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書

刻書

用雕版印刷術印製的書籍的通稱。在印刷技術上有寫刻、朱墨印、幾色套印之別。中國古代出版的書籍大都是刻書。其中由官府刻印的書稱“官刻本”,由私家刻印的書稱“家刻本”或“家塾本”,由書商刻印的書稱“坊刻本”。

概述


刻書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它的風格面貌反映著當時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文化風尚。書籍校勘的精粗、開本的大小、版式的規制、刀法的精拙、印紙的優劣、墨色的好壞、字體的風格、裝幀的特點等,都可以透露出社會的時代氣息。掌握一個時期刻書的風格特點,對於刻版的考定和版本學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風格及特點


宋代

宋代刻書從版式上講,前期多白口,四周單邊;後期仍多白口,左右雙邊。宋代刻書的字體,是將唐代諸位大家的字體運用於刻書。如唐代的大書法家褚、顏、歐、柳諸家在書法上的最大成就就是把楷書推向了高峰,而刻書的字體又恰恰需要這種端莊凝重的楷字。
宋代刻書的用紙,過去搞版本的人多稱為白麻紙、黃麻紙竹紙。有關研究造紙術發展史的專家多次取樣分析鑒定,認為過去人們所講的白麻紙或者黃麻紙,是說紙的纖維形似。事實上,當時人們造紙多為就地取材,原料為樹皮和竹子

元代

元承南宋遺風,元初的某些刻書風格特點與舊書無大差異。但縱觀整個元代刻書的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黑口、趙字、無諱、多簡。“黑口”,即指每版中縫線的上下兩端為寬粗墨印的黑條子。“趙字”,是指元代刻書的字體大多數都模仿趙孟頫的字,此為元朝刻書的又一明顯特點。“無諱”,指元代刻書見不到諱字的跡象,不像宋版書那樣,皇帝的嫌名廟諱處處可見。“多簡”,是指元朝的刻書多用俗體字或簡體字。

明代

明朝刻書分為早中晚三期,風格不盡相同,粗略概括起來,大約是明初值正德時期的刻書仍然為“黑口、趙字、繼元”;嘉靖萬曆時期為“白口、方字、仿宋”;天啟至崇禎時期的刻書又表現為“白口、長字、有諱”。

清代

清代刻書的字體,在清初時尚沿襲前朝舊習,至康熙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一種非顏非柳也非趙的“館閣體”。至嘉慶年間,刻書字體也失去了舊日的舒展圓秀,而變成呆板乏神的樣子。清初和元朝一樣,沒有避諱的習俗,但隨著政治統治的日益強化,開始實行了漢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諱舊習。清代刻書的用紙名目繁多,有螺紋紙、棉紙、竹紙、開化紙等。

刻本價值


古籍收藏自古就有。俗話說“一頁宋版,一兩黃金” 。宋元時期是雕版印刷的頂峰,雕刻精美、字體端莊、紙膜考究、校勘質量高。從明中葉起,宋元版本就成為藏家追逐的熱點,但宋元時期的精品刻本,早已寥若晨星。
明代的印刷業規模大、分佈廣、品種多,是中國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時期。明代印刷技術更加成熟,圖版刻印更為精良。清代及民國時期的精刻本,也多有特色。明清兩代的善本,乃是如今古籍收藏家競相追逐的目標。
民國時期的圖書數量可觀、內容豐富,且由於距今較近,損壞或流失較少,時下價格相對偏低,許多私人收藏家在經濟上都能承受。
另外,各個時代的名人尺牘,在古籍收藏中一直牢牢佔據一席之地。明清名家或現當代名人信札拍上萬元乃至幾十萬元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