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

漢語詞語

高強,漢語詞語,讀音為gāo qiáng,解釋為武藝、技能等超眾不尋常,出自《乞罷保甲狀》。

釋義


1、技藝高超。 多指本領、技藝、武藝、手法、技法等。
2、指高超的本領。
3、謂富厚。
4、突出;強烈。

出處


宋 司馬光 《乞罷保甲狀》:“昔一人闕額,有二人以上爭投者,即委本縣令尉選武藝高強者充;或武藝衰退者,許佗人指名與之比校,若武藝勝於舊者,即令充替。”

例句


宋 李燾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五十五:“然後募本縣鄉村戶有勇力武藝者投充,計即今保甲中有勇力武藝者,必多願應募。若一人闕額,有二人以上爭投者,即委本縣令尉選武藝高強者充。”(同宋末元初 馬端臨 《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三)
《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及生次子段,長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塗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藝高強,姜氏心中偏愛此子:‘若襲位為君,豈不勝寤生十倍?’屢次向其夫武公稱道次子之賢,宜立為嗣。”
施耐庵《水滸》第十三回《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服。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我到那裡:一刃刀,兩刃劍,齊排雁翅;三股叉,四楞鐧,耀日爭光;五方旗,六沉槍,遮天映日;七稍弓,八楞棒,打碎天靈;九股索,紅綿套,漫頭便起;十分戰,十分殺,顯耀高強。”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插幾枝雁翎箭,看放處,猿啼雕落逞高強。”
宋 司馬光 《乞罷保甲抬置長名弓手札子》:“第一第二等戶,物力高強,合充重役,不得應募。”
宋 蘇轍 《三論分別邪正札子》:“又熙寧雇役之法,三等人戶並出役錢,上戶以家產高強,出錢無藝,下戶昔不充役,亦遣出錢。故此二等人戶不免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