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冠鵑隼
隼形目鷹科動物
褐冠鵑隼(學名:Aviceda jerdoni):為鷹科鵑隼屬的鳥類,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46-48厘米,體重200克左右。頭頂紅褐色而具有黑色的縱條紋。頭頂有由2-3枚羽毛構成的長黑色冠羽,常常垂直地豎立於頭上,尖端為白色,特點非常鮮明。
棲居於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時也出現在疏林草坡、村莊和林緣田間,多在晨昏活動。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類和蛙等小型脊椎動物。棲息於高大樹木的頂枝,以細樹枝築巢。常單獨活動,有時也集3-5隻的小群。繁殖期間每次產卵2-3枚。屬留鳥。
褐冠鵑隼(圖2)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上體較淡,下體乳白色或茶黃色;頦、喉和胸具淡紅褐色條紋,頦、喉的中央條紋不甚明顯;額和頭頂前面兩邊淡茶黃色,具紅褐色條紋。余同雄鳥。
幼鳥似雌鳥。雄的幼鳥上體較暗,尾有4道,有時甚至是5道橫帶;羽毛基部具白色斑點。
虹膜金黃色。嘴鉛黑色,具有2個齒突。腳和趾為黃色或藍白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350g;體長460-480mm;嘴峰29-30mm;翅327-360mm;尾210-244mm;跗蹠35-40mm。(註:♂雄性;♀雌性)
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區,常出沒於茂密的森林中。
留鳥,不遷徙。通常單獨活動,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黃昏較為頻繁,叫聲低沉,在天空中翱翔,飛速緩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等小型動物為食,但不攻擊鳥類。
遊盪:新加坡。
產地不確定:不丹。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佈於廣西、海南、雲南等地,為留鳥。
每年4-6月繁殖,通常營巢於高山森林中的樹上。巢由枯枝和樹葉等構成,每窩產2-3枚,白色、光滑無斑,大小為44-45.7mm×35-37.2mm。
褐冠鵑隼(5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褐冠鵑隼加里曼丹亞種 | Aviceda jerdoni borneensis | Brüggemann, 1876 |
2. | 褐冠鵑隼蘇拉島亞種 | Aviceda jerdoni celebensis | Schlegel, 1873 |
3. | 褐冠鵑隼斯里蘭卡亞種 | Aviceda jerdoni ceylonensis | Legge, 1876 |
4. | 褐冠鵑隼指名亞種 | Aviceda jerdonijerdoni | Blyth, 1842 |
5. | 褐冠鵑隼菲律賓亞種 | Aviceda jerdoni magnirostris | Kaup, 1847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種。
列入中國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
2021年2月,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