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宗教
法與宗教
法是階級社會所特有的、適應階級統治的需要而產生、發展起來的社會規範,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宗教早在原始氏族社會就已經存在,它產生的根源和基礎在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低下,在於原始人對自然鬥爭力量的軟弱。那時,除道德、習慣等外,宗教意識往往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社會規範。在維護原始人的共同生活,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出現了較自然災害更為嚴重的社會力量的壓迫。由於人們在社會力量面前的軟弱無力,從而使宗教得以迅速發展,從其組織到神學都漸趨完備。剝削階級除了依靠法律、道德規範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外,還往往藉助宗教教義和戒律對被剝削階級實行統治。以巴比倫《漢穆拉比法典》為代表的古代法律具有強烈的宗教神學色彩。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更是宗教、道德和法律三種規範混合的產物。
目錄
在歐洲,羅馬帝國自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合法,繼而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以後,宗教便被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與政治密切結合,與法交互作用,成為統治階級實行階級統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世紀歐洲教會勢力空前發展,僧侶變成特權階層,王權與教權彼此爭奪又互相依託,宗教成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會法與世俗社會的法律並存,同時作為人們行為的準則。宗教裁判所不僅審判有關教職人員的案件,而且審判世俗社會成員的案件,包括異端、瀆神、盜竊聖物、再婚、通姦等以及與此相關的民事案件。對於異教徒往往採取極端殘暴的懲罰方法,著名的義大利唯物主義哲學家G.布魯諾(1548~1600),就是被宗教裁判所用火刑處死的。法與宗教的密切結合,構成了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顯著特徵,也是維護封建等級特權制度的重要手段。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法和宗教同樣是為維護資本主義統治而密切結合的兩個重要工具。資本主義國家一般只是在法律上確認了“政教分離”和國家事務不受宗教干預的原則,實際上卻使宗教在“超然化”的形式下,成為維護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