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壽聖寺

古壽聖寺

古壽聖寺始建於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歷史,時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寺院坐落在素有水鄉澤國之稱的千年古鎮溱潼,時為東台十四大徠叢林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寺院之藏經樓又名水雲樓,臨湖而居,憑欄極目,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水鳧嬉戲。其時文人墨客雲集,吟詩誦詞,人文氣息一派濃厚。文革期間,寺廟不幸被毀,時至昌明盛世,經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風光秀麗的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古壽聖寺。

景點簡介


古壽聖寺
古壽聖寺
2004年10月5日,古壽聖寺舉行隆重的佛像開光大典,諸山佛教高僧應邀參加,正值開光揭牌灑凈之時,萬里晴空出現祥雲佛光。
古壽聖寺舉行隆重的佛像開光大典
古壽聖寺舉行隆重的佛像開光大典

景點歷史


風光掠影
風光掠影
古壽聖寺始建於宋咸(1265-1274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為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同時也是 一個文化、歷史匯聚的場所。該寺大雄寶殿後名聞遐邇的藏經樓——水雲樓,千百年來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在此隱居駐足,明吏部侍郎儲罐、清八怪鄭板橋、民國元老於佑任等都曾在此駐住。由於文革期間寺廟被毀,2003年政府開始恢復重建,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水雲樓、僧舍、素食館等已經建成,並實行對外開放。
2004年10月5日,古壽聖寺舉行了隆重的佛像開光和大雄寶殿奠基大典,諸山長老雲集盛會,十方善信聞訊來朝,開光灑凈揭匾之時,萬里晴空祥雲普被佛光遍照,於會善信歡欣泣淚向天朝拜.

景點特色


古壽聖寺,俗名河南寺,南寺,在鎮南,與湖南村、湖北口、湖西庄隔湖相望。
寺內有三間兩層大樓名水雲樓,取其雲水蒼茫之意。水雲樓建於明代。道光《東徠台縣誌》稱其為溱潼古迹,並且繪了一幅圖附在志上,觀其圖,可見當年水波雲影,樓台聳立,樹木扶疏,風帆遠近,景色十分雅緻。
水雲樓原來四角翹起俗稱“泛角”,咸豐年間毀於大火。後來主持僧大更和尚重砌,改為不“泛角”。據說明代吏部侍郎儲巏少年時曾來此樓讀書。故“南寺書樓”又稱“南樓讀書”。

水雲樓


水雲樓始建於明代,據《東台縣誌》記載:明。史部左侍郎儲巏曾於水雲樓上讀書。清。著名詞人蔣鹿潭亦曾讀書於此,后鹿潭先生為紀念在水雲樓的一段生涯,遂將所著詞集命名為《水雲樓詞》。自此水雲樓頻有文人書家、政界要人登臨,憑樓眺望三湖煙波,留下詩詞墨跡無數。至今樓內還珍藏有清揚州八怪鄭板橋及癭瓢子黃慎和各大名家的字畫。
然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文革期間,寺院不幸被毀,舊貌不存,只留殘亘片瓦於舊址。時值昌明盛世,在泰州市市委市政府和姜堰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古壽聖寺現移址於風景秀麗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喜鵲湖畔。臨水而居,極目溱湖煙波浩淼,帆影迷離,舉望白鷺翔空,鳥雀舞風。寺內殿堂氣勢恢弘、巍峨莊嚴。晨鐘暮鼓香煙繚繞,佛音梵韻裊裊如世外天音,令人耳目清靜,遠離塵囂歸心靈於寂靜,蕩滌性靈於無為。

同名主題晚會


主題:
古壽聖寺
古壽聖寺
《古壽聖寺》舞台晚會以泰州佛教聖寺“古壽聖寺”為背景製作,向遊客傳播展示當地文化特色以及傳播佛教文化。
晚會亮點:
1.純粹的佛教文化晚會對佛教的傳播具有深遠、獨特的意義。
2.專門打造了框架式小規模觀演廳結構,以基礎舞台配置為主,可滿足日常表演及宣揚佛法的雙重需求。
3. “虛實相襯,天人合一。”將佛學、佛經、佛法、梵文梵語、梵音等元素有機融合,巧妙運用藝術表現形式與數字技術手段,完美呈現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藝術魅力。
4、晚會在《佛燈之火》的鳴鐘擊鼓聲中打開帷幕,佛教經典的靈動梵音將觀眾的目光聚焦在舞台上,佛燈幻化為精美的香爐,煙霧繚繞。“法師”登台上香,拉開表演之序幕。
5、以中國傳統雜技《滾燈》的形式表現覆燈火者,金盞光,玉台吐艷,照日月不照之處,明天地未明之時;七星蓮花燈造型由實物過度到投影成像,合眾為一。隨著紗幕浮現出捲軸影像,慢慢展開,《藥師灌頂真言》逐字可見,真言展開幻化為藥師佛與咒輪影像。
6、“四大天王”各自手執法器,腳穿失重裝置鞋,超越人體極限角度的動作設計,結合背景LED美輪美奐的視頻畫面,營造出佛從天降的神秘之感,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
《古壽聖寺》現場照片
《古壽聖寺》現場照片
7、舞蹈表演與舞美影像結合,呈現觀音坐蓮、三頭六臂、千手千眼等虛實相稱的畫面效果。藥師佛與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二大脅士,及十二位護法神誓願指守護誦藥師法門。
舞美影像結合童子功的表演講述了釋迦牟尼的降生,演員頭戴精美佛龕造型燈彩頭飾,手執蓮花燈翩翩起舞,點亮全場觀眾的心靈之燈;此時,觀眾席兩側牆壁上電控蠟台隨之燃起,燈火闌珊,佛光四溢。數虎結合泰州華僑城藝術團的演藝資源,針對性的整合及編排,為遊客點亮凈琉璃世界的心靈之燈。日照智慧、月照慈悲、禪宗境界、日月同輝、佛光普照的畫面的深入觀眾心裡,為觀眾塑造了一個唯美的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