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鄭國渠的結果 展開

鄭國渠

關中地區大型水利工程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鄭國渠在戰國末年由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

2016年11月8日,在泰國清邁召開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論壇暨67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傳來喜訊,鄭國渠申遺成功,成為陝西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工程介紹


鄭國渠,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時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此舉適得其反,促進秦國更加強大。《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鄭國渠首位於“瓠口”(今王橋鎮上然村西北)。渠線沿王橋、橋底鎮東進,過寨子溝后東北折,經掃宋鄉公里、椿樹呂村一線,於蔣路鄉水磨村附近橫絕冶峪河,至甘澤堡后東折,於龍泉鄉鐵李村入三原境。本縣境內長約30公里。其渠首工程設施無考,灌溉方式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渠系管理


官方管理組織

漢建平四年(前3),朝廷任命光祿大夫息夫躬“持節領護三輔都水”,其職責是巡視督察性質,不參與具體管理,渠道的管護營運由地方官吏兼理。唐時京兆少尹負責管渠。宋時始設專門管渠機構,由三白渠使負責管渠。元設屯田府,渠官為渠司。明設水利司,渠官為水利簽事。清仍設水利司,改水利簽事為水利通判,常駐今王橋鎮木梳灣附近衙背後村。民國初年,設龍洞渠管理局,已脫離官方領導,由地方鄉紳經營。

民間管理組織

民間渠系管理由來已久,古代文獻中多提及“斗長”(又稱斗史、斗吏、斗門子)。唐時,對民間管水組織尤其斗長的要求較嚴格。《大唐六典》記:“每渠及斗門各置長一人,以庶人五十以上並勛官(只有官銜榮譽而無實職的官員)及停官(一種候補官或停止職務的官員)資有干用者為之,及灌溉時,乃專其水之多少均其灌溉焉。”
明時出現“水手”,即固定的巡渠渠工,幫助斗長維護用水秩序,巡查管理渠道。清則出現“值月利夫”,即輪流值月服務的利夫(古代以土地面積享有灌溉權的農戶戶主),協助斗長工作,是一種義務工。明清時期還有“水老”之設,水老較斗長的地位高一級,仍然來自民間,主要協調上下幾個斗門的關係,人選要求更有聲望的人。唐至清,涇渠民間管理以中小地主和鄉紳為主體。民國水老(段長)和斗夫(斗長),亦大體由農村中產以上的人擔任。
鄭國渠
鄭國渠
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秦王政採納了韓國人鄭國的建議,並由鄭國主持興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涇水東 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涇河從陝西北部群山中衝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平原東西數百里,南北數十里。平原地形特點是西北略高,東南略低。鄭國渠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地形,在禮泉縣東北的谷口開始修乾渠,使乾渠沿北面山腳向東伸展,很自然地把乾渠分佈在灌溉區最高地帶,不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可灌田四萬餘頃。鄭國渠開鑿以來,由於泥沙淤積,乾渠首部逐漸填高,水流不能入渠,歷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但谷口以下的乾渠渠道始終不變。

歷史背景


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末年秦國穿鑿的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由韓國水利專家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當時所以要興建這一工程,除上面所說的自然條件因素外,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軍事的需要。
戰國時,我國歷史朝著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統一全國。兼并戰爭十分劇烈。關中是秦國的基地,它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便在兼并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很需要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以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
鄭國渠
鄭國渠
韓國是秦國的東鄰。戰國末期,在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中,當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虎視眈眈,欲有事於東方時,首當其衝的韓國,卻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隨時都有可能被秦并吞。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
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都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別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餘。它東起距涇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涇水西岸100多米王里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跡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歷歷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 - 20米不等,殘高六米。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歷史作用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發生著深遠的影響。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 1929年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餓殍遍野。引涇灌溉,急若燃眉。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涇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親自主持下,此渠於1930年12月破土動工,數千民工辛勞苦幹,歷時近兩年,終於修成了如今的涇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萬畝土地。至此開始繼續造福百姓。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1949年-1966年為第一階段,1966年-1983年為第二階段,80年代后至1995年為第三階段。
為繼續解決灌區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減問題,1989年涇惠渠被列入關中三大灌區改造之一,開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灌區建設,共安排8項工程和方田38.7萬畝。主要項目有:渠首加壩加閘和除險加固、總乾渠險工段整治與石渠坡腳砌護,南乾渠改善,干、支、斗渠襯砌與翻修,重點建築物加固改造,排水乾溝整修以及通訊線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資1571萬元,建成渠、井、電、路、樹相配套的方田面積41.8萬畝,至1993年完成項目任務,1995年8月通過竣工驗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為50立方米每秒。全灌區共有乾渠5條,長80.42公里,已襯砌67公里,支渠20條,長297.49公里,已襯砌78公里;斗渠527條,長1206公里,已襯砌630公里;配套機井1.4萬眼;抽水站22處,裝機1824千瓦;設施、有效灌溉面積分別為134.04萬畝(其中抽水灌溉面積37.2萬畝)和125.99萬畝。

歷史意義


鄭國渠
鄭國渠
鄭國渠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剛即位,韓桓惠王為了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鄭國給秦國設計興修引涇水入洛陽的灌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王的計謀暴露,秦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作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恤志》)。秦王政認為鄭國的話有道理,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大約花了十年時間這項工程才告竣工。由於是鄭國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們稱為鄭國渠。
鄭國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涇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鄭國在谷作石堰壩,抬高水位,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乾渠總長近300華里。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將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關中平原北部,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
鄭國渠修成后,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史記·河渠書》)。

地理位置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 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后,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 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斗,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戰國末年,秦國的40000餘頃,約合今天的28000餘頃。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字不實。他們從今天涇水年均流量約50多立方米/秒,而每個流量只能溉田200頃出發,說鄭國渠最多只能溉田萬頃上下,所謂40000頃,當是鄭國虛報。鄭國因為欺騙,已經得罪秦國一次,看來他不會再有膽量進行第二次欺騙。鄭渠溉田面積較大,疑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一是歷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載,東周秦漢為我國氣候的偏暖期,南方溫濕氣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記·貨殖列傳》有“渭川千畝竹”的記載,竹性喜溫濕,也證明了秦漢時關中平原雨量比今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關中主要作物為耗水量少、耐乾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後以耗水量較多的小麥棉花等為主。秦漢時,以較多的水量來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積當然會大大超過今天。“石川河”的閻良、臨潼段,“清河”的三原、閻良、臨潼段以及“泔河”的禮泉至涇河段都是我們偉大先祖所開鑿的“水渠”、是我們偉大先祖最早的水利工程的遺留。
石川河古稱“沮水”,也稱“漆水”,“漆水”只是石川河上游的一條之流,因此,石川河就是“沮水”。古書早有記載,石川河為沮水,東流入“澤”(雷澤),然後與洛水匯合后入渭(河)。《詩經·綿》有“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漆沮。”之句。《漢書?地理志》:“直路(今富縣西南),沮水出,東入洛”,清末陝西大儒牛兆濂為祖父任明都撰寫的墓誌銘,內有詩一首,其中有: “漆沮之側,荊山之陽,殯隱君子,後福無疆。”之句。《雍錄》見其卷六第121頁所載:禹貢漆沮石川河之 條下寫道:“《禹貢》漆沮,惟石川河正當其地,它皆也。”第123頁又寫道:“《禹貢》之謂漆沮者,即富平縣石川河,至白水縣入洛,而與洛水俱自朝邑入渭者也……。”
但是,後世又對與“沮水”爭論不休,源於沮水的流向有了變化,以至於有人直接將鄭國渠、白渠認為是“沮水”。其實,“沮水”就是石川河,石川河就是“沮水”。之所以後人產生了眾多誤會,是因為石川河在古代的確進行了九十度的改道,並且這次改道還是人為的,這個人就是大禹
所謂的大禹治水就是將石川河改道,將石川河在荊山塬處由以前的東流入洛,改為南流入渭。具體就是先在荊山塬斷塬處到渭河之間修上一條渠,然後再將斷塬處打開一條豁口,引石川河水南流而下。大禹之所以要治水,我在《大禹治水在閻良》一文中已有論述,一是因為石川河東流入要經過今天的鹵陽湖(古稱雷澤)然後才與洛河匯流進入黃河或渭河(因為古代這一塊總是泛濫,黃渭不分)。而鹵陽湖地區範圍寬廣,當石川河一發大水,就會洪水四溢,淹沒大禹部落的村莊和耕地;二是要開鑿一條渠來灌溉今天閻良和臨潼的一大片土地。
當然,要一條水渠逐漸成為一條河流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還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水源要不斷有保障,二是水渠的河床要不斷地下陷。而這兩個因素石川河全都具備,一是古人不斷地取荊山塬的土來填堵石川河東去的河道,另一方面是從石川河入渭處從一開始就不斷地塌陷,以逐步後退向北的狀態在地面形成一個深溝。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才有了“沮水”東流入洛和南流入渭兩種常態,使得古人究竟搞不清閻良和臨潼這段石川河究竟是“河”還是“渠”。
過了大約兩千到一千年以後,在這片大地上又出現了一個崇拜“大禹”的水利工程師,他就是韓人鄭國。鄭國將涇河之水通過一條人工渠注入到了秦國故都櫟陽城的南邊石川河,也就是今天的相橋鎮。鄭國本來就沒打算將渠修到涇河,而是修到今天的三原縣城,將流量較小的清河進行截留,抬高水位入渠。本來這就算完工了,可是秦國又不允許,嫌水量太小,讓他繼續向西修,要將涇河之水也引過來。鄭國也明白引涇河水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截留涇河在古代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可秦國政府威脅鄭國,如果不修的話就是就殺了他,並且說他是來“疲秦”而不是“助秦”。鄭國無法,只好將渠繼續修到涇河,築壩引水。
可是,官僚主義害死人。鄭國死後,涇河大壩也沒有保留多長時間就被水衝垮了,但是估計秦國為了面子還不斷地讓人再繼續築壩。最後,秦國滅亡后,幾經戰亂,到了漢朝建立的很長一段時期,鄭國渠真正發揮作用的也就是現在的三原到相橋段。漢朝吸取了秦國教訓,總結經驗,認為在涇河築壩那是不科學的,但是光靠清河的水也是不夠的,再說了也想超越秦國灌溉更大的土地面積。因此,漢武帝下面又有一個偉大的水利專家叫白公,他有一個新的建議,可以一舉兩得,既能給鄭國渠注入更大的水量,又能灌溉更多的農田。那就是從鄭國當年的涇河引水處再繼續向西修渠,一直修到今天的禮泉縣,將那裡的一條和清河流量相當的泔河進行截留,既能灌溉禮泉到涇河之間的農田,並且還利用用這條水的下泄之勢經過涇河注入到鄭國渠里。

那麼我的推論有根據嗎?是在胡編亂造的臆想嗎?請看:《史記·河渠書》和《漢書·溝洫志》都說鄭國渠是:“鑿涇水自中山西邸(抵)瓠口為渠。”《水經·沮水注》則明確點出渠首說:“鑿涇引水,謂之鄭渠。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瓠口,所謂瓠中也。”而對於白渠,《漢書·溝洫志》記載:“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水經·渭水注》:“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出於鄭渠南,名曰白渠。民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后,即水所始也。”

這是說的鄭國渠和白渠的渠首,也就是渠的起點。那麼,何為“瓠口”?何為“谷口”?何為“池陽”?“瓠口”指涇河出山的河谷,“谷口”就是谷口縣也就是今天的今禮泉縣,“池陽”就是池陽縣也就是位於今天涇陽縣、雲陽鎮和三原縣之間。而“穿渠引涇水”也再明白不過了,就是白渠穿涇河引涇河水到鄭國渠里。民謠所唱的意思也就是說:“良田是從何而來?是從禮泉縣和三原縣的引水渠里來的。鄭國渠修的早,白渠修得晚,是因為有水才有的良田。”
為何這麼明確的解釋,我們還對白渠產生了那麼大的誤會?後代為何總以為白渠是在鄭國渠的基礎上修建的?
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承認“渠”能變“河”那樣的事實,古代帝王都是以爭天下為目的,史官都是御用的,誰會關注老百姓的生活?只是到了天下太平了,要大興土木了,才想著提高一下老百姓的生產力,因為要加稅了。老百姓雖然清楚這種小規模的滄海桑田,但是苦於自己沒有話語權,也都是關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保障,就好比今天的你看到了清河兩岸的土崖不斷地潰塌,你會寫下來作為記錄嗎?所以寫書的人就和知道事實的人就產生了信息上的斷層,難為了那些坐在宮殿里編訂史書地理志的官員們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石川河的閻良臨潼段就是被大禹改道后的沮水(渠),清河的三原到相橋段就是秦國鄭國渠的下游,泔河的禮泉到涇河段就是漢代白渠。

遺址保存


富平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餘公頃。其引水口至乾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後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幹道遺址,並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后,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爭準備。鄭國渠遺址,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迹。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乾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申遺成功


2016年2月,陝西省水利廳召開“鄭國渠”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安排部署會,標誌著“鄭國渠”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正式啟動。我省將力爭用一到兩年時間,取得鄭國渠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申遺成功。
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將按照“申遺”總目標,細化方案,按任務和時間節點落實責任,通過考古挖掘及研究、實施本體保護等措施,形成豐富、完整的證據鏈,力爭用一到兩年時間,取得鄭國渠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申遺成功,為鄭國渠水利遺產的保護利用、陝西水文化建設、陝西水利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