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蓬鎮

廣東省廉江市轄鎮

塘蓬鎮位於廉江市西北部,土地面積1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06.7公頃,林地面積8400公頃。轄村委會23個,居委會1個,自然村248個。塘蓬鎮總人口68551人(2020年)。盛產水稻、番薯、玉米、木薯、大豆、花生、甘蔗、蔬菜、水果、茶葉、蠶桑、紅煙等。河渠縱橫,有鴨乸河從北到南橫貫鎮境。交通便利,省道遂六線、縣道白青線、橫禾線通過鎮境,鎮與各村委會、自然村均通公路,所有鄉道已實現水泥硬底化路面,境內設有汽車站1個。礦藏資源豐富,有花崗岩、高嶺土、金銀礦、鐵礦、石英礦等,其中花崗岩儲量達3400萬立方米,有細花、中花、浪花白等10多個品種。

2014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20866萬元,比上年增長15.5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1萬元,比上年增長25.1%;農民人均純收入3720元,比上年增長14.7%。

歷史沿革


塘蓬鎮始建於1532年,1927年稱“塘蓬圩”,1934年成立區公所,1950年屬第七區,1953年屬十二區,1957年分出塘蓬、武凌鄉,1958年屬躍進公社,1961年屬塘蓬公社,1983年易名塘蓬區,1986年改為塘蓬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塘蓬鎮,位於廣東省廉江市西北部,東經110°06′55.66″、北緯21°47′20.16″,距離廉江市區40公里,東連和寮鎮、西連長山鎮、北連廣西英橋鎮、南連石嶺鎮,土地面積162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名稱統計用區劃代碼車牌代碼電話區號郵政區碼
塘蓬鎮440881117粵G0759524000

社會


基礎設施

圩鎮面積6平方公里,主要街道22條,總長10公里,其中圩鎮人口:35000人,城鎮化較高,廉江北部地區中心鎮,境內設有汽車總站,通訊便捷,鎮內開通程式控制交換機,2008年有固定電話5680台,移動用戶6130戶,電話直拔國內、國際,農民在家中可上網際網路,進行網上產品購銷,電視光纖到村到戶,可收看37套電視節目,有自來水廠1家。
全鎮有有影院4座,文化中心站1個,文化室23個,有採茶劇團2個,木偶劇團8個,有體育場7座,足球場2個,1992年榮獲湛江市先進體育鎮稱號,有醫院1所,鄉鎮醫療衛生站23個。

教育

高級中學1所,初中2所,小學23所,幼兒園8所共有中小學生18796人,教職工783人。

交通


塘蓬交通便利,287省道從廉江橫穿塘蓬鎮中心,直至廣西博白,路面為水泥路,更有X679、X678、X677等多條縣道通向禾瞭、長山等鎮,幾百條鄉道通向各村莊。為村民和外來投資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物流
近幾年來,塘蓬增加了幾個物流公司的分公司,讓塘蓬的居民在家就可以收到網購的商品或朋友郵寄的物品,其中物流的公司有:

經濟


綜述

2014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20866萬元,比上年增長15.5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11萬元,比上年增長25.1%;農民人均純收入3720元,比上年增長14.7%。

第一產業

2014年,按照適應市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原則,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利用南部已有基礎,重點發展名優水果、山地雞、外運菜;北部重點發展高山茶、速生豐產林、養殖。農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是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9538萬元,比上年增長5.2%。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8個。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002.1公頃。完成“一事一議”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150萬元。著力發展種養殖大戶,發展2公頃以上種植大戶190多戶,養豬批量100頭以上43家,養雞批量1000隻以上58家。發展特色農業一批,種植狗舌茶13.3公頃、高山茶20公頃、油茶樹20公頃、沉香266.7公頃。生態林、防護林、經濟林和花木種植並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並重,全鎮新增花木種植面積30公頃,完成山地造林205.7公頃。

第二產業

2014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45283萬元,比上年增長5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94906萬元,增長96.4%;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82668萬元,比上年增長44.3%。按照“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旅遊旺鎮、科技興鎮、文明立鎮”的發展思路,依託區位、礦產、山地等方面優勢,發展鎮域經濟。(1)擦亮“花崗岩王國”名片,做大做強花崗岩開採、加工產業。採取優惠措施和多輪並轉的方法,組織花崗岩加工企業老闆外出學習取經,鼓勵企業更新經營理念,轉變管理模式,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增加科技投入,生產優質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2014年全鎮有花崗岩加工企業21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4家,限上批零企業4家。(2)全力抓招商引資工作。投資1200萬元的多樂福超市落成開業;投資500多萬元的順德傢具城建成了。華能風力發電項目順利推進,計劃於2015年5月併網發電。東莞市上市公司周氏集團意向投資石材市場(塘蓬境內),已簽訂投資意向書,計劃投資16億元。(3)出台各種優惠政策,支持工業企業發展。根據山多地少的實際,著力引進木產品加工企業,全鎮已有木材加工企業8家。

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地方特產
古山二號龍眼
廉江市文化節塘蓬鎮展位
廉江市文化節塘蓬鎮展位
古山二號龍眼屬無公害產品,具有早熟、高產、優質特點,果實扁圓形,屬大果型,果肩微聳,一邊略高,果皮黃褐色,果實飽滿,皮薄肉厚,肉質珍營半透明,味甜爽脆且清香,去殼不流計,果核中等,果肉易離核,為鮮食極優品,營養豐富,視為補品,除食品外,還為醫藥上用。平均果重11.4克,可食率66%,可溶性固形物20%,產品市場狀況良好,價格比其他龍眼高百分之三十至一倍。
塘蓬鎮生炆豬肉
塘蓬鎮生炆豬肉是當地聞名的風味小吃,獲2003年廉江市最佳旅遊美食產品。
生炆豬肉原材料是選自當地農民採用流動散養式餵養豬苗,以農家粗飼料餵養為主,餵養過程不添加任何激素飼料,以保證生炆豬肉純正、味香、保健的功效。製作生炆豬肉前,先把精選好的豬肉洗凈,切成一塊塊約二兩重,燉熟透干水后,下生抽、腐乳等配料用猛火燉十分鐘后再用文火慢燉入味起鍋,佐以酸菜等食用。生炆豬肉肥甘而不膩,營養豐富,聞起來讓人流口水,吃起來更是百食不厭。塘蓬生炆豬肉以黃治勝師傅製作為正宗。
仙人嶂天然山泉水
仙人嶂天然山泉水泉眼位於空氣清新、毫無污染的仙人嶂半山腰上,泉水自地下1000多米深的花崗岩斷裂帶噴涌而出,流量穩定,久旱不涸,屬罕見的優質偏硅酸型天然山泉水。
仙人嶂飲料公司投資引進先進的生產線設備,採用科學的水處理工藝,在高標準的無菌車間內灌裝,科學的工藝,先進的設備,嚴謹的管理,使仙人嶂天然山泉水成為既有效地保持水中的有益成份,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優質、健康、安全的天然飲品。

旅遊


宣傳車
宣傳車
塘蓬山清水美,鍾靈毓秀,旅遊名勝古迹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有湛江第一、二峰——雙峰嶂、仙人嶂巍然屹立,氣勢雄偉,彷彿一道翠綠的屏障,位於雙峰嶂山腰的民族村,民族風情獨特,橫跨鴨姆河兩岸的著名紅衛高幹渠,拱跨100米,高67米,據說單拱跨度當年全省第一,還有那六城等名勝古迹。

雙峰嶂

塘蓬鎮雙峰嶂風光
塘蓬鎮雙峰嶂風光
雙峰嶂,位於塘蓬鎮西北,海拔382米,是湛江市第一高峰。雙峰東西並立,相距不過數十米,峰郭渾圓,宛如美人雙乳,故名。雙峰嶂東鄰仙人嶂。西靠婆髻嶂,遠看酷似一尊巨大的睡美人像:頭在婆髻嶂、胸在雙峰嶂、殿在仙人嶂,登臨雙峰,極目遠眺,十萬大山余脈蒼蒼莽莽,鶴地煙波,渺渺茫茫,長青水共天一色,九洲江如飄玉帶,如畫仙境盡收眼底。雙峰嶂上,漫山怪石,參差錯落,形神各異,而最著名的便是坐落在雙峰嶂東西半山腰的“照鏡石”。此巨石高近20米,南面平整,日照反光,如一面巨大的梳妝鏡,穩置於妝台般的另一巨石上。有趣的是在石鏡的右側,竟有一把殘存兩齒的石梳,鬼斧神工,天工造化,傳說為仙女下凡照鏡梳妝所遺。山腳南北兩側各嵌著一個水庫,猶如仙女梳妝遺落的兩顆明珠。山前,一條小河恰似銀帶飄過,“農業學大寨”年代留下的紅衛高幹渠,有如“長虹卧波”,其單拱跨度全省第一,氣勢雄偉。此外,還有漢朝伏波將軍歇馬處及南征紮寨時刻的碑文,前副省長劉田夫在戰爭年代進行活動的舊跡等景觀。
雙峰色秀,煙繞霞飛,幽林芳草,鶯轉樵歌,山泉飛瀑,怪石崎岩,處處成果。

民族村

民族村位於塘蓬鎮境內的雷州半島第一峰半山腰的上山村,2008年該村總人口為485人,卻有62名村民來自壯族、瑤族、苗族、回族、白族等16個少數民族,被省民委批准為民族村。
上山村
上山村
民族村除了具有民族風情特色外,附近周圍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自然資源。山清水秀,鳥鳴谷幽,處處成景,可謂“山青水碧雲作裳,草豐木華鳥鳴幽”。特別是從該村往山上走,就是海拔382米的雙峰嶂,登上山頂,四面美景盡收眼底,都市人來這裡,可以問風俗、探仙境、喝仙水、飲仙茶、呼吸清新空氣,擺脫城市的喧嘩,令人流連忘返。
民族村風情獨特,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塘蓬鎮發揮優勢,在社會各界和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不斷完善了民族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搞民族村各個景點開發,建造風格各異的少數民族宅居,推出風情歌舞表演,把旅遊區荒山全部綠化,分層次地逐步改種成風景林,把民族村建成具有民族風情的郊野森林生態區。

仙人嶂

仙人嶂
仙人嶂
有粵西蓬萊美譽的省級生態公益林保護區——仙人嶂,位於塘蓬鎮與廣西英橋鎮接壤處,海拔367米。為雷州半島第二峰,與雷州半島第一峰雙峰嶂相隔不外數里,橫跨兩廣20多平方公里,它形似仙人端坐,山上有仙人井、仙人洞。這裡人煙稀少,峰巒疊嶂,峽谷幽深,萬木蔥鬱,終年溪流縱橫,泉水叮咚。站在仙人嶂山腳下遠遠向山頂望去,只覺得煙霧繚繞,忽聚忽散,山峰欲隱欲現,半空中的仙人嶂彷彿一位打靜的仙人,看到這仿如人間仙景的如畫風景,使人有一種身處仙境的感覺。
仙人嶂除了山峻,林秀,更令人叫絕的是被專家喻為天南第一泉的仙人嶂山泉水,水質晶瑩剔透,口感清甜,含有多種人體有益的成份,附近的村民飲了山泉水,人人健壯、長壽,而被譽為神水。
仙人嶂的美不僅在山、在水,最令人回味無窮的是種種美麗的傳說,在仙人嶂的石頭上還留有傳說中仙女下凡的屁股印、腳印和手指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美麗傳說相吻合,無疑給這本已秀麗的山色徒添幾分嫣媚與色彩。

政治


2009年塘蓬鎮三套領導班子成員分工
廖偉略 鎮委書記、人大主席 負責鎮委、鎮人大全面工作。
揭育強 鎮委副書記、鎮長 負責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教育工作。
黃永標 鎮委專職副書記 協助鎮委書記管好鎮黨委日常工作,分管計生、政法、綜治工作。
黃俊旭 鎮委委員、紀委書記 負責鎮紀檢監察全面工作,分管財貿、外經貿、牲畜屠宰管理、審計工作。
黃育金 鎮委委員、人大專職副主席 負責鎮人大日常工作,分管規劃、國土、房管、圩鎮衛生、機關、農金會清償中心工作。
黃承章 鎮委委員、武裝部部長 負責武裝工作,分管宣傳、統戰、工業、交通通訊、環保、安全生產、消防、工商聯、招商引資、旅遊工作。
黃玉光 鎮委委員 分管農業、經管、科技、信息、勞務、老區、扶貧、醫療衛生工作。
許道剛 鎮委委員 負責黨政辦工作,分管組織人事、信訪、統計、檔案、關工委工作。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62012
34117
27895
家庭戶戶數15339
家庭戶總人口(總)61462
家庭戶男33754
家庭戶女27708
0-14歲(總)24091
0-14歲男14345
0-14歲女9746
15-64歲(總)32937
15-64歲男17100
15-64歲女15837
65歲及以上(總)4984
65歲及以上男2672
65歲及以上女2312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55284
方言:全鎮通用涯話,屬純客家鎮。
2021年6月23日,廉江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塘蓬鎮人口數為685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