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6條詞條名為新寨自然村的結果 展開
- 雲南梁河縣遮島鎮下轄村
- 雲南省永德縣小勐統鎮大埡口村委會轄區
- 雲南文山州廣南縣篆角鄉新寨自然村
- 上高橋回族彝族苗族鄉新民村委會下轄自然村
- 角奎鎮發達行政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文山縣古木鎮牛棚村委會牛棚自然村
- 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酒房鄉坪子地村
- 雲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想下轄村
- 廣東羅定市素龍街道下轄村
- 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德宏潞西市遮放鎮拱嶺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臨翔區忙畔街道下轄村
- 雲南省文山縣開化鎮迷灑村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昭通魯甸縣水磨鎮新寨自然村
- 雲南臨翔區鳳翔街道下轄村
- 文山縣平壩鎮臘窩村委會新寨自然村
- 雲南滄源縣芒卡鎮下轄村
- 雲南省文山西疇縣雞街鄉下轄村
- 中溝行政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臨翔區博尚鎮下轄村
- 雲南文山縣壩心彝族鄉壩心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鳳慶縣勐佑鎮下轄村
- 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寨自然村
-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德化鄉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鳳慶縣鳳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臨滄雲縣幸福鎮勐底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東川區湯丹鎮新發村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文山市秉烈彝族鄉務路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臨滄市章馱鄉下轄村
- 雲南省鳳慶縣營盤鎮下轄村
- 新營行政村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德宏潞西市芒海鎮芒海村委會下轄村
- 雲南省臨滄臨翔區南美拉祜族鄉下轄村
- 雲南臨滄雲縣幸福鎮紅崗村下轄自然村
- 雨河鎮黃坪村委會下轄自然村
- 龍頭山鎮新民村民委員會下轄自然村
- 昭通永善縣伍寨鄉新勝村委會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鳳慶縣三岔河鎮下轄村
- 雲南省永平縣水泄鄉水泄行政村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文山市新寨自然村
- 雲南臨翔區馬台鄉下轄村
- 沙河自然村隸屬於寶藏鄉水城行政村
- 雲南臨翔區螞蟻堆鄉下轄村
- 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盤河鄉新寨自然村
- 坪上鄉河壩村委會下轄自然村
-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召誇鎮大栗樹自然村
- 雲南滄源縣岩帥鎮下轄村
- 雲南滄源縣糯良鄉下轄村
- 雲南省梁河縣芒東鎮下轄村
- 昌寧縣漭水鎮老廠村委會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異龍鎮新寨自然村
- 雲南滄源縣單甲鄉下轄村
- 雲南省德宏潞西市西山鄉弄丙村民委員會
- 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新寨自然村
- 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天星鄉新寨自然村
- 陸良縣召誇鎮大栗樹村委會新寨自然村
新寨自然村
雲南省文山縣古木鎮牛棚村委會牛棚自然村
牛棚自然村隸屬於古木鎮牛棚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古木鎮西邊,距離古木鎮政府3.50公里,是牛棚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2.96平方公里,海拔1,450.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853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甘蔗、辣椒等農作物。有耕地366.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8畝;有林地1,100.0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5戶,有鄉村人口420人,其中農業人口420人,勞動力20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3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83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66.00畝(其中:田90.00畝,地276.00畝),人均耕地0.88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100.00畝,水面面積34.00畝;荒山荒地2,732.00畝,其他面積202.00畝。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8萬元,佔總收入的 48%;畜牧業收入20.6萬元,佔總收入的 1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00頭,肉牛11頭,禽類1271隻);林業收入12萬元,佔總收入的 9.9 %;第二、三產業收入20萬元,佔總收入的16.5 %;工資性收入5萬元,佔總收入的 4.1 %;其他收入5萬元,佔總收入的4.1%。
農民人均純收入183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 2.79 %),在省內務工1人,到省外務工5人。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0戶通自來水。有6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和 91.6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佔總數的 8.33 %和 8.3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 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8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8.00畝,有效灌溉率為 28.95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2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29.24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煙、甘蔗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60戶,共鄉村人口253人,其中男性137人,女性116人。其中農業人口253人,勞動力149人。該村以 漢 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98人,彝族30人,其他民族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19人,參合率 87.6 %;享受低保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4戶,占農戶總數的 6.67 %。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布都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古木中心校。
該村距離小學校3.0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 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5人。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8人,男黨員8 人,團員42人。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交通不便,距離最近的車站、集鎮遠,路況差,信息閉塞;2、農民文化素質偏底,村內無收益、休閑、娛樂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差;3、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4、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尚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