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科

柏目下一個科,常綠喬木或灌木植物

紅豆杉科(學名:Taxaceae)是柏目下一個科,常綠喬木或灌木,葉線形或披針形,直或微彎,螺旋狀排列或交互對生,葉柄常扭轉,多少排成二列,上面中脈明顯或不明顯,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氣孔帶,葉內有樹脂道或無。本科植物生長緩慢,材質堅實,硬度大,韌性強,結構細緻,紋理均勻,耐腐性強,為製造高級傢具、細木工、雕刻及文化體育用具等優質良材。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通過提煉可以加工防癌治癌的藥物。紅豆杉本身沒有治病的功效,通過特出工藝進行提煉后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結的果實可以泡酒喝對身體有一定保健作用。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灌木。
紅豆杉科
紅豆杉科
葉條形或披針形,螺旋狀排列或交叉對生,上面中脈明顯、微明顯或不明顯,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1條氣孔帶,葉內有樹脂道或無。
球花單性,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或苞腋,或組成穗狀花序集生於枝頂,雄蕊多數,各有3-9個輻射排列或向外一邊排列有背腹面區別的花藥,葯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或苞片腋部,有梗或無梗,基部具多數覆瓦狀排列或交叉對生的苞片胚珠1枚,直立,生於花軸頂端或側生於短軸頂端的苞腋,基部具輻射對稱的盤狀或漏斗狀珠托。
種子核果狀,無梗則全部為肉質假種皮所包,如具長梗則種子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其頂端尖頭露出;或種子堅果狀,包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有短梗或近於無梗;胚乳豐富;子葉2枚。 

分佈情況


全科共5屬約23種,除單種屬植物澳洲紅豆杉產新喀里多尼亞,其他屬種均分佈於北半球。其中紅豆杉屬種類較多,約11種,分佈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中國產4種,分佈於東北至西南。白豆杉屬僅白豆杉1種,特產中國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及廣西。穗花杉屬共 3種:台灣穗花杉特產台灣,雲南穗花杉產雲南東、貴州與越南,穗花杉分佈較廣,產秦嶺至大別山以南,東自浙江龍泉,西至西藏黑脫。榧樹屬共7種,1種產日本,2種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4種產中國,其中長葉榧樹分佈於浙江及福建,雲南榧樹分佈於雲南,巴山榧樹分佈於甘肅、四川、陝西、湖北,榧樹分佈於華東至華中。 

生長環境


紅豆杉科植物除少數種類向北分佈到溫帶、向南至熱帶,絕大多數則分佈於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或常綠、落葉闊葉林內,多生於霜線以上,氣候溫涼潮濕、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在85%以上,光照較弱、多散射光的溪旁或水分經常充足的谷地,或其他蔭濕的小環境。多為密林成分,其整個發育階段是在蔭蔽條件下完成的,屬於強耐蔭或喜蔭的陰性樹種,常隨森林環境的破壞而消失。 

檢索表


葉上面中脈不明顯或微明顯,葉內有樹脂道;雄球花單生葉腋,雄蕊的花藥向外一邊排列有背腹面區別;雌球花兩個成對生於葉腋,無梗;種子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中。
葉上面有明顯的中脈;雌球花單生葉腋或苞腋;種子生於杯狀或囊狀假種皮中,上部或頂端尖頭露出。
葉交叉對生,葉內有樹脂道;雄球花多數,組成穗狀花序,2-6序集生於枝頂,雄蕊的花藥輻射排列或向外一邊排列有背腹面區別;雌球花生於新枝上的苞腋或葉腋,有長梗;種子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穗花
葉螺旋狀著生,葉內無樹脂道;雄球花單生葉腋,不組成穗狀球花序,雄蕊的花藥輻射排列;雌球花單生葉腋,有短梗或幾無梗;種子生於杯狀假種皮中,上部露出。
小枝不規則互生;葉下面有兩條淡黃色或淡灰綠色的氣孔帶;種子成熟時肉質假種皮紅色。
小枝近對生或近輪生;葉下面有兩條白粉氣孔帶,種子成熟時肉質假種皮白色。

族的介紹


在中國植物志中,紅豆杉科分為3個族:
①紅豆杉族(Taxeae),球花單生葉腋,雌球花有短梗或近無梗,雄球花近球形,不組成穗狀花序,雄蕊的花藥輻射狀排列;種子生於杯狀肉質假種皮中,上部露出,當年成熟;葉螺旋狀排列,不規則兩列或列成二例,上面有明顯的中脈,葉內無樹脂道。包含紅豆杉屬與白豆杉屬。
②穗花杉族(Amentotaxeae),雌球花單生苞腋或葉腋,有長梗;雄球花在軸上交互對生,排成穗狀花序,2~6序集生於枝端,雄蕊的花藥向外一邊排列;種子包於囊狀肉質假種皮中,僅頂端尖頭露出,翌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隆起,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穗花杉屬。
③榧樹族(Torreyeae),雌球花成對生於葉腋,無梗;雄球花單生葉腋,雄蕊的花藥向外一邊排列;種子全部包於肉質假種皮內,當年成熟;葉交互對生,排成二列,上面中脈不明顯,下面的氣孔帶極窄,葉內有樹脂道。僅包含榧樹屬。 

屬的介紹


在《中國植物志》中,紅豆杉科分為4個屬:
紅豆杉科
紅豆杉科
穗花杉屬(Amentotaxeae),本屬植物樹形美觀,假種皮紅黃色,可作庭園觀賞樹,材質良好,供細木工及雕刻、工藝品等用。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冬芽鱗片3—5輪,每輪4枚,交互對生,背部有縱脊;小枝對生;葉對生,線形至線狀披針形,中脈明顯,背面有白色的氣孔帶2條;球花單性異株,生於當年生的枝上;雄球花2—4個,簇生於枝頂,細長而下垂,雄蕊多數,盾形或近盾形;每雄蕊有花藥2—8枚;雌球花單生於苞腋內,具梗,胚珠單生,基部有一杯狀珠托,珠托下部有6—10對交互對生的苞片,花后珠托發育成囊狀的假種皮;種子核果狀,橢圓形,為紅黃色的假種皮所包圍,但頂端開口。
白豆杉屬(Pseudotaxus),只有白豆杉P. chienii(Cheng)Cheng 1種,產我國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枝通常輪生;冬芽鱗片背部有明顯的棱脊;葉線形,長15-25毫米,寬2.5-3毫米,螺旋排列而成假2列,背面有白色的氣孔帶2條;球花單性異株,腋生;雄球花基部有交互對生的苞片;雄蕊6-12枚,盾狀,交互對生,花藥4-6枚,花絲短;雌球花單生於葉腋內,基部有交互對生的苞片14-16枚,排成4列;胚珠單生,頂生,直立;假種皮杯狀,白色,肉質,頂端張開,露出種子的上部;種子闊卵形,微扁壓,長約5毫米,寬約4毫米,有不明顯的稜角2。
紅豆杉屬(Taxeae),我國有4種,幾乎全國均產之,常見的有紅豆杉T. chinensis(Pilger)Rehd.和雲南紅豆杉T.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木材淡紅色,堅而耐腐,可為建築、箱材和傢具用材;葉和枝有毒,對牲畜有害,但假種皮有甜味,可食;又可為染料,各種均可作庭園綠化樹種。喬木或灌木;樹皮鱗片狀,褐紅色;冬芽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葉線形,2列,背面淡綠色或淡黃色,無樹脂管;球花小,單生於葉腋內,早春開放;雄球花為具柄、基部有鱗片的頭狀花序,有雄蕊6-14,盾狀,每一雄蕊有花藥4-9個;雌球花有一個頂生的胚珠,基部托以盤狀珠托,下部有苞片數枚;花后珠托發育成杯狀、肉質的假種皮,半包圍著種子或為盤狀膜質的種托承托著種子;種子堅果狀,當年成熟;子葉2枚。
榧樹屬(Torreyeae),我國有榧樹T. grandis Fort. 和長葉榧樹T. jackii Chun等4種,另引人栽培1種,產西南部至東部,前者的果形和大小不一,故有香榧、芝麻榧、了木榧、米榧、欒泡榧、圓榧、大圓榧、細國榧等名稱,其種子入葯或炒熟后供食用,名榧子,南京和杭州一帶有出售,其中以香榧質最佳,次為芝麻榧和米榧,再次為欒泡榧、圓榧等;材淡黃色,美麗而耐腐,可為傢具和建築用材。常綠喬木;樹皮有裂紋;枝輪生,小枝近對生;冬芽有鱗片數枚,交互對生;葉線形,2列,交互對生或近對生,銳尖,背面有粉白色的氣孔線2條,中脈上面不明顯;球花單性異株,稀同株;雄球花卵形或長橢圓形,由4-8輪雄蕊組成,每輪有雄蕊4枚,各有4稀3枝花藥,花藥側向排列,葯隔明顯;雄球花的基部為數對鱗片所圍繞;雌球花成對著生葉腋,無梗,有一單生的胚珠,基部為一杯狀珠托和數對鱗片所圍繞,成熟時種子核果狀並全為珠托所發育的肉質假種皮所包裹。 

主要價值


多數種葉色四季深綠,秋季有具紅色或白色假種皮的種子生於葉腋或下垂,很美觀,可作庭園樹。浙江諸暨、東陽等地廣為栽培的香榧(為榧樹的栽培變種),其種子炒熟后味美香酥,為著名的乾果,種子油也可食用。
我國有4屬12種1變種及1栽培種,其中榧樹、雲南榧樹、紅豆杉及雲南紅豆杉等樹種能生產優良的木材;香榧的種子為著名的乾果,亦可榨油供食用;其他樹種如穗花杉、白豆杉、東北紅豆杉、紅豆杉及南方紅豆杉等為庭園樹種。 

歷史起源


紅豆杉科起源較早,根據巳有的化石記錄,紅豆杉屬與榧樹屬始見於中侏羅紀,穗花杉屬始見於晚白堊紀,至新第三紀在歐洲、亞洲及北美洲均有分佈,第四紀冰期后,榧樹屬與穗花杉屬在歐洲和歐洲與北美洲絕滅,形成為現代的分散式樣。
紅豆杉科
紅豆杉科
對紅豆杉科的範圍和系統位置曾有不同意見。施尼(1920)根據種子及其種皮縫管束分佈,將三尖杉屬(Ce-phalotaxus)併入紅豆杉科。R.皮爾格(1926)則把紅豆杉科的穗花杉屬併入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久斗(1931)卻根據雌球花的明顯區別,把穗花杉屬從三尖杉科分出來,作為紅豆杉科一個新亞科。同年久斗與山本建立了穗花杉科(Amentotaxaceae)。塔赫塔江(1956)認為澳洲紅豆杉屬較為獨特,其外部形態和木材結構與羅漢松屬頗相似,將它置於羅漢松科。但多數學者認為紅豆杉科5個屬有許多共同之處,是較自然的分類群。
弗洛林(1948)根據雌球花具單獨頂生的胚珠,將紅豆杉科提升到目。而H.梅爾希奧等人(1954)則將紅豆杉目提升為紅豆杉綱(Taxopsida)。但這個觀點未得到分類、形態、解剖、胚胎、細胞、生化和植物化學家的支持,他們幾乎都從各自的研究證明紅豆杉科應隸屬於松杉綱(或目),其親緣關係與三尖杉科和羅漢松科密切。紅豆杉科的胚珠並非真正的頂生而是假頂生,單獨的胚珠是松杉植物雌球花演化的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