷、丹霞寺、鴨河口水庫、蓮花溫泉水城等著名景區,先後榮獲“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遊名縣”和“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稱號,榮登“2018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018年,全年生產總值完成132.2億元,同比增長7.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3億元,同比增長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1.1億元,增長12.1%;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

歷史沿革


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群居在杏花山下,與“北京猿人”的時代大體相當,這是中原人類的共同祖先。與杏花山猿人遺址相毗鄰的小空山猿人遺址,是中國發現的直立人階段第二處人類已會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遍及白河兩岸及鴨河、黃鴨河、留山河、空山河流域,共有十多處。
大禹定九州,夏朝屬於豫州之域。殷商仍屬豫州,為謝國封地。西周為申國地,春秋屬楚國地盤,戰國後期,曾一度歸於韓國。周赧王二十三年,秦大良造白起攻打韓國,縣境遂屬秦國。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南陽郡,始置雉縣。兩漢、三國兩晉皆為雉縣。
南北朝屬雉陽郡,置向城。宋、元裁縣,併入南陽縣,設三轄巡檢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復置縣,因縣城東北隅的南召店是宛洛大道上商旅息居的名驛,故以“南召”命名。
順治十六年(1659年)再廢縣制,併入南陽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復置南召縣,縣名至今未易。1947年11月4日解放,11日建立南召縣人民民主政府,縣城遷移李青店,舊邑改為雲陽鎮。
2020年2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南召縣退出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召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北緣,東鄰方城,南接南陽市卧龍區、鎮平縣,北靠魯山、嵩縣,屬南陽市。地理坐標為北緯33°12′—33°43′,東經111°55′—112°51′。東西長約95公里,南北寬約62公里,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

氣候

南召縣位於中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南北方交匯區,800毫米等降水線上,濕潤帶與半濕潤帶交匯處,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具有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明顯特徵。
冬夏長,春秋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8℃。一月氣溫最低,月均1.2℃。極端最低氣溫-14.6℃(1991年12月29日)。7月溫度最高,月均27.5℃。極端最高氣溫41.6℃。多年平均日照數為1850.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19天。大於0℃積溫5428.8℃。年平均降水量86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雨熱同期。對植物生長極為有利。

地形

南召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大體分為三個階梯。秦嶺山脈東延形成的伏牛山脈,綿亘於西北部、西南部和北部、東北部,大小群峰300餘座。諸山呈弓形自西北向西南和北東北部蜿蜒展開,最高峰石人山海拔2153.1米。海拔在500米~2000米之間,為第一階梯。中部丘陵起伏,有山地向平原過度,有西北向東南敞開,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為第二階梯。南部銜接南陽盆地,為平原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為第三階梯。全縣地勢整體輪廓略呈“箕”形。山地面積佔34.4%,丘陵面積佔62.5%,平原面積佔3.1%。

水文

南召縣主要河流均屬漢江水系,多發源於西北山地,向東南流,與山脈走向一致。
境內最大的河流是白河,流入白河的支流有黃鴨河、鴨河、松河、灌河、留山河、空山河及其支流溝溪數百條,呈樹枝狀分佈。所有河流的下遊河床比較平緩、開闊,淤積嚴重。河流徑流主要來自地表徑流,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0.33億立方米,徑流深為350毫米。
南召縣建設
南召縣建設

自然資源


礦產

截止2013年8月,南召縣已發現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燃料礦產、地熱礦泉水礦產四大類47種、416處,遍布全縣16個鄉鎮,其中大型礦床18處,其餘均為礦(化)點。境內已發現金屬礦藏有金、銀、銅、鉛、鋅、鐵、錳、鉬、銻、鈮、鉭、鎢、金紅石等10多種。境內已發現非金屬礦產33種,其中以大理石、方解石、水泥岩、透閃石、花崗岩、螢石等礦產分佈廣、儲量大、質量好。大理石總儲量20億立方米以上,有20多個品種。
大型礦床有青山水泥灰岩礦,儲量2億噸以上;板山坪方解石礦,儲量5000萬噸以上;小店馬庄透閃石礦,儲量5000萬噸以上。
燃料礦產為煤,東起太山廟鄉九里山,西至馬市坪鄉,全長70公里,寬2~5公里,預計儲量1.3~1.5億噸,
是河南省已發現的八大煤田中唯一一個尚未開發利用的煤田。地熱礦泉水資源在縣內僅發現一處,位於皇路店鎮古沱村,水溫以18℃為始,高於50℃的地熱異常範圍450平方米,穩定水位埋深2.4~4.6米,水質類型為偏硅酸鈉鈣類,並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植物

全縣有高等植物29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南方紅豆杉、銀杏、秦嶺冷杉、大果青桿、野大豆、厚朴、水青樹、水曲柳、黃檗、楠木、球果香榧等31種,河南省重點保護植物33種。區內珍稀、瀕危植物大多數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殘餘種,有的是起源古老的孑遺種和活化石,其中不少屬於世界上其它地區已經滅絕。、
主要用材樹種330多種,闊葉樹種主要有栓皮櫟、麻櫟、青岡、椴樹、千金榆、化香、水曲柳、山楊等。針葉樹種主要有馬尾松、油松、華山松、黑松、杉木、水杉、側柏等。四旁樹種主要有楊樹、臭椿、刺槐、泡桐、榆樹、楝樹、鳳楊等。竹類主要有淡竹、剛竹、毛竹、斑竹等。
主要經濟樹種142種,主要有辛夷、板栗、柿子、核桃、杜仲、山茱萸、銀杏、獼猴桃、李、桃、梨、蘋果、油桐、烏桕、漆樹、花椒、棗樹、黃連木、山楂、連翹、金銀花、石榴等。

動物

全縣動物資源有脊椎動物387種。其中,獸類62種,兩棲類14種,爬行類31種,鳥類213種,魚類67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金錢豹、大鯢、紅腹錦雞、青羊、麝、金雕等48種,昆蟲達3000種以上,僅蝶類就有160種,占河南省蝶類總數的80%以上。天敵昆蟲110種,蜘蛛120種,其中有6個新種,2個國家新記錄,許多種是珍稀特有種。

水電

南召境內水系發育與山脈走向―致。7條主要河流分別為:白河、松河、灌河、黃鴨河、留山河、空山河,鴨河。擁有大型水庫鴨河口水庫1座,擁有廖庄、辛庄中型水庫2座和88座小型I―Ⅱ類水庫、1823座塘堰,703條引河渠等供水工程。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0.43億立方米。
南召境內的白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積大,河道比降陡,徑流豐富,水力資源開發條件較好,依據《河南省南召縣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規劃》(南召縣人民政府1995年4月)報告,白河水能理論蘊藏量達6.5萬千瓦,可開發3.9萬千瓦,其中魚網系至白土崗的白河幹流段理論蘊藏量達2.3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26萬千瓦。
白河流域徑流豐富,坡陡流急,河流落差較大,魚網系電站至最後―級草廟店電站間,河道落差達234米,極適用廣梯級開發。以白河幹流為主,水電資源可分九級開發。分別為魚網系、八里灣、黃崗、西庄、北坪、碾坪、下龍脖、西灣和草廟店水電站,其中魚網系電站為第一級龍頭水庫電站,以下八級均為引水式徑流電站。

人口民族


2002年,總人口60萬人。共有滿、回、蒙古等少數民族成分22個,約2.8萬人,約佔全縣總人口的4.6%。
2012年末全縣總人口643465人(含皇路店),常住人口551366人,出生率11.28‰,死亡率6.93‰,自然增長率為4.21‰。全年城鎮化率為31.73%。

行政區劃


南召縣現轄8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城關鎮雲陽鎮留山鎮白土崗鎮
皇路店鎮南河店鎮板山坪鎮喬端鎮
城郊鄉小店鄉皇后鄉太山廟鄉
石門鄉四棵樹鄉馬市坪鄉崔庄鄉

城關鎮

人口:約2.3萬人
位於縣境中部,為南召縣政府駐地。鎮區東西寬約3千米,南北長約4千米,面積12平方千米。2006年,轄6個社區、1個村委會:北外社區、西北社區、東北社區、中華社區、民主社區、南外社區、沙坪村,(54個居(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古城路1號。

雲陽鎮

面積:152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
於南召東部32里。總面積152平方公里。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杏花山猿人遺址所在地、是民國時期南召縣政府所在地、也是南召縣火車站所在地、河南蠶業科學研究院所在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先後被命名為特別試點鎮、全國綜合改革試點鎮,2003年被南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四星級城鎮”,2004年被省委、市委命名為“五好”鄉鎮黨委。2006年,轄6個社區、19個村委會:南召店社區、小關社區、大關社區、老城社區、西關社區、雲鋼廠社區、西花園村、東花園村、楊西村、李樓村、西坪村、官山村、陳溝村、獅子墳村、下扁村、白行庄村、大袁村、山頭村、鐵佛寺村、當中庄村、朱坪村、楊崗村、老廟村、唐庄村、鹿鳴山村。

留山鎮

面積:176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
位於南召縣城東13千米處,北與魯山縣接壤,西與崔庄鄉、城郊鄉為鄰,南與太山廟鄉相接,東與小店鄉相連。原轄轄21個行政村,246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建設居委會、大溝村、上官村、玲瓏山村、馬窩村、下官村、西林庵村、土門村、張庄村、油坊村、好漢村、西街村、東街村、鍋拍店村、潘寨村、石嶺灣村、褚灣村、官坡村、黃楝村、賀庄村、楊扒村。

皇路店鎮

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56000人
北靠鴨河口水庫和鴨河口火電廠;南臨南陽市;東依白河。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鴨河村、逯家莊村、黃家莊村、張井村、街北村、沽沱村、街南村、核桃園村、槐樹底村、尹店村、樓上村、薛庄村、任營村、楊砦村、楊樹崗村、黃寨村、廣庄村、焦庄村、王莊村、皇老莊村、褚庄村、崗頭村、鄭庄村、余川寺村、高嘴坡村,(304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街北村。是南陽市唯一溫泉所在地。

南河店鎮

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43672人
位於南召縣城西南隅17千米處,東鄰石門鄉,東北隔鴨河口水庫與城郊鄉隔河相望,西北毗鄰白土崗鄉。原轄24個行政村,253個村民小組,483個自然村。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桑樹坪村、席老莊村、曾坪村、柏林庵村、郭營村、龍王廟村、胡垛村、老將庄村、龍泉寺村、申溝村、韋灣村、大王村、姜先溝村、大崗村、漆樹園村、延嶺溝村、大范庄村、南河店村、楊灣村、城口灣村、韓店村、許田村、馬溝村、渭林河村、移民新村。
舊屬南陽縣,解放戰爭中,中共南陽縣委、縣政府曾以南河店街為南陽(北)縣城。1957年,全境劃歸南召縣,建立南河店區。1958年建立南河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1986年撤鄉建鎮。

板山坪鎮

面積:337平方千米人口:24682人
地處南召、內鄉、鎮平三縣交界處。1995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板山坪撤鄉設鎮。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天雲村、粉房村、小街村、樊樓村、南河村、沙石村、獻房村、漆樹溝村、鍾店村、蓮花村、板山村、大青村、瓦房村、上樓村、松河村、松東村、華山村、華陽宮村、小余坪村、余坪村、兩河口村、陽湖村、白河村、胡柱村,(198個村民小組)。中央民革副主席彭清源視察之後,讚嘆不已,欣然題下“板山奇石,國之魂寶”八個大字。

喬端鎮

面積:342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
位於南召縣西北部,南召、內鄉、嵩縣的三縣交界處。2006年,轄19個村委會:穆老莊村、水晶河村、西庄村、白陰溝村、古土門村、東喬村、上瓦房庄村、白水河村、扒地村、大竹園村、八里灣村、姬家莊村、八里坡村、河口村、石鼓村、九崖村、洞街村、玉葬村、馬別灣村,(133個村民小組)。

白土崗鎮

面積:196平方千米人口:42500人
位於南召縣城南13千米處,東依鴨河口水庫。2006年,轄28個村委會:養馬坪村、寺上村、花子嶺村、大庄村、黑虎廟村、中王廟村、旬垛村、火神廟村、桃園村、石板河村、青山村、白龍村、柳樹溝村、桐梓村、北馬庄村、柿園村、付庄村、南崗村、白西村、白東村、聖井村、閻樓村、姬村、河南村、東溝村、碾坪村、杜村、瓦房庄村,(292個村民小組)。

城郊鄉

2006年,轄18個村委會:大庄村、菜園村、羅坪村、楊樹溝村、賈溝村、前庄村、閻溝村、秦老莊村、宋樓村、廟坡村、史庄村、背陰坡村、柴崗村、上店村、東庄村、北溝村、董店村、竹園溝村。鄉政府駐城關鎮世紀大道。
民國十九年至1953年為李青店區,1956年分屬於李青店、羅坪、柴崗中心鄉,1958年歸城關公社管轄。1961年撤中心鄉,恢復區建制,歸李青店區所轄,1962年撤區改為李青店公社,1966年更名為城郊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改人民公社為鄉政府。2001年3月因擴人民路原鄉政府拆遷,遷至河東開發區東風地毯廠院內,於2002年8月遷至城南新世紀大道與人民路交叉處。

小店鄉

面積:168平方千米人口:36975人
位於縣城東部25千米處,東鄰雲陽,西連留山,南接太山廟,北靠魯山。東西寬約9千米,南北長約24千米。2006年,轄25個村委會:皇城村、楊樹坪村、二龍村、馬庄村、建坪村、四廠村、空山村、朱庄村、杜庄村、凌小庄村、廟西村、東坪村、楊庄村、關庄村、山底村、李村、小店村、白鹿村、川店村、七岔村、英山村、柏林村、大曹庄村、凌樓村、龍潭村,(25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設在小店村。小店鄉古名富春鄉,南召解放后,屬留山區,置小店鄉。1955年建為大鄉,轄6個小鄉。1958年建立小店人民公社;1974年劃歸雲陽工區辦事處;1977年辦事處撤銷后復歸南召縣。1983年改公社為鄉。

皇后鄉

面積:156平方人口:2.8萬人
位於南召、魯山、方城三縣結合部。2006年,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宏揚居委會、天橋村、郭庄村、紅旗村、娘娘廟村、皇后村、北召店村、蘇灣村、涼水泉村、潘坪村、辛庄村、王村、分水嶺村、老墳灣村、康莊村,(17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北召店街。

太山廟鄉

面積:133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
位於南召縣東南部。2006年,轄19個村委會:曹店村、羅溝村、興隆村、橫山村、包坪村、安庄村、九里山村、太山廟村、硃砂鋪村、馮庄村、張溝村、一峰村、魯新村、劉村、梁溝村、羅漢村、前灣村、下店村、毛庄村,(217個村民小組)。
因鄉政府機關地設在伏牛山主峰-太子山腹地,故名太山廟。1958年成立太山廟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為鄉。

石門鄉

面積:122平方千米人口:30673人
位於南召縣東南部,距縣城30千米,東與皇路店鎮交界,西與南河店鎮為鄰,南與卧龍區小寨鄉接壤,北部緊連鴨河口水庫。2006年,轄20個村委會:竹園村、寺山村、黨庄村、大沖村、孟山村、黑石寨村、大辛庄村、朱庵村、湖濱村、小張溝村、程崗村、岳溝村、寨溝村、孫庄村、周庄村、裴庄村、玉皇閣村、山根村、黑龍村、石門村,(264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石門村。
康熙年間為石門鎮,稱千戶之邑。解放后,1958年建立石門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石門鄉。

四棵樹鄉

平方千米人口:30800人
位於南召、鎮平、卧龍兩縣一區交界處。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張才溝村、華庄村、王營村、黃土嘴村、三岔口村、神仙崖村、白草垛村、二郎船村、麥仁店村、青杠扒村、和平溝村、大柳樹村、北大河村、五垛村、大石窯村、爐院村、高峰庵村、磙子坪村、疙瘩坡村、瓦渣嶺村、雁門村、龍洞村、白草灣村、四棵樹村、盆窯村,(247個村民小組)。

馬市坪鄉

面積:292平方千米人口:20808人
位於南召縣城西北部22千米處。2006年,轄19個村委會:三聖庵村、方沖村、高庄村、白河灣村、白果樹村、頭道河村、馬市坪村、西大庄村、黃土嶺村、白庄村、竹園廟村、三關廟村、焦園村、轉角石村、楊盤村、南坪村、傲坪村、龍頭溝村、貫溝村,(190個村民小組)。

崔庄鄉

面積:313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
位於南召縣北部,距縣城6千米。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回龍溝村、曹村、花坪村、長龍崗村、前河村、李家莊村、荊子河村、王家莊村、程家莊村、魚池村、崔庄村、小龍灣村、張村、棗莊村、馬良村、周灣村、草廟村、塔寺村、寨坡村、韓庄村、糧食川村、山坪村、倉房村、東坪村、核桃樹村,(296個村民小組)。

政治


政府領導

姓名擔任職務
方明洋南召縣人民政府縣長 
宋興哲中共南召縣委常委、副縣長 
張明貴中共南召縣委常委、副縣長 
田紅梅南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燕軍南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趙國臣南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李炎南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 
陳振東南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以上內容截止到2020年12月。

經濟


綜述

2004年,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迅速。全年共洽談項目143個,總投資19.75億元,到位資金4.29億元。碾坪電站建成併網發電,回龍電站進入調試階段,和平制動器公司、鑫琦方解石公司等項目建成投產。
2011年,全縣GDP完成79.1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14.8億元、40.1億元、24.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087元、15099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到44.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8億元。2012年的發展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2.1億元,年均遞增10.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15.5億元、52.6億元、44億元;公共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75億元(營改增口徑5.45億元),是2011年的1.92倍,年均遞增13.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3.1億元,是2011年的2.73倍,年均遞增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8.7億元,是2011年的1.78倍,年均遞增1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686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遞增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517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遞增9.8%。
2020年2月18日,河南省扶貧辦官網發布公示表示,南召縣已達到退出貧困縣標準,擬定退出貧困縣。
2011年,全縣GDP完成79.1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14.8億元、40.1億元、24.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087元、15099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到44.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8億元。2012年的發展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市下達目標。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迅速。全年共洽談項目143個,總投資19.75億元,到位資金4.29億元。碾坪電站建成併網發電,回龍電站進入調試階段,和平制動器公司、鑫琦方解石公司等項目建成投產。

第一產業

南召縣耕地面積為46.7萬畝,人均0.74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和紅薯為主,常年播種面積55萬畝,2012年全縣糧食產量19.1萬噸,人均302公斤;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芝麻、蔬菜和油菜,2012年播種面積分別為15.9萬畝、0.8萬畝、11.3萬畝和0.8萬畝,產量分別為5.4萬噸、924噸、31.9萬噸和950噸。
境內可養魚水面7.4萬畝。全縣有山地377萬畝,宜林面積280萬畝,森林覆蓋率44.1%。用材林83萬畝,樹種有櫟、椴、杉等180多種;經濟林達142種,其中蘋果、辛荑、油桐、山萸肉、獼猴桃合稱為南召“五大寶”。拳菜、鹿茸菜等山野菜資源豐富。有各類草場260萬畝,可載畜300萬綿羊單位。南召縣是全國19個柞蠶基地縣之一,有柞坡105萬畝,放養量和柞繭產量佔全省一半以上,年產柞繭6萬擔左右,素有“召半省”之稱。
2011年,城鎮建設投資完成1億多元,縣鄉村網路進一步形成;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城鎮化率達到24%;幹線公路與鄉村公路建設同步推進,投資5.3億元,改建幹線公路129公里,修建鄉村公路70多公里,交通條件逐步改善。

第二產業

2007年,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總產值43.5億元,同比增長15.8%;完成增加值13.4億元,同比增長17.5%;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7.1億元,比上年增長33.6%;實現利潤20563萬元,增長24.3%。工業品產銷銜接良好,全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8.4%,呈現出生產和效益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重工業發展快於輕工業。從輕重工業分組看,重工業快速發展,輕工業穩步健行。隨著南召縣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措施進一步落實,民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34201萬元,同比增長13%,重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99826萬元,同比增長19.2%。
2007年南召縣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9家,共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9876萬元,比上年增長52.4%,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

第三產業

旅遊業快速發展。五朵山景區引資6000萬元建成全市首個觀光索道,南召旅遊知名度不斷提高。2004全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創造經濟效益1600萬元。
200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城鄉市場銷售同步增長,2007年南召縣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3197萬元,同比增長16.8%。
按行業劃分,全年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15479萬元,同比增長13.4%,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實現22782萬元,同比增長25.3%,增幅高於零售總額8.5個百分點,是所有行業中發展速度最快、增長幅度最高的行業。
2007全年共接待遊客94.6萬人次,實現總收入1.03億元。

文化


宗教

南召縣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五教俱全,設有南召縣基督教協會、南召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南召縣伊斯蘭教協會、南召縣道教協會、南召縣佛教協會等五個宗教團體,開放宗教活動場所115處,其中基督教82處,天主教1處,伊斯蘭教7處,佛教3處,道教22處,信教群眾4.8萬人。

名優特產

特產介紹圖片
南召玉蘭花南召是中國玉蘭的原生區和發源地,擁有2000多年玉蘭花木栽培歷史,至今仍保留有500年以上的天然植物群落。2013年南召縣被中國林學會正式授予“中國玉蘭之鄉”。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南召辛夷花辛夷系木蘭科木蘭屬,又名望春玉蘭,既是名貴的中藥材,具有收斂、降壓、鎮疼、殺菌等功效,可治鼻炎、頭疼、肺炎、瘡毒等症,又可提取香精,製作香料、飲品和高檔食品。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南召柞蠶南召縣是全國19個柞蠶基地縣之一和全國唯一的一化優質柞蠶繭出口基地縣,2000年7月被命名為“中國柞蠶之鄉”。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位於南召縣雲陽鎮,隸屬於省農業廳。1975年更名為“河南省雲陽蠶業試驗場”,2007年7月更名為“河南省蠶業科學研究院”。是河南省唯一從事蠶業研究與開發的科研機構,也是全國建立最早的8家省級蠶業科研機構之一。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南召獼猴桃中華獼猴桃俗稱“陽桃”。是一種落葉藤木果樹。產於南陽的伏牛山、桐柏山區的西峽、內鄉、南召、桐柏等縣。
南召縣獼猴桃
南召縣獼猴桃
鴨河魚南召縣以鴨河水庫為主發展網箱養魚業,目前已發展網箱養魚2.6萬餘箱,養殖品種除四大家魚外,還發展了銀魚、甲魚、河蟹、金魚等特養品種20餘個。這些無污染、純天然的漁產品色鮮味美,倍受客戶青睞,遠銷國內1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成為河南省最大的網箱養魚基地。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交通


焦柳鐵路(焦作-柳州)——南召站
焦柳鐵路(焦作-柳州)——南召站
南召交通便利,形成了高速、國道中心線,4條省道輻射線,9條縣道循環線的交通發展格局。
鐵路:焦柳鐵路(焦作-柳州)縱貫南北並設置客貨站南召站(雲陽站);呼南高鐵(呼和浩特-南寧)規劃中過境南召縣境內預計會設南召高鐵站。現在每天途徑南召站的列車多達60趟左右,南召可直達:南陽洛陽鄭州新鄉、北京、天津武漢長沙成都重慶宜昌、寧波、上海、廣州深圳、太原、張家界、漢中、青島、攀枝花、貴陽、哈爾濱長春、瀋陽、昆明等大中城市;
高速:二廣高速公路(二連浩特-廣州)縱貫南北;
國道:207國道(內蒙古錫林浩特-廣東海安);
省道:S231線、S331線、S333線、S248線縱橫穿過;
航空:南召南距南陽姜營機場80公里,高速公路1小時左右可直達。

社會事業


教育

2007年,全縣普通高中招生3056人,在校生10229人,畢業生2748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958人,在校生3065人,畢業生9130人。初中招生7999人,在校生232527人,畢業生9728人。普通小學招生12914人,在校生61278人,畢業生7145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2822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共培訓結業6萬人次。
科技
加大農業新品種的引進、試驗和示範推廣工作,不斷培育發展新型高產高效農業,2007年共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40餘個,主導品種10個,面積達到20.6萬畝。

衛生

2007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6個,婦幼保健院1個;病床實有床位1053張,其中醫院、衛生院947張;衛生技術人員161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60人,註冊護士416人。全縣共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防疫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66人,農村鄉(鎮)共有衛生院16個,床位354張,衛生技術人員614人。

社會保障

2007年,組織勞務輸出2454人,新增城鎮就業8425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50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就業972戶。城鎮低保、農村低保、五保供養人數分別達到6331人、17105人、6140人,實現了應保盡保。新農合參合農民43.75人,參合率達到93.89%。

文化建設

2012年,實現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三局合併,成立南召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成立南召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副科級事業單位,實行對政全額供給、編製13人,下轄文化市場、文物、廣電3個中隊。撤銷南召縣曲劇團,成立南召縣曲藝中心。

核電站

河南南陽核電廠址位於南陽市南召縣鴨河口水庫南岸,地理位置為東經112°32’27”,北緯33°19’07”;廠址均隸屬南陽市南召縣石門鄉管轄。南陽核電廠址距南召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約21km,距南陽市市政府駐地約30km,距鄭州市市區約183km。廠址規劃建設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2×1000MW級AP1000核電機組。靜態投資480億元人民幣,設計建設工期為5年,一期工程計劃於2012年10月澆注1號機組核島第一罐混凝土,2017年6月,1號機組投產,1號機組總工期56個月;2號機組與1號機組間隔9個月,2018年3月投產。建成后每年可發電400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利稅達26億元,減排了近22萬噸二氧化硫、3300多萬噸二氧化碳。

旅遊


南召縣是旅遊資源大縣,是南陽市旅遊開發重點縣。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發展前景廣闊。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兼而有之,按照國家旅遊資源分類,在8大類31個亞類155種基本類型中,南召有8大類25個亞類54種基本類型,旅遊資源單體總數586個,其中優良級233個,數量與質量均居南陽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
自然資源兼有“北雄南秀”的特色,有“自然四絕”之稱,包括:真武頂之“險”、寶天曼之“幽”、五朵山之“壯”和鴨河口水庫之“闊”。人文資源則體現了歷史文化之悠久,素有“人文四祖”之稱,主要包括: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稱的千年古剎丹霞寺、被譽為中原人類鼻祖的杏花山猿人遺址、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和有“北頂”之稱的道教聖地五朵山。南召寶天曼順利通過驗收,成功晉陞4A;五朵山景區已通過國家4A級初審;百尺潭、白河第一漂成功晉陞3A,;總投資4.5億元的蓮花溫泉水城已初具規模,已列為全省6家旅遊上市後備企業之一,被確定為第七屆全國農運會運動員駐地和風箏比賽場地,島嶼別墅、商務會所、餐飲中心、會議中心等配套工程基本完工,正在申報5A度假區;猿人峽谷漂流項目建成試漂;滑雪場基本建成,即將對外營業。丹霞寺、真武頂等景區正在實施深度開發。萬家園、五朵山、碧桂園、天瑞四大企業集團進軍南召、共同開發旅遊,南召被中國旅遊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遊名縣”、“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還被確定為“十二五”時期全省重點扶持培育的10個旅遊重點縣之一。

風景名勝

南召縣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兼而有之,按照國家旅遊資源分類,在8大類31個亞類155種基本類型中,南召有8大類25個亞類54種基本類型,旅遊資源單體總數586個,其中優良級233個,數量與質量均居南陽市第一,位居全省前列。自然資源有“自然四絕”之稱,包括:真武頂之“險”、寶天曼之“幽”、五朵山之“壯”和鴨河口水庫之“闊”。人文資源素有“人文四祖”之稱,主要包括:有“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稱的千年古剎丹霞寺、被譽為中原人類鼻祖的杏花山猿人遺址、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和有“北頂”之稱的道教聖地五朵山。
南召被中國旅遊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遊名縣”、“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還被確定為“十二五”時期河南省重點扶持培育的10個旅遊重點縣之一。
中國最佳休閑度假旅遊名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中國·南召歡迎您!
景區簡介景區代表圖片
南召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南召寶天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部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2006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被中外專家譽為“天然物種基因庫”,“中州綠色明珠”。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南召五朵山風景區南召五朵景區,位於南召縣四棵樹鄉境內,是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園區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陽市十佳魅力景區,景區總面積126平方公里,現已開發休閑戲水暴瀑峽;進香祈福萬福宮;登高攬勝五朵峰三大部分。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鴨河口水庫鴨河口水庫,位於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壩址位於南召縣東鴨河村附近,上距南召縣城35公里,下距南陽市區40公里。總庫容13.16億立方米,庫區水面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養殖、城市供水及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是河南省最大的自然流灌區,全國十大灌區之一。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蓮花溫泉水城蓮花溫泉水城風景區是集溫泉沐浴、養生美食、休閑保健、會議住宿、生態旅遊、拓展培訓、大型原創水景主題演出於一體的國際化溫泉水城,並擁有千餘品種蓮池、1500米盆景長廊、水鄉步行街、蓮花觀音院、四聖文化廣場、蓮花書畫院等景觀文化,是河南省內最具特色的多功能休閑度假區,也是亞洲地區著名的親水溫泉度假區。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真武頂風景區真武頂風景區,地處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北緣,屬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真武頂園區,包括真武頂風景區和百尺潭風景區。度假區以水體景觀為基礎,以峽谷、高山、瀑潭、森林、山花為依託,森林覆蓋率達98%,以道家文化(代表人物真武帝、張三丰)為脈絡,著名景點達62處。
南召縣風景
南召縣風景

代表人物


張三丰

張三丰,宋(南宋)朝、元(蒙古)朝﹑明朝著名道士,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是武當拳和太極拳等道教武術的創始人,而以金庸先生為代表的小說家,更是認其為太極拳的創始人,這一觀點與太極拳起源於河南陳家溝說法相矛盾,但也可作為一家之談,生卒年為(元定宗貴由二年(1247)—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本名通,字君實或君寶,中國遼東懿州人(今遼寧阜新)。元季儒者、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元年,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游寶雞山中,有三山峰,挺秀蒼潤可喜,因號三豐子。亦有因“峰”字和“豐”的簡體字同形而錯稱為“張三丰”。張三丰卒於明天順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壽為212歲。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相傳他為武當功之創立者。今南召縣小店鄉尚保存“張三丰故里碑”一通,據傳他曾在南召天寶觀和方城煉真宮出家修道。清乾隆十一年撰修的《南召縣誌》中附有明成祖訪張三丰書,全文100餘字。他善賦詩,至今尚有《唐子山》、《金台留偈》等篇傳之於世,這都是他雲遊唐河唐子山和桐柏金台等地所作。

常萬全

常萬全(1949.01—),男,1968年自南召一高中畢業參軍。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渭南師範專科學校函授大專畢業。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司令部作訓處副處長、處長,140師參謀長、副師長,蘭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部長,陸軍第21軍61師師長,陸軍第47集團軍參謀長,國防大學戰役教研室主任,陸軍第47集團軍軍長,蘭州軍區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瀋陽軍區司令員,總裝備部部長。現任第十八屆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國防部部長。

余永富

1932年生,南召縣人,中國選礦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中南礦冶學院選礦系畢業。歷任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院(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冶金部長沙礦冶研究所)選礦室助理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86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長期從事難選紅鐵礦、大型多金屬共生礦及稀有金屬選礦研究,科研成果應用於生產實踐,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主持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磁鐵礦、赤鐵礦、菱鐵礦)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研製了弱磁選—強磁選新工藝及新型工業用強磁選機,並投入生產,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針對包頭白雲鄂博鐵礦難選特性,提出了“磨礦基本單位、磁選分組、浮選分選、鐵反浮連生體、稀土(鈮)逐一優先浮選分離”的獨特選礦方法,研製完成弱磁—弱磁—浮選綜合回收鐵、稀土選礦工藝流程;使包鋼的選礦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被列為1992年全國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這位被我國冶金界稱為“選礦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在過去40多年中曾從事過湖北大冶、河南舞陽、福建鐘山、包頭白雲鄂博等鐵礦選礦工藝流程的研究,在紅鐵礦、多金屬共生礦及稀有金屬礦等選礦領域,取得了多項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成果。他主持的武鋼大冶鐵礦混合性鐵礦石選礦工藝研究,研製了“弱磁選—強磁選新工藝”,按這個流程建成的生產線投入使用后,年處理混合鐵礦石能力達200萬噸,前4年就贏利2100多萬元。他參與主持研究的“包鋼鈮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及產品開發與應用”獲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還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6年獲“湖南科技之星”榮譽稱號。但是,他沒有陶醉於已經取得的成就,仍然堅守在選礦試驗現場,並在包鋼鈮資源選礦新工藝和雙提一降(進一步提高鐵精礦品位、回收率,降低雜質含量)的科研攻關取得新的突破,使白雲鄂博的選礦技術呈現出更光明的前景。並撰有《武鋼大冶鐵礦的提高鐵精礦品位提高回收率實驗研究報告》、《白雲鄂博氧化礦弱磁—強磁—浮選綜合回收鐵、稀土工業分流試驗》等論文、研究報告數10篇。

袁晴棠

女,1938年生,南召縣人,中國石油化工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61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現任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兼任中國化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石油學會副理事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致力於乙烯裂解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0世紀60年代在原化工部第一設計院從事化學工程工作,主要是為設計工作提供可靠的設計計算方法和基礎數據。研究固定床反應器的設計計算方法。在此期間,開發出用反應動力學數據通過反應器數學模型計算合成氨反應器的計算方法,並藉助計算機進行反應器計算。該計算方法發表在《化工技術資料·化工設計分冊》1966年第3號上。20世紀70年代開始參與乙烯裝置的設計工作。1970~1972年參與完成燕山年產12萬噸輕油裂解裝置的設計,擔任設計代表組長,帶領各專業設計人員完成了全套施工圖修改設計。1973~1976年參與我國第一套年產30萬噸乙烯裝置(燕山)的建設。作為工程設計總負責人和設計代表組長,根據燕山的建設條件,按照國內生產的實際要求,完成了國內分工的全部設計工作;組織各專業設計人員參加乙烯裝置的施工安裝,完成裝置施工過程中的配合工作;參與裝置的投料試車、考核標定,並完成全套工程設計總結。1975年主持完成了30萬噸乙烯裝置的擴大設計。這種設計採用工藝計算攻關所開發出的計算方法,結合國內原料情況,進行了多種方案的計算,使裝置對不同原料具有一定的適應性,通過了化工部組織的設計審查,並組織開發裂解爐、複雜塔的計算方法和流程模擬程序,完成了年產30萬噸乙烯裝置的復用設計。
1983年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1984年開始組織北京石化工程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和蘭州化工機械研究院等單位的技術人員研究新型裂解爐的技術方案,包括爐管構型、急冷方式等等。根據開發單位的具體情況,決定開發南、北兩種新型裂解爐(後來命名為SH—I和CBL—I)。通過深入的方案研究和試驗工作,確定了SH—I和CBL—I兩種新型裂解爐的整體技術方案。在石化總公司領導的支持下,組織科研、設計、設備製造、建設單位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分別在高橋石化公司和遼陽化纖公司建成了年產1萬噸的SH—I和2萬噸的CBL—I兩種工業試驗爐,各項指標均達到同期引進的裂解爐水平。兩種新型裂解爐的開發獲得了成功,通過了鑒定,均獲得中國專利,並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
組織制訂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石化總公司“十條龍”重大科技攻關和科研開發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並在生產中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王永民

王永民,1943年生,南召縣皇路店人。他發明的“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是中國唯一獲得美國、英國專利的電腦漢字輸入技術。把象徵著中國古代文明的漢字和標誌著現代文明的電子計算機結合起來,在過去只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而又無法實現的遙遠的夢。20世紀70年代,在原南陽地區科委工作的王永民看到外國用電子計算機打字,其速度遠遠大於人工手寫速度。於是,他就想如果能用漢字輸入就好了。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印刷術還處於活字印刷階段,而當時外國已開始普遍使用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標誌。計算機要想在中國廣泛推廣,就必須解決漢字輸入問題,而解決漢字輸入的關鍵就是漢字編碼技術的研究,即如何給眾多的漢字排定一個程序,這個程序又能為電子計算機所辨別的代碼、編號按順序排列組成,同時,照編碼方案將漢字存入電子計算機,形成字型檔。如果不突破漢字輸入這一關,電子計算機就不能在中國普遍應用,信息社會這個概念在中國就是遙遙無期的概念。其實,中國的專家、學者們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但是,漢字的繁難令他們望而止步。王永民也在摸索著。在經過對2100多萬份資料的研究分析后,他終於摸索出一定的規律。於是,他把經過精心優選的150種基本字根,按照橫、豎、撇、捺、折分為五大類,安放在標準通用的20多個英文字母鍵盤上,就解決了7000多個漢字和2000多條辭彙的輸入問題。這個方案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計算機輸入技術上的一項重要成果,用這種輸入辦法在電腦上打漢字,比用電腦打英文還快。我國金融、財政、統計、企業、軍事、辦公系統等各行各業都在享受著這一成果帶來的方便。尤其值得自豪的是,這項發明使我國徹底告別了活字印刷術。因此可以說,王永民的這項發明,在中國的文明史上將留下濃重的一筆。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王永民又發明了“五筆數碼”輸入法,簡言之,就是“只用數字鍵,單手打漢字”,可以輸入簡體、繁體漢字及英文字母、標點符號等,會寫漢字的人20分鐘便可學會。在世界上首破電腦漢字輸入每分鐘100字大關。“五筆數碼”漢字輸入法技術的問世,解決了我國網路時代亟待解決的漢字輸入社會化普及的大難題,這對於提高漢字文化的國際地位及漢字在網路時代的應用水平將產生重大影響。
王永民曾5次應邀赴聯合國講學,199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國家級專家”、“全國優秀科技企業家”等稱號。1993年當選為北京市十佳傑出共產黨員。現任中國科協委員、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王碼電腦總公司總裁。

袁寶華

袁寶華,1916年1月生,河南南召人。193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6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大學文化。
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學學習時參加一二九運動,並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北京大學黨支部宣傳委員,曾任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
1937年至1940年任河南開封及南陽平津同學會執委會委員,中共河南南陽中心縣委委員,中共豫鄂陝邊工委委員,中共南陽地委委員兼南召縣委統戰部部長。
1940年至1945年,在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並任黨支部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幹事。抗日戰爭勝利后赴東北;
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通魯地委城市工作隊隊長,中共吉江省委幹部科科長兼吉江建設學院院長,中共干安縣委副書記、書記,中共洮安縣委書記,中共嫩江省委分委宣傳部部長,中共嫩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兼省委青委書記。
1949年至1957年任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計劃處副處長、處長,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秘書長,重工業部鋼鐵局副局長、基本建設局局長。其間:1956年2月至12月任重工業部辦公廳主任。1957年起任冶金工業部辦公廳主任、部長助理。
1956年至1960年9月任冶金工業部黨組委員、副部長(1959年9月起)。
1960年5月起任國家經濟委員會物資管理總局副局長,9月起任國家經委副主任;
1963年5月起兼任國家物資管理總局局長。1963年起任國家經委黨組委員、國家物資管理總局分黨組書記。
1964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物資管理部部長、黨組書記、黨委書記。
1966年至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1969年起任國家計劃委員會生產組組長。
1970年6月至1978年3月任國家計委革委會副主任、國家計委副主任。
1978年6月至1981年3月任國家經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1年3月至1982年5月任國家經委主任、黨組書記(至1982年4月)、黨組副書記(982年4月起);
1982年5月至1988年4月任國家經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其間:1980年4月起兼任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主任。1985年5月至1991年11月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曾任中國物資經濟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企業管理學會會長,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任職至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中共十三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王玉發

王玉發,廣州軍區副政委,廣州軍區空軍政委,空軍中將,1948年8月出生出生,河南南召人。196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第127師政治委員(搭檔黃漢標、鐘聲琴),曾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1994年11月任駐香港部隊副政委。1999年任駐香港部隊政委。2003年12月任成都軍區空軍政治委員。2006年任廣州軍區副政委兼廣空政委1998年晉陞少將軍銜,2005年7月晉陞中將軍銜。
閔智亭
閔智亭,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會長,兼任中國道教學院院長。1924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南召縣。幼年因日寇侵華被迫輟學,由於家學淵源,喜讀《留侯傳》及陶淵明詩詞,常有出世之想,於1941年2月入華山出家修道,宗奉全真華山派。1945年任八仙宮知客、行堂執事。1946年任武漢長春觀高功、巡寮等執事。1947年任杭州玉皇山福星觀知客,研習書畫及古琴彈奏。新中國成立后,先後住西安八仙宮和華山玉泉院。2003年當選為全國政協第十屆常務委員,並任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2004年1月3日在北京羽化。

獲得榮譽


南召城市榮譽
序號榮譽
1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中國玉蘭之鄉
3中國辛夷之鄉
4中國柞蠶之鄉
5中國民間文化之鄉
6河南省特色文化之鄉
7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
8河南省經濟發展速度十快縣
9全國首家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縣
10中國最美縣域
11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南召縣相繼被國家命名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中國玉蘭花之鄉、”“中國辛夷花之鄉”、“中國柞蠶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南召縣的鄉鎮企業出口創匯額連續10年保持河南省第一;
2016年南召縣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7年國際木蘭協會授予南召“國際木蘭卓越貢獻獎”成為中國首個獲此榮譽的城市。
2018年5月21日,南召縣入選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2020年7月,位列2020中國交通安全百佳縣市榜第98名。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名單。
2021年3月,入選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