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特技飛行的結果 展開

特技飛行

特技飛行技術

特技飛行就是指特技表演飛機在沿著縱軸、橫軸和立軸三軸空間中,在短時間內做綜合旋轉動作。在特技飛行中,飛行員進行繞飛機三軸的飛行,這三軸是:縱軸(滾動軸)、橫軸(俯仰軸)、立軸(偏巷軸),一般規定了9組飛行動作造型:直線和轉彎、滾動轉彎、直線的組合、螺旋、縋頭機動、尾滑機動、斤斗、S型和8字型、滾轉(慢、滾中有停、正或負彈滾)、直線、斤斗和滾轉的組合,在正飛和倒飛中可以實現數千種組合。

介紹


飛機急劇改變飛行狀態和運動參數的標準化的機動飛行。
特技飛行最突出的特點是在不同的特技動作中飛機飛行狀態、高度、速度、方向和過載等參數急劇變化。飛行員的操縱動作比較複雜,飛行員必須隨時判明飛行狀態,了解運動參數的變化,及時準確地操縱飛機按預定軌跡運動,防止因操縱不當造成飛機失速或進入尾旋。
從動作複雜程度和難度來說,分為簡單特技、複雜特技和高級特技。飛行表演有單機、雙機、四機、五機、六機、八機、九機編隊表演。各種特技表演動作的完成,主要取決於飛機的性能,其次才是飛行員的水平。有了高性能的飛機,就能做出高難度的動作。
特技飛行中飛行員常因過載大、頭部供血不足而引起周邊視覺消失、視野縮小。當過載繼續增大 (4~5.5g)時,中心視覺即消失,兩眼發黑,這種現象稱為黑視。為了增強抗荷能力和推遲黑視的產生,特技飛行時飛行員都穿抗荷服。在特技飛行時飛行員精力高度集中,體力消耗大,因而容易疲勞。
因用途不同和強度、操縱性能的限制,並不是所有飛機都能作特技飛行,旅客機和運輸機等均不能作特技飛行。

起源


特級飛行的最初起源其實是很偶然的。在實際的戰爭中,有些飛行員技術高超無意中飛出了特別的動作,而且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也急中生智發明了許多驚險的動作,這就是最初的特技飛行。
人們對飛機的飛行動作是逐漸認識、逐漸計劃、逐漸探討以後發展的。比如說1913年,就有一個俄國人叫尼斯欠諾夫,他是軍長,也是一個飛行員。有一次飛行,他飛著飛著無意中就翻過去了。後來,這個動作就被人稱作“尼斯欠諾夫”翻滾。特技飛行表演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出現的一種特殊的飛行團隊。
特技飛行是隨著飛機性能的改進和空戰與表演的需要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並且早已成為專門的飛行技術。它對提高飛行駕駛技術、增強耐力、培養勇敢精神和充分發揮飛機性能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殲擊機飛行員空戰戰術的技術基礎,每個特技動作都可能成為奪取戰術優勢的手段。飛行表演中也廣泛應用特技動作,並且不斷創新。特技飛行按空間位置分為水平面、鉛垂面和空間特技,按飛機數量分單機特技和編隊特技。按高度分低空特技、中空特技和高空特技。

意義


飛行,是勇敢者的事業。人類挑戰極限的步伐始終沒有停止。特技飛行,是人類在不斷挑戰人、機極限。飛行表演的本質是飛行訓練。更進一步說,是對飛機性能的追求、對人體和飛行極限的挑戰。因此說,飛行表演是一國空軍人才素養、裝備性能、訓練水平等各項指標的直觀體現,有助於發掘人與裝備的潛能,提高作戰實力。
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飛行表演隊。除了中、美、俄、英、法這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外,世界上僅有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有飛行表演隊。現今各國空軍的特技飛行表演隊,考慮到戰備需求與操作成本,大多數使用教練機作為表演機種。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使用第三代戰鬥機進行特技飛行表演。用戰鬥機做飛行表演,足以看出這些國家在設計飛行表演時充分接近實戰。
今天的一些飛行特技動作被稱為飛行業界的經典。比如:俄羅斯飛行員飛出的“涅斯捷羅夫筋斗”、加力盤旋、躍升半滾倒轉;法國飛行員飛出的終點筋斗、阿波羅橫滾、旋轉木馬,等等。不少表演項目是世界航空表演史上獨一無二的內容。
特技飛行對天氣的要求並不太高,雲高在600米以下就不適宜表演,主要因為考慮觀賞性、安全性,太低了不行,雨大了不行,電閃雷鳴更不行。觀看特技飛行表演,以觀看時速度(200公里每小時到300公里每小時)的特技表演為好,這樣能夠使得整個表演動作都在視線以內,一目了然。飛行的表演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小時,這包括了飛機起飛落地的時間。在特技飛行表演領域,西歐國家自成風格。他們的飛機性能也許無法與美國、俄羅斯相比,飛行員的技術難度也不是最高的,但他們的藝術表現力是最強的。因此在欣賞特技飛行表演時,觀眾可以在驚嘆飛行員的超凡勇氣時,還能得到難忘的藝術享受。
同時,許多特技飛行動作來源於實戰,也具有實戰意義。1987年,在巴倫支海上空,挪威空軍的一架P-3B型反潛巡邏機,在蘇聯沿岸執行偵察任務時,遭遇一架Su-27戰機,這架Su-27第3次逼近P-3B時,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側的一號發動機上,像手術刀一般劃開了一個大口子,P-3B差點墜毀,而Su-27則因垂尾損壞很快返航。這就是冷戰時期著名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
這次事件實際上就是前蘇聯飛行員的一次特技飛行表演。從這樣的冒險中,人們領略了前蘇聯飛行員精湛的飛行技術,同時也看到了這樣冒險的價值:就是給對手造成了事實上的麻煩和心理上的震撼。

特技飛行動作


鐘形機動

飛機先是平飛,拉起向上,機頭指向正上方時上升速度也減為零,隨後機頭逐漸轉向落下,就像是一個敲鐘的棒槌。敲鐘機動也就是由此得名。這一動作首次出現是在1988年的范堡羅航展上,當時蘇聯試飛員克沃丘爾駕駛米格-29OVT首次公開展示了這一機動動作。

桶滾

這個動作其實多少有些形象色彩,就是飛機沿著自身的水平軸線作360度滾轉,其時真正的桶滾是走螺旋線的。這個動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當時美國人丹尼爾·馬洛尼(Daniel Maloney)首次完成了這個動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一特技動作挽救過無數飛行員的生命,因為在作桶滾時由於桿舵配合的不同,可以讓飛機以螺旋線方式完成滾轉,使得尾追的敵機難以預測飛行軌跡和瞄準。

殷麥曼轉彎

這是以一戰德國王牌飛行員殷麥曼的名字命名的一個特技飛行動作,也有人把它稱作戰鬥轉彎,再形象一點,也有人稱其為上升半滾倒轉。1915年,德國飛行員馬克斯·殷麥曼(Max Immelman)率先在福克E.III上完成了這個動作,當年殷麥曼年僅25歲。這個動作說的直白點,就是飛機起始是先按照平飛進入正筋斗來做的,不過實際上僅完成了半個筋斗,在筋斗的頂點,飛機突然做了個半滾,由倒飛姿態重新轉入正飛,平飛退出。這個動作能夠讓殷麥曼在作戰中迅速贏得高度並能成功追擊高度較大的敵機,獲得尾追優勢。在一年時間內,殷麥曼憑藉這一絕活擊落了15架敵機,以至於有些英軍飛行員看到殷麥曼的飛機唯恐避之不及。

平螺旋

這是個對飛機和飛行員水準要求都很高的動作。從飛行軌跡上看,飛機以很陡的軌跡呈小半徑螺旋下落姿態,很像在空中旋轉飄落
的樹葉。這個動作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20世紀初,當時螺旋是致命飛行事故的主要原因。那時人們認為一旦進入開瓶鑽式的螺旋就不可能改出,只有等死的份兒。但在1916年9月24日,康斯坦丁·阿丘羅夫(Konstantin Artseulov)駕駛一架紐波特-21型飛機徹底打破了這一說法。他在2000米高度上有意進入螺旋然後再成功改出。此後俄羅斯軍方就建議在飛行學校中加入螺旋改出訓練內容。今天,螺旋改出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在特技飛行競賽中更是屢見不鮮。

庫爾比特

這個動作乍看上去有些像筋斗,但和筋斗存在明顯區別。但這個動作實際上是飛機以很小的半徑在作筋斗,看起來就像是以較低的速度繞著自己尾巴翻了筋斗,說它是個後空翻可能更形象。1995年俄羅斯特技飛行員弗羅洛夫在巴黎航展上駕駛蘇-37首先完成了這一動作,當時也有不少人把它稱作弗羅洛夫輪盤。為啥有人叫它庫爾比特?據說庫爾比特是一種古代印度兵器,這種兵器外觀是一種內部帶利刃的環形兵器——能讓人聯想起血滴子?我不知道血滴子究竟長啥樣。但有一點必須聲明,這一特技動作只適用於帶推力矢量的噴氣式飛機

鎚頭機動

這個動作中飛機先從平飛轉入垂直向上,然後逐漸減速,機頭緩緩向一側擺動,從豎直向上位置漸漸進入水平進而進入垂直向下,最後俯衝退出,整個鎚頭機動的看點在於,飛機完成了上升、倒轉和俯衝的全過程中,整個機身平面基本保持在鉛錘平面內,這也是這個動作的難度所在。這個動作的創立者是20世紀20年代德國飛行員傑哈德·菲茨勒(Gerhard Fieseler)。從軌跡上看,這個飛行曲線有點像鐵鎚的鎚頭,故而得名鎚頭機動。在二戰的空中格鬥中,鎚頭機動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飛機在高點機頭指向緩慢變化時候,飛機就像是掛在空中不動,那會成為敵機極好的靶子。但在特技飛行表演中,這個動作的確令人驚嘆,夠炫目。

眼鏡蛇機動

這個動作不用說太多,許多人乾脆把它稱作“普加喬夫”,就像體操里的托馬斯全旋”一樣。飛機先是水平飛行,突然機頭迅速拉起,仰角迅速增加,最大可達110度,形成機尾在前,機頭在後的姿態,活脫脫一條仰頭髮威的眼鏡蛇。此後機頭再逐漸恢復水平位置,重新進入平飛,整個過程中飛機總體飛行軌跡大致保持水平,上下起伏不大,這才算是一個完美的普加喬夫。這一動作最初的創立者是蘇聯功勛飛行員沃爾克,但在1989年普加喬夫在巴黎航展上率先公開表演了這一動作,令這一特技動作聞名天下,也因此被人稱作普加喬夫。當時普加喬夫展示這個動作時並非事先通知主辦方,以至於當時許多現場專業人士看到機頭猛地仰起達到過失速狀態,認為飛機除了致命故障,即將墜毀。但結果是飛機平安無虞,普加喬夫技驚四座。

萊維斯曼

這種動作儘管被許多媒體說的非常花哨,但它實際上就像是一個並非在鉛錘平面,而是在50-60度的斜面上完成的鎚頭機動,當然這個動作如果直升機來做是最搶眼的,因為直升機幾乎可以無半徑原味轉彎——如果你的尾槳效能足夠好的話。這個動作的歷史有點兒含糊,大多數人認為是1930年法國飛行員最先完成,當時也有人稱其為繞山轉彎。這個動作在近距離格鬥中比較有價值,今天對於武裝直升機尤其有價值,它可以讓武裝直升機由一次進入脫離迅速轉入二次進攻,讓敵方難以防範。當然,技術不夠好的菜鳥是完不成漂亮的萊維斯曼的。

著名的特技飛行表演隊


飛行表演隊是展示飛行技術和飛機性能,進行飛行表演的航空兵分隊。大多編製在空軍。飛行人員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通常在禮儀迎賓、重大政治08-012+活動、重要節日、航空航天展覽會、軍事演習、基地開放或受邀訪問等場合進行表演。分為單機表演和多機編隊表演。主要內容有:低空或超低空大速度通過,低空做各種翻滾、斤斗、轉彎等特技動作,飛行軌跡組成各種規則的彩色拉煙圖案等。
飛行表演隊始於1920年,是由飛行員和雜技藝人組成的空中雜技表演隊。此後發展為飛機空中特技表演。至21世紀初,世界共有60餘支飛行表演隊,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的“雷鳥”和“藍天使”、英國的“紅箭”、法國的“巡邏兵”、俄羅斯的“俄羅斯勇士”、義大利的“三色箭”、加拿大的“雪鳥”、日本的“藍色衝擊波”和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等。

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

“雷鳥”飛行表演隊是美國空軍的飛行表演隊,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表演隊,也是世界飛行表演隊中十分出色的一隻隊伍。
組建時間:1953年6月
表演機型:美國空軍F-16“隼”級戰鬥機,第三代戰鬥機的代表作。
塗裝:“雷鳥”是北美印第安神話里一種全能神靈的化身,它在空中具有揮舞雷電的威力。古代印第安人以代表本民族的紅白藍三色描繪“雪鳥”形象,這與美國國旗——“星條旗”的三種顏色相符。所以“雷鳥”飛行表演隊戰機採用紅白藍三色組成藝術形象。
特技動作:“雷鳥”飛行表演隊通常使用6架F-16戰鬥機進行表演,其中4架為編隊特技,2架為單機特技。“雷鳥”飛行表演隊經常採用“菱形”、“鍥形”、“一字”等編隊隊形,表演動作驚險刺激,令人目不暇接。真中4機“菱形”編隊為“雷鳥”的絕技,頭尾相銜,機翼相接,令人驚嘆,充分體現了“雷鳥”作為世界一流飛行表演隊的魅力。
出訪:就像美國大兵的足跡一樣,“雷鳥”飛行表演隊出訪的國家和地區之多大概是世界第一。至今航跡遍及美國五十個州和世界50多個國家,累計表演3000多個場次,觀念達2億多人次。1987年,“雷鳥”飛行表演隊曾隨美國空軍部長一同訪問過中國,許多中國航空愛好者也有幸目睹了“雷鳥”的清彩表演。

美國“藍色天使”飛行表演隊

二戰中,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及艦載機贏得了無數次海戰的勝利。戰爭結束后的第二年,一支全新的屬於海軍自己的飛行表演隊便誕生了。據說在最初組建時,每次表演結束后飛行員們都要到訓練基地附近的一個名叫“藍天使”的小酒吧聚會,久而久之,人們便提議用這個酒吧的名字命名飛行表演隊。上級批准了他們的建議,“藍天使”成為他們的名字。“藍天使”飛行表演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屬於海軍航空兵的飛行表演隊。
組建時間:1946年
表演機型:五十多年來,“藍天使”飛行表演隊堅持海軍傳統,一直使用美國現役艦載機作為表演用機。當美空軍“雷鳥”換裝F-16戰鬥機時,海軍便認為當時的A-4F“空中之鷹”艦載亞音速輕型攻擊機已經不足以支撐海軍的門面。1987年,“藍天使”開始換裝F/A-18A型艦載戰鬥/攻擊機,這是與F-16並駕齊驅的第三代戰鬥機,性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塗裝:“藍天使”飛行表演隊用機的外表如同其名,海藍色的機身點綴著黃色的條紋。
特技表演:“藍天使”飛行表演隊的飛行表演堪稱一絕,在極高的飛行速度下,用極低的飛行高度,飛行編隊各機之間的距離保有幾英尺,如果從攝影畫面上看去,機翼幾乎就是重疊的。“藍天使”的飛表演隊形中有一令人嘆為觀止的動作,兩機上下對齊同時打開起落架,一機正飛、一機倒飛通場,這是許多飛行表演隊無法做到的動作。
隊員選拔:“藍天使”飛行表演隊的成員都來自於美軍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其飛行經歷都在2000小時以上。“藍天使”飛行表演隊十分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在美飛行表演手冊中規定,機長不下令,飛行員甚至連飛機上的儀錶都不能看一眼,否則將無法保證表演過程中的飛行密集程度。

俄羅斯“雨燕”飛行表演隊

"雨燕"表演隊使用米格-29戰鬥機,其重量比"俄羅斯勇士"用的蘇-27輕,在做盤旋、轉彎和其它機動動作時,由於慣性小,飛行時像燕子一樣十分靈活,故表演隊以"雨燕"命名。
前身:庫賓卡航空團第2大隊
成立時間:1991年5月6日
表演機型:6架米格-29A單座和米格-29UB雙座型"支點"戰鬥機,表演4機或6機編隊。
主要功能:一、向外國來訪首腦和軍事代表團展示其米格-29和蘇-27飛機的優異性能,以利於向國外推銷這兩種殲擊機;二、在俄羅斯有重大活動時進行飛行表演,增加節日、會議或其它重要活動的喜慶氣氛;三、作為軍事交流的一種工具,促進與國外空軍的軍事交流活動。
隊員選拔:凡是想加入演示中心的飛行員都要經過嚴格的選拔,通常要求能駕駛高速靈活的戰鬥機,必須具備超眾的反應能力。演示中心飛行員的選拔對象是年齡在30歲以下的戰鬥機飛行員、戰鬥轟炸機飛行員和強擊機飛行員。選拔期間,候選飛行員先要經過理論考試和體能檢查。只有這兩項獲得優秀的飛行員才能再接受飛行考試。所有考試通過後,被選拔的飛行員被編入演示中心飛行員訓練大隊接受培訓,為正式加入飛行表演隊在理論、體能和技能上進一步奠定基礎。
女飛行員:值得一提的是."雨燕"初期的4機編隊中,有一名女飛行員--斯維特蘭娜·普羅塔索娃。她畢業於莫斯科航空學院和烏克蘭扎波羅熱航空學校,在改裝米格-29之前,已經有400小時以上的特技飛行經驗,駕駛過雅克-52/55、蘇-26等特技飛機,還飛過L-29、L-39等高級噴氣教練機。

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

組建時間:1991年
表演機型:蘇—27UB型戰鬥機。
塗裝:表演飛機都塗成與俄羅斯國旗顏色相同的白、紅、藍三色,飛行隊的標誌是天藍色背景中的菱形盾牌。
特技動作:1991年9月18日,“俄羅斯勇士”表演隊在英國首次向世人進行了公開表演。看慣了教練機飛行表演的英國觀眾,被駕駛著重型戰鬥機進行飛行表演的俄羅斯勇士們折服了。這也是俄羅斯第一次向西方國家展示服役戰機的飛行表演。
緊接著,“俄羅斯勇士”表演隊又先後來到歐洲、美洲和亞洲的許多國家,為數百萬名觀眾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在美國的一場表演中,4架蘇-27戰鬥機編隊在機場上空表演了橫滾動作。這些重型戰鬥機時而在空中“靜止不動”,時而速度達到900公里/小時,飛行時距離地面的高度只有60-70米。現場的觀眾無不鼓掌叫好。更令眾多美國人嘖嘖稱道的是,“俄羅斯勇士”表演隊設計的“眼鏡蛇”加倒轉、空中筋斗動作可以在瞬間形成急剎車的效果。此項技巧可以使戰鬥機在近距離格鬥中佔據優勢。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飛行表演隊

八一飛行表演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的特技飛行表演隊。八一飛行表演隊自成立初就擔負起了國家禮儀迎賓和國內重大活動的飛行表演任務。截至目前,已為13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個代表團進行了300多次飛行表演,被譽為中國的“藍天儀仗隊”。
組建時間:1962年1月25日
表演機型:八一飛行表演隊的裝備歷經6次改裝,先後使用過殲-5、殲-6、殲教-5、殲-7EB、殲-7GB飛機等5種表演機型,目前使用的殲―10飛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新型戰機,是除美國“雷鳥”、俄羅斯“雨燕”外,少數用第三代戰鬥機進行特技飛行的表演隊之一。
特技動作:六機三角隊、四機菱形編隊、五機開花、四機垂直開花、雙機剪刀機動、雙機對頭等。
隊員選拔:年齡在36歲以下,在殲10飛機上系統完成了所有戰術科目的改裝訓練,殲10的飛行總時間達200小時以上。此外,還要查閱個人技術檔案。
全新塗裝:飛機機身被漆成色澤較深的寶藍色,頂部、底部和兩側分別用銀白、銀灰、“中國紅”等顏色繪出了一個抽象的“利劍”,尾翼則是4種色塊組成的發散圖案,彷彿閃過的“劍光”,機身上還漆有中國國旗、“中國空軍”字樣、八一飛行表演隊隊徽和飛機編號等。整體設計莊嚴中又有動感,凝重中不乏雅緻。

法國“法蘭西巡邏兵”飛行表演隊

成立時間:1964年2月
表演機型:阿爾法高級教練/攻擊機
塗裝:飛行表演隊的飛機塗著同法國國旗一樣的紅、白、藍三種顏色,機群在空中做飛行表演時也常常把著三種顏色的煙跡留在空中。它象徵著“自由”(紅色)、“民主”(白色)、“博愛”(藍色),體現了法國人民勇敢、浪漫的傳統和對未來美好的願望。
特技動作:終點筋斗,三角形筋斗和菱形檢閱飛行,“協和”式飛機檢閱飛行和“箭”形飛行,“酒杯”形橫滾,對頭橫滾、“阿波羅”橫滾、“繞轉”、“旋轉木馬”、“集合”筋斗、傘形解散、垂直上升、五機與四機分開交叉、五機與四機“奇齊克”交叉,扇形,重繞等等。其中不少表演科目式世界航空表演史上獨一無二的。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是當今世界上最享盛名的特技飛行表演隊之一。如同英國白金漢宮門前的古裝衛隊表演一樣,它似乎已經成為大英帝國裝飾門面最好的工具之一。
歷史:“紅箭”無疑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飛行表演隊之一。它隸屬於英國皇家空軍中央飛行學校。1921年,中央飛行學校組成了第一支飛行表演隊,使用索普威斯“鷸”式雙翼機進行飛行編隊特技飛行表演。這便是“紅箭”飛行表演隊的前身。
沒有人想像得到,成立還支特技飛行表演隊的動議居然是幾個飛行員在衛生間的偶然議論做出的。據“紅箭”的首任隊長李瓊斯回憶,1965年,在一次例行飛行訓練之後,幾位飛行員在衛生間洗漱時,大家議論隨著“黃熱病”“蟻”式飛機成功的表演,有必要成立一支固定的飛行表演隊。大家想到了把“黃熱病’——以一種無線電呼號命名的飛行表演機改塗成紅色,於是“紅箭”便誕生了。
表演機型:T.1“隼”式教練機
塗裝:機身腹部繪有一支箭形圖案,以代表“紅箭”的形象。
隊員選拔:“紅箭”飛行表演隊的所有隊員都是英國皇家空軍的職業軍人,他們都是各部隊選來的飛行尖子,在戰時他們則要分到戰鬥部隊作戰。儘管每名隊員都是王牌中的王者,但他們在編隊飛行前仍需作3000次單機練習。每名隊員在編隊中都佔有規定位置。學飛每一個位置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當“紅箭”以密集編隊在空中翻飛並不停變換隊形的,其精湛技術令人叫絕。
特技動作:“紅箭”飛行表演隊典型的表演隊形有“鑽”、“十字”、“酒杯”、“箭形”“協和”“阿波羅”、“天鵝”、“三角”以及“八字”隊形等。拿手好戲是9機編隊的特技飛行,規模大,氣勢壯觀,其隊形的密集程度在合國特技飛行表演隊中首屈一指。

義大利“三色箭”飛行表演隊

“三色箭”表演隊於1961年7月1日正式成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飛行表演隊之一,它與英國的“紅箭”法國的“法蘭西巡邏兵”並稱為西歐飛行表演三傑。其飛行員來自義大利空軍各個戰鬥部隊,並要求飛行員服役期不得少於6年,飛行時間不得低於1000小時。

日本“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

“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是日本唯一的正式飛行表演隊,屬於日本航空“藍色衝擊波”飛行表演隊自衛隊。始建於1960年。最初編製為5人,使用F-86f型戰鬥機,機身大部為白色,綴有藍色條紋。

加拿大空軍“雪鳥”飛行表演隊

加拿大空軍“雪鳥”飛行表演隊是北美地區歷史悠久的著名飛行表演隊。表演編隊大,隊形密集,但是使用的飛機型號比較老。加拿大國防部準備用新的機型替換老的CT-114型教練機。

事故


特技飛行是勇敢者的遊戲,是對飛行員技術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同時也是戰機性能的極致發揮。特技飛行的歷史上發生過許多的重大事故,例如著名的美國“藍天使”飛行表演隊,成立70年來,每10名飛行員中就有1人犧牲,“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甚至曾因飛行事故一次損失4名精英飛行員。
2002年7月27日,烏克蘭一架蘇-27戰鬥機在進行特技表演時墜毀,造成78人死亡,100多人受傷,釀成了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一次航展空難事故。
2003年9月14日,美國空軍的“雷鳥”噴氣式戰機在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空軍航展上墜毀,但飛行員利用彈射座椅從飛機緊急出口彈射出來。
2007年9月1日,兩架輕型飛機在波蘭拉多姆市舉行的“拉多姆國際航空展”上凌空相撞並墜毀。
2009年8月16日,“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兩架蘇-27殲擊機當天在莫斯科州茹科夫斯基市上空相撞,三名飛行員立即彈射,但時任隊長特卡琴科的降落傘由於起火未能打開,墜地后不幸犧牲,時年45歲。
2010年7月23日加拿大空軍一架CF-18大黃蜂戰鬥機在阿爾伯塔省萊斯布里奇機場進行飛行演習時墜毀,飛行員墜機前打開降落傘幸運逃生。
2011年9月16日,一架P-51型“野馬”戰鬥機在美國內華達州表演時墜毀,造成9人死亡。
2016年6月2日,美國軍方兩大飛行表演隊同日發生事故:空軍“雷鳥”的F-16當著奧巴馬的面墜毀、飛行員跳傘逃生;海軍“藍天使”的F-18沒有那麼幸運,當場機毀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