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頭寺村
坨頭寺村
坨頭寺村位於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峪口鎮西部。村域面積2.07平方公里。村民270戶,880人,其中黨員43名。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坨頭寺村經濟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各業總收入1569萬元,人均年收入7277.9元。該村連續多年被評為鎮級五好黨支部,2004年被評為平谷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示範村。"十一五"期間,坨頭寺村憑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將繼續實施富民強村工程,力爭村民人均收入超萬元,年增長率達到12%以上,全面提升坨頭寺村在平谷區峪口鎮的發展中的位置,讓人民過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坨頭寺村隸屬於平谷區峪口鎮,位於鎮西五里。如今戶約三百,口不足千,耕地兩千餘畝,是個平原小村。抗日戰爭以前,該村並不屬於平谷縣管轄,曾先後隸屬於密雲縣、懷柔縣和三河縣。也不是現在的村名。曾先後稱弭陀寺庄、陀頭寺庄、陀頭庄。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才劃歸平谷縣,化名稱“和尚村”,明呼陀頭寺庄,后改為坨頭寺村。
坨頭寺村環境優美,歷史悠久。該村的兩千餘畝耕地可謂一馬平川。然而,在靠東偏北處卻孤憐憐地一座小山,饅頭似地平地拔起。山高百數十尺,廣百數十丈,草木茂盛,可謂一山獨秀。山左百丈外有小龍河由北向南而流。山右百丈外有大龍河由北而南又於村西南百丈處東折,與三百丈外的小龍河交匯轉而南下,一路彎轉合五百溝水后匯入泃河。大小龍河與小山有如二龍戲珠之望,而坨頭寺村就座落在大小山之前,兩河之間,真真是三面環水,背靠青山,可謂環境優美,地望頗佳了。
也許正因為如此,這裡有人類居住的歷史才相當久遠。從小山坡上出土的夾砂紅、褐陶片;馬架子窩棚的紅燒土柱坑;完整的石斧、骨針、貝殼;殘破的夾陶鬲、陶罐、陶盒、陶豆、瓮棺;泥制灰陶罐、陶盒;黑釉瓷罐、瓷片、青花瓷片等文化遺存推斷:早在三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居住,大約由夏一直延續商、周、戰國、漢、唐、宋、遼、金、元、明、清時期。
坨頭寺村是因廟而得名。解放前,該村只有百十戶人家,三百餘口人。不過,這小小的村莊卻先後建造了普靜寺、彌陀寺、菩薩廟、五道廟等四座廟宇。
一、普靜寺
普靜寺建在村后小山頂上,規模宏大。建廟前把山頂掘平,四邊砌方,面積三畝有餘。據老輩人傳:大廟有圍牆,山門在南面東側。出山門東拐順小山東坡山道沿階可下山。上山進山門,廟內有僧房、大殿等。據說大殿前有三棵大柏樹東西排列,如三炷香。大殿內供奉三世佛及十八羅漢,據說佛像為石刻雕像。
寺內原有遼代六棱經幢一通,一九八八年被平谷縣文物管理所收藏,現藏於上宅文化陳列館。原有明代正德碑一通,碑文記載明正德皇帝曾到普靜寺進香一事,並對該寺有“遠望金碧光輝煌,近看祥雲燦爛”讚頌文字。可惜,一九五八年該村在村西口大龍河上建橋,將該碑用做橋面(或鋪在橋南頭西沿)。現已深埋地下。該寺一口大鐵鐘高四尺余,八隻鐵磬各高尺余。遺憾的是,民國初年,大鐘被砸碎鑄了犁鏵,鐵磬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被一楊姓村民在山前自家宅院挖蘿蔔窖時發現后,被當做廢鐵偷偷賣掉。同時發現的還有石佛像,但當時即填土重埋。因該戶村民家庭成份是富農,加上當時的政治環境,幾十年間未敢向外透露。二十一世紀初雖透出信息,但該處已建起了高大的民房。
據山頂廟址2001年出土的一件小口平折肩收腹黑釉瓷罐推斷:該寺應初建於唐宋,只是規模較小。再據院牆基出土的溝紋磚和漢白玉經幢看,該寺建成應是遼代。據寺院後山坡中出土的元、明青花瓷片,尤其尚有“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官窯青花瓷碗和正德碑判斷,元明時期應是該寺香火鼎盛期。從出土瓷片中未見清代青花和彩瓷殘片,可斷該寺大概毀於明末清初。
據坨頭寺老輩人傳下來講:山頂大廟毀在清雍正爺駕崩之前。原因是:雍正爺胤禎的三哥棗三王爺胤祉文武全才。十幾歲統率大軍征服噶爾丹,二十一歲封誠郡王,三十二歲晉陞誠親王,三十七歲編輯《律歷淵源》成書,他的才幹和德行都強於四王爺胤禎,是繼承皇位的人選。只是他沒有野心,又不喜歡權術,更反對同室操戈。最關鍵的是聖祖康熙爺喜歡皇孫弘曆,結果把皇位傳給了四王爺胤禎。雍正爺坐了金鑾殿,懼怕三王爺造反推翻他,就處處找碴兒壓制打擊三王爺。先是拿三王爺兒子開刀,削去世子爵位,后又將三王爺由親王降為郡王,並把三王爺的兒子圈進宗人府。沒過兩年,又削去三王爺的爵位並圈進景山永安亭。三王爺幾年內連遭四次打擊,結果五十多歲便鬱鬱而終。死後葬在坨頭寺村北三里處的東凡各庄村東。要說三王爺已死,兒子被圈禁,雍正爺用不著再怕他造反了。可是,三王爺的墳卻偏偏面南正對著坨頭寺村后的小山頂上的普靜寺。這小山和普靜寺就象一座巨大的香爐,寺里的三棵柏樹就象香爐中的三炷香,成年累月地供奉在誠郡王的墳墓前。這一狀況被承天監奏報給雍正爺。雍正爺認為這是三王爺胤祉人死心不死,企圖讓他的子孫爭奪皇位。於是就密旨派人將普靜寺徹底拆毀了,連寺內的三棵古柏也連根刨掉。普靜寺被雍正爺毀平了,雍正爺的心裡也就踏實了。不料沒過多久,雍正爺因此事做的太過,傷害了三世佛,結果身柒重病,一病不起駕崩歸西了。
這只是民間傳說。雖然皇三子胤祉累遭雍正帝打擊有史可查,但是否雍正帝下旨拆廟卻無從查考,很難證實。
總之,普靜寺是毀於二百多年前無疑。如今,普靜寺昔日宏偉狀觀已難得再見。不過,從僅存的山門柱礎(邊長40X40cm,柱丁直徑30cm)和大殿柱礎(邊長86X86cm,柱丁直徑58cm)的規模來看,當年普靜寺建築之宏大也可見一斑了。
二、弭陀佛寺
弭陀佛寺建在坨頭寺村北小山東南側山腳下,大約建於明末清初,于山頂普靜寺被毀之後。該寺東西長約二十丈,佔地面積約10畝左右,就一間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一丈五尺,歇山式。該寺無論從結構、用料、規模,還是從香火各方面,都遠不能與昔日普靜寺相比。
大殿內供奉阿彌陀佛,為泥塑金身。清光緒八年,該寺住持沙朗曾將半畝香火園與姬姓村民兌換五畝半薄沙地,此後又陸續將約八畝香火園賣給本村楊姓富戶,僅剩一畝左右廟產。抗日戰爭時期寺內尚有一僧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土地改革時僧人還俗,廟產歸村公所。
一九五六年佛像被毀,廟堂做為村農業生產合作社辦公地點。一九五八年改為村小學。一九六八年拆毀重建村小學。一九九二年村小學撤消,拆除教室時,在原寺地基基石下曾發現一地洞,深不見底,沒人敢下洞一探究竟,當即被填埋。
三、菩薩廟
菩薩廟建在坨頭寺村東村口,正北偏西,距弭陀佛寺三十餘丈。清末丙子年建。
座東面西,與該村東西向大街相對。建有圍牆,廟門建在南牆西側。廟堂面闊一間,進深一丈六尺,青磚磨縫,歇山式。殿內由後下今檁再砌一道牆,分出前佛堂和后龕閣。前佛堂正面壁畫觀音菩薩像。后龕閣是由殿的後山牆正中距地面三尺以上處所砌的拱型小門進出。龕閣內從拱型小門下口往下砌實,裡面空間高不過四尺,寬不過三尺,長有丈余。四面牆壁上畫著孫悟空與紅孩兒等西遊故事。后龕閣雖狹小,卻是兒童們捉迷藏和乞丐們遮風寒避雨雪藉以安身的好地方。
院內北側牆下有一棵粗大的國槐,曾有許多村民的子女認國槐為“乾媽”。
一九六四年“四清運動”中菩薩廟被拆毀。
四、五道廟
俗稱北小廟,位於坨頭寺村北村口,建於清代。面闊一間,不盈丈,進深不足八尺,高不過丈余。座北朝南,正對該村南北向大街。正面壁畫閆王爺,左右配給牛頭馬面,黑白無常。東西兩側山牆上壁畫山神爺、土地爺、蟲王爺和藥王爺。
毀於一九六四年“四清”運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