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莊子祠的結果 展開

莊子祠

河南商丘梁園區蒙牆寺村莊子祠堂

莊子祠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蒙牆寺村,是紀念莊子的祠堂,早在宋朝以前,這座莊子祠堂就已存在。在經歷過數次黃河水患之後,商丘莊子祠被淹沒於黃河泥沙之下。

元豐元年(1078年),宋城縣(今商丘市區)縣令秘書丞王兢在宋城縣境內北小蒙故城(今商丘梁園區蒙牆寺村)重建莊周祠。正值蘇軾前往商丘拜謁張方平。此時蘇軾的弟弟蘇轍正隨南京留守張方平任簽書應天府判官。這一次,蘇軾在商丘蘇轍家裡停留半個月。蘇軾應宋城縣令王兢之邀於元豐元年(1078年)11月19日寫了《莊子祠堂記》一文。此後,商丘蒙縣故城的莊子祠堂再次被被淹沒於黃河泥沙之下,今文存而祠已不存。

(概述圖片: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蒙牆寺村蒙縣故城遺址)

歷史沿革


早在宋朝以前,位於商丘蒙牆寺村的莊子祠堂就已存在。莊子過世后,就安葬在這裡,並建造莊子祠一座。後來黃河泛濫,黃河流經這裡,沖壞了莊子祠,莊子墓便被黃河泥沙層層覆蓋,人們對此也就淡忘了。
元豐元年(1078年),宋城縣(今商丘市區)縣令秘書丞王兢在宋城縣境內北小蒙故城(今商丘梁園區蒙牆寺村)重建莊周祠。正值蘇軾前往商丘拜謁張方平。此時蘇軾的弟弟蘇轍正隨南京留守張方平任簽書應天府判官。這一次,蘇軾在商丘蘇轍家裡停留半個月。蘇軾應宋城縣令王兢之邀於元豐元年(1078年)11月19日寫了《莊子祠堂記》一文。此後,商丘蒙縣故城的莊子祠堂再次被被淹沒於黃河泥沙之下,今文存而祠已不存。
商丘蒙縣故城--莊子故里
商丘蒙縣故城--莊子故里
20世紀70年代初期,商丘縣北18公里李庄鄉蒙牆寺村村民在打機井 時在17米以下挖出漢代蒙縣石碑一塊,商丘地區文物部門曾此後經過考古學家探測,相繼發掘出漢代古城牆遺址、漢代古井、漢代磚雕、古代大殿明柱礅、唐三彩龍紋琉璃大脊、唐三彩佛像,宋代磚雕、四個約1.5噸重的大殿明柱礅、明朝成化四年石碑一塊、清代石碑二通、宣統年間銅爐等各種文物50餘件,以及磚、鐵器、陶瓦碎片等雜物。
河南省地名研究學家張慶華曾撰文指出:對於蒙城故城,經過考古研究和實地考察,應在今商丘北蒙牆寺無疑。張慶華推斷說:蒙牆寺村的來歷,其村名字中的“蒙”字,應為古蒙縣在地名中留下的痕迹;“牆”則指古城郭,是地名的進一步演變;“寺”是後來建了寺廟的緣故。蒙牆寺村保存有明成化四年(1468年)關於重建蒙牆彌陀寺的碑記,即是另一有力物證。
1982年商丘縣人民政府將蒙牆寺村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商丘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史料記載


《大明一統志》:“莊子祠,在歸德州城北,祀莊周,宋蘇軾有記。”
商丘蒙縣故城莊子祠遺址
商丘蒙縣故城莊子祠遺址
《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時宋國的版圖上睢陽北部 明確標有“蒙”。
據史書《劉口志》記載:莊子出生在蒙邑(今梁園區李庄鄉蒙牆寺村),據《史記》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
唐代陸德名著《經典釋文序錄》中說:“莊子者,梁園蒙人也”。
唐代成玄英著《莊子疏序》說:“莊子,生宋國睢陽蒙”。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小蒙城在宋城縣北二十二里,即莊周之故里”。
清代段長基《歷代疆域表》中記載:“今歸德府東北四十里,即莊周故里”。
康熙三十三年《商丘縣誌》中記載:“莊子屬歸德府東北三十五里蒙縣城人”。
方輿勝覽》云:“考城東有蒙澤,乃莊子故里也。”
漢《漢書·藝文志》、《淮南子·修務訓》、張衡《髑髏賦》等,都 明白無誤地說:莊子為宋之蒙人。
馮友蘭說:“蒙為宋地,莊子為宋人,然莊子之思想,實與楚人為近。”(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1933)
當代的各種書籍,寫到莊子時,基本上都持此說:《辭海》(1999版)中有《莊子》條目: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

莊子故里


商丘梁園區蒙牆寺遺址簡介
商丘梁園區蒙牆寺遺址簡介
古代蒙地、蒙邑、蒙城、蒙縣,即蒙牆寺是莊子故里,而民權、山東曹縣、安徽蒙城縣均與古書中記載的地理位置不符,實為繆傳。蒙牆寺現存大量文物和遺址,有古城牆遺址、漢代古井一口、以及文物50餘件。莊子對家鄉情有獨鍾,發誓死後葬在家鄉,他為自己選了塊風水寶地,位於蒙牆寺東北角的劉口鄉境內坡劉村北的金陵公墓處即莊子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