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野牛

偶蹄目牛科動物

爪哇野牛(學名:Bos javanicus)是牛科、牛屬動物。爪哇野牛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棲息於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中。一般獨居或2-3頭同棲,有時會組成有20-30隻的大群。晝伏夜出,以草、竹子、野果、樹葉和樹枝為食。爪哇野牛壽命20歲左右。

形態特徵


體長190-225厘米;尾長65-70厘米;肩度155-165厘米;重量600-800千克。尾細長,下垂過膝部,角較小,成年公牛在兩角基部由角質塊相連,臀部有一獨特的、大的圓盤狀白斑,四肢下部染有白色。眼睛上方有白色斑點。身材類似於家養的牛,但頸部相對細長,頭部較小,在肩膀上方的背部有脊。雌性的角短而彎曲,向內指向頂端,雄性的角向上彎曲,長約60厘米。雌性比雄性的毛色較淺,通常呈現淺紅棕色。成年雄性中,毛色為藍黑色或深棕色。
爪哇野牛
爪哇野牛

主要品種


爪哇野牛體形似黃牛(Bos taurus),臀部有一獨特的、圓盤狀白斑。和白肢野牛(Bos frontalis)一樣,爪哇野牛的四肢膝蓋以下的毛也是白色。 

棲息環境


爪哇野牛棲息於熱帶、亞熱帶較為開闊的地區,但隱藏於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由於地處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地區,故存在多種草地類型。海拔2500米以上多為山地灌叢、亞高山和高山草甸;海拔1500-2500米以上屬灌木草叢和山地稀樹草叢為主;海拔1500米以下,主要是中低山、丘陵灌草叢。這些寶貴的生態資源,為爪哇野牛的生存提供了天然的生物屏障。 

生活習性


爪哇野牛一般獨居或2-3頭同棲,有時會組成有2-25頭或更多的大群。有時雌牛、幼牛和亞成體組成10多頭的小群一起活動。夜間行動,白天休息,卧成一圈,由一頭母牛站立警衛,遇到危險,母牛立即跺腳示警,眾牛聞訊馬上躍起逃命。以各種野草、樹葉、樹芽、竹葉或竹筍為食。

分佈範圍


存在:分佈於南亞和東南亞的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爪哇島巴厘島)、馬來西亞(沙巴)、緬甸、泰國、越南。1849年被引入北澳大利亞。
存在不確定:中國(西雙版納勐臘縣)。
滅絕: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印度、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
存在(季節性不確定):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可能滅絕:馬來西亞(沙撈越)。 爪哇野牛分布圖 

生長繁殖


爪哇野牛孕期7-8個月。每年春末夏初產仔,每胎產1仔,哺乳期6-9個月,2-3歲性成熟。野生爪哇野牛壽命20歲,圈養的超過26歲。 

亞種分化


中文名學名命名者及年代
爪哇野牛指名亞種Bos javanicus javanicusd'Alton,1823
爪哇野牛婆羅洲亞種Bos javanicus lowiLydekker,1912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4年ver3.1——瀕危(EN)。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哺乳類)——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種群現狀
估計野生爪哇野牛總數約為5000-8000隻(截止2014年)動物。該物種最重要的據點是爪哇島,其在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和巴盧蘭國家公園中的數量最多。陸地上數量最多的地區是泰國的huai kha khaeng野生動物保護區。另外一部分數量生活在泰國崗卡章國家公園。婆羅洲仍然有幾百隻爪哇野牛,其中一百多隻生活在沙巴的庫蘭巴野生動物保護區。爪哇野牛已經在東南亞的多個地方進行了馴化(馴化的稱為巴厘島牛),泰國約有150萬頭(截止2014年)。還被引入北澳大利亞,在那裡他們建立了穩定的野生種群。
致危因素
主要是人類經濟開發和棲息生境破壞,導致分佈範圍縮小,資源銳減,加之過度狩獵,已處於瀕危狀態。 
保護措施
建議將爪哇野牛列為《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保護對象,加強保護。爪哇野牛在中國確切分佈範圍、生態學特徵和種群動態,仍知之甚少,所以亟待調查研究,以便保護和利用。 

相關研究


2003年,美國研究人員利用冷凍20多年的爪哇野牛皮膚細胞成功克隆出兩頭爪哇野牛。這一成果為藉助克隆技術保護瀕危物種展示了新希望。 第一個出生於2003年4月1日,第二個兩天後出生。第二次安樂死,顯然患有大後代綜合症,但第一個在聖地亞哥動物園倖存了七年,並於2010年4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