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豬
淮南豬
淮南豬,又名淮南黑豬、是淮豬的一個重要分支,為華北瘦肉型古老地方良種,目前主要分佈於安徽、信陽地區。
淮南豬原產於淮河上游以南、大別山以北的信陽廣大地區,中心產區在信陽市的商城、固始、羅山、新縣、光山五縣。除中心產區外,浉河、潢川、平橋等縣區亦有少量分佈。
其體型較大,耳大嘴短,四肢雄健有力,被毛粗黑髮亮,產仔率高,肉質鮮嫩,色澤鮮艷,五花肉少,瘦肉率最高達35%。
淮南豬主產於信陽地區,屬於“”論其產仔數、繁殖力、適應性、瘦肉率及肉質等方面為“我國少有的地方優良品種之一”,淮南豬歷史悠久,在固始最近出土的文物中有形態非常逼真的陶豬模型,據考證為西漢時期的文物,足以說明如今的淮南豬是在固始縣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下,經勞動人民長期選擇和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淮南豬體形中等,背毛全黑,鬃毛粗長,耳大下垂,母豬平均每窩產仔13.4頭,商品仔豬平均日增重392克,生豬屠宰率69.37%,瘦肉率44.66%。
淮南豬
淮南豬中心產區在河南省信陽市各縣。
信陽市位於北緯30°23’~32°27’、東經113度45’~115°55’,地處河南省東南部,東接安徽,西、南連湖北,北與河南省駐馬店接壤,西有桐柏山、南有大別山,地勢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平均海拔700m,最高1582m,最低22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2℃,無霜期220~230天;年降水量900~1300mm,相對濕度70%~80%;年平均日照時數1940~2180h。產區生態條件良好,飼料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主產水稻、小麥,耕作制稻麥兩熟。歷史上被稱為“淮南稻麥區”,其他作物有玉米、豆類、甘薯等,糧食產量高,農副產品豐富,豆餅、花生餅、稻糠、水生飼料(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等飼料來源也很充足,為該豬種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淮南豬形成歷史悠久,具體年代已無據可考。該地區歷史上養豬業很發達,群眾素有養母豬的習慣。產區群眾以食用大米為主,對豬肉需求量相對較高,冬季有自製腌肉和臘肉的習慣,固始縣製作的皮絲是宴席上的美味佳肴,頗受消費者歡迎。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豐富的飼料資源,使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選種選配經驗,促進了淮南豬的形成。
歷史上,淮南豬曾是當地群眾飼養的當家豬種。自20世紀80代末以來,隨著當地瘦肉型豬養殖的興起與發展,外來公豬不斷被引進,純種淮南豬飼養量急速下降。據1990年調查,中心產區的固始、商城兩縣含有淮南豬血統的商品豬30餘萬頭,淮南豬母豬2.6萬頭、公豬300餘頭。2000年信陽市淮南豬飼養量由20世紀80年代末最高飼養量300萬頭下降到2000年的20萬頭。
淮南豬
1. 繁殖性能 淮南豬性成熟較早,易配種,繁殖力強,產仔多,育成率高。在農家飼養條件下,公豬120日齡、體重30kg即可進行交配;母豬120日齡開始發情,體重25kg可配種繁殖後代。公豬180~210日齡、母豬120~150日齡適宜配種。母豬發情周期18~23天,發情持續期2~4天,妊娠期113.8天。利用年限公豬7年,母豬10年。10頭母豬平均窩產仔數(14.90±1.28)頭,窩產活仔數(13.20±1.07)頭,初生窩重10.1kg;仔豬30~32日齡斷奶,斷奶成活仔豬數11.60頭;母豬20天泌乳力36.10kg,仔豬斷奶成活率96.5%。
養殖場內淮南豬圖
淮南豬肉質測定,肉色3.5,大理石紋3.75,肌肉pH6.4。
產區群眾對淮南豬的選種和飼養管理有豐富的經驗,目前仍以傳統的飼養方式——農戶圈養和散養為主,規模養殖和專業養殖量較小,圈養和散養農戶主要飼餵糠、麩等農作物副產品和水生飼料(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及樹葉類等,飼養管理比較粗放。隨著濃縮飼料、預混合飼料和全價配合飼料的推廣普及和科學飼養技術的推廣,規模化養殖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飼養方式,養殖水平及效益也不斷提高。信陽地區1~2月份氣溫在0℃以下,淮南豬在欄舍內不鋪墊稻草,亦少感冒或凍傷現象;夏季溫度常高達35℃,淮南豬亦能表現出良好的生長狀態,對高溫的耐受力較強。
採用保護區和原種場保護。1978年信陽市在河南省固始縣城郊鄉鎮建立了淮南豬原種場,基礎群母豬550頭,核心群母豬300頭。此外,信陽市還在固始商城、新縣先後設立了7個保護區,保護區分佈在固始縣的祖師、段集、武廟和商城縣的達權店鄉。這些鄉環境相對閉塞,方圓數十里內無污染源存在,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為加強保護,當地畜牧部門制定了詳細的保種制度,在保護區內嚴禁其他品系的豬只進入。淮南豬作為淮豬的一個類群,1986年收錄於《中國豬品種志》。
1986—1992年由河南省畜牧局主持,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信陽地區農牧局、固始縣農牧局、固始縣淮南豬場、光山商城種豬場等12個單位參加的淮南豬群體繼代選育與推廣研究,經歷六年五個世代,各項生產技術指標達到或超過了方案設計要求,群體近交係數達到10.33%。選育后的淮南豬背腰趨平直,后臀較豐滿,皮薄毛稀,卧系減少,腹下垂明顯減輕。
在雜交試驗基礎上,1996年以來該項目組以淮南豬作母本,導人杜克豬血液,進行豫南黑豬的培育。
淮南豬性情溫馴、喜群居、耐寒、耐熱、耐粗飼、抗病性能好。其經過五個世代的群體繼代選育以後,體型外貌明顯改善,各項性能指標均有較大提高。雖然該品種具有多方面的優良特性,但仍存在生長發育較慢以及后軀欠豐滿等缺點,選育工作應根據國內市場的需要,利用其優良肉質性狀使其向優良胴體品質方向發展。
淮南豬
淮南豬體形中等,黑色,頭小,額平,嘴直長,耳大下垂至耳角,乳頭8對以上;成年母豬80~130公斤,公豬90~140公斤,母豬窩產仔10~15個。淮豬體質健壯,耐粗飼,抗病力強。上世紀50年代引進巴克夏、約克夏豬種后,純淮豬飼養量逐年減少,育肥多為雜交的豬種。80年代起,與淮豬雜交的豬種還有長白豬、杜洛克和漢普夏。由於盲目引種雜交,淮豬至70年代後期瀕臨滅絕,80年代開始保種和提純複壯,以搶救和開發這一寶貴資源。
淮南豬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