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孟宏
鍾孟宏
鍾孟宏寫真
鍾孟宏個人工作照
2008年,執導由張震、桂綸鎂、戴立忍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停車》,這是鍾孟宏執導的首部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在台北發生的因停車而引發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故事,入圍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鍾孟宏個人獲獎照
2017年,擔任由黃信堯執導的劇情片《大佛普拉斯》的監製及攝影,該由陳竹升、庄益增、戴立忍領銜主演,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提名。
2018年,擔任由黃榮升執導的懸疑劇情片《小美》的監製及攝影,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提名。
2019年11月1日,執導電影《陽光普照》上映。
2020年11月20日,主演的《同學麥娜絲》將在中國上映。12月24日,擔任製片人的電影《腿》在中國台灣上映。
鍾孟宏出席其他頒獎典禮照 | 鍾孟宏個人出席活動照 | 鍾孟宏出席戛納電影節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20年 | 陽光普照 | 電影 |
2016年 | 《一路順風》 | 電影 |
2013年 | 《失魂》 | 電影 |
2011年 | 《10+10》 | 短片 |
2010年 | 《第四張畫》 | 電影 |
2008年 | 《停車》 | 電影 |
2006年 | 《醫生》 | 紀錄片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6年 | 《一路順風》 | 電影 |
2013年 | 《失魂》 | 電影 |
2010年 | 《第四張畫》 | 電影 |
2008年 | 《停車》 | 電影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20年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2018年 | 《小美》 | 電影 |
2017年 | 《大佛普拉斯》 | 電影 |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20年 | 同學麥娜絲 | 電影 |
2018年 | 《小美》 | 電影 |
2017年 | 《大佛普拉斯》 | 電影 |
2016年 | 《一路順風》 | 電影 |
2013年 | 《失魂》 | 電影 |
2012年 | 《昨日的記憶》 | 短片 |
2011年 | 《10+10》 | 短片 |
2010年 | 《第四張畫》 | 電影 |
2008年 | 《停車》 | 電影 |
戛納國際電影節 |
▪2008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 停車 (獲獎)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大佛普拉斯 (獲獎) ▪2017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一路順風 (獲獎) |
台灣電影金馬獎 |
▪2018 第5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小美 (提名)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大佛普拉斯 (獲獎)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大佛普拉斯 (提名)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一路順風 (提名) ▪2016 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一路順風 (提名)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失魂 (提名)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失魂 (提名)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第四張畫 (獲獎)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第四張畫 (提名)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第四張畫 (提名) ▪2006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醫生 (提名) |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2011 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獎 (提名) |
台北電影節 |
▪2018 第20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小美 (獲獎) ▪2013 第15屆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失魂 (獲獎) ▪2009 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停車 (獲獎) ▪2009 第1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停車 (獲獎) |
亞洲電影大獎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 大佛普拉斯 (提名) |
綜合獎項 |
▪2020 第11屆青年電影手冊導演 鍾孟宏 《陽光普照》 (獲獎) ▪2020 第11屆青年電影手冊導演 鍾孟宏 《陽光普照》 (提名) |
多倫多電影節 |
▪2021 多倫多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 鍾孟宏 《瀑布》 (入圍) |
鍾孟宏個人寫真照
鍾孟宏作為台灣後起之秀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直面當下台灣社會的瘡痍與現代台灣人的精神危機,他的“影像建構”和“精神表達”方面都體現出了荒原意識。他以現代主義的創作觀念、寫實的拍攝手法表達出他對於當代社會環境的關注,以及作為社會主體的生存狀態和真實而複雜的內心感受。他基本上以現實的空間為基礎,通過攝影機記錄出空間賦有特質的一面,探索人物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和很多導演不同的是,他在處理“死亡”的時候,並不是把它作為一個現在時態來直接表現,而是將它建構在過去時態中,展現過去的死亡主體對現在的人的影響,從而展現現代人的生存狀態和精神危機。他通過對台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書寫。尤其是通過攝影機對荒蕪的自然環境的鏡像記錄,傳達出他對於“台灣”的焦慮。(《文教資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