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渠
戰國時期修建的軍事水利工程
白起渠又名武鎮百里長渠、三道河長渠、藎忱渠,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戰國時期修建的軍事水利工程,建設時間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還要早23年。這條長渠西起湖北省南漳縣謝家台,東至宜城市鄭集鎮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號稱“百里長渠”,至今仍灌溉著宜城平原30多萬畝良田。白起渠被列為湖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正式宣布,湖北襄陽白起渠(又名長渠)被確認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並予以授牌。“華夏第一渠”白起渠成為湖北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概述】白起渠又名武鎮百里長渠、三道河長渠、藎忱渠,是戰國時期修建的軍事水利工程。
【歷史】白起渠最早是秦將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國鄢城(為今宜城市鄭集鎮楚皇城遺址)的戰渠。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為武安君,湖北南漳的武安鎮由此而得名。長渠之名,最早見於中唐時期的《元和郡縣圖志》:“長渠在縣南二十六里。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兩道,爭灌鄢城。”《長渠志》記載,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進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時,於距鄢城百里之遙的武安鎮蠻河上壘石築壩,開溝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北魏《水經注》描述了這場殘酷的戰爭:“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於城東者數十萬……”。戰後,周圍農民用此渠灌田,“戰渠”由此變為灌渠。在後來的一千多年,幾經興廢。史料記載,唐大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對長渠進行了較大規模地修整,明代中期以後漸廢。民國28年(1939年),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駐防宜城縣,電請湖北省政府復修。民國31年(1942年),長渠復修工程破土動工。為了紀念張自忠,曾將長渠更名為藎忱渠(張將軍字藎忱)。施工跨時5年,終因時局動蕩未能修成。新中國成立后的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廳召開全省第一次水利工作會議,通過修復長渠的決議。於1950年1月經水利部批准,並將其列為貸款工程項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兩縣投入4萬勞力,動工修復。1953年5月1日,長渠修復工程完工。
【特點】“長藤結瓜”獨具特色
與一般溝渠不同的是,長渠流經之處,沿線還串起了大量的水庫和堰塘。以長渠鯉魚橋水庫為例,水庫與長渠以溝渠相連,中間安有閘門。水庫平時收集雨水,每年由長渠補充水源3—4次,確保水庫可灌溉2.5萬畝。如果說長渠是一條藤,沿渠與之串通的水庫、堰塘,就是一個個“瓜”。這些“瓜”包括10座中小型水庫,2671口堰塘。長“藤”結“瓜”的靈感也來自古人的經驗。《大元一統志》載有“長渠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四十有九”,即指長渠灌區有49口堰塘與渠道相通,常年蓄水,忙時灌田。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瓜”的作用,在非灌溉季節,攔河壩使河水入渠,渠水入庫、塘,農田需水時,隨時輸水灌溉。做到常流水、地表水全面運用,常年蓄水,不讓水源白白流走浪費,擴大了水源。在灌溉季節,長渠供水給庫、塘,多者三四次,少者一二次,庫、塘循環蓄水,提高了庫、塘的利用率。這樣一來,整體工程實現了以多補少、以大補小、互通有無,平衡水量,充分發揮了工程的最大潛力。正是沿渠水庫、堰塘的有效利用,大大增加了長渠的輻射範圍,使長渠的灌溉面積擴大了近10萬畝。
層層提水直流地頭
沿長渠一路下行,兩邊全是茂盛的莊稼。在沿渠多數地方,由於巧妙地運用了節制閘和分時輪灌,渠水不僅可直接引到田邊,還有效避免了浪費。在宜城市朱市鎮路邊,渠水水位比稻田要低出近2米,如何提水澆田?這個問題,古人早就已經解決了。很多史料都有記載,古時長渠有幾十個“水門”,層層“把關”,需水時就近抬高水位,直接灌溉。這一技術,到現在已運用得爐火純青。長渠重修后,內設了4個大型節制閘,順流而下,將灌區分為4段,關閉閘門即可抬高水位,就近供水。更讓人叫絕的,是源自古時的“分時輪灌”技術。以9天(216個小時)為一輪,以各節制閘控制區域劃分範圍,分時輪灌。自上而下,一段節制閘以上供水48小時,二段節制閘以上56小時,三段節制閘以上50小時,四段節制閘以上54小時。為解決突出矛盾,還留有8個小時機動供水時間,供水時沿線有專人負責管理。由於各段限時供水,極少發生浪費。
養育宜城二千年
“武安南伐勒齊兵,疏鑿功將夏禹並。誰謂長渠千載后,蠻流猶入在宜城。”唐代胡曾的這首《詠長渠》,在宜城市童叟皆知,講的就是長渠歷經滄桑歲月,默默養育著一方百姓。宜城市鄭集鎮皇城村,是一個安寧的鄉村。因為有了這條渠,這個村沒有遭過旱,從沒為缺水發過愁。百里長渠灌範圍包括宜城、南漳6個鄉鎮及4個農場,面積達978.28平方公里,總人口達33.74萬人。其中絕大部分位於宜城。目前,宜城境內的長渠灌溉面積為30.3萬畝,佔全市農田面積的一半。因為長渠的作用,宜城自古被稱為“天下膏腴”之地,解放初就出現了全國有名的“噸糧田”。
【文化和學術價值】
北宋的歐陽修、鄭獬等人都曾為白起渠留下了動人的詩篇,在唐代《元和郡縣圖志》、北魏《水經注》等重要古籍中均有對長渠的記載。都江堰、鄭國渠、靈渠,是公認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白起渠的歷史比三者都要早,在世上卻鮮為人知。其歷史文化價值還有待進一步發掘。白起渠是我國著名的“長藤結瓜”式的蓄水引水灌溉工程,灌區地形複雜,技術要求高,在水利技術史上有許多重大創造,建築物的設計、布局等都為後代稱奇,極具研究價值。
2018年8月13日,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執理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的長渠等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