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菊生
湛菊生
湛菊生,原名茂蘭,號谷生,新塘人。菊生自少勤奮好學,博涉群書,文章出眾。善丹青,尤工人物,寫佛像、觀音、羅漢,用筆雅淡,灑脫生動,鄉人得之如寶。書法工小楷,惜作品留世不多。20多歲成為“生員”后,曾改名貽谷,取字秀諧。屢應鄉試不利,遂專心於工藝創作。
增城多產烏欖,核堅硬,可雕刻工藝品。菊生獨精其技,所用刀鑿皆自用精鐵鍛制而成。為刻欖雕,在家中開一窗向東,朝陽初升時,即取欖核向窗口雕樓,有事即用口含欖核。過午即停,說不能刻了。菊生精刻之欖雕,歷今雖已百多年,據說仍有近十件珍藏於海內外博物館和收藏家手中。
現珍藏於縣博物館的《赤壁游肪》,是他54歲時刻制的精品。此核舫分船頭、中艙、船尾三段布局。船頭置一桌,上置三酒杯,東坡、黃庭堅、佛印三人據案而坐。船尾艄婦作搖櫓狀,一幼兒依膝仰首,哺哺欲語;一童在小爐旁搖扇堡茶,6個人物栩栩如生。中艙前後有門,兩側有窗;窗門可開合,鏤刻有通花圖案;篷面有方格十字圖案,頂脊有白鶴,狀似騰飛,篷檐有梅花在。船頭有鏈有錨,皆本核取材摟刻;鏈圈交接處,洞微於針孔。船底半寸見方,上刻《前赤壁賦》全文537字。刀刻玲球,字體秀美;又在衣針大小的櫓桿上刻:“咸豐丙寅年湛菊生五十四歲作”的落款。1989年陳雨田教授鑒賞后驚嘆不已,認為是“廣東一寶”。菊生生平所作的欖雕很多,題材亦廣。
據《廣州府志》載:“……嘗見其刻十八羅漢,山石樹林,布置皆極疏落,羅漢亦各有神態。尤異者,中有羅漢手托一缽,上有一鴿,頭向內,足站缽沿,鴿細小如初生之虱,而頭足皆具,看確是鴿。真疑鬼斧神工矣!末有一牌,是雙合而成。其邊悉用工字雕通,一邊刻有觀音在蓮花座上,左為‘善才’,右為‘龍女’,上邊空處,左刻一瓶,上插楊枝,右刻一鸚鵡,口銜十八子念珠一串,有牌有珠。一邊刻《多心經》全文,後有落款。圖書皆陽文。牌後有二珠,一圓一尖,皆欖核所成。而珠中皆鑿孔,孔內各藏一佛,觀之不背,搖之則響”。又據《湛氏族譜》載:“菊生曾刻兩個欖核船,類紫洞艇式,分別蘇東坡前後游赤壁景狀。兩船底亦分別刻前後《赤壁賦》兩全篇。兩船中人物無不酷肖,器具皆精緻。蔭船之上有連環圈,長約寸許,皆從各木船之欖核身中取材,不假外求而成之,系在船頂,可以懸玩。此更覺巧不可階,歐西哲人見之,尤為嘆服”。如此精湛奇巧工藝,非朝夕可成;成后亦難一時售出,故菊生收入,也只中等人家水平。菊生生於清嘉慶壬戌(1802年)八月初一日,卒於光緒丙子(1876年)十一月十八日,享年75歲。有五子,名衍蕃、衍昌、衍槐、衍新、衍浩。
湛菊生創作的《赤壁游肪》