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沙河街東北隅。是歷史人物紀念館。為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而建立。

1985年7月30日開館。館址原是陶靖節(淵明)祠。該祠江南民居風格,1982年按原貌遷建於今址,祠內原有塑像、匾額、楹聯、石刻得到了全面修復。

簡介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館址原是陶靖節(淵明)祠。該祠江南民居風格,1982年按原貌遷建於今址,祠內原有塑像、匾額、楹聯、石 刻得到了全面修復。
2005年,在陶淵明誕生1640年之際,九江縣投資30多萬元對紀念館按照原貌進行了再次修復。修復后的陶淵明紀念館分為陶公墓、陶靖節祠、歸來亭等景點。

館藏情況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該館佔地1600 平方米。館內辟有《陶淵明生平事略陳列》,收藏和展出有關陶淵明行蹤的圖表、照片、家譜和歷代陶學專著、名人書畫 300多件。線裝《陶淵明集》30多部,最早為清康熙十一年 (1672) 蔣薰本。該館附有《九江縣歷史文物陳列》,展出陶淵明生活年代及其居地柴桑、尋陽城址出土的文物。

基本陳列


陶淵明紀念館有四個陳列:陶靖節祠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展出有歷代名人題寫的匾額、對聯等。
《陶淵明生平事略陳列》 展出詩人生平業績、活動路線、遺跡圖片、大事年表等。
《淵明資料陳列》 歷代各種版本的《陶淵明集》、中外專家學者陶學專著以及歷代書畫名家詠陶書畫珍品等。
《九江縣歷史文物陳列》 展出本縣上自商周下迄明清的精品歷史文物(分“古文化遺址”、“古城址”、“古墓葬”、“流散文物”、“全縣文物保護單位”五個部分),特別是魏晉南北朝墓葬的隨葬品。

珍貴藏品


青瓷權南朝,高6.5厘米、底徑10.5厘米,重813.4克。古潯陽城出土。
館內的“陶淵明生平事略陳列室”收藏和展出有關陶淵明的圖表、照片、家譜和歷代陶學專著、名人書畫300多件,線裝《陶淵明集》30多部,其中,最早的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蔣薰本。

陶淵明墓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無考。歷存之祠坐西北朝東南。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巡按御史季循義檄九江知府馬紀合出官銀,命同知黃敏才督建,嘉靖十七年竣工,後進行過幾次大的修繕。祠為磚木結構,古書 院建築風格。分正堂和前室兩殿,中有天井,側配廂房。長22。9米、寬10。75米,正殿梁高6。6米,面積為250餘平方米。大門首有明嘉靖進士、浙江提學副使薛應祺題書浮雕的“陶靖節祠”石匾,左右耳房門首各書“菊圃”、“柳巷”。祠內有陶淵明神龕、塑像,正、前殿檐首分別掛有兩幅九江清代翰林劉遷琛所題書的匾額;“羲皇上人”、“望古遙集”。堂內還置有陶淵明四十一代孫明邑庠生陶享《陶靖節祠祝文》碑、劉遷琛所撰《陶靖節先生祠堂記》和李錦煥題寫的長聯。
據史料記載,靖節祠原有6處,分別建在柴桑面陽山九江都督府巷內、南康府府學東南、彭澤城區東面、瑞州府城南、都昌縣南山。除面陽山靖節祠保存較好外,大多都在戰亂中破壞。
1984年,九江縣在縣城沙河東郊蔡家窪闢建“陶淵明紀念館”,並將面陽山陶靖節祠拆遷,按原樣復建於紀念館旁。新祠正堂中塑立著一尊3米高古銅色陶公全身像,詩人頭扎漉灑巾,面目莊重深沉,手握一卷《山海經》。祠中朱柱橫樑上,懸掛著許多當今書法名家題書的楹聯匾額。祠外山邊溪畔築有園林小景“菊圃”和“柳巷”,使人緬懷陶公的高風亮節。《陶淵明集》

文學地位


人物介紹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飲酒詩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飲酒》20首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后怡然陶醉 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從詩的情趣和筆調看,可能不是同一時期的作品。東晉元熙二年(420),劉裕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殺之自立,建劉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隱晦曲折地記錄了這一篡權易代的過程。對晉恭帝以及晉王朝的覆滅流露了無限的哀惋之情,此時陶淵明已躬耕隱居多年,亂世也看慣了,篡權也看慣了。但這首詩仍透露出他對世事不能忘懷的精神。

詠懷詩

以《雜詩》12首,《讀山海經》13首為代表。《雜詩》12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13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10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田園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的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裡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我們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大約作於南朝宋初年。它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的無限追慕之情。它標誌著陶淵明的思想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它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紀念館
陶淵明現存文章有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4篇,共計12篇。辭賦中的《閑情賦》是仿張衡《定情賦》和蔡邕《靜情賦》而作。內容是鋪寫對愛情的夢幻,沒有什麼意義。《感士不遇賦》是仿董仲舒《士不遇 賦》和司馬遷《悲士不遇賦》而作,內容是抒發門閥制度下有志難騁的滿腔憤懣;《歸去來兮辭》是陶淵明辭官歸隱之際與上流社會公開決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絕大篇幅寫了他脫離官場的無限喜悅,想象歸隱田園后的無限樂趣,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文章將敘事、議論、抒情巧妙地融為一體、創造出生動自然、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語言自然樸實,洗盡鉛華,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韻文有《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散文有《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又稱《孟嘉別傳》,是為外祖孟嘉寫的傳記;此外還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與子儼等疏》等。總的來說,陶文數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詩。陶淵明作品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有“田園詩人”之稱。

生平陳列室

陶淵明,晉宋時期的偉大詩人,偉大的思想家,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后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裡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裡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庄》《老》為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為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著私情,把眾人認為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謚任為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於前,妻鋤於後”,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他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景點簡介


歸來亭

陶淵明
陶淵明
這裡的“歸來亭”與石鐘山的“歸去亭”遙相呼應,是為紀念陶淵明,他41歲辭去彭澤令是從湖口(古彭 澤)那邊離開,后又回到故里(古柴桑)。趙孟頫這幅對聯:“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辭》)。意思是白雲無意中滑出山巒,鳥飛累了也知道回還。陶淵明從29歲出任江州祭酒,到41歲辭去彭澤令前後共十三年。在這期間,他“一心處兩端”游移於進退仕隱之中,心情常常是矛盾苦惱的。當他一離開官場,就象出籠的鳥那樣,感到輕鬆自由。

陶靖節祠

陶靖節祠:又名陶淵明祠,位於江西九江縣沙河街東北隅蔡家窪(即陶淵明紀念館區內)。原祠坐落面陽山靖節先生墓左前麓。始建於北宋宣和初年。元末兵燹軍民侵廢為田,明正德八年(1513年)斷復產業。嘉靖十二年(1533年),九江知府馬紀受巡按御史李循義檄令,拿出官銀,命同知黃敏才督工重建,約於十七年竣工。清乾隆元年(1736年)和民國十年(1921年)均有較大的修葺,1959年11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因故經國家和省文物主管部門批准,按原貌遷建於今址。今祠坐東北向西南,正脊高6.6米、面寬10.75、通深22.9米,面積約250平方米。明清江南民居風格,磚木結構,抬梁式列架,駱駝式山牆;內分前後兩進,中有天井,側配耳室、廂房;中部各開耳門通菊葡、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