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裕鎮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轄鎮
豐裕鎮地處資陽市雁江區西南部,距資陽城區16公里,地處雁江區西南部。東與南津鎮、松濤鎮、忠義鎮接壤,南接碑記鎮,西與資中縣發輪鎮為鄰,北靠迎接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8千米,總面積57.8平方千米。始建於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驛口和上成都的必經之路。是四川省首批省級試點小城鎮之一。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碑記鎮,將原碑記鎮和原忠義鎮忠義場社區、石柱村、天明村、長沙村、萇弘村、敲鐘村、訪弘村、幸福村、高洞村、高壩村1至10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豐裕鎮管轄,豐裕鎮人民政府駐民主街78號。
2020年5月26日,豐裕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截至2020年6月,豐裕鎮下轄2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豐裕鎮農業總產值2.604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4.8億元,城鄉集市貿易年成交額13萬元。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豐裕鎮人口為50059人。
因鎮政府駐地劉家場又名豐裕場而得名。
民國屬豐裕鄉。
1951年,分為豐裕、普濟、四合、元壩、大佛5鄉。
1955年10月,普濟鄉併入豐裕鄉。
1953年1月,新民、四合2鄉合併為民合鄉。
1956年,建立27個農業合作社。
1958年,鄉改公社。
1960年3月,民合公社併入豐裕公社。
1961年3月,民合公社析出。
1984年,公社改鄉。
1985年1月,豐裕鄉改鎮。
1987年4月,民合鄉併入。
1992年7月,慈祥鄉併入。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資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19號):撤銷碑記鎮,將原碑記鎮和原忠義鎮忠義場社區、石柱村、天明村、長沙村、萇弘村、敲鐘村、訪弘村、幸福村、高洞村、高壩村1至10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豐裕鎮管轄。
豐裕鎮地處雁江區西南部。東與南津鎮、松濤鎮、忠義鎮接壤,南接碑記鎮,西與資中縣發輪鎮為鄰,北靠迎接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8千米,總面積57.8平方千米。
豐裕鎮地勢略為西高東低、南高北低。
豐裕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適宜多種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多年平均氣溫18℃。無霜期年平均3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降雨集中在5—9月,7月最多。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氣候溫和,無霜期較長,雨熱同季等特點。
豐裕鎮境內三條河流交匯至沱江。
豐裕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倒塌房屋15戶,7092戶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橋樑、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直接經濟損失達1千多萬元。
豐裕鎮境內蘊藏有較為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材資源。農業耕地面積34759畝,林地面積18500畝。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轄插旗、和平、護耳、二郎、方山、祠堂、高石、紅星、七星、桂花、拱橋、新華、華山、人民、農權、冬冬山、集合17個行政村,劉家場1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豐裕鎮下轄2個社區、32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豐裕鎮民主街78號。
轄區詳情 |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512002116001 | 121 | 豐裕場社區 |
512002116002 | 121 | 大河壩社區 |
512002116200 | 220 | 人民村 |
512002116201 | 220 | 集合村 |
512002116202 | 220 | 農權村 |
512002116203 | 220 | 冬冬山村 |
512002116204 | 220 | 桂花村 |
512002116205 | 220 | 拱橋村 |
512002116206 | 220 | 祠堂村 |
512002116207 | 220 | 七星村 |
512002116208 | 122 | 高石村 |
512002116209 | 122 | 二郎村 |
512002116210 | 220 | 新華村 |
512002116211 | 220 | 和平村 |
512002116212 | 220 | 插旗村 |
512002116214 | 122 | 方山村 |
512002116215 | 220 | 華山村 |
512002116216 | 220 | 護耳村 |
512002116217 | 220 | 丹桂村 |
512002116218 | 220 | 半月村 |
512002116219 | 220 | 人樂村 |
512002116220 | 220 | 寶山村 |
512002116221 | 220 | 太吉村 |
512002116222 | 220 | 聯合村 |
512002116223 | 220 | 同意村 |
512002116224 | 220 | 龍王廟村 |
512002116225 | 220 | 長河村 |
512002116226 | 220 | 共和村 |
512002116227 | 220 | 長沙村 |
512002116228 | 220 | 高洞村 |
512002116229 | 220 | 訪弘村 |
512002116230 | 220 | 敲鐘村 |
512002116231 | 220 | 石柱村 |
512002116232 | 220 | 萇弘村 |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轄區總人口413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57人,城鎮化率6.4%。另有流動人口3300人。總人口中,男性21512人,佔52%;女性19858人,佔48%;18歲以下7483人,佔18.1%;18—35歲9862人,佔23.8%;35—60歲16937人,佔40.9%;60歲以上7088人,佔17.2%。2011年,豐裕鎮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5.74‰,人口自然增長率3.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3人。
截至2018年末,豐裕鎮戶籍人口40494人。
2021年,資陽市雁江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豐裕鎮人口為50059人。
2011年,豐裕鎮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4400元,比上年增加12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6800元,比上年增加1200元。
2011年,豐裕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071元。
2018年,豐裕鎮有工業企業16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豐裕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7個。
2011年,豐裕鎮農業總產值2.6042億元。
豐裕鎮糧食作物以稻穀、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豐裕鎮生產糧食21343噸,其中水稻8537噸,小麥4482噸;蔬菜種植面積2萬畝,產量5萬噸,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蔥、西紅柿、茴香等,其中韭菜1.8萬噸,大蔥1.5萬噸,西紅柿1.5萬噸。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累計造林35380畝,其中防護林18500畝,竹林4230畝,村民住宅四旁樹木3.2萬株。2011年,豐裕鎮水果種植面積18500畝,產量7萬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桃子、梨、枇杷等。
豐裕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豐裕鎮生豬飼養量3.2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羊飼養量3500隻,年末存欄0.4萬隻;家禽年飼養量89.1萬羽。
豐裕鎮認真落實工業強區工作會議精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蒲江縣和湖北宜昌市兩外商投資900多萬元新建資陽市蒲陽果業有限公司、資陽市豐裕果業有限公司,安裝兩條自動化清洗、篩選、保鮮生產線及分級、包裝流水線,建成保鮮庫6間,已形成貯藏保鮮300噸鮮果能力,可實現鮮果反季節銷售。修建停車場、貨場6500平方米。2006年收購、加工、外銷售
![豐裕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3/md3f14dc3c297cd7af8e4a840a04e46be.jpg)
豐裕鎮
同時,該項目還採取訂單方式,走公司+農戶的路子,與果農簽訂柑桔種銷協議,推動柑桔品質換代升級,初步解決了柑桔產業中最關鍵的產、加、銷的問題,增加了農民收入。
同時,該鎮在現有柑桔15800畝的基礎上,不斷壯大基地規模:以321線、豐柯路為重點,規劃護耳、高石、二郎、方山、人民、農權村新植各類優質蜜桔3500畝;在2008年前,拱橋、桂花、冬冬山、紅星、華山、和平村新植各類優質蜜桔4500畝;狠抓以方山、新華、祠堂、七星等村為重點的水果品種改良,進一步抓好了以“名、特、優、新”的早熟或特早熟蜜桔品種,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規模化種植格局,預計實現年產水果5萬噸,水果生產總值5000萬元以上。
全鎮栽植各類水果10000餘畝,年產水果1500萬斤,產值超過800萬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突出發展草食性、節糧型畜牧養殖,2001年生豬存欄42800頭,山羊存欄11350隻,小家禽存欄28萬隻,各類養殖專業戶418戶,專業大戶48戶,養殖示範社18個,示範村2個,養殖基地1個。同時也湧現出了大批的種植、養殖專業戶。祠堂村3社的種植大戶劉培林,全家2口人,有耕地4畝,栽臍橙3畝共900株,年產臍橙17000斤,總收入10000元,純收入8000元;二郎村5社的種植大戶宋小平,栽種塔羅科血橙3畝,年產塔羅科血橙15000斤,總收入可達12000元,純收入10000元;李文光投資70萬元在七星村3社辦起的裕鑫養殖場2002年良種公母豬達到100頭,生產洋二雜母豬800頭,年出欄三元商品豬1000頭,年創產值百萬元;新華村2社的養殖戶王體文,全家5口人,有耕地4畝,主要養殖肉牛、山羊、生豬,年出欄肉牛30頭,山羊15隻,生豬5頭,年總收入30000元,純收入20000元,這些種養專業大戶、專業社、專業村和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全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豐裕鎮黨委、政府明確提出了“以農穩鎮,以工富鎮,以商活鎮,科技強鎮”的戰略思路,把小城鎮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鄉鎮企業改組改造、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給出優惠的土地政策,“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是開關廠投資100萬元搞技改,年產值突破1000萬元,成為全區扶優扶強企業;二是吉林省邢要東征地15畝辦起黑熊養殖馴養場,設計規模養熊1000頭,總投資920萬元,現已投入600萬元;三是投資70萬元的裕鑫養殖場已建成並運行,養良種母豬100頭,預計年出欄2000頭,產值100萬元;四是農貿市場引資新增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新增門面60個;五是銀豐化工有限公司落戶豐裕,已投資75萬元,年產磷肥1500噸,產品遠銷內江、自貢、成都等地。至2002年初,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640餘戶,企業15家,形成了以化工、電器、食品等多種行業,產品遠銷省內外各縣市,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24725萬元。
豐裕鎮工業以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豐裕鎮有工業企業235家,職工7192人,工業總產值40.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6.8%。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商業網點15個,職工153人。2011年,豐裕鎮城鄉集市貿易市場3個,年成交額13萬元。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郵政所1處,代辦所1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590萬元,其中純收入260萬元。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萬台,固定電話用戶135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6%;行動電話用戶58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9.6萬元。
半月山摩崖造像
資陽大佛,位於雁江區豐裕鎮半月村半月山。半月山唐名福勝山,佛像於貞觀十七年(643年)動工開鑿,貞元九年(793年)9月粗成,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2月開眉完成。佛高22.4米,肩寬7米。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又在大佛身旁建造寺院,歷時16年而成,修建佛殿五楹,取名大佛寺。寺院建造雄偉,雕刻精細。從大佛的開鑿到寺院的建成,先後歷時800多年,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半月山大佛歷經千年風霜雨雪,風化剝蝕不可避免。大佛寺先後被改造用作學校、鄉政府,最後一批毀於1977年。如今大佛的附屬設施和寺院已蕩然無存,唯有原寺院山門前的兩棵黃桷樹尚存,曆數百年風雨,依然鬱鬱蔥蔥,與孤立山崖的大佛遙相呼應。
2013年5月3日,半月山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有宋朝洪旱災題記4條、元明開山採石題的8條、清代題記19條、民國以來的題記15條。內容多與天災有關、極具科研和發掘價值。
2011年,豐裕鎮成渝、遂資眉高速公路和321國道過境、其中成渝高速公路境內長5千米,雙向4車道;321國道境內長10千米。客運汽車5輛,年客運量10.5萬人次。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2500平方米。
21國道、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鐵路穿境而過。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6個;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10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68人。
1990年12月,境內建成豐裕鎮廣播電視站。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線電視用戶10200戶,入戶率92%。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435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7所,在校生4120人,專任教師2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92%;初中2所,在校生544人,專任教師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小升初升學率98.5%,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7%。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衛生站17個,個體診所18個;病床1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張,固定資產總值3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0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3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豐裕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有學校體育場9個,看台設座椅1050張。9%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2011年,豐裕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戶,人數122人,支出19.8萬元,月人均135元;城市醫療救助6人次,支出502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00人次,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16%;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20人次,支出3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51戶,人數2173人,支出174.7萬元,月人均67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9人,支出12.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56人,支出75.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2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29人次,支出61.8萬元,比上年增長51.34%。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000人,緊急轉移安置16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000畝,倒塌房屋18間,直接經濟損失48萬元,救災支出97萬元,比上年增長1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4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36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116人,接收無軍籍職工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6.8萬元。社會福利費17萬元,比上年增長9%;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63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41張,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22張。社區服務設施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42張,社區留宿照料床位數42張。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3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0萬元,捐贈物資折款6萬元,接收捐贈衣被0.3萬件,使268人(次)困難群眾受益;銷售福利彩票12萬元,籌集公益金4萬元;福利企業1個,安置殘疾職工140人,福利企業產值8萬元。
2011年,豐裕鎮新增就業人員1200人,有3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8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00入,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003%,全年共幫助6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2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0.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基金支出合計0.008億元,比上年增長7%。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900人,其中參保職工600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00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和4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400人,比上年末增加70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200人,比上年末增加80人。3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參加職工8人,年末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9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7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000人,比上年末增加60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參加失業保險3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2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0人。參加生育保險2000人,比上年末增加300人,全年共有300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100人次。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60%。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30件,結案30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30件。各級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爭議20件,涉及勞動者30人,其中集體勞動爭議5件,涉及勞動者8人,當期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3件。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日生產能力量1000噸,年工業用水18.78萬噸、生活用水10.63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7%;排水管道6千米。
截至2011年末,豐裕鎮鎮區擁有變電站1座,高壓輸電線路3條。綜合電壓合格率95%,供電可靠率96%。
豐裕鎮從1994年開展小城鎮試點以來,先後投資1500萬元,加強對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極大地改善了投資環境。
![豐裕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3/mb304f450fdc9321b63a4356da2cc65a2.jpg)
豐裕鎮
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水、電、郵、氣、路“五通一平”,同時醫療、保險、教育、生活娛樂等全方位的社會服務體系齊全配套。映入人們眼帘的是寬敞的大街,別緻的建築,明亮閃耀的燈光,似錦如畫的新型城鎮。
隨著小城鎮建設的推進,不僅極大地帶動了鄉鎮企業和個私企業的發展,同時農業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086萬元,比上年增長12%;通過抓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化建設,加大農業投入,農業產值達到5530萬元,2001年構建了水果、畜牧、蠶桑三大基地。以綠色經濟走廊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為契機,大力引進通賢柚、塔羅科血橙、美國油桃等優質水果。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這裡有有待發掘的華山村洞王溝石刻群。
2020年5月26日,豐裕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20年6月10日,被中共資陽市雁江區委、資陽市雁江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雁江區級最佳文明單位”。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2021年2月19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命名為2020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