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Tianjin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建立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前身為1985年中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合作建立的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在天津中德培訓中心的天津職工工業技術學院和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新的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8月,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11月,通過整合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圖書館教育資源,教育部同意在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截徠至2018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000畝,建築面積29.58萬平方米;全校儀器設備兩萬餘台套,價值逾4億元人民幣;設有9個院系,開辦本科專業17個、高職專業32個、中職專業2個、專升本專業5個;有在校生萬餘名、有教職員工700餘名。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一批試點單位驗收。

歷史沿革


• 天津職工工業技術學院
1985年,中德兩國政府合作,建立了天津職工工業技術學院。
• 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
1986年,中日兩國政府合作,建立了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
•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數控技術實訓中心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數控技術實訓中心
2001年,在天津職工工業技術學院和天津市職工現代企業管理學院的基礎上,建立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該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職高專重點建設的12個實訓基地之一。
2006年,“空客A320藍領技能評估中心和培訓中心”已落戶該校。
2007年10月,該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立項單位。
2011年春季,該校遷入中國天津海河教育園區。
•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2015年11月,教育部發《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 大學的函》,同意在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基礎上,整合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圖書館教育資源,建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2016年12月,依託天津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優質資源,借鑒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整合承德技師學院現有辦學資源和基礎設施,共同建設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承德分校。
2019年10月,通過教育部現代學徒制第一批試點單位驗收。
2021年7月26日,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0年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科學研究


科研機構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4個校級研究機構。
學校獲批省級科研平台“天津市智能裝備運動控制系統應用工程技術中心”。
校級研究機構(4個):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究所、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研究所、新能源及自動化技術研究所、現代裝備設計及加工工藝研發中心
科研成果
徠2009年至2012年,學校教師出版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0餘篇,完成國家、市級科研項目50項,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10項。
2012年至2017年12月,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3項、省部級項目90項、獲得局級以上各類科研成果獎11項、授權專利365項,累計派出科技特派員服務企業192人次。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2013年科研立項
項目名稱負責人級別
海洋工程結構雙面焊接技術與結構內加固焊接設備開發武晉天津市級
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體系和培訓機制研究張巾幗天津市級
天津市應用科技大學組建模式和實施方案研究錢逸秋天津市級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5年學校官網顯示,該校館藏紙質中外文文獻71.9萬冊,數字化文獻為34833GB。
• 學術期刊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於2014年8月正式創刊,是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管,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天津市新聞出版局批准的學術刊物,也是全國高職成人高校重點學報。

教育教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設有9個院系,開辦本科專業14個、高職專業39個、中職專業2個。
院(系)專業名稱
機械學院數控技術
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
模具設計與製造
材料工程技術
精密機械技術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
自動化(本科)
航汽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
液壓與氣動技術
飛行器製造工程(本科)
航空電子設備維修
航天器製造技術
空中乘務(文理)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文理)
應用電子技術(汽車方向)
電氣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計算機控制技術
風能與動力技術
新能源應用技術
信息學院軟體技術
移動通信技術(文理)
物聯網應用技術(文理)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電子商務平台開發)
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管理與運維)
信息安全技術(企業信息管理)
經貿學院物流管理(文理)
連鎖經營管理(文)
會展策劃與管理(文)
會計電算化(文)
人力資源管理(文)
物流管理(文理)
外語學院應用德語(文理)
商務日語(文理)
應用西班牙語(文理)
應用英語(文理)
涉外旅遊(文理)
藝術學院音像技術(數字影視製作技術)(文理)
動漫設計與製作(文理)
產品造型設計(文理)【藝術類】
裝飾藝術設計(環藝)(文理)【藝術類】
裝飾藝術設計(視覺)(文理)【藝術類】
電腦藝術設計(互動遊戲製作)(文理)【藝術類】
基礎課部——
天津中西機床技術培訓中心——
創新創業發展中心——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建成國家級精品 課1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開發全國性及國際化賽項13個;獲批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教育部第三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 年)》項目認定骨幹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飛行器製造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
國家教學改革試點專業(1個):數控技術
國家示範專業(8個):製造技術、航空航天應用技術、自動化技術、汽車應用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技術、信息技術、經貿管理、應用語言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軟體技術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入選年份負責人
1《可編程式控制制技術》2004年呂景泉
2《數控維修技術》2004年錢逸秋
3《工程材料》2005年趙峰
4《樓宇智能化技術》2005年牛雲陞
5《機械CAD技術》2006年宋憲一
6《資料庫原理與應用》2006年孫鋒
7《區域網技術》2007年馬強
8《液壓與氣動技術》2007年陳寬
9《機械設計基礎》2007年孫學娟
10《數控機床應用技術》2007年楊中力
11《生產線控制技術》2008年杜東
12《商務德語》2008年杜九仙
13《零件的計算機輔助製造》2009年劉迅之
14《模塊化生產系統安裝與調試》2009年楊健
15《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綜合實訓》2010年呂景泉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市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入選年份負責人
1《高等數學》2005年吳潔
2《衝壓工藝與模具設計》2006年劉立起
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6年侯淑芳
4《實用英語》2007年王金鳳
5《機械測量》2008年張虹
6《變頻調速技術》2008年牛雲陞
7《軟體項目開發方法》2008年蘇春燕
8《形式美設計應用》2008年鄧蓓
9《實用交際德語》2008年宛立群
10《計算機硬體組裝與維護》2009年鄧蓓
11《樓宇安防系統安裝與調試》2009年徐慶繼
12《模具材料及熱處理》2010年趙峰
13《數控車床安裝調試》2010年楊中力
14《液壓系統安裝與調試》2010年李穎
15《汽車單片機應用》2010年韓冬林
16《商務日語會話》2010年顧紅
17《樓宇安防系統安裝與調試》2010年牛雲陞
• 教學成果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西門子共建體驗中心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與西門子共建體驗中心
截至2017年12月,擁有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6項、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8項、天津市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
2011年,該校學生鮑春陽、彭靖團隊製作的《可調坐標式機用虎鉗》作品獲“義大利國際發明展”金牌獎;學生楊浩團隊研發的《三種高效率垂直軸式風機葉片》作品獲波蘭華沙國際創新發明大賽金牌獎;該校學生朱華團隊繪製的《可拆式衣物脫干機構》作品獲波蘭華沙國際創新發明大賽銀牌獎;2014年該校學生馬曉敏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子產品晶元級檢測維修與數據恢複賽項”中獲金牌。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有教職員工682名,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43.2%,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75.9%;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名、省市級教學名師4名、國家級技術能手3名、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有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特聘教授10人,客座教授60餘人,先後在學校工作過的百餘名外籍專家中,有5名獲國家友誼獎、7名獲天津市海河友誼獎。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呂景泉
天津市高等學校教學教學名師(1人):陳寬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教學團隊
序號 名稱負責人級別
1機電一體化專業群教學團隊呂景泉國家級
2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團隊楊中力天津市級
3樓宇智能化技術教學團隊牛雲陞天津市級
學校榮譽
截至2014年10月,該校先後獲2014年天津市學校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天津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天津市就業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工作示範校等稱號。學校入選中國青年報社評選的“2016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範校”全國50強。

合作交流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一角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一角
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級項目合作的基礎上,學校拓展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韓國、柬埔寨、泰國、印尼、古巴、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獲批教育部“中德(天津)職教合作示範基地”,獲批工信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智能製造培訓基地試點示範”,獲“國家引進外國智力示範單位”稱號,設立天津市首個專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中西機電工程學院。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成功實施大火箭空客天津航空博世力士樂、大眾變速器、弗蘭德、菲尼克斯、GF、麥格納、CSIP、森精機機床、NZWL、Schlote、中科曙光、海爾等20餘項重大校企合作項目,舉辦不同模式的訂單班80餘期,定向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超2000人;與津南區政府合作共建“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中心”,累計註冊企業135家。
學校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承德市建設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承德分校;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設立瀾湄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服務“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牽手香港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建設“雙創平台”;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與中華職業教育社共同成立軍民融合與職業教育協同創新研究院;服務精準扶貧戰略,支援貴州畢節職業教育,招收新疆雙語班學生。

學校文化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
校徽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LOGO在沿用原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LOGO框架基礎上進行調整,由學校藝術學院教師為主的團隊及機械學院學生代表集體設計。
標誌內部的主體圖形採用國際院校標誌設計中通常使用的盾牌形狀,體現學校國際化辦學背景和特色,外部圓形內為學校中英文名稱。盾牌上方的字母“afz”延用原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校名德文(Chinesisch-Deutsches Aus-und Fortbildungszentrum)簡稱縮寫,體現了對學校歷史積澱的傳承。盾牌下方為書和齒輪的組合造型,書象徵知識,齒輪象徵工業,齒輪傳動象徵精益、行動,書和齒輪組合象徵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相融合、知行合一、應用創新,寓意學校在服務國家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升級中實現大學的責任與使命。
標誌主體顏色採用校色“中德藍”,盾形外圈黃色寓意輝煌的歷史和美好的未來;標誌的中文字體採用沈鵬先生書寫體,英文字體採用Franklin Gothic Medium。
精神文化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風光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園風光
“崇實”意為崇尚實際,崇尚樸實。語出東漢哲學家王充《論衡·定賢》,既強調做人要實、做事要實,腳踏實地,一切從實際出發,又強調“強實技、興實業”,以實實在在的技術技能積累,實現實業興國的理想抱負。
“求精”意為“追求完美”。語出《論語·學而》及宋代朱熹的註解,既強調做每件事情都要注重細節、精益求精,並倡導善思善行、寓創新於精益。
“致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心學思想的結晶,主要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個理論,而“致良知”全部包括了這三層意思。“良知”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既是道德層面的善惡之心,也是認識層面的是非之心。“致良知”就是要求在實踐中磨練明辨善惡是非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德能兼備。
• 中德精神:海納百川 敬業樂群
“海納百川 敬業樂群”的中德精神體現了學校發展與多方合作的廣博及培養學生有容乃大的胸懷,表達了要將學生培養為“對所習之職業具嗜好心,所在之事具責任心”和“具有優美和樂之情操及共同協作之精神”的願望與決心。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張興會
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樺
黨委副書記董傑
黨委常委、副校長孫更春、關志偉、張巾幗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景春
副校長高翔 
歷任領導
歷任黨委書記、院長(主任)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黃根卿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黨委書記1985年12月—1993年3月
潘義清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任(兼)1986年3月—1986年8月
王 怒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任(兼)1986年8月—1990年8月
劉夢林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黨委書記1986年9月—1991年5月
孫寶源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主任1986年11月—2003年4月
花紹增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任1990年8月—1992年12月
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副主任1988年8月—1990年7月
尚寶元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1993年3月—1996年7月
張世平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任1996年7月—2007年10月
李大衛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2011年12月—2015年2月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院長2009年11月—2012年1月
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主任2003年4月—2009年11月
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副主任1997年4月—2003年4月
劉學鍵天津中德現代工業技術培訓中心黨委書記2003年4月—2009年5月
陳金琦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2009年11月—2011年12月
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任2007年11月—2009年11月
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黨委書記2007年3月—2009年11月
苟利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兼)2016年4月—2017年2月

知名校友


姓名備註
鮑春陽2012年獲義大利國際發明展金獎
馬曉敏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子產品晶元級檢測維修與數據恢複賽項”金牌得主
張雷剛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綜合項目培訓部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