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鎮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轄鎮

地都鎮,隸屬於揭陽市榕城區,地處揭東縣東南部,東與潮州市潮安縣庵埠鎮、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鮀蓮街道接壤,南、西南臨榕江出海口與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關埠鎮相望,西北與炮台鎮相鄰,北與潮州市潮安縣沙溪鎮、彩塘鎮毗鄰。總面積87平方千米。2020年,地都鎮戶籍人口97349人。

地都鎮古稱地美都,因是魚米之鄉,取地美之意后簡稱地都。1961年,析出成立地都公社。1983年11月,地都公社改區。1986年12月,地都區改鎮。1991年12月,歸屬揭東縣。截至2020年6月,地都鎮共下轄24個社區。

2018年,地都鎮有工業企業380個,規模以上有4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設為揭陽縣永寧鄉地美都。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揭陽縣第二區。
1949年後,曾稱地都區、二十區、錢崗鄉。
1958年,與炮台合併,屬炮台公社。
1961年,析出成立地都公社。
1983年11月,地都公社改區。
1986年12月,地都區改鎮。
1991年12月,歸屬揭東縣。
地都鎮古稱地美都,因是魚米之鄉,取地美之意后簡稱地都。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地都鎮轄地都1個居民委員會,軍民、溪明、華美、烏美、光裕、楓美、仙埔、南隴、錢后、錢前、大瑤、塔崗、青嶼、石港、大蓮、土尾、雙港、紅崗、石頭、埔尾、蛟龍、下成、鳳鳴2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19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地都鎮共下轄24個社區。
地都鎮行政區劃詳情
地都社區軍民社區溪明社區華美社區烏美社區光裕社區
大瑤社區錢后社區南隴社區錢前社區楓美社區仙埔社區
塔崗社區青嶼社區土尾社區紅崗社區埔尾社區下成社區
石港社區大蓮社區雙港社區石頭社區鳳鳴社區蛟龍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都鎮地處揭東縣東南部,東與潮州市潮安縣庵埠鎮、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鮀蓮街道接壤,南、西南臨榕江出海口與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關埠鎮相望,西北與炮台鎮相鄰,北與潮州市潮安縣沙溪鎮、彩塘鎮毗鄰。總面積87平方千米。
地都鎮
地都鎮

地形地貌

地都鎮位於榕江下游北岸,背倚桑浦山,丘陵崗地約佔全鎮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餘為平原和水域,地勢北高南低。北回歸線橫跨全境,加上桑浦山脈橫亘,易產生豐富的地形雨、颱風雨和對流雨,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光熱和水資源豐富。

氣候特徵

地都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水文

地都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榕江。

自然災害

地都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颱風、洪澇等,時常發生於夏季。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地都鎮轄區總人口10.22萬人,以漢族為主。
2018年,地都鎮戶籍人口109410人。
地都鎮
地都鎮
截至2020年末,全鎮常住人口為9734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地都鎮完成稅收5084萬元。
2018年,地都鎮有工業企業380個,規模以上有47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農業

2011年末,地都鎮有1萬畝水產養殖面積4000多畝蔬菜、500多畝水果等;3個“三高”農業種養基地。2011年,農業總產值48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411元。

工業

2011年末,地都鎮有工業企業63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家,主要包括石材和石材機械、重化產業、食品加工等行業,石材和重化產業是地都鎮兩大支柱產業。201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52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3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9.04億元。

商業

2011年末,地都鎮綜合、軍民、烏美、鄒堂、錢崗等集貿市場和土尾電器市場。限額以上商業企業23家;完成社會商品銷售總額6.3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6億元。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地都鎮有21所小學,6所初中,1所高中;其中有省級校園南隴中心小學。

文化事業

編輯出版《地都區志》;創辦“月起金都”群眾文化活動。地都廣播電視站始建於1993年。
2011年末,地都鎮除3個村因地理條件限制外,其餘鄉村均開通光纖電纜。

體育

2011年,地都鎮端午節前後農村有賽龍舟習俗,每年春節各村之間固定開展籃球、乒乓球比賽。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地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包括地都衛生院、西坑醫院和23個村級衛生室,其中西坑醫院是一所麻風病專業治療醫院。

社會保障

2011年末,地都鎮有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8萬人,徵收社保費778.5萬元。低保、五保、烈屬和生活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地都鎮有郵政支局、電信營銷服務中心各1個。
給排水
2011年末,地都鎮鎮區有日產3萬噸水的地都自來水廠1座,水源取自南隴水庫。同時,地都還率先從汕頭引水,實施引韓供水工程。
供電
2011年末,地都鎮鎮區擁有塔崗、烏美11萬伏變電站兩座,南隴水電站1座。
燃氣
2011年末,地都鎮有鎮區燃氣企業3家,設立燃氣銷售網點75個。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地都鎮鎮區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50%。

交通


地都鎮已形成由公路、鐵路、水路、航空4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地處榕江下游黃金水道,全鎮擁有潤豐碼頭、油料碼頭等8個5000噸級石油天然氣專用碼頭和福美汽車輪渡碼頭。廈深鐵路、汕梅高速公路、206國道穿越轄區,距揭陽潮汕機場10千米,已開通公交,交通線路3條,日發98班次,日均容量1960人次。2011年末,鎮區道路49.9千米。
地都鎮
地都鎮

旅遊


景點

地都鎮有潮汕地區文化名山桑浦山,潮汕最大的明代御葬古墓翁梅齋暮,潮汕最大石窟寺院“玉岩”,揭陽古八景之一的“桑巒砥柱”將軍峰,有桑浦雙龍化石、將軍拜印石、鐵砧石等奇形怪狀名石數百處;此處還有吉祥寺、烏美古牌坊等。

文化


特產美食

地都鹹菜、冬菜貢菜橄欖菜、地都蟹,地都青蟹,盛產於榕江下游江海交匯水域,蟹肉鮮美,有“青嶼蟹甜過蜜”之美譽。錢崗蚝,南隴柑、鄒堂梨。地都鎮的鄒堂梨,歷史上稱“鄒堂”,“鄒堂”一帶其獨特土質,盛產著一種聞名海內外的佳果——“鄒堂梨”。“鄒堂梨”因其個大、肉脆、汁多而聞名。成果,是一種美味可口的水果;曬乾,是一種健脾、清熱、降溫、降壓的極品,人們稱之為“鄒堂梨脯”,又稱“土羚羊”。
鄒堂盛產青皮梨,是嶺南佳果之一。鄒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細汁多,鮮甜可口,飽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糖份、維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藥用,還可製作梨脯,加工罐頭。用青皮梨切片製作的梨脯沖水飲用,可治風濕、熱毒、咽喉腫痛、勞夜肺燥等疾患,特別是高溫炎熱的東南亞一帶,療效更加顯著,僑胞們稱之為“唐山土羚羊”。
地都鎮
地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