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榮鄉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轄鄉
四榮鄉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偏南部,距縣城24公里,東與融安縣接壤,南與融水鎮相連,西與懷寶鎮、羅城縣交界,北與安太鄉相接。總面積278.7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451.6公頃,水田423.1公頃,林業用地2.2415萬公頃,屬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區鄉。轄保合、四合、三江、永靖、永安、江潭、東田、榮地、榮塘、九溪10個村民委員會,108個自然屯,人口18653人(2017年)。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為蛇紋石、錫、螢石等。蛇紋石礦地質儲量1億立方米,可采儲量為1億立方米。
地理位置地處融水苗族自治縣偏南部,東接香粉鄉、安陲鄉,南連融水鎮、永樂鄉,西依懷寶鎮、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北靠安太鄉。人民政府駐三江村江門街,電話區號0772,郵政編碼545304,距融水苗族自治縣城17.2千米。
四榮鄉
清屬融縣和羅城縣地。1912年,保合。四合、三江屬融縣四安鄉,東田、榮地、榮塘、九溪屬融縣榮安鄉,永靖、永安、江潭屬羅城縣懷寶鄉。1947年,四安鄉、榮安鄉合併為四榮鄉,屬融縣。1952年8月,羅城縣懷寶鄉和融縣四榮鄉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管轄,並設四榮、安太、安匯3個區。1958年9月,屬山鷹公社。1959年5月,山鷹公社撒銷,分設江門公社和香粉公社。1962年7月,撤銷江門、香粉兩個人公社,恢復四榮區。1968年12月,四榮區改為四榮公社。1984年7月,四榮公社撒銷,劃出金蘭、都郎(原和平分出)、大方、新平、香粉、古都、雨卜等7個大隊設立香粉鄉:其餘10個大隊設四榮鄉。1989年,四榮鄉設10個村公所,77個村民委員會。
2011年末,轄10個村民委員會。
三江 | 江潭 |
保合 | 東田 |
四合 | 榮地 |
永靖 | 榮塘 |
水安 | 九溪 |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90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92人,城鎮化率6%。另有流動人口2046人。總人口中,男性9914人,佔52%;女性9125人,佔48%;14歲以下3125人,佔16%;15-64歲13576人,佔71.5%;65歲以上2338人,佔12.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585人,佔39.84%;有苗族、侗族、壯族等7個民族,共11454人,佔總人口的60.16%。超過千人的有苗族、侗族、壯族等3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5078人,佔總人口的26.67%;侗族4151人,佔21.8%;壯族1714人,佔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9%e,人口死亡率6.51%e,人口自然增長率4.78%e。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0千米,總面積286.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83.11平方千米,佔98.93%;水域3.06平方千米,佔1.0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6.53人。
境內地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長形。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北面和西南面較高,屬低山地帶,海拔在500-1900米之間;中部與東面較低,屬丘陵地帶,海拔在200~800米之間。主要山脈屬元寶山脈系,北面為元寶山山麓,山脈走向東北向東南;中南部的山脈則是元寶山山脈的擴展延伸,山脈走向不-。境內最高峰位於榮塘村擋亡山,海拔1912米;最低點位於保合村攬口碼頭,海拔112.4米。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夏長春短,用量充沛,但降水時空分配不均,且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局部性。夏季多暴雨、高溫、雷暴天氣,春秋季節有乾旱,冬季高寒山區有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多年平均氣溫18.6C,1月平均氣溫10.3C,極端最低氣溫-5.5C(2008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6.4C.極端最高氣溫38C(1989年7月18日)。平均氣溫年較差16.1C。北部的榮塘、榮地兩村無霜期年平均為320天,中南部各村無霜期年平均為34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72.7小時。0C以上持續期350天(-般為1月25日至次年1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2157毫米。
境內屬珠江水系。主要河流貝江發源於九萬大山,境內河道長28千米。
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霜凍、雨雪冰凍等。洪災平均10年1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96年7月16日,洪澇災害持續時間約48小時,涉及全境,受災面積達1.50平方千米。2008年南雪冰凍災害造成12平方千米杉木、5平方千米竹子受災。
耕地面積33826畝,人均1.78畝。其中水田6765畝,林地、草地27061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8140萬元。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279噸,人均224.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水果、油菜子、木薯。
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5703畝、產量'5735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黃瓜,辣椒等,其中白菜2529噸,黃瓜422噸,辣椒295噸。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7900頭,年末存欄2300頭;家禽年飼養量32萬羽。
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積363565.5畝。有林面積358069.5畝(其中用材林244158畝、經濟林12960畝、防護林76876.5畝、竹林24075畝);未成林新造林地或砍伐土地5262畝。森林覆蓋率89.1%;活立木蓄積1123847立方米;森林生態效益補助面積69763.5畝。2011年,社會木材採伐量7206.2立方米,林業總產值634.589萬元。
以竹木加工業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630萬元。擁有竹木加工企業15家,職工300多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65萬元,比上年增長1.5%。
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0.65億元,比上年增長8.2%;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32億元。
2011年,財政總收入112.9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53.62萬元,企業所得稅37.4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3元。
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685萬元,比上年增長20.57%:各項貸款餘額30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89%。
四榮鄉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區鄉,主要是木材,竹子生產為主,但多年來,四榮鄉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走農業增收農民增效之路,充分發揮山區資源優勢,建立了具有四榮特色的山區生態農業:
①全鄉推廣水稻拋秧面積達95%以上,年發展優質谷9000畝,冬季農業開發的良性循環,讓每年四榮的鄉村呈現“冬綠春黃”的美麗景象。
②水果據2006年調查,全鄉種植無公害水果135.15公頃,投產面積85.70公頃,總產水果量達400.67噸,產值64.73萬元。
③木業鄉鎮企業以竹木加工為主,毛竹以加工為竹針、竹片、竹席、竹簾等,毛竹25萬條。木材加工製品以摺疊椅、躺椅、方條、拼板方、衣架、單板、車箱板、枕木為主。
④畜牧水產業蓬勃發展。多年來,四榮鄉把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增加畜禽存、出欄數,提高水產品產量作為出發點,有效發展畜牧業。年末生豬出欄數為10541頭,肉牛出欄數1612頭,水產品產量75噸。
⑤資源該鄉資源豐富。境內溪流縱橫,蘊藏著巨大的水電資源。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2萬餘冊。
教育
2011年末,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78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11所,在校生864人,專任教師9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45人,專任教師3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門診部(所)1個;病床2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1張,固定資產總值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7名,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5人。
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5萬人次。
2011年,10個村17124名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6%。
體育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1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廣播電視
1987年建成鄉1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213戶,人戶率7.5%。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4戶。人數76人,支出165680元,比上年增長32%,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教助21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29人次,費用共支出62.1萬元,比上年增長5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14戶,人數1958人,支出176.2萬元,比上年增長43%,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長40%,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3.2萬元,比上年增長47%。
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7555人,多保率84%。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代辦所1處,業務收入12萬元,其中純收入4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200份(冊)。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50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20戶,電話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5900戶:網際網路用戶241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5萬元。
交通、通訊事業發展迅速,10個村全部通公路,30戶以上屯基本通車,移動通訊、電信寬頻網服務覆蓋全鄉。
2003年,鄉黨委、政府實施“屯城經濟”、“五邊發展”工程初見成效,引進的竹子深加工技術效益頗佳。年末,農業總產值1686.4萬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1620萬元,鄉財政收入197.3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321元。
鄉有中學1所、小學12所。年內建成四榮鄉衛生院門診樓,購進B超機等現代醫療設施。
境內有638.641.642等縣道過境,與各行政村公路形成交通網路。
名稱來歷1947年由四安、榮安兩鄉合併而得名。
特色小吃
貝江魚因鮮、嫩、清、甜、細膩芳香而迷倒不少顧客,其食用因不同品味而有清蒸、煎炒、微火慢悶等多種煮法;“四榮的快餐,懷寶的粉”,其實,四榮不僅快餐有名而且衛生、方便。(已發展至縣城開了幾家分店),燒烤,野菜煮石頭魚同樣令你流連忘返;更不要說土生土長的竹筍、玉蘭片、重陽筍了。
緊緊圍繞“旅遊業揚名”的經濟發展思路,大力挖掘該鄉的旅遊資源和改善旅遊環境,樹立作為我縣重點旅遊大鄉的品牌形象,轉化成該鄉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緊緊依託風景秀麗和貝江河為紐帶,經過努力,已初步建成貝江五十里錦繡風光民族民俗風情旅遊長廊,結合本鄉民族特色風情,樹立了自然風景秀麗、民族風情濃郁的原生態民族民俗旅遊品牌。從貝江欖口開始往上主要的旅遊景區和景點有貝江風情游、貝江欖口漂流、龍貢峽谷漂流、東田田頭屯民族民俗風情游、榮地歸秀龍女溝風景區、榮塘百畝杜鵑花坪等。通過努力,從2006年5月始至年底,田頭民族民俗旅遊點共接待遊客3700多人次直接收入12萬元。2006年龍女溝風景區共接待遊客8200人次,直接收入29萬元。2006年12月初,東田田頭民族民俗旅遊點和榮地歸秀龍女溝旅遊點順利通過了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評估驗收。2007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深入挖掘的拓展旅遊資源潛力,加強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旅遊環境,把旅遊業這篇新文章作大、作強,轉化成該鄉新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
田頭民族民俗風情游
融水縣城乘車至田頭苗寨(40公里),沿途觀苗嶺風光,貝江飛虹——鐵索橋,按苗家習俗喝迎賓酒,吉利茶,感受濃郁的苗家風情,觀看民族風情歌舞表演,吃民族風味中餐,觀看苗族獨有的傳統節目——斗馬,沿著貝江源頭乘竹排漂流秀麗的貝江風光(約40公鍾),親身體驗在江上行走的樂趣,漂流結束乘車返融水縣城。
龍女溝
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女溝歸秀龍女溝旅遊村位於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麓10公里,距縣城50公里,是元寶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屬融水一級人文景觀,是秀麗貝江的流源之一,景區面積10平方公里,居住著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有古老獨特的木樓建築、奇異的民族習俗和濃郁的民族風情。龍女溝旅遊村建有接待樓、餐廳、遊船等設施,一次可接待遊客200多人。開闢旅遊風景線:龍女溝山峽風光、十里長塘風光、太陽山觀日出、重走紅軍路(1930年鄧小平率領紅七軍二次經過)、苗家侗寨人文景觀等。這裡民族風情濃郁,苗、侗少數民族熱情好客。來到這裡做客,他們能以熱烈奔放的情感表演民族風情歌舞,並為客人精心製作民族風味餐宴、打油茶、吃糯米飯、嘗山珍海味、欽糯米甜酒,與客人共舞,一醉方休。真可謂:人生難得幾回醉,作客苗家和侗寨;怡情山水哪裡去,元寶之旅最風光。
貝江漂流
龍貢峽貝江漂流景區,體驗驚險刺激,輕鬆休閑的水上橡皮艇漂流(約3小時),後上岸,要是你感覺不應白來一趟,你還可以品嘗四榮鄉特色“貝江魚”,“筍乾”再高興而歸。
旅遊項目
四榮是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主要旅遊鄉,旅遊資源極其主動參與融入“世界苗都”項目工程,充分挖掘和拓展百里秀麗貝江貝風光、民族風情旅遊,建成貝江五十里錦繡風光民族民俗風情旅遊長廊,結合本鄉民族特色情,樹立了自然風景秀麗、民族風情濃郁的原生態民族民俗旅遊品牌。
進一步挖掘和拓展田頭民族民俗生態旅遊。
開發龍女溝自然風光一日游、民族風情一晚二日游。
1.礦產開發。主要是榮地的蛇紋礦、瑩石礦,九溪大傘的硅礦。
2.二水電開發。貝江幹流流域主要在四榮鄉境內,蘊藏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已正常發電的有榮地二級電站,都朗電站,並正在擴建。
2021年5月,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