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法螺

腹足綱異足目動物

毛法螺(學名:Cymatium pileare ):體長38 - 140毫米。貝殼大小變異很大,而殼色變異較小。紡錘形,灰褐色,但常有發達的殼皮和殼毛,殼口紅色,殼長9厘米。

棲息於大多數暖水海域、淺海底的珊瑚間、各種岩礁海岸。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的分佈很廣,但不見於大西洋。

外形特徵


毛法螺
毛法螺
貝殼中型紡錘形,灰褐色,但常有發達的殼皮和殼毛,殼口紅色,殼長9cm,厚質紡綞形。胎殼大呈褐色,與后殼有明顯的區別。螺旋肋明顯,偶爾有小塊。殼皮厚,外唇內壁和軸唇壁有摺疊或小突起。前水管溝喙狀。口蓋角質,核在側邊或下方。齒舌紐舌型。肉食性。
貝殼厚而堅實,螺塔高,體層少,至小佔總殼長的一半。前水管溝短而微彎。每層螺層上有兩條縱肋,縫合線極淺。內唇整個邊緣都有折褶,外唇有成簇分佈均勻的小齒,螺層上強縱肋與強螺肋相交。殼表白色,有寬大的深褐色帶紋;殼口淺紅色。(新鮮的螺殼外表常有稀疏的茸毛狀殼皮)

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 本種在印度-太平洋的分佈和前種一樣廣,但不見於大西洋,在台灣各種岩礁海岸常見。
毛法螺
毛法螺
台灣分佈南沙太平島,台灣北部海域,台灣東部海域,高雄縣,屏東縣東港,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海口,蘭嶼,綠島,小琉球,龜山島,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台灣東北角,台南市安平,東沙島花蓮,東沙島

習性環境


棲息地:大多數暖水海域、淺海底的珊瑚間、各種岩礁海岸。

生活習性


常以海星、雙殼類如珠母貝幼貝等為食。足富有肌肉質,適合於在各種條件下運動,但常與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相關。這些在水底爬行的種類,是以足部肌肉的收縮來推動身體前進。運動時是先由足部的縱肌收縮,收縮到最高峰時,足底局部抬起離開地面,隨後縱肌鬆弛,抬起的部分落回地面,這樣便前進一步,如此的收縮波可以在足的局部範圍內進行,也可在足的全長內發生,也可以左右交替收縮前進。縱肌的收縮由後向前推動身體前進,所以伸縮波與運動波方向一致。
屬於前鰓亞綱中肉食性腹足類。其消化道的前端常形成吻,周圍包有吻鞘,吻中含有口腔、齒舌。取食時是由於頭部充血而將吻伸出,縮回時是受肌肉控制,由縮吻肌將吻鞘拉回。肉食性種類的齒舌上細齒的數目減少,但硬度增加,齒舌末端有倒勾、棘等,適合於切割及撕裂食物,有時齒上還有毒腺。肉食性種類口腔中常有顎,消化道一般較植食性的短,消化腺分泌的酶主要是蛋白酶

繁殖方式


雌雄異體,雄性個體包括精巢與輸精管,輸精管的後端有前列腺以產生授精液,輸精管的末端形成交配器官陰莖(penis),前列腺開口在陰莖內,其授精液幫助交配。雌性個體有卵巢、輸卵管,輸卵管可膨大形成蛋白腺(albumin gland)、受精囊(seminal receptacle)及粘液腺(mucous gland)。蛋白腺及粘液腺可分泌營養物及粘液,以形成卵膜及卵囊,輸卵管的末端還伸出一交配囊以貯存交配后的精子。雌雄性需交配後方能使卵受精。卵多形成卵囊,產卵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上。
腹足類均為螺旋卵裂,經內陷法與外包法形成原腸胚,沒有獨立生活的擔輪幼蟲期,在卵內已渡過擔輪幼蟲期。有自由游泳的面盤幼蟲期,它具有兩個大的纖毛葉,是來自擔輪幼蟲期的口纖毛環,具有運動與取食的作用。面盤幼蟲期已出現了足、觸手、眼及殼,在面盤幼蟲後期出現了扭轉,這一過程可能在數分鐘內或數日內完成。足生長迅速,用以爬行,以後用足附著在底部變態成成體。

貝殼功能


外殼體螺層非常膨脹。貝殼的主要成分為95%的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素。一般可分為3層,最外層為黑褐色的角質層(殼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蝕的作用,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殼質素構成;中層為稜柱層(殼層),較厚,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稜柱狀的方解石構成,外層和中層可擴大貝殼的面積,但不增加厚度;內層為珍珠層(底層),由外套膜整個表面分泌的葉片狀霰石疊成,具有美麗光澤,可隨身體增長而加厚。

主要價值


這種動物的殼體大,殼厚,一般殼層表裝飾性極豐富。可供賞玩和裝飾,大型體層的螺殼可當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