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槽

醪槽

醪糟也叫酒釀、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製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其產熱量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醪糟里含有少量的酒精,而酒精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消化及增進食慾的功能。酒釀的成分隨發酵進度等而變化,成熟的酒釀,含水分50.108%,酒精2.105%,粗蛋白質3.789%,糖分27.765%,總酸0.301%(揮發酸0.031,不揮發酸0.271%),灰分0.085%

醪糟的製作工藝


浸泡

將糯米洗凈,浸泡12到16小時,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 蒸飯
在蒸鍋里放上水,蒸屜上墊一層白布,燒水沸騰至有蒸汽。將瀝乾的糯米放在布上蒸熟,約一小時。自己嘗一下就知道了。沒有這層布,糯米會將蒸屜的孔堵死,怎麼也蒸不熟。這有失敗的經驗。嘗一嘗糯米的口感,如果飯粒偏硬,就灑些水拌一下再蒸一會。

淋飯

將蒸好的糯米端離蒸鍋,冷卻至室溫。間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卻。在 桌子上鋪上幾張鋁箔,將糯米在上麵攤成兩三寸厚的一層,涼透。在冷卻好 的糯米上灑少許涼開水,用手將糯米弄散攤勻,用水要盡量少。

落缸搭窩

將盆置於30度左右的恆溫箱中培養24到48小時,如果米飯變軟,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溫。最好再蒸一下,殺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動。這樣,甜酒釀就製作成功。

注意事項


1、拌酒麴一定要在糯米涼透以後。否則,熱糯米就把黴菌殺死了。結果 要麼是酸的臭的,要麼就沒動靜。
2、一定要密閉好。否則又酸又澀。
3、溫度低也不成。30到32攝氏度左右最好。
4、做酒釀的關鍵是乾淨,一切東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就會發霉長毛。要先把蒸米飯的器、鏟米飯的鏟子和發酵米酒的容器都洗凈擦乾,還要把您的手洗凈擦乾
5、如果發酵過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過於濃烈。
6、如果發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7、拌酒麴的時候,如果水灑得太多了,最後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塊,一煮 就散
做甜酒如果希望得到更強的酒味,有兩種方法:
1、適當延長甜酒發酵時間,比如在規定的溫度下您一般放置24小時,現您可以適當長一些。
2、在製作過程中加拌甜酒麴時放少許酵母,但量一定要少。

營養功效


醪糟
醪糟
中醫:醪糟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地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糯米經過釀製,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用糯米酒燉制肉類能使肉質更加細嫩,易於消化。糯米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潤膚的功效。對下列癥狀也有一定作用:面色不華、自汗;或平素體質虛弱、頭暈眼眩、面色萎黃、少氣乏力、中虛胃痛、便清等症。西醫:米酒是糯米或者大米經過根霉(還有少量的毛霉和酵母)發酵后的產品,化學成分以及物理狀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的澱粉轉化為小分子的糖類,蛋白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和肽,脂類的變化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資等結合狀態的變化都為它的營養功能的提高產生了有效的促進作用。它的營養功能也正是基於這種化學和物理變化而產生的。而且,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風味物質對於它的口味也有很大的提高。
一、糖的分析:大米中的澱粉轉化成單糖和低聚糖,這更有利於它快速補充人體的能量,以及改變口味。主要的單糖雙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蔗糖、異麥芽糖。二、酸的分析:酸對於米酒的口味以及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些有機酸大部分是大米澱粉在發酵過程中由根酶發酵產生的。所含的有機酸主有乳酸、乙酸、檸檬酸等。三、蛋白質和氨基酸:大米中大部分的蛋白質是不溶於水的(谷蛋白、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經過發酵的過程有多少會被分解成為遊離氨基酸和多肽類物質,這對於它的營養提高很有幫助。四、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大部分都是大米中本身含有的,主要是他們的結合形式產生了變化,以及根酶在發酵時也會產生一些維生素。主要要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E,多種礦物質。

主要用途


醪槽
醪槽
糯在酒類中,糯米酒用途最為廣泛,不僅具有一般的飲用功能,還有著其他多方面的用途。 1、飲用糯米酒香氣濃郁,酒性溫和,營養豐富,很受人們的歡迎。糯米酒飲法多樣:冬天多用溫飲,放在熱水中燙熱或隔火加溫后飲用;夏天多用冷飲,即不作處理,開瓶倒入杯中飲用;也有採用冰鎮法,在玻璃杯中放些冰塊,注入少許糯米酒,再加水稀釋飲用;還有將糯米酒沖入適量汽水等飲料作汽酒飲用。 2、調料
糯米酒香味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質,在烹調葷菜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而且可以增加鮮美的味。
3、藥用糯米酒有“百藥之長”的美稱,是醫藥上很重要的輔佐料或“藥引子”。中藥處方中常用糯米酒浸泡、燒煮、蒸灸某些中草藥,或調製人蔘再造丸及各種藥酒。糯米酒還具有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冷喝有消食化積和鎮靜作用,對消化不良、厭食、心跳過速、煩躁等有療效;燙熱飲用能驅寒祛濕、活血化淤,對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顫,風濕性關節炎及跌打損傷等有益;如與雞蛋、紅糖同煮或沖服,則補中益氣,強健筋骨,可防止神經衰弱,神思恍惚,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如分別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人蔘同煮,有助陽壯力、滋補氣血之功效,對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等有療效。米酒適合所有人食用。溫中益氣、補氣養顏。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更加適合。糯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後勁”足,不可貪杯。在糯米酒中打個蛋花或加入適量紅糖滋補效果更佳。口服。每次服50-100毫升,日服l-2次。陰虛火旺者忌服(引自《藥酒彙編》)。糯米酒不宜久存,冬季注意保暖,3-4天後也可食用;夏天在酒中加少許水煮沸,可延長貯存時間。

配置方法


配料:糯米4000克、冰糖500克,水2000毫升,甜酒粉(酒麴)適量。
做法:1.選米淘洗:選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層約比米層高出20厘米。浸泡時水溫與時間:冬、春季15℃以下14小時,夏季25℃以下8小時,以米粒浸透無白心為度,夏季更換1~2次水,使其不酸。
2.上甑蒸熟:將米撈入籮筐沖清白漿,瀝干后投入甑內進行蒸飯。在蒸飯時火力要猛,至上齊大汽后5分鐘,揭蓋向米層酒入適量清水。再蒸10分鐘,飯粒膨脹發亮、鬆散柔軟、嚼不沾齒,即已成熟,可下甑。
3.拌曲裝壇:米飯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攤開冷卻,待溫度降至36~38℃不燙手心時,即可撒第一次紅曲,再翻動一次,撒第二次紅曲,並拌和均勻,用曲量為米量的6~7%。溫度控制在21~22℃左右,即可入壇。按每100千克原料加凈水160~170千克的比例,同拌曲后的米飯裝入酒罈內攪勻后加蓋,靜置室內讓其自然糖化。
4.發酵壓榨:裝壇后,由於內部發酵,米飯及紅曲會湧上水面。因此每隔2~3天,要用木棒攪拌,把米飯等壓下水面,並把壇蓋加蓋麻布等,使其下沉而更好地發酵。經20~25天發酵,壇內會發出濃厚的酒香,酒精逐漸下沉,酒液開始澄清,說明發酵基本結束。此時可以開壇提料,裝入酒籮內進行壓榨,讓酒糟分離。
5.澄清陳釀:壓榨出來的酒通過沉澱后,裝入口小肚大的酒罈內,用竹葉包紮壇口,再蓋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然後集中在酒房內,用穀皮堆滿酒罈四周,燒火熏酒,使色澤由紅逐漸變為褐紅色。再經30天左右,即可開壇提酒。儲存時間越久,酒色就由褐紅色逐漸變為金黃色,成為釀美酒。每100千克糯米可釀造米酒2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