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

威略將軍

吳英(1637年―1712年),字為高,福建莆田人,清朝將領,官至威略將軍。

人物生平


吳英[威略將軍]
吳英[威略將軍]
吳英,字為高,世居泉州之黃龍。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奉旨入莆籍,遂家於黃石鎮定庄村。
吳英幼時父母早逝,隻身赴廈門謀生,曾以挑運私鹽為活。體格魁梧,膂力過人,臉方耳大。當地媽祖廟前有賣卜陳某,見其相貌俊偉,將來必然大貴,甚為稱讚。有富紳遺孀鄭老夫人與女同往廟中虔誠,得陳某之薦,又見英年青貌奇,憐其身世,遂收他為義子,在她家中延師教讀,期其有成。
時值明末清初,閩境戎馬倥傯,吳英立志從軍報國,鄭老夫人母女依依不捨,以其人高腳大,臨行時特製布鞋一雙,以供穿用並資紀念。吳英入伍后,因軀幹高大,編為掌旗官。某次戰役,陣地動搖,奉令緊急撤退。英執旗退至中途,忽發覺布鞋丟了,乃火速急回尋取。在慌亂中全軍看到掌旗官倒向而奔,亦緊跟著倒向過來反攻,拚命向前衝殺,敵軍紛紛潰逃。吳英為了一雙布鞋,盲目轉向而行,幸得轉敗為勝,獲得首功,一時傳為佳話,稱他為福將。
吳英和施琅原隸鄭成功麾下,琅降清后,吳英從之。康熙二年(1663),以平金門慶功,擢升都司。其後水陸數十戰,著有功勛,旋升同安總戎,壬戌年移駐興化。施琅攻澎湖時,英總陸軍為副,奮勇直前,攻下八。台灣平后,才四個月,升四川提督。他鎮蜀十一年,威德並著。旋調福建陸師提督,未幾,復調水師。康熙四十二年(1703),帝南巡,親寫“作萬人敵”匾賜給他,又加授威略將軍。吳卒年七十六,恤贈太子少保。
康熙帝曾於壬辰夏賜詩存問。詩云:
水陸封疆六十年,曾經百戰駕輕船。
蓮台遠涉鯨鯤浪,島嶼平開烽火煙。
將老偏宜立壯志,宸襟每注施恩延。
波濤有作須先靖,□勉防微截未然。
先是,當施琅督師與劉國軒(台灣)海戰時,施自領中軍,以吳英為左翼,以朱天貴為右翼(朱天貴陣亡),向澎湖進軍。施琅督師奮進,雙方在鏖戰中,忽有劉軍中一箭射來,正中琅目,幾乎跌倒,幸經吳英一面保護主帥(施琅),一面指揮士兵力戰,得挽危局。
吳英生前“敦族睦鄰,置義田,賑凶歲”,無不儘力而為。還斥貲六千餘金重修莆田東關外的熙寧、寧海二橋,造福桑梓,為人所傳誦。
吳英定居黃石定庄后,曾營造自己的定庄堡,是莆田歷史上官家私營園林之一。至今定庄尚有吳氏府第舊址及其養虎的虎牢遺跡等。
至於提督吳英墓誌銘,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刻的,由安溪縣湖頭人李光地撰文,莆田林麟火昌書。原2塊,只存一塊。現存市博物館。(按:李光地,安溪人,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林麟火昌,莆田人,貴州學政)。

歷史評價


趙爾巽等《清史稿》:“英、理遂佐施琅越海恢疆,而理尤忠奮,稱虎將。”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列傳四十八》

歷史遺跡


吳府百廿間

吳府“百廿間”位於黃石鎮東南部定庄。吳府“正厝”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被拆毀了,只有位於吳府“正厝”右側百米處的“東府”保存得較為完整。
“吳府前20號”,是清代流行的“雙座厝”建築,內分上下廳,中有天井。由於年久失修,其雕樑畫棟早已污黑腐朽,宅院內牆破敗漏風。
在“東府”前方約百米處的一幢宅院,其年代、規模、結構和建築樣式與“東府”相近,這就是“中府”。
“中府”沒有住人,看上去更加破敗不堪。
赫赫有名的吳府“百廿間”,當年吳英將軍在定庄休養生息的地方。

虎櫥要塞

定庄村坐落於鳳冠山腳。鳳冠山山勢不高,頂部有平坦的開闊地,如今遍植龍眼樹。鳳冠山緊鄰定庄村落的一側山崖,聳立著三米高四五十米長的古代斷牆。
穿越密密的樹林,又看見林中隱隱約約的舊時牆基,或突出於山地半米高,或淹沒在雜草紛披之中。只有把這縱縱橫橫、斷斷續續的殘垣斷牆加以連線,才可以在心中畫出一個個長方或正方的格子來,那就是“定庄堡”的重要組成部分,莆田歷史上重要的官家私營園林——“虎櫥”。
“虎櫥”因豢養猛虎而盛傳於世。但是被康熙皇帝授封為“威略將軍”的吳英,建“虎櫥”的目的恐怕不僅僅在於觀賞,更在於軍事。當你小心翼翼登臨隨時可能潰毀的崖邊斷牆,舉目遠眺,興化灣畔那段古海堤已然收入眼帘。可以想象,“虎櫥”正是軍事上的一個觀察哨口。
據幾位上了年紀的村民說,小時候,站在村道上遙望鳳冠山頭的“虎櫥”,是那樣的壯觀,簡直就像古長城。可是“虎櫥”在上個世紀中期被炸毀過,漸漸就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七星石

在鳳冠山腳一條蜿蜒的水泥村道上,道旁有一塊巨石,是當年吳英從台灣運載回來的。
這塊巨石鑲嵌在道旁的矮牆中,表面坑坑窪窪,顯然都是海潮長年沖刷的岩洞。鳳冠山沒有這種形狀的石頭,風平浪靜的定庄河流,也不可能把石塊雕琢得如此嶙峋。莆田市文管辦主任柯鳳梅證實:那塊石頭名叫“七星石”,的確與吳英有關。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為粉碎分裂勢力,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奏請進攻澎湖、台灣,並疏請引薦吳英率陸路官兵為副帥同征台灣。
台灣收復后,施琅凱旋,吳英鎮撫其地率眾開墾,造福一方,並傳播媽祖文化。台灣民眾擁戴吳英,后在台南府邵東安坊建吳英祠。乾隆五十三年,知府楊庭理重修后改為吳氏家廟。
治理台灣二年後,吳英又奉旨赴浙江抗擊外夷倭寇入侵,往四川平定吳三桂殘部的分裂活動,為維護祖國統一大業屢建奇功。
在莆田定庄定居后,“敦族睦鄰,置義田,賑凶歲”,無不儘力而為。曾斥資六千餘金重修莆田關外的熙寧、寧海二橋,為世人傳誦至今。
可見吳英運回台灣礁石的用意非常明確:祖國大陸與寶島血脈相連,永不分離。
在定庄一戶村民家裡有一塊康熙御書嘉獎吳英的“作萬人敵”石匾。1997-1998年間,中央軍事博物館幾次派專家來定庄考察吳英遺跡,並複製“作萬人敵”石匾陳列於該館。
吳府門前的一對石獅,目前保存在莆田城內一個公園;吳英的一塊墓誌銘,收藏於莆田市博物館
吳英文物保護事關閩台文化交流,具有較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