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寶鎮

廣西省融水縣轄鎮

懷寶鎮位於廣西融水縣西北部,於東經10°87′14″,北緯25°17′30″至25°21′45″。距縣城52公里,全鎮總面積318.12平方千米,屬山區地形,耕地面積2.9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771畝,有林面積28.78萬畝,森森覆蓋率70%,轄11行政村(街),111個自然村(屯),總人口16873人(2017年),有苗、瑤、侗、壯、仫佬、毛南、水、漢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78.35%。

民風淳樸、民族風情濃郁、傳統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苗、侗族有蘆笙會,做同伴、唱酒歌,坐妹、打油茶;漢族有舞獅,唱彩調、唱山歌等。

懷寶鎮有著光榮革命鬥爭歷史,1997年3月26日,經柳州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劃定為解放戰爭游擊根據地(革命老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地處融水苗族自治縣中部,東接四榮鄉,南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龍岸鎮,西鄰三防鎮,北靠滾貝侗族鄉安太鄉。人民政府駐中寨街社區,郵政編碼545305,距融水苗族自治縣城30.0千米。
地形地貌
境內為中低山區。四周高中間低,山地溝壑縱橫,起伏不平。雞公山立於東面,海拔978米:西南面月亮山山脈分為兩支,一支金剛山山脈,海拔1229.5米,--支為飯甑山山脈,海拔1449.1米,兩條山脈呈“V"型。北面塘口大山,海拔952米:白崖尾高峰,海拔808米。西北邊緊連滾貝老山,岑油後山海拔765米。境內最高峰位於飯甑山,海拔1449.1米:最低點位於思英口窄利灘,海拔136米,全境平均海拔265米。
氣候
鳳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濕度大。白天最低溫出現在清晨,最高溫出現在午後14時-16時之間。春早變化大,夏長而無酷暑,三伏天無超高溫,秋涼乾燥,冬后而霜凍常出現。雪雨多出現在臘月末,持續時間1-2天。多年平均氣溫18.25C,1月平均氣溫7.5C,極端最低氣溫為-2.9C(1983年1月10日);7月平均氣溫27C,極端最高氣溫39.6C(1981年7月26日)。無霜期年平均為305天,最長310天,最短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850毫米,極端日最大降雨量364.7毫米(1969年6月4日)。
水文
境內屬珠江水系。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泥石流、寒露風,大風等。水災平均3~4年左右出現--次特大洪水,洪水的發生期多在5-7月,持續期一般為2-3天。較嚴重一次在1983年,洪水淹沒農田523畝,當年糧食減產30萬斤,損失木材450立方米,耕牛5頭,生豬7頭,死3人,塌方120多處,群眾房屋被沖毀11間。旱災最嚴重的是1974年,
轄區各村屯農田受旱面積達1300畝,糧食減收41萬斤,23條常年流水山溝幹個。

歷史沿革


明清鳳羅城縣。1933年,設有大雲鄉,屬羅城縣三防區。1952年,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設中寨區。1958年9月,設中寨公社。1962年7月,中寨公社改名中寨區。1968年12月,中寨區改為中寨公社。1984年7月,中寨公社撒改為中寨鄉。1989年,中寨鄉設8個村公所、1個居民委員會、75個村民委員會。1997年11月,改稱懷寶鎮。

行政區劃


懷寶鎮轄:中寨街社區居委會;河村、洋洞、聘洞、盤榮、東水、噴溝、民洞、九東、永和、中寨10個村委會。
2011年末,轄中寨街1個居民委員會,九東、民洞、中寨、河村、洋洞,聘洞、東水盤榮、噴溝、永和10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676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4375人。另有流動人口2366人。總人口中,男性8764人,佔52.26%:女性8005人,佔47.74%;14歲以下1886人,佔11.25%;14-64歲12844人,佔76.59%;65歲2039人,佔12.16%。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6794人,佔40.62%;有苗、瑤、侗、壯、漢等13個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69%,人口死亡率6.67%e,人口自然增長率7.02%。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8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6.25千米,總面積318.2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69.67平方千米,佔84.73%;水城48.60平方千米,佔15.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2.69人。

自然資源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為鎢、鉛鋅、磷、銅、石英等。石英礦分佈全鎮各地,儲量大,有待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多分佈在泗潤山、金崗山、大岳山等地。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金錢豹、熊.大鯢、獼猴、野鹿(山羊).麝羊、穿山甲等。野生藥材有靈芝菌、銀耳、馬兵郎、雷公根、單鞭救主、雞血藤、地人蔘、鐵涼傘黃連等上百種。

經濟


農業
耕地面積27352畝,人均1.67畝。
糧食作物以雜優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產量3398噸,人均203.2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靈芝、百合、食用菌、油茶、木薯等。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500頭,年末存欄3800頭;山羊飼養量150隻,年末存欄120隻;家禽年飼養量5萬羽。
截至2011年末,林區總面積230.05平方千米,其中生態公益林區110.16平方千米,商品用材林區119.89平方千米。年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26000立方米以上,收取育林金250萬元左右,是全縣林業重點鄉鎮之--。境內有泗澗山、思英等國有林場。
工業
以木材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645萬元,擁有工業企業5家,職工168人。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有集貿市場1個,面積1500平方米,攤位35個,集市貿易年成交額150萬元,相當於社會商品零售的10%。全鎮個體工商戶421戶,從業人員432人,註冊資金520萬元。當年個體商業營業額500萬,占社會商品零售的20%;登記註冊企業23戶,註冊資金540萬元。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280.76萬元,比上年增長5.7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33萬元,比上年增長1.30%。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196.26萬元,個人所得稅61.55萬元,其他稅種22.16萬元。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農家書屋14個,藏書18000多冊。東水、盤榮、下坎。噴溝、聘洞、河村,洋洞等村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大村電,都自發成立蘆笙隊,並多次到縣城參加比賽。
教育
2011年末,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230人,專任教師1人;小學11所,在校生852人,專任教師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9%;初中1所,在校生391人,專任教師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門診部(所)11個;病床35張,固定資產總值3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9500人次。
2011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6%。
體育
2011年末,中小學共有12個籃球場,鎮政府駐地建有燈光球場1個。
廣播電視
2011年末,開通廣播電視村村通直播衛星2414戶,設有12個遠程教育接收站。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戶,人數30人,支出6.5萬元,比上年減少24%,月人均181元,比上年增長10%;醫療救助6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12人次,費用共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83%。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99戶,人數1415人,支出98萬元,比上年增長19%,月人均58元,比上年增長18%6。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6萬元。
敬老院1家,床位12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760人,參保率98.7%。

交通


轄區309省道、638縣道和貝江河貫穿全鎮。全鎮修建村屯公路21條,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公路總里程123.5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網點1個,代辦所1處;全年業務收入48.17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4萬份(冊)。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00戶,電話普及率40%;行動電話用戶300戶:網際網路用戶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0萬元。
供電
2004年懷寶鎮變電站建成。
給排水
鎮政府駐地建有2個飲水池,儲水量170立方米。

文化


懷寶鎮
懷寶鎮
名稱來歷因境內山環水抱,盛產木材、香菇、木耳等“三寶”,是“懷抱寶物”的風水寶地,1933年7月,羅城縣經轄區名人紳士會議商定,於9月正式稱“懷寶鄉”,由此得名。

名優特產

懷寶鎮平均海拔186米,氣候宜人,雨水充沛,山河靈秀,物華天寶,豐富的名優特產有:
杉木、藥材、羅漢松;香菇、木耳、黃桅子;靈芝、八角、娃娃魚。其中杉木、香菇、靈芝、娃娃魚為懷寶山中"四寶"。

特色農業

1、以林木為主的經濟農業。
2、百合種植。
3、種草養牛、融水香鴨養殖。
4、大鯢特色養殖。
5、種桑養蠶。

風味小吃

懷寶鎮地處兩市,五鄉鎮之中樞,水陸交通便利,解放前亦是商埠之地,商賈雲集,造就了粉店,飯館林立,小有名氣的風味小吃有:濾粉、蒸粉、括盆粉、棕子、油茶、五色飯

旅遊


景點簡介

懷寶鎮是個多民族聚居地,侗村、苗寨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全鎮處處青山綠水,自然風光秀麗迷人,旅遊景點主要有:
貝江河漂流
貝江河是融江最大支流,貫穿懷寶全境,長達29.5公里,沿河兩岸青山疊翠,群峰倒影如潑墨丹青,順河漂流而下,河面或平緩幽靜、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或灘陡水急、清浪撲面,有驚無險。春、冬時節細雨如煙,薄霧飄繞;夏、秋時節,清風拂面,涼爽愜意,恰似人間仙鏡,世外桃源,是度假、漂流、避暑、獵險的好地方。
鯉魚坪花洲
九曲迴腸的貝江河,流經懷寶鎮政府所在地--中寨街一公里處,受一座如卧牛般的石山阻截,陡然東回,繞山環流,自然形成一泓深潭,因有鯉魚在潭中雲遊戲要,故名鯉魚潭,鯉魚潭東岸,貝江與渾水潭,清江潭相向托起一個橢圓形大河洲--鯉魚坪花洲。花洲四季如茵,陽春三月水竹翠綠,綠意芳菲,人頭涌動,萬紫千紅,真是紅艷的天,紅艷的水,紅艷的笑臉,紅艷的世界。
登臨花洲,不但可以欣賞如煙似焰的杜鵑花卉,還能摘到鮮嫩的江邊野菜,有興緻還可以釣幾尾貝江鮮魚,品一品貝江火燒魚的美味。
花洲四向群山巍巍,身旁有二潭作伴。與如練的貝江水相依,北面懷寶中學的紅牆白樓與蔥鬱的篙林芭蕉果園相映成趣;夜闌時分水排山歌,漁火伴明。花洲素有"鯉地螺洲,漁池蓬島"的妙絕景色。
泗澗山風光
距懷寶鎮政府20公里的泗澗山屬九萬大山山系,處於清林山東部,最高峰飯甑峰海拔1449.1米,金崗山頂海拔1229.5米,月亮峰頂海拔1228米。三大高峰氣勢雄偉,構成了茫茫雲海古森林的泗澗大山區。山中峪深洞幽,山泉清冽。登高可一覽泗澗山風貌,上頂峰觀日出日落,看雲海氣勢磅礴。穿森林,賞瀑布,浴清泉,泳深潭別有一番情趣。
春天,各種山花爭相開放。山茶花、蘭花等山花漫山遍野,鮮艷奪目。特別是金崗山頂的紅杜鵑、紫杜鵑,活象仙女七彩的羅裙輕落峰巔,紅紅綠綠一大遍,蔚為壯觀。春天的泗澗山猶如碩大的天然花園。
夏天,泗澗山更是一處難得的避暑佳處,赤日炎炎的盛夏,山中氣溫都保持在25℃左右,在山莊投宿還需要蓋棉被。九曲迴腸的民洞河從泗澗山流出,流水象丹竹一樣清凈。河岸邊,細沙平鋪的林區公路一直延伸到月亮山間。
秋天,泗澗山天高氣爽。登飯甑峰頂可望貴洲,見環江城廂。特別上金崗山(金崗山到月亮山沿線)別有情趣。一條綠色的長城貫穿山脈30公里(防火道林帶),漫遊5個多小時才能走完全程,九萬大山無限風光盡收眼中。秋天的泗澗山勝似花果山。美猴成群,進山中隨處可見。山果有山荔枝、山楂梨、牛藤瓜、山葡萄、青蘋果、豬葡萄、冷飯糰、獼猴桃等。山中百獸享用不盡,進山者莫不大飽口福。
泗澗山物豐景美,主要景點有:唱歌崖、跌鴨潭、東風崖;平山觀日出、七十二包迷人山、車壩塘、仙人棋盤等十幾處。
月亮山畔的唱歌崖風景獨特;跌鴨潭深洞奇妙的樂湊聲令人神往;陡峭的東風崖吸引了眾多勇敢者踏上征途;青悠悠的車壩塘,綠水青山,竹筏戲水,爽心悅目。泗澗山采育場位於車壩塘北端,得天獨厚的幽靜環境,為避暑人提供了良好的寓所。現在,融水縣正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將泗澗山劃定為自治區級生態森林保護區。
下坎侗村
懷寶鎮下坎侗村是當年紅七軍途徑的少數民族村寨;這裡的人民聰明、勤勞,熱情好客,民風淳樸,民族文化多彩多姿。侗村依山而築,逐級攀升,盤桓躍然的吊腳樓,富有氏族社會色彩的遺跡"豎岩"、"寨佬",村村寨寨設立的蘆笙坪,五光十色、璀璨奪目的服裝、首飾、銅鼓樂器,古老獨特的風俗,別具一格的戀愛方式,古樸典雅的工藝,風味獨特的食品,是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風情的好去處。當你走進下坎侗村,能歌善舞的侗族兄弟姐妹在白天會用優美的侗族大歌歡迎你,用油茶、酸魚酸肉款待你;在夜間會邀約你到木樓的,火墉邊"坐妹"、唱山歌(情歌),或到蘆笙坪觀看、參加蘆笙表演。
東水苗寨
當你到東水苗寨作客,熱情豪爽地達哼、達配會與你把盞共飲"交杯酒",或到田間篝火燒烤禾花鯉;晚上會帶你走村進寨"走同年"打"老庚",或參加蘆笙比賽,跳"踩堂"舞。
如果你是在侗族的"三月三"、"搶花炮"、苗族的"蘆笙節"、"趕坡會"等節日到侗村、苗寨來,一幅幅"女尋男去男尋女,一曲戀歌意太憨"的詩情畫面,會使你入痴入迷,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