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餅
東坡餅
東坡餅又名空心餅、千層餅,是為紀念蘇東坡而命名的,是湖北地區特色傳統美食之一。關於“東坡餅”名稱的由來,充滿了人文色彩。相傳蘇東坡被貶海南儋縣(現海南儋州)時,當地有一位賣環餅的年邁守寡老嫗,她的手藝好,環餅質量高,可是因為店鋪偏僻,不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嫗得知蘇東坡是著名文學家,就請他為店鋪作詩。蘇東坡憐憫她生活貧苦,環餅手藝又委實不錯,就揮筆寫下一首七絕:“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數句,勾畫出環餅勻細、色艷、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釵的形象。老嫗將此詩高懸門上,果然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後來當地老百姓為紀念蘇東坡,就名之以“東坡餅”,並在儋州流傳今。 “東坡餅”不但包含著奇特的飲食文化,還蘊藏著濃郁的鄉情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
東坡餅
東坡餅
取西山礦泉水1250毫升倒入面中,揉和好,擀成直徑為23厘米的圓片,上倒香油,用手抹勻,然後相對地由兩邊向中間捲成如意形長筒,從中間扯斷,每捲成約39厘米長、54厘米寬的長條,再抹上一層香油,從一端捲成圓筒,夾起,用手按一下,再擀成直徑為17厘米的圓餅。將其放入油鍋中炸至浮起,炸時用筷子按動,使餅酥裂開。炸好出鍋后,撒上白糖即成。和面時不用蘇打,擀麵皮時用力要勻,擀出的麵皮厚薄要相同。特點:造型別緻,色澤誘人,甜酥脆香,美味可口。
1.盆內放入精鹽、蘇打粉、雞蛋清,加清水500克攪打均勻,徐徐倒入麵粉反覆揉拌,直到麵糰不粘手時取出,放在案板上搓條,摘成重150克一個的面劑,搓成圓團,擺放在盛少許芝麻油的瓷盤裡餳10分鐘即可。
2.案板上抹勻芝麻油,將餳好的麵糰取出,逐個在案板上按成長方形的薄麵皮,用雙手從麵皮兩邊向中間捲成雙圓筒狀,再側著從兩端向中間捲成一個大、一個小的圓餅。將大圓餅放在底層,小圓餅疊在上面,逐個做完后,復放在盛芝麻油的盤裡浸沒,約餳5分鐘。
3.小鍋置中火上,放入芝麻油燒到七成熱時,將餅平放在鍋里,一手拿鐵絲築籬,一手拿筷子邊炸邊撥餅,邊用竹筷一夾一松地使餅鬆脆,待餅炸到浮起時,翻面再炸,邊炸邊用竹筷不斷地點動餅心,使餅炸得松泡不散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盛盤,每個撒上少許白糖即成。
東坡餅之小吃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由於統治集團內部傾軋,諫官李定等摘出蘇軾一些諷諭朝廷的詩句,加以彈劾,蘇軾因而被捕入獄,這便是有名的“烏台詩案”。經過殘酷的折磨后,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黃州無名山,而大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陀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精舍,依山臨壑,蕭然絕俗。於是,蘇軾便如他在《武昌西山詩》中寫的那樣:“春江淥漲葡萄醅,武昌官柳知誰載?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這位名傾於世的詩人來到西山古寺,受到寺僧的熱情歡迎,寺僧以泉水烹茶,香油煎餅招待。東坡食后,稱讚不已,喜曰:“爾後復來,仍以此餅餉吾為幸!”蘇東坡一生遊歷名川大川,遍嘗南北名饌佳肴,是一位知味善品的美食家。此餅得他如此讚賞,可見其風味確實不凡。
自宋以後,西山寺僧常以此餅待客。清同治三年,大學士、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官文遊覽西山靈泉寺,西山住持宏儒法師以此餅敬奉官文,官文食后大為讚許,問及此餅何名,答曰:“東坡餅。”官文隨即題詩云:“門泊戰船憶公瑾,我來茶話續東坡。”“東坡餅”由此名聲大震,併流傳至今。
西山僧人說,東坡餅之所以獨特,是因為西山寺有菩薩泉。菩薩泉聚山川之靈氣,水色白而味甘,清冽異常,又名靈泉。用靈泉制餅,無需發酵,自然而酥鬆,落口消融;不加香料,香芳清甜,回味雋永。以泉用之烹茶,是為上品;取而冷飲,則可祛病強身。故蘇東坡寫詩讚曰:“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西山山門前,九曲亭上有東坡先生寫的《西山詩》,文詞優美,意境幽深。廣宴樓壁上,掛有東坡先生畫的墨梅,鐵骨繁花,清麗精神。東坡餅和東坡先生留在西山的珍貴墨寶,相得益彰,一起千古傳播著東坡先生的流風餘澤。
文字興獄,無端羅織,以文廢人,乃至焚書坑儒,這是我國封建社會延續數千年的陋規、痼疾。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文學史,幾乎沒有一個著名的濤人、文學家,不橫遭貶遷。對文人的迫害,如此酷烈,如此普遍,真是世所罕見。
然而,真理的呼號並未泯滅,文學繼續繁衍,詩文窮而愈工。蘇軾以文字獲罪遭貶,但並未因此擱筆。被譽為千古絕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傳世名篇《前赤壁賦》、《后赤壁賦》,遊記散文《武昌九曲亭記》等,便是他這一時期的佳作
東坡餅
關於“東坡餅”名稱的由來,充滿了人文色彩。相傳蘇東坡被貶海南儋縣(現海南儋州)時,當地有一位賣環餅的年邁守寡老嫗,她的手藝好,環餅質量高,可是因為店鋪偏僻,不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嫗得知蘇東坡是著名文學家,就請他為店鋪作詩。蘇東坡憐憫她生活貧苦,環餅手藝又委實不錯,就揮筆寫下一首七絕:“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數句,勾畫出環餅勻細、色艷、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釵的形象。老嫗將此詩高懸門上,果然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後來當地老百姓為紀念蘇東坡,就名之以“東坡餅”,並在儋州流傳今。
“東坡餅”不但包含著奇特的飲食文化,還蘊藏著濃郁的鄉情文化,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