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鄉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下轄鄉

安太鄉位於廣西第三高峰----元寶山西麓,地處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中部,距融水縣城68公里。全鄉總面積293.6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260公頃,水田面積647.2公頃,人均水田面積0.41畝,林地面積21391公頃,全鄉森林覆蓋率為78%。全鄉轄13個行政村,88個自然屯,165個村民小組,23387人(2017年)。聚居著苗、瑤、侗、壯、漢等五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95%。

歷史沿革


清代稱八甲,民國稱林安團、安泰鄉。1951年屬第十區,1952年稱安泰區,1958年稱萬寶山公社,1959年從萬寶山公社分出稱林洞公社,1962年改稱安太區。
民國19年(1930年)5月8日,3000餘紅軍從榕江縣經三江縣富祿鎮進入苗山境內,經大年、良寨、洞頭、安泰、河村等地,5月18日到達三防鎮休整。張雲逸軍長在沙街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揭露國民黨的罪行,宣傳共產黨的主張。22日,紅七軍離開三防,進入羅城四把。同年11月21日,紅七軍7000餘人由羅城四把進入三防鎮,在三防休整10天後,取道河村,兵分兩路前進。一路經盤榮、寨懷、白竹、甲昂、榮地、金蘭、都景進入大坡村。一路從河村口經盤榮、東水、田頭、小東江、都郎、香粉到大坡村。
安太鄉
安太鄉

政區沿革

清屬融縣。1933年,設有安泰鄉,屬融縣。1949年底,屬融縣香粉區。1951年,安泰鄉屬融縣第十區。1952年8月,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設安泰區。1958年9月,設萬寶山公社。1959年5月,萬寶山公社分設林洞公社。同時,將平安大隊劃分為求修、培洞兩個大隊,並將培潤、安全.六進、洞頭、高安等5個大隊與滾貝公社劃出的4個大隊成立洞頭公社。1961年7月,林洞公社又劃出元寶、小榮、培秀、江竹4個大隊與四榮公社劃出的榮塘大隊設元寶公社。1962年7月,撤銷林洞、元寶兩個公社,恢復安太區。1968年12月安太區改為安太公社。1984年7月,安太公社撒改為安太鄉。1989年,安太鄉設13個村公所、33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地處融水苗族自治縣中部,東以元寶山為界與安陽鄉相隔,東南與四榮鄉相接,東北與紅水鄉白雲鄉毗鄰,南、西南連懷寶鎮,西鄰滾貝侗族鄉,西北、北靠洞頭鄉。人民政府駐寨懷村,電話區號0772.郵政編碼545311,距融水苗族自治縣城40千米。

地理位置

安太鄉位於廣西融水縣境中部,鄉政府駐地“井兄”,距縣城68公里。地處中低山地帶,東與安陲鄉,南與懷寶鎮、東南與四榮鄉、香粉鄉、北與洞頭鄉、西與滾貝侗族鄉、東北與白雲鄉、紅水鄉交界。總面積293.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境內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谷地,以低山、中山為主,東、西、北三面較高,呈鍋形。全境均為山地。主要山脈有元寶、慶林兩大山系分支,地面高程平均海拔560米。境內最高峰位於元寶山無名峰,海拔2081米:最低點位於洞安村開孟屯。海拔235米。

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春季春陰釀寒光、細雨連綿;夏季常有雷雹雨及暴風雨,但時間不長,不連續,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氣爽,用量逐次減少:冬季陰冷少雪,但到冬至至大寒,高山之巔,常是白雪覆蓋。多年平均氣溫16C,1月平均氣溫4C,7月平均氣溫25C。平均氣溫年較差21C。生長期年平均220天,無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79.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267.7毫米,極端年最大降水量3425.5毫米(1968年),極端年最少降水量1766.7毫米(1981年)。

水文

境內屬珠江水系。主要有9條河流。白竹河,位於境域東南面,發源於元寶山的松沙,全長約10千米。平安河,位於境內北面,發源於元寶山系的翁兄、松登、周邦山,全長5千米。甲韶河,又稱甲之河,位於境內北面,發源於元寶山系的后培周機山麓,全長約20千米。甲被河,位於境內北面,發源於坡東山,全長約10千米。堯電河,位於境內西面,發源於坡東山,全長約9千米。上坎河,又稱子野河,位於境內南面,發源於“依的"山半山腰的甲乾溝,全長約8千米。元寶河,位於境內東面,發源於培秀村南西屯,全長約10千米。甲任河,位於境內中部,由林洞,培地兩溪匯合而成,全長12千米。知桶河,位於境內東南,發源於元寶山腰,與元寶、甲任兩河匯合於白竹河。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溫、霜凍、雷擊,冰雪等。早澇災害平均5年2遇: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83年6月20日的洪澇災害,境內培秀、培地、林利、寨懷.洞安、堯電、甲報、堯良,三合等村受災嚴重,死亡18人,重傷1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66.67公頃,倒塌居民住房118間,禾倉60間,牛棚11個,有26頭牛,15頭豬死亡,沖走木頭5287根。

自然資源


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棉、蛇紋石、銅、銅鎳礦化點,銅礦化點、錫礦化點,大理石、滑石等。有植物種類1000多種,原始森林樹種有200多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17種,有冷杉、五針松、南方紅豆杉、短尾羅漢松、木蓮、紅椎竹葉松等珍貴樹種;野生動物有熊,猴大鯢、山瑞、小靈貓、毛冠鹿,蘇門羚、林麝、馬熊等:藥材有天麻、杜神、靈芝、黃連、八角蓮、金銀花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13個村民委員會。
村委會寨懷
培地
洞安
江竹
元寶
小桑
培秀
三合
求修
甲報
堯良
堯電
林洞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325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32人,城鎮化率1%。另有流動人口8939人。總人口中,男性12033人,佔51.75%;女性1220人.佔48.25%;14歲以下3702人,佔15.92%;15-64歲17129人,佔73.66%;65歲以上2412人,佔10.42%。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16060人,佔69.07%;有瑤、侗、壯漢等4個民族,人口7193人,佔總人口的30.93%。2011年,人口出生率12.12%0,人口死亡率7.18%,人口自然增長率4.94%e。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7.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9.2千米,總面積293.7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292.23平方千米,佔99.49%;水域0.03平方千米,佔0.5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9.16人。
2021年,融水苗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3680人。

經濟


進入21世紀以來,安太鄉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以茶葉產業化為突破口,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茶葉、油菜、杉木、毛竹、水稻為主的特色農業結構,為全鄉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茶葉:全鄉共有優質茶園3389畝,在江竹村建立了500畝無公害茶葉市級示範樣板點。主要茶葉品種有福鼎大毫、福安大白、烏牛早、迎霜、安吉白茶、桂綠一號、龍井長葉等7個品種。引資在洞安村、江竹村、元寶村開辦了3個茶葉加工廠,在全鄉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化生產的基本態勢已形成。
2、油菜:安太鄉大力發動群眾利用冬閑田種植油菜,取得了顯著成績。年種植面積達3500畝以上,畝產油菜籽164公斤,年產值達180萬元,實現農民人均增收80元,帶動了相關加工業的發展,
3、杉木:全鄉杉木總面積12.6萬畝,2004年全鄉共銷售杉木6934立方米,杉木是安太鄉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4、毛竹:總面積1.45萬畝,2004年全鄉共銷售毛竹3.05萬條,是安太農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之一。大力發動群眾進行毛竹深加工,全鄉共有小型毛竹加工機械35套,加工農戶35戶。
5、水稻:全鄉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2005年全鄉共種植水稻10200畝,其中雜交水稻9800畝,優質谷7000畝。

農業

耕地面積19400畝,人均0.83畝,其中水田95555畝,早地9845畝,以種植水稻、木薯、玉米。紅薯、大豆、早禾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2268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1.7%。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49萬噸,人均211千克。油菜種植面積2400畝,產量13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2011年,茶葉面積4330畝,其中有機茶葉基地600畝,組建1個鄉級和3個村茶葉專業合作社。2011年,採收茶青(鮮葉)31.2萬斤,產值190萬元。有茶廠6家,其中標準化茶廠1家,安裝全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產線1條。建有本地優質茶苗選育基地,選育、培植石崖茶、野生白茶等本地優質特色茶6萬株。
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9850頭,出欄6500頭;牛存欄3125頭,出欄1135頭:羊存欄993隻,出欄550隻:家禽存欄4萬羽,
截至2011年末,林地面積340025畝。有林面積308572.5畝(其中用材林263179.5畝、經濟林769.5畝、薪炭林297畝、防護林44259畝、特用林67.5畝、竹林10516畝、其他林地19330.5畝);未成林新造林地或砍伐赤地3273畝。森林覆蓋率77.57%;活立木蓄積量1390940立方米:森林生態效益補助面積44145由;2011年,社會木材採伐量10114立方米,林業總產值2185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7%。

工業

以木材加工業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38萬元。有工業企業8家,職工121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萬元。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115.41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0.61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15萬元,增值稅41.97萬元。
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495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357萬元。

文化


名稱來歷

清末民初屬融縣中區林安團,名稱中有“安”字,“安”有安定、平安之意,“泰”有平靜、穩定之意,故名安泰:又因“泰”與“太”同音,故今用同音字取名安太。

交通


642縣道穿境而過。全鄉13個村委會都通村級公路。
安太鄉
安太鄉

社會


機關單位

全鄉下轄20個鄉直機關單位,有醫院1所,中學1所,中學在校生655人,小學15所,其中中心校1所,村完小14所,小學在校生1614人。有黨總支部2個,支部30個,其中機關支部9個,學校支部6個,農村支部15個。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7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5人。有十一坡會、十三坡會、二月春社、四月八牛節、六月初六新禾節、七月十四等傳統民族節日。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75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9所(含村教學點),在校生1058人,專任教師106人,小學適齡兒童人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31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人學率、小學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12.46萬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3個;病床17張,每萬人擁有病床7張,固定資產總值20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8名,其中醫師9人,婦產科醫師3人,護理人員9人.檢驗2人,藥劑1人,財務後勤4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1.3萬人次。
2011年,13個村20963名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22%。

體育事業

2011年末,學校體育場27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廣播電視

1969年建立安太鄉廣播站,1979年2月建立安太鄉文化站,1986年10月建成安太鄉廣播電視站。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056戶,人戶率20%。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5戶,人數50人,支出10.7萬元;醫療救助102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10戶,人數2569人,支出198.85萬元。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5.36萬元。
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1367人,參保率96.6%。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郵政網點1個:全年業務收入7.24萬元,其中純收入4.18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650份(冊)。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000戶,電話普及率36%:行動電話用戶8000戶:網際網路用戶35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62萬元

旅遊


安太鄉位於元寶山西麓,是元寶山旅遊的門戶,同時苗、侗等少數民族佔全鄉總人口的90%以上,少數民族風情濃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旅遊資源和民俗旅遊資源,是柳州市最主要的旅遊地之一。
自然旅遊資源
元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構成元寶山山體的岩石為古老花崗岩,山體陡峭,南北隆起,中部稍凹,形似元寶而得名,有白虎頂、蘭坪峰、元寶峰和無名峰四大主峰,最高峰海拔2086米,為廣西第三高峰。元寶山自然保護區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動物園和中藥圃。原始森林樹種有200多種,有冷杉、五針松、南方紅豆杉、短尾羅漢松、木蓮、紅椎、竹葉松等珍貴樹種。野生動物有熊、猴、大鯢、山瑞、小靈貓、毛冠鹿、蘇門羚、林麝、馬熊等。還有“野人”出沒的蹤跡,歷代村民都發現過野人。主要景點有六疊瀑、七疊瀑、百米飛瀑、羊龍潭、繡花台、金龜山、雄雞報曉、飛來石、野人崖、元寶日出、雲海等,是一個天然遊覽勝地。
民俗旅遊資源
十一坡:每年農曆正月十一,元寶、小桑、培秀等村的廣大苗胞都會集中到元寶村整垛屯附近的十一坡蘆笙坪,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主要活動有大型蘆笙踩堂、斗馬、鬥牛、文藝晚會等。
正月十三蘆笙節:是安太鄉最大的民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林洞、寨懷、培地、洞安、堯良等村的廣大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同胞身著節日盛裝,集中到鄉政府附近的十三坡(地名)蘆笙坪,舉行盛大的節日慶祝活動,主要活動有大型蘆笙踩堂、斗馬、鬥牛、斗鳥、鬥雞、苗歌、侗歌對唱、文藝匯演等。
新禾節: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安太鄉廣大苗、侗族同胞為表達豐收的喜悅,都會在家中大宴賓客,歡度一年一度的“新禾節”,同時還舉行斗馬、鬥牛、斗鳥、籃球比賽、文藝晚會等盛大活動來慶祝這一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